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伦理观的嬗变:环境法演进之动力研究

时间:2024-07-29

屈振辉(湖南女子学院教育与法学系,湖南长沙 410004)



伦理观的嬗变:环境法演进之动力研究

屈振辉
(湖南女子学院教育与法学系,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伦理观及其变化对人类立法活动具有重要影响,这点在环境法的法域变迁当中表现的尤其明显。毫无疑问,环境法自其产生以来历经过了许多的发展变化,而这背后的推动力则是人类伦理观的不断演进。从最初的契约伦理开始发展到后来的社会伦理,再从当代的生态伦理转向尊重生命的生命伦理,环境法正是遵循人类伦理观念的这种嬗变轨迹,而不断实现其自身由内涵及外延的变革与革命。关键词:伦理观;嬗变;环境法;演进

人类的伦理观对其立法具有重要影响。“理性的思潮……从实质上影响着法律传统。只要世俗社会和思想的王国存在着律令,理性的思潮就对法律的成长发生着实际的,或许深不可测的影响。”[1]其中我们特别关注其对环境法的影响。环境法从其产生至今可谓是几经更迭,人类伦理观的嬗变是其中的主要动力。康德说“人的理性要为自然界立法”,而环境法作为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之法,正是在这种理性推动之下不断演进的:它不仅影响着环境法的立法轨迹演进,还深刻影响到了环境法的理论基础演进。“事实上,法学始终受着哲学的巨大影响。这突出地表现为哲学上的每一更新,每一种新的较有影响的哲学流派的出现,都会引起法学方法论的更新或法学价值定向的改变,并推动着新的法学流派的出现或既有法学流派的分化、变态或消灭。”[2]我们认为人类环境法从演进历程来看,其中的推动力则是人类伦理观的嬗变:从最初的契约伦理到后来的社会伦理,再从当代生态伦理最终转向生命伦理,而环境法也在该过程中实现了演进。

一、契约伦理与环境法

契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明的产物,同时对人类的伦理与法都有重要影响。例如作为西方伦理和律法的文化源头,摩西十诫就被视为人类与上帝的契约。“契约是法治社会的神经,亦是其得以维系的伦理形式。”[3]在契约与法的理论中最具有影响力者,恐怕要属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了,它将所有法都解释为社会契约的产物。契约原是存在于由人所构成社会之中,它后来又被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而这种契约关系则被称之为自然契约。“社会契约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公正关系,自然契约则是在人类与地球之间建立起一种公正关系。”[4]但是其实无论社会契约还是自然契约,在实际上都可以被视为是种伦理理论,换而言之它们都属于契约伦理的范畴。而契约伦理则是契约在伦理上的表达,它是“指伦理依照契约而展开,按契约履行责任义务,并对违约承担道德后果的伦理现象和伦理类型。”[5]自然契约与环境法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对此曾有过论述,“法是正义和正义事物之间的界限,是自然与一切最原始的和最古老的事物之间达成的一种契约,它们与自然的标准相符,并构成了对邪恶予以惩罚、对善良予以捍卫和保护的那些人类法。”[6]这意味着人与自然间也存在契约关系。“自然契约,即指人作为自然之一员,处于一种血脉相连的契约网络关系中,构成人对自然的一种责任,形成的一种信托契约关系”。[7]自然契约关系体现在环境法理论之中,而其中最明显地体现就是环境权理论。“环境权又是人类与社会和自然所订立的契约:在这一契约中,人类和社会居主导的一方,契约所约束的是社会对自然无限度的侵入。”[8]自然契约论对环境法有着重要的影响。“契约法将由人域法进化至人际同构法,将契约关系的外延从人与人之间的财产关系扩展至代际之间、人类与非人类存在物之间,从而为传统的契约理论注入生态伦理的内容。”[9]但是自然契约不能全面替代契约伦理,实际上就目前现代环境法的发展而言,其与契约伦理间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环境法的形成和出现,则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着现代法律‘从契约到伦理’的前进……但以环境法出现为契机而兴起的‘从契约到伦理’的运动,‘是法律与伦理二次整合的初步尝试,也是最为彻底的、革命性最强的尝试。’”[10]此外,我们认为自然契约论也有其伦理缺陷,最主要的就是其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例如法国哲学家吕克·费里就论证了①转引自: [日]尾关周二. 共生的理想[M]. 卞崇道, 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 164.,自然契约为自然提供权利主体地位时,将遇到两个自身无法避免的伦理难题。正是因自然契约存在着这些伦理缺陷,使其无法完全成为环境法的伦理基础。也正是因此我们将目光转向社会契约,并开始探讨社会伦理与环境法的问题。而除此外,契约伦理还与市场经济有着密切关系。“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个合理的秩序和有效率的活动,其中必有某种‘合意’、‘共同意志’,这就是契约伦理,它构成市场经济运作过程的伦理基础。”[11]我们认为其将在环境法的具体制度中,特别是那些市场性的环境保护制度中,如排污权交易制度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社会伦理与环境法

