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在财务软件中自主开发合并报表体系的探索

时间:2024-04-24

张耀匀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集团企业不断向大规模、多元化经营的方向发展。 对内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对外为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集团企业合并财务报表成为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证监会、交易所等监管机构也对合并报表的编制和披露不断提出更高要求,集团企业财务部门每月能否及时准确出具合并财务报表显得尤为关键。

一、 目前集团企业合并报表采用的主要方式

(一)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协助完成

该方式在非公众民营性质的集团企业中较为广泛应用。由于公司投资人大多参与日常管理,对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较为了解,且受到的各层级监管较少,公司月度甚至季度不自行编制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在年度或其他需要对外报送时聘请中介机构协助完成该项工作。 这种方式导致外部投资人、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等无法及时了解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手工填报基础数据表完成逐级汇总合并

该方式在小型公众公司较为广泛应用。 受到监管要求,公众公司需定期对外公告合并财务报表。 部分投资关系简单、合并层级少的集团企业,由于编制抵销分录和合并报表工作量不大,各单户核算主体使用Excel 表格上报合并抵销中的基础数据,经过核对汇总由总部财务人员编制合并抵消分录生成合并报表。 这种方式较为原始,基础数据的填报准确性无法保证,导致总部财务人员核对工作量较大,影响时效性。

(三)购买专业财务软件中的合并报表模块

该方式在大型国有或公众公司中较为广泛应用。 当下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两大国内财务软件用友和金蝶公司均开发了合并报表模块,其原理大致为通过与总账、存货、固定资产、供应链等模块的对接,后台完成基础数据采集,按照预设的规则自动生成抵销分录,实现各层级的汇总合并。 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生成合并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但购置和后期维护成本高,并且对于财务人员而言,由于不了解后台取数抵销等规则,在结果出现明显错误时无法快速寻找基础数据的错误源头,过分依赖外部技术人员,工作自主性受到削弱。

二、 嫁接财务软件自主开发合并报表体系的探索

我公司下设3 家子公司和18 家分公司,涉及250 余个核算主体共计4 个层级汇总合并,全部统一使用用友NC 财务软件,主要使用总账模块、固定资产模块、存货模块、UFO 报表模块等。 下属分公司各核算主体之间、分子公司之间存在大量关联交易,母子公司之间存在大量关联往来。 以前的工作方式为用Excel 表的形式下发统一格式的基础数据采集表由所有250 余个核算主体填报,经过层层汇总核对后报送至集团总部,核对分子公司间的内部交易和往来,发现错误后告知相关财务人员再次进行核实修改,经过多轮反复方可完成数据收集工作,而后由总部财务人员根据合并准则编制投资、交易、往来、未实现损益等抵销分录,调整汇总报表生成合并报表。 由于核算主体众多、基层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汇总层级复杂,每月即使加班加点完成全流程工作也至少需要8~10 个工作日,严重影响及时性;且由于全过程均为人工操作,数据准确性无法得到可靠保证。

针对这种工作方式的低质低效,笔者在公司财务总监的建议和支持下,尝试探索将原始的Excel 数据采集汇总方式植入现有用友UFO 报表模块中,将目前集团企业广泛采用的第二和第三种合并报表方式进行融合,力求在不增加公司成本的前提下,利用财务软件的取数功能降低财务人员工作量提高基础数据采集准确性、利用后台录入公式校验功能实现逐级数据核对缩短修改纠错时间、利用表间数据计算功能减少对内部交易期末未实现损益的手工计算工作降低错误概率。

(一)合并报表体系建设的整体思路

用友财务软件中的UFO 报表模块主要功能是通过从总账系统取数生成单户报表,合并报表体系的建设实质就是将这一基础功能从单户拓展至多层级。 通过增加辅助表格采集汇总合并过程中需要的基础数据、通过梳理组织架构增加差额过渡表展现汇总合并抵销过程、通过汇总下级加总单户核算主体和差额过渡表实现汇总合并报表。

(二)合并报表体系建设的重点难点

1. 梳理组织架构

用友UFO 报表系统原架构为每一个核算主体对应一个实体账套,用于对接总账、固定资产、存货等核算模块,生成单户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应合并报表的要求,需要对每一汇总合并主体设立虚拟层级,该层级在总账系统中没有对应的实体账套,仅用于储存汇总合并下级报表的数据;同时在每一个虚拟层级下设立差额过渡表单体,该单体与同级核算主体并列共同参与汇总合并计算,在总账系统中没有对应的实体账套,仅用于展现储存该层级汇总抵销数据。

