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外交思想的理论必然与理论应然

时间:2024-07-29

孔庆茵,罗一鸣

(重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

理论必然,即认识事物本质与规律并把握其必然趋向的理论解读;理论应然,即如何改造客体使之获得主体合理性的理论阐述。立足于***外交思想这一系统完备、成果丰硕的科学理论本体,分析***外交思想的理论必然与理论应然,能够更好领悟***外交思想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鲜明理论立场,理解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做出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把握***外交思想理论必然与理论应然的辩证关系,理解***外交思想在理论必然与理论应然辩证作用中的有机统一,能够更加准确地体会***外交思想的重要理论意义、鲜明时代价值与根本实践遵循,推动***外交思想的研究阐释更加深入。

一 ***外交思想的理论必然

“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1]109因此,外交思想本质上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发展方向直接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发展方向决定,并根据其是否与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相一致对社会存在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外交思想的理论必然,首先体现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正处在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承前启后的关键期,我国在整个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愈发提高、作用显著增强,依靠对传统的西方国际关系话语进行“翻版” 来分析中国外交样本已经无法实现理论自洽。中国对国际秩序变革与国际议题设置的现实需要亟待进行理论读码,打破经由西方价值逻辑与是非偏好拼凑起来的对中国外交的“刻板印象”,改变实际中“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 的外交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解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2],展现新形势新变局下中国实现全球治理愿景与架设能力路径的理论主张与理论方案,必然迫切呼唤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承发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理论成果,对当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中国与世界关系演进规律进行深刻理论总结,推动系统的外交理论创新,实现新时代外交工作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这一历史要求是客观的、确定不移的,即在 “自然而然” 中应运而生。***外交思想的理论必然,也体现在我国做好外交工作,发展外交理论的长期性、艰巨性上: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大国必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原则,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指导下思考外交问题,谋划外交实践;必然要坚持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路,我们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不断变化发展的中国客观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好这一理论武器的强大力量;必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党全部理论的鲜明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本身正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工作的根本指引与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外交领域的智慧结晶与伟大成果。这一历史要求同样也是客观的、确定不移的,即在“理所当然”中水到渠成。

(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认识***外交思想的理论必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外交思想的理论起点与逻辑起点,***外交思想也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一以贯之。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3]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应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把握住社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人类社会交往形式的演变,贯彻历史分析方法,从当前世界格局与国际关系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深入分析现下中国开展外交活动、达成外交目标的利弊条件因素,以动态、发展的观点观察审视国际关系,制定与正在深刻变化发展着的国际形势相适应、与正在蹄疾步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现实相统一的科学外交政策。***外交思想精准统筹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4]58的大发展大变革这两个大局,从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出发,从增进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良性互动出发,从促进中国与世界“美美与共”[5],共享和平与发展的机遇红利出发,提出了树立怎样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

一是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始终将历史分析视野与辩证思维方法论紧密融合,突出强调对历史演化规律和时代前进趋势的深刻认识与准确把握,是科学运用历史思维能力分析国际问题、把握国际形势、指引外交工作的生动实践。“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1]50以史为鉴,既要坚持在历史向现实运动的过程中认清历史、善用历史,又要坚持在现实向新的历史运动的过程中立足目标发展历史、真抓实干创造历史。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点上立足实现当前历史阶段的目标任务,一方面要总结外交工作的历史既往经验,弘扬外交工作的历史优良风范,敢于并善于运用外交手段深入开展伟大斗争。在总结深刻历史教训与珍贵历史经验中积累外交工作规律性认识,充分保持战略定力,强调原则红线的坚定性,同时活用有利因素,因时制宜发挥外交策略的机动性,勇于克服时代节点上面临的外部障碍。另一方面要把脉外交工作的历史前进轨迹,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时势中引领人类历史的进步方向。提倡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明确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期待与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倡导团结合作共同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与经济全球化迈向更高水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是树立了正确的大局观。紧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始终做到将“两点论” 和“重点论” 相统一。面对世界经济发展南北失衡,各类风险隐患叠加集聚,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沉渣泛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频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日趋严峻,文明冲突、文明优越论浪潮甚嚣尘上的全球困境,***总书记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中国方案。既坚持“两点论”,正确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这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分析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强调面对当今世界日趋复杂和严峻的风险挑战,任何国家都不是一座孤岛,不可能独善其身。各国应携起手来,在政治上共享尊严,相互尊重、平等共处;在经济上共享成果,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在安全上共享保障,齐心协力、共担挑战;在文化上共享繁荣,交流互鉴、取长补短[6];又坚持“重点论”,突出强调要把握好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精力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外交应坚持风险意识与底线思维,做好在较长时间里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外交工作在人类社会应对复杂多变的全球性挑战,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征程上积极争取对我有利的、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利益,不屈从于外来干涉和压力,倡导世界摒弃国强必霸、零和博弈的旧思维,与其他国家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三是树立了正确的角色观。从联系与发展这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总观点着眼,认清国际关系各变量之间、国与国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客观联系,在联系中发现机遇,创造机遇,顺势而上。在此基础上,既始终明确中国外交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信心有能力在各领域为全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关乎全局的历史性变革下更加积极有为,发挥中国作用,传递中国力量;又始终明确中国外交应在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4]12的国情观下,始终坚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牢记服务中国发展这一根本使命,把解决当代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诸多问题和任务摆进全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这两大崇高目标的时代进程中,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下好外交先手棋,打好发展主动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推动人类社会整体的繁荣进步。