人类法律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期后,最重要的发展就是法律的社会化运动,社会法正是这场运动最为直接的产物。而这也是受人类伦理观嬗变影响所致,因为其中蕴涵了“由契约伦理到社会正义”的时代精神变革。人类社会在其产生之初并没有环境法。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冲击还比较小,这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侵权问题,即因污染而造成他人人身和财产损失。这时并不需要有作为部门法的环境法,对此仅需适用民法中的侵权规定即可,即环境法主要是以私法的形式存在的。此时也有以国家名义颁布的环境公法,但调整环境关系的法律仍以私法为主,而这也存在着任意性和消极性等不足。为弥补这些不足环境法也开始社会化,并在其中逐渐成为了独立的法律部门,环境法在这时也被归入到社会法范畴,“环境法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12]。而包括环境法在内的法律社会化运动,都与强调社会公正的社会伦理有关系。“‘社会伦理’以社会伦理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权利-义务关系为核心,以人的自由为目的,是关于社会和谐秩序及其实现条件的社会公正的理论。”[13]社会法正是以其为理论基础而构建的,社会公正可谓是其中最为核心的价值。社会法“主张法律规则应被认为是达到社会公正结果的指针。”[14]我们认为环境法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自于维护社会公正的现实需要——社会上污染破坏环境的毕竟是少数人,若不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那么这对大多数人而言就是不公正的,而环境法要维护的就是这种社会公正。“为了维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责任有一个公正分配的问题。在特定的环境之中,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污染和破坏环境。恰恰相反的是,任何人都有维护环境的责任,这种责任的分担就有何以公正的问题。”[15]而这种责任主要是通过环境法实现的,在这方面政府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政府的责任主要在于通过制度保障社会的公正运行,就环境问题而言,就是制定环境法规、环境决策,通过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命令等环节使各行各业遵守环境法规,执行环境决策。”[16]而环境法自身具有的强烈社会性特征,也决定了环境法必然与社会伦理相关——社会性就是社会伦理据以建立的基础。环境问题是具有着重要社会性的问题,它的产生具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根源。环境法作为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之一,自然而然地也就具有了明显的社会性。环境法主要是解决人类同自然的矛盾,环境保护的利益同全社会的利益一致,就此而言环境法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然而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我们与其说环境问题具有社会性特征,还不如说环境问题具有全人类共同性;因此社会伦理在环境问题上也有缺陷,它也难以全面支撑环境法的伦理基础。随着环境问题“类”主体概念的出现,人类在环境问题上进入生态伦理时代,生态伦理也成为环境法新的伦理基础,环境法也因此过渡到了生态法的时代。