2. 统一账务系统核算规则

用友UFO 报表模块取数公式的原理为通过科目或核算代码从指定账套抓取数据,所以账务系统核算规则必须一致,方能确保取数的正确性。

(1)统一总账模块所有明细科目及辅助核算科目内容、代码,统一存货模块所有品种的核算代码和计量单位等。

(2)六大往来科目按照交易对象分级核算,与不同对象的交易余额在不同汇总合并层级进行抵销。

(3)存货模块分级设置库存组织,从采购入库单开始即区分存货来源,期末内部库存结余即内部采购未实现对外销售的部分,需要抵销期末未实现损益。

3. 设置自动取数计算和校验公式

为减少人工填报的出错率,尽量通过设置后台公式从总账模块、存货模块等自动获取数据完成基础数据采集;同时为确保取数的正确性设置表间校验公式,主要为将辅助采集表获取的数据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列示数据核对,单户核算主体财务人员应就所有提示的差异从账务系统中查找原因修改正确。

4. 报表计算填报操作

由于辅助数据采集表存在跨表取数的公式设定,所以在操作时必须按照排列好的报表顺序依次计算填报。

(1)单户核算主体操作流程

按照先4 张主表后辅助表的顺序依次进行填报,每张表计算完成后需点击“审核”按键,校验通过后保存。 所有报表均计算审核保存完成后,勾选全部报表点击“上报”,即完成单户核算主体的报表填报。

(2)汇总合并层级操作流程

所有下级单户核算主体报表均上报后,将所有报表进行汇总下级加总计算,按顺序依次打开汇总后的报表,点击“审核”按键,该步骤得出的汇总表为抵销前简单加总单户核算主体的数据。 然后依次计算差额过渡表单体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从汇总层级获取抵销金额予以展现,点击“审核”按键校验通过后保存。 再次将主表进行汇总下级操作,此时差额过渡表单体已取数成功参与计算,故该步骤可得出抵销后的报表数据。

按照此流程逐级完成报表汇总合并上报,最终可得出集团企业合并报表。

(三)合并报表体系建设的成果应用

该合并报表体系在我公司已使用超过两个完整年度,在建成初期我们对各层级财务人员进行了专项操作培训,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总结和改进,又多次对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部分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讲解,目前所有财务人员已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并对整个合并报表体系的取数原理有基本的了解。

1. 统一科目和核算代码、制定统一的核算规则后,上级管理组织通过NC 系统的穿透查询,可迅速了解各核算主体某一明细科目的账面情况,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异常予以重点关注。

2. 由于设置了统一审核公式,每一个单户核算主体在填报过程中即可发现错误及时修改;每一个汇总合并层级逐级核对所属下级内部往来和内部交易,发现错误及时更正。 这种将责任下放至各层级财务人员的做法,大大提高了基层财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逐级对上级负责制,在提高报表质量的同时减少了大量查找错误的时间和精力。

3. 随着核算基础的逐步统一规范,辅助数据采集表基本全部可以通过设置公式自动取数完成,基层财务人员仅需要点击“计算”“审核”和“保存”按键即可完成单户报表的填报;对于汇总合并层级的财务人员,由于不再需要自行编制抵销分录,而是由设定公式自动计算完成,大大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我公司单户核算主体报表可以在月末最后一天完成,经过4 级汇总合并后的大合并报表可以在次月3 日完成,确保报表使用者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 关于合并报表过程中尚存的不足和限制

(一)数据采集辅助表样式和取数公式的修改编辑不够便利

由于NC 财务软件更着力于数据的获取、存储和展现,所以UFO 模块中自行添加的数据采集辅助表表样一旦设定即开始存储数据,若在使用过程中修改表样将影响前期数据的查询;取数公式的编辑规则也更接近于计算机程序编写模式,对于财务人员而言可理解性较低、编辑过程不够便利。

(二)过程和结果展现不够直观

由于取数公式全部为管理员后台编写统一分配给下级使用,基层报表录入者无法直观读取公式内容,在数据结果出现错误时不便于差错纠正;合并报表实际为汇总下级各单户报表而成,但在合并报表层级无法直观展现每一个数据的构成和来源,不利于横向比较和快速发现异常错误。

(三)尚未覆盖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目前单户现金流量表的取数原理为:资金模块中每一笔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凭证均设置现金流量辅助核算,由出纳会计完成录入,每月报表按照现金流量辅助核算取数生成现金流量表。 对于内部往来交易较为复杂的集团企业而言,现金流也可能存在多层级抵销,这就需要对现金流量辅助核算进一步细化分层。 考虑到基层出纳会计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对现金流量项目的理解判断可能存在偏差,基础数据的不准确将直接导致结果的失真,所以我们至今尚未推行自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的尝试。

我公司在NC 用友财务软件中自主开发的合并报表体系已在兄弟公司广泛推广使用,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合并报表的准确性、及时性,受到了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 但不可否认,这种尝试和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有很多改进和提升的空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深入探索、不断完善,努力使这套体系更加全面、系统、稳定、便捷,更具有操作性和推广应用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