(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外交理论进路中认识***外交思想的理论必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理论成果为***外交思想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外交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外交理论成果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回顾党领导全国人民接续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诞生的两大理论成果解决的也正是如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如何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这一根本性、全局性问题。反映在外交工作和国际战略理论上,则集中表现为党和国家在长期外交实践中形成的系列具有根本性意义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一是始终把坚持党对外交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做好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保证,始终把坚持党对外交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做好我国对外工作的最大优势。***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4]20,外交外事工作也不例外。将党的意志、人民的意志全面地、完整地体现在外交工作全过程中,推进新时代外交事业行稳致远,必须坚持党对外交工作的绝对领导,“把践行‘两个维护’贯彻到对外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7]。只有始终坚持党在外交工作中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才能形成各方面步调一致、协同默契的国家总体外交大好局面。

二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国家主权问题,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方针必须始终牢牢把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不屈从于外来压力,更不允许任何外国干涉中国的内政。和平外交政策是外交政策导向问题,就是既以自身的外交努力缓和国际关系,化解国际纠纷,为中国发展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又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决定中国外交的立场和态度,积极支持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求解放、促发展,保卫和平、联合自强的正义事业。***总书记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协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8]从国体上看,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国家发展阶段来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任务相当繁重,只有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才能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外部支撑。

三是始终秉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对外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方法论的深化,既是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发展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政策基础,也是获得国际普遍认同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中国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新时代外交实践中深化为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与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反映出新型国际关系的相互尊重之“新”。国家作为国际关系的最主要行为体,在国际秩序下的最基本权利诉求是生存权与安全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对所有国家的主权、安全、治权的充分尊重,发出了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西方发达国家垄断国际治理体系的时代强音;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反映出新型国际关系的公平正义之“新”与合作共赢之 “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有利于中国在两极对抗的局势下与各种类型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9],推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相互理解信任,“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10]。特别是在冷战后政治多极化深入发展,国际总体权力结构的驱动因素日趋复杂多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间业已形成的复合相互依赖与国际关系中多种问题领域的牵制阻碍了西方发达国家独霸国际治理体系话语权、推行强权政治的努力,只有坚定秉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能在深化亚非合作、加强南南合作、促进南北合作这一双赢、多赢的动态过程嬗变中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夯实互信基础。

四是始终以推动发展作为首要目标。***总书记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时强调:“唯有发展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唯有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根本权利,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的向往”[11]。70 多年来,坚持走中国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其重要经验就在于坚持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集中精力抓住机遇,千方百计搞好自己的发展。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指导思想贯彻到外交工作中,既要保卫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在外交实践中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为国内发展营造和平安宁的外部环境;也要积极争取世界机遇,把握好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更要善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创造机遇,寻找发展的新增长点,在自身加快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二 ***外交思想的理论应然