三、生态伦理与环境法

在环境法发展史上有件标志性的大事——瑞典斯特哥尔摩世界环发大会的召开。该会议确认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也使环境法进入了生态伦理的新时代。“这个阶段的环境法的主要特点是……环境道德和生态伦理成为环境法学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境法治的重要条件。”[17]我们认为在环境法的发展演进历程中,生态伦理时代的到来必然是大势所趋,而这也恰是由环境法的特殊性决定的。环境法的特点意味着“它的历史发展最显著的趋势是生态哲学的引入。”[18]生态伦理是伦理学在当代的最新发展,它的出现影响甚至颠覆了传统伦理学,其也对环境法的演进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进入到现代社会之后逐渐意识到,造成当今世界环境危机严重的总根源,乃是人们对自然在认识上的错误所致。“环境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和价值问题……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价值取向问题,是目标和意义的选择问题。”[19]换言之环境危机的实质是伦理的危机。这也意味着环境法作为人们环保手段,如果不能从伦理观上进行彻底的革新,其作用将很难以完全充分地发挥出来。中国环境法的革命首先是理论的革命[20],而后者首先就是由生态伦理所引发的。生态伦理对环境法发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在颠覆传统的环境法理论的基础上,重新塑造了现代环境法新的理论基础。所有的法产生和存在都需要伦理基础,且最初都以人类中心主义的形式出现。传统人类法律大多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法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亦不例外。而人类中心主义本身也是有其缺陷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在于,它忽视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忽视了人类的存在必须以自然的持续存在为前提。”[21]这也使其愈加无法支撑环境法的演进,于是生态中心主义倾向逐渐开始产生。这时“传统的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概括地讲,就是哲学伦理学界开始对‘人类利益中心主义’的反思和探讨‘生态利益中心主义’的理念……‘生态利益中心主义’者基于现代科学提出了应当扩大伦理学主体,将‘自然物’也作为与人类平等的伦理学主体的主张。”[22]环境法在生态伦理的支撑下迅速发展,同时也成为生态伦理重要的实现形式,两者呈现出良好的相互促进发展态势。“现代环境道德的发展过程证明,环境道德与环境法的关系密切,它们相互渗透、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一方面,环境法积极维护环境道德,一旦条件成熟就把环境道德规范提升为环境法律规范。另一方面,环境道德积极为环境法辩护,并通过道德舆论推动环境立法、守法和执法。”[23]但生态利益中心主义也并非不无诟病,学术界同样也对其提出了许多的质疑,而这些质疑甚至还延伸到环境法领域。有学者将这种质疑归结为了九个方面[24],即理论前提虚无、信仰真理化、缺乏本土思维与大归结众化意识、核心理论正当性不足、颠倒伦理与法的关系、道德性过高、缺乏法律思维、忽视程序价值、实践论证不足等弊端。这使其更无法成为环境法的伦理基础,甚至在环境法中的某些重大问题面前,它不仅显得苍白无力更是难自圆其说。因此生态伦理并非环境法的伦理终结,我们反而在其中找到了新的伦理起点,即下文中所要论及到的生命伦理理论。另一方面,它促进了现代法律生态化的巨大变革,其中自然也包括环境法的生态化变革。生态化是当代法律发展最重要的趋势,而它的出现就是由生态伦理所引起的。“法律生态化趋势是生态伦理观在法律上的反映,从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到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革命是法律生态化的伦理基础,正是这种变化了的价值观引发了法律生态化的趋势。”[25]这种趋势在环境法中表现的最为明显。“环境法的生态化是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对环境法进行的创新和改造……它的生态化将引导中国环境法律体系向生态法的方向发展。”[26]可持续发展在实际上就是种伦理要求,它实现了社会伦理向生态伦理的演进。“可持续发展伦理把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了从社会伦理、人际伦理向生态伦理的思维转向。”[27]因此环境法伴随着这种伦理观的演进,也实现了从社会伦理为基础的社会法,向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生态法的转变,从而也就完成了环境法的生态化进程。

四、生命伦理与环境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新事物源于旧事物,前者是对后者的发展、更新以及扬弃。“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出来,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取、继承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并且还添加了一些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丰富的新内容,因而它就比旧事物优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8]环境法演进中伦理观的嬗变也是如此。生命伦理最初也可追溯到生态伦理中,史怀泽最早开始对此进行了伦理思考。“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生命意志。他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对他来说,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理。”[29]这就将生态伦理深入到生命的层次。而美国学者艾伦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即“地球是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能够维持人类生命的唯一星球。但人类活动却逐渐使得地球很难适于人类继续生活下去。”[30]生命伦理常被等同于医学伦理,“生命伦理虽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却又与古老的医学伦理学有着难解的渊源,直到目前,一些学者仍习惯性地称其为‘医学伦理’或是‘生物医学伦理’。”[31]但本文中所要探讨的却是其语源层面。现代生命伦理学在西方最早始于法国,虽然其也表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色彩,但它却是“以生命存在的价值为其全部理论的中心”的,并且非常“强调对生命价值的动态性和开放性研究。”[32]如前所述,法学始终受到哲学伦理学的强烈影响,生命伦理孕育催生了新兴的生命法学。“法理上来说,生命法是生命伦理的法律化,是从生命伦理中分流出来的一种具有刚性的社会行为规范,它所维系的是最低限度的生命伦理;生命法学作为以生命法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学科,是以生命伦理学作为其理论来源的。因此,生命法律现象中的很多现象都必须从生命伦理学中寻找理论支撑。”[33]甚至有学者更为直接地指出“生命伦理学是生命法学的基础。”[34]哲学伦理学总在不断寻求着终极思考,将对环保伦理深入到生命伦理的层面,也可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是终极思考。生命的存在是这个世界上的头等大事,而它又是以一定的环境状况为前提的。这意味着如果世界上的环境极度恶化,最终使得所有的生命都无法生存下去,那么再讨论任何的问题都将毫无意义。“生存问题总是只能通过生存活动本身来澄清。”[35]我们认为,环境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生命法,“当代生命法学研究与调整的对象不仅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且包括人类与地球生物圈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36]将对环境法的认识上升到生命的高度,是人们对环境法认识继续深化的结果,而这显然是受到生命伦理影响的结果。立法可谓人类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活动,换言之只有人类才能充当立法的主体。但人类在立法又不能只管自己的利益,而须顾及所有生命甚至非生命的利益。“人类应当承认生物的权利,并为自己立法:一切生命的权利都是不可侵犯的。”[37]认识到这点才能既摆脱人类中心主义,而又不至陷入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虚无,从而为环境法找到其终极价值之所在。