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历史活动中,主体凭借认识活动,既能动地获得并不断深化关于客体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为改造世界提供事实判断,形成对“实然世界” 的总体认识,又因应自身的能动性与目的性需要,为实践活动做出方向指导与价值关系解读,为改造世界提供价值判断,形成对“应然世界” 的总体认识。“实然世界” 不会自发满足人,人也不会安于现有的“实然世界”,人类整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全过程就是从“实然世界”向“应然世界”飞跃的历史性过程。***外交思想对“应然世界”的价值理性认识,集中体现于对两个基本理论问题的科学回答。在认识论层面,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新时代开创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问题,即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指导思想与理论蓝图做出科学论述;在方法论层面,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问题,即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主张与行动指南做出系统阐释。这两个基本理论问题归根结底,正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何种外部条件以及如何实现该外部条件的理论认知与深邃思考,是新时代接续发展中国外交事业的根本遵循。

(一)新时代开创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是新时代应当开创和发展始终牢固树立***外交思想指导地位,持之以恒推进对外工作这一系统工程建设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方面,***外交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核心要义进行的艰辛实践与深入探索形成的重大外交理论成果,是外交领域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集中呈现。只有深学笃用***外交思想,将这一新时代外交实践孕育的理论硕果弄懂用实,才能在深化对中国外交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日益显著的国际环境下保持定力,抢抓机遇,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事业的新局面。另一方面,推进对外工作这一系统工程建设既是新时代改革完善我国对外工作体制机制的具体举措,也是新时代优化提升我国外交决策与执行能力的必然要求。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部署下统筹协调政党、政府、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多种力量共同参与对外工作这一系统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好调动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发挥中央坚强领导外交工作大局的积极性,要在一以贯之坚持党中央对外交大权的高度集中统一掌握的基础上,深化外交工作顶层设计,明确外交工作战略定位,自上而下有效推动我国外交工作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有力,做到令行禁止;调动地方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积极性,要不断密切中央与地方外事的沟通协调,有目标地推进上下联动,有规划地落实协作发展,以一域为全局添彩,各有侧重,从全局谋划一域,彼此配合,自下而上贯彻中央外事战略意图,完成中央交办外事任务,做到步调一致。筑牢对外工作“一盘棋” 思想,坚持对外工作大协同意识,为推动新时代对外工作提质增效提供强大动能。

二是新时代应当开创和发展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尽责,为人类进步事业而担当为使命,坚定贯彻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工作主线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历史演进的必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是世界大势奔涌向前的必然”[12]。落实在外交工作上,一是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开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 战略新征程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即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伟大旗帜,坚决有力地运用外交手段捍卫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进一步切实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增强我国的全球治理能力与国际话语权。二是要立足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通过外交政策支撑,用活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积极参与国际各领域交流合作的同时推动我国拓展开放空间,优化经济结构,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是为全人类进步事业而不懈奋斗的政党,致力于为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贡献力量。中国外交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政策宗旨,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充实完善全球伙伴网络;始终坚持发挥好负责任大国作用,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定支持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切实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尽己所能提供帮助,在处理国际事务与热点问题中秉持公道、劝和促谈,推动广泛对话协商;始终坚持奉行多边主义,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以积极树立合作共赢的新理念,摒弃零和对抗的旧思维为目标,共同维护现有国际体系与秩序,共同应对现有全球性地区性问题,在国际治理的公平正义基础上完善好、推动好多边合作的集体行动。

三是新时代应当开创和发展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新型国际关系为核心理念和总体目标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意涵与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交思想为深入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绘就的宏伟理论蓝图。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丰富条件、提供必要前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过来又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强化支撑、拓宽路径、充实积极因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全球化进程深入推进这一最大实际下,为完成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任务,紧扣人类社会将去往何处的重要问题给出的科学回答。核心就是要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6]的世界,站在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时代高度,践行实干至要的行动向度,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个维度综合施策,超越一国一域的地理局限,集中破解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这四重挑战,这一理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与积极评价。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原则,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13]。这一新型国际关系在立论前提上强调相互尊重,在价值取向上坚持公平正义,即恪守在长期国际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为世人所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与制度安排,在实践进路中推动合作共赢,不断扩大各国之间的利益交汇点,其对如何妥善处理国家间合作与竞争的基本关系给出了全新释读。将合作共赢作为新型国际关系的理论内核,解决的是化解国家间矛盾冲突,推动各国家各地区各领域均衡发展,实现发展可持续性的问题,强调在经济增长中“做大蛋糕”,在利益分配中“分好蛋糕”,在安全合作中“保护蛋糕”,是新时代中国作为一个为人类繁荣与进步不断做出更大贡献的世界大国在国际秩序安排中的话语供给与机制架构能力的重要体现。