综上所述,环境法的理论基础在其演进过程之中,始终受到了人们伦理观念发展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伦理观的嬗变,正是推动环境法演进最为主要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环境法伦理基础的上述不断变化,环境法自身也在不断实现着“净化”。换言之是否能获得优异伦理观的支持,将决定环境法理论能否继续向前发展。因此本文中最后有关生命伦理的探讨,也并非是环境法在理论发展上的终结。我们期待有更为完善的伦理观的出现,为环境法在未来的演进提供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 [美]艾伦·沃森. 民法法系的演变及形成[M]. 李静冰, 译.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120.

[2] 张文显. 法哲学通论[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9: 5.

[3] 李建华. 法律伦理学[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 113.

[4] 赵鑫珊. 人类文明之旅: 关于人类文明的哲学断想[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465.

[5] 朱贻庭. 伦理学小辞典[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57.

[6] 法学教材编辑部《西方法律思想史编写组》. 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78.

[7] 郑少华. 生态主义法哲学[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2: 132.

[8] 林喆. 公民基本人权法律制度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85.

[9] 曹明德. 生态法原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120.

[10] 吕忠梅. 环境法原理[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143.

[11] 晏辉. 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M]. 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9: 238.

[12] 吕忠梅. 论环境法的本质[J]. 法商研究, 1997, (6): 16.

[13] 宋希仁. 社会伦理学[M]. 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7: 1.

[14] 张文显. 当代西方法哲学[M].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7: 34.

[15] 龚瑜. 环境法上的公正[J].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6, (5): 94.

[16] 曾建平. 环境正义: 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问题探究[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7: 207.

[17] 里赞. 外国法制史[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 264.

[18] 刘建辉. 环境法价值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3.

[19] 杨通进. 走向深层的环保[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197.

[20] 吕忠梅. 中国环境法的革命[C] // 韩德培. 环境资源法论丛: 第1卷.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1: 1.

[21] 余谋昌, 王耀先. 环境伦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42.

[22] 汪劲. 伦理观念的嬗变对现代法律及其实践的影响: 以从人类中心到生态中心的环境法律观为中心[J]. 现代法学, 2002, (2): 124.

[23] 蔡守秋. 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伦理与法: 上卷[M]. 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9: 197.

[24] 巩固. “环境伦理法学”批判[C] // 吕忠梅, 高利红. 环境资源法论丛: 第7卷.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7: 116.

[25] 王树义. 中国环境法学三十年: 1978-2008 [C] // 姜明安. 中国法学三十年: 1978-2008.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483.

[26] 李爱年. 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环境法的生态化[EB/OL]. [2014-01-08]. http://www.riel.whu.edu.cn/article.asp?id =29782.

[27] 朱步楼. 可持续发展伦理研究[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29.

[28] 李秀林, 王于, 李淮春, 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2: 104-105.

[29] [德]阿尔贝特·史怀泽. 敬畏生命[M]. 陈泽环, 译.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2: 9.

[30] [英]罗伯特·艾伦. 如何拯救世界[M]. 沈澄如, 金同超, 董建龙, 等, 译. 北京: 科普出版社, 1986: 1.

[31] 李萍. 伦理学基础[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415.

[32] 万俊人. 现代西方伦理学史: 上卷[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155-156.

[33] 刘长秋. 生命科技犯罪及现代刑事责任理论与制度研究[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220.

[34] 万慧进. 生命伦理学与生命法学[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9.

[35] [德]马丁·海德格尔. 人,诗意地安居: 海德格尔语要[M]. 郜元宝, 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

[36] 谈大正. 生命法学导论[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8.

[37] 刘湘溶. 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 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M].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12.

(编辑:朱选华)

The Transmutation of Ethics——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 Law Evolution

QU Zhenhui
(Hunan Women's College, Changsha, China410004)

Abstract:Ethics and its variation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human legislative activities, which is especially obvious in the scope of law in environment law. There is no doubt, environment law has experienced a lot of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since it appeared. However, behind this impetus is the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human ethics. From the initial contract ethics to the social ethics, from the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ethics to the life ethics, environment law just abides by the changing track of the human ethic conception and constantly achieves its own innovation andeven revolution from both its connotation and its denotation.

Key words:Ethics; Transmutation; Environment Law; Evolution

作者简介:屈振辉(1977- ),男,河南信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环境法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3B054)

收稿日期:2014-01-19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5.01.008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5)01-0053-0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