(二)新时代怎样开创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新时代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事业,一是要深化外交布局,积极构建并完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坚实依托。中国发展与世界各国的伙伴关系,既是与世界各国开展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又区别于西方国际关系传统的“结盟政治”,走出了一条“结伴而不结盟” 的外交新路,是不结盟原则在中国外交实践中的理论升华。推动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建设,要促进中美、中俄、中欧等大国协调与合作,建设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大国关系是国际秩序的“压舱石”,也对形成合力,落实大国对国际社会的特殊重要责任、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事业有着积极意义。中国始终将周边外交视为外交工作的主要方向,要进一步深化周边外交,拓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14]增进睦邻,即在平等基础上与周边国家发展友谊,团结互助;巩固安邻,即妥善化解分歧,真诚维护好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大局;共促富邻,即持之以恒扩大共同利益,将双边互利合作提升至更高水平。要筑牢发展中国家这一中国对外政策之基,坚持正确义利观与真实亲诚理念,以中非、中阿、中拉等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间多个多边合作平台为重要抓手,切实为破除发展中国家发展瓶颈、增强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重大贡献。

二是要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机制支撑。“一带一路” 倡议作为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为全球经济高质量增长,推动以伙伴关系为基础的共同繁荣提供了卓有成效的中国思路与中国方案,“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15]。在性质上,共建“一带一路” 本质上属于一项国际经济合作倡议,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有序发展,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以开放、包容、联动、可持续和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南南合作、南北合作与三方合作的中国路径,其既不是按意识形态亲疏划界进行博弈或对抗,也不是所谓封闭性的“中国俱乐部”,更不是国家间的军事同盟或政治联盟。在愿景上,突出强调打造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凝聚共同命运,坚持在互联互通与世界经济增长两个方面增进人类福祉,重点做好重大项目建设与同沿线国家增进产能合作,推动“一带一路” 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既完善业已形成的总体“大写意”,又扎实绘就走深走实的精细“工笔画”。在内容上,注重政策沟通,充分利用现有多边倡议与合作框架,加强“一带一路” 与各方规划的对接协调工作;推动设施联通,在推动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动各国间增强标准衔接,便利人员往来;促进贸易畅通,在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基础上,增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领域的多边合作;加强资金融通,通过双边或多边金融机构加强财政与货币合作,持续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多元化与可持续性的资金保障,同时建设廉洁丝路;巩固民心相通,重视人文交流,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开展更为广泛的互学互鉴。

三是要增强战略自信,强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信念基础。战略自信是“四个自信” 的理论自觉在外交工作上的集中呈现,是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不竭精神动力,从本质上看,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的深学笃信。战略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既领导全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开创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得到了亿万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与紧密跟随,又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在根本上、长远上保障党发挥强大领导力、决策力、组织力、执行力。战略自信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马克思主义在总结具体科学基础上又高于具体科学,坚持源于人民又服务人民的崇高立场,以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为鲜明特征,凭借与时俱进的开放与发展铸就创新底色,是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强大理论武器。战略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突出制度优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有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历史实践有机融合的理论优势,又有求真务实,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多措并举完善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切实需要,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实践优势。

四是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在解决国际热点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秩序保障。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失灵”、治理结构“失衡”、治理手段“失效” 表现显著,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本国优先为显著标志的逆全球化倾向日益上升,“世界面临单边与多边、对抗与对话、封闭与开放的重大选择,处于何去何从的关键十字路口”[16],国际社会要求推动多边合作,开展治理体系革新的呼声愈发强烈。中国始终坚持集中力量促进综合国力持续提升,为提升全球治理能力积累实力资源,强调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勇担责任,同时坚持充分协商酝酿,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体现平等协商、普惠包容的基本立场,在变革中既体现时代发展总体趋势又满足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利益诉求;倡导实践先行,在巩固现有共识与成果的基础上落实一致行动,渐进推动国际治理机制与治理规划对接与协调。中国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总方向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有序、更加体现大多数国家利益与意愿。在国际议程创设层面,充分利用主场外交与多边外交优势,在全球宏观政策协调中突出发展议题的重要地位,为经济增长与国际合作的长效机制提供中国方案。在协调动员层面,中国持续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坚持合作、谋求共赢的态度,提倡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进程,着力解决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公正性合理性问题的一系列全球治理理念,凝聚国际社会各行为体的政治支持与观念认同。再者,中国在倡导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这一宏大时代要求中充分重视进程变量与偶发因素,即充分关注区域或次区域热点问题,消弭其对国际格局和平稳定可能产生的深刻冲击与影响。一方面,中国坚定维护海外利益,有效保障中国公民与企业的海外合法权益,探索建立海外中国平安体系;另一方面,中国秉承和平性、正当性、建设性原则,坚持政治解决基本方向,为有关各方对话协商创造机遇与条件,增进良性互动,切实为热点问题有效化解增益实效。

三 在理论必然与理论应然的辩证关系中科学理解***外交思想

(一)***外交思想的理论必然为理论应然奠定基础

***外交思想的理论必然,集中体现为作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外交领域最新理论成果,必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指引,鲜明彰显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展现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即“不丢掉老祖宗”[17];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外交领域最新理论成果,必然坚持对新中国历代外交理论的继承、深化与发展,既将传统外交理念结合时代新特点进行内涵升华,又将一以贯之的中国外交正义立场上升到历史新高度,即具有显著的现实导向,以解决现实问题为重要的理论出发点。认识领会***外交思想的理论应然,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离开了新中国外交理论发展史与外交实践演进史就无从谈起。回答新时代开创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新时代怎样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两个基本理论问题,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建设与机制建设不断完善,统筹新时代外交顶层设计,擘画新时代外交布局蓝图,必然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透视时代风云的理论指南深化对世界经济政治关系变迁演化的规律性认识,必然要求立足中国客观实际,从当前正在推进的外交工作为出发点,掌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外交领域业已形成的宝贵历史经验,应用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外交历程中业已揭示的重要历史规律,从而更好满足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发展需要。

(二)***外交思想的理论应然推动理论必然深化丰富

理论应然与主体评价密不可分,究其实质,理论应然从本质上反映了主体对客体的客观要求,即是主体根据客观规律,为满足主体需要,对客体 “应当如何” 的理论化判断。***外交思想的理论应然,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新历史方位,针对新时代开创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新时代怎样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确定,既基于新时代中国外交实际建构完整的行动方略,又因应世界形势的复杂深刻演变提出极具时代气息的中国方案。将理论应然转化为现实,离不开实践;深化对理论必然的认识,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也离不开实践。实践作为理解理论应然与理论必然的重要中介,由理论应然确定目的和方向,同时也是发现规律、认识真理,进而深化拓展对理论必然科学认识的本源。***外交思想始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法、传承发展新中国外交理论经验的理论必然基础上为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举旗定向,回答新课题,应对新挑战,运筹新作为,在对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的总结升华中又不断促进理论创新,形成一系列展现中国风格、回应时代关切、引领人类进步的新思想新战略,加深了对理论应然的重要认识。

(三)***外交思想是理论必然与理论应然的有机统一

深入领会***外交思想的理论必然与理论应然,其根本目的是加深对***外交思想产生与发展的学理性认识,更准确更全面更彻底地把握***外交思想的真理价值。其一,***外交思想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开创性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飞跃,在深刻洞悉中国外交前进的必然趋势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础上,直面当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这一客观实际,指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攻坚克难,坚持在有效捍卫我国核心利益的同时为整个人类社会和谐繁荣、长治久安做出更大贡献这一理论要求,为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提供不竭智慧源泉。其二,***外交思想本身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新中国外交理论的全新成果,是当代中国外交全部工作的根本遵循,其理论应然分析与实践路径构建在革故鼎新中与时俱进,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以其历经艰辛理论探索形成的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正确性的基本认识,进一步坚定了办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前景的信心。我们必须坚持以***外交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根本指导,不断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自信,不断提高***外交思想的感召力与影响力,发挥好***外交思想为我国外交事业提供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