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湘剧高腔音乐传承与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融合

时间:2024-07-29

于兰英,吴 丹,殷 瑛

(湖南工业大学 音乐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文脉中有特殊地位。无论从文化传统的继承还是文化建设的角度,戏曲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湘剧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大剧种,是湖湘文化的名片之一,2008 年6 月,其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湘剧中最有代表性的声腔形式——高腔,在其创新性的发展过程中,其艺术特征的相似性与时空接近时产生的熟悉感,使得个体之间的兴趣、态度、价值取向等非认知性特质相似。因此,将这种优秀的湖湘文化资源——湘剧高腔音乐与高校文化建设融合,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的功能,能丰富高校文化建设的形式、模式。

一 湘剧高腔的渊源与发展

湘剧流行于长沙、衡阳、桂阳一带,影响辐射江西吉安、广东韶关、坪石等地。“湘剧” 一词最早见于1920 年长沙印行的《湖南戏考》第一集中的西兴散人序:“闻之顾曲家,湘剧全盛于清同光间。”[1]因湘剧用“中州韵,长沙官话”来演唱,故一度曾称作“长沙湘剧”。据记载,明代成化年间,长沙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戏曲演出的繁荣。外来的昆曲、弋阳腔等在本地区长期的演出活动中,与湖湘地区的民间音乐、地方小戏、语言紧密结合,逐渐衍变成极富湖湘特色的剧种。湘剧由“高、低、昆、乱”四种声腔组成,其中“高”是指高腔,“昆” 是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昆山腔,“弹” 和“乱” 指的是受弋阳腔影响发展出来的乱弹腔或是其它杂腔小调,而“低” 指的是低牌子曲[2]。湘剧高腔是指湘剧中形成最早、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声腔形式;湘剧高腔音乐则是湘剧高腔声腔形式产生的艺术成果,从结构上来说,属曲牌体,艺术蕴藏极为丰富。

(一)湘剧高腔的起源

1. 湘剧高腔源于弋阳腔

“弋阳腔” 于元末出现在江西弋阳一带。弋阳腔向湖南流传,明代徐渭的《南词叙录》有“两京、湖南、闽、广用之” 的记载。弋阳腔有“向无曲谱,只沿土俗,以一人唱而众和之”[3]的特点,善于吸收其它诸多腔种,并予以改良。传入湖湘以后,其较快地吸收了湘中、湘东民间音乐元素,融合打锣腔等地方音乐,在滚唱基础上衍变成湘剧高腔。因此,早期的湘剧高腔仍保持着弋阳腔“锣鼓干唱”“不托管弦”“一唱众和” 的特点。

2. 湘剧高腔与其他声腔融合

据记载,湘剧高腔受到昆腔、徽剧、汉剧等其他地方戏曲和本地傩祭音乐的影响。据“长沙老郎庙班牌” 记载,清朝康熙三年(公元1664 年)和六年长沙福秀班和老仁和班先后成立,兼唱高腔、昆腔。高、昆同台切磋演出,直接影响到高腔音乐和表演艺术的发展,使之从偏重大锣大鼓的武戏,变为也唱小锣小鼓的文戏。昆曲表演中优美、细腻的做工和舞蹈,使湘剧唱腔和表演艺术日趋臻美。

早期湘剧吸收了徽班中吹腔,如《大长生乐》《偷鸡》等一类剧目,其曲调称为“安庆调”[4]14。源于秦腔的徽班戏《如意钩》《锁云囊》,也是湘剧经常演出的剧目。湘剧还从汉剧中吸收了《酒毒杨勇》等剧目。南北路声腔的传入,在湘剧舞台上形成了高腔、乱弹合演剧目。高腔与乱弹同台,互相借鉴,取长补短,高腔音乐吸收了乱弹所擅长的做工和武打;乱弹则受高腔滚唱的影响,发展了长段流水。

3. 湘剧高腔吸收民间音乐

浏阳南乡金刚头的老案堂班主唱傩腔,其与湘剧有着深厚渊源。首先,从师承关系中看,“高腔大王” 徐绍清先生和著名司鼓欧阳寿廷均在这里出师;擅长高腔的湘剧前辈名艺人孔清玉、孔清富、萧金祥、朱仲儒等亦出于名师老案堂班暨镇宝门下[5]。其次,湘剧高腔曲牌“清江引” 和花鼓戏“木马调” 的放流唱段有相似处,均有傩腔元素。再次,湘剧高腔吸收了不少民间音乐的成分,如数量最多的“窣地锦” 类中不少曲牌的起腔就与本地山歌“过山龙” 近似。

(二)当代高腔音乐的改革发展

湘剧的改革与发展要紧紧扎根在湖湘文化中。湘剧高腔音乐的艺术风格,应该集中体现湖湘民众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

1. 因势而变进行声腔设计

湘剧的四大声腔中,高腔、低牌子、昆腔都是曲牌联缀体音乐,唱词多为灵活的长短句;弹腔是板腔体音乐,唱词多为七言、十言的齐言句。因此,传统湘剧作品中声腔的使用有规律可循,多是一个剧目只用一种声腔;少数戏使用两种声腔,基本是以场为单位,前一场戏用高腔,后一场戏则用其他声腔。同一场戏中使用不同声腔的例子极少。

现代创作的新湘剧高腔剧目中,唱词不再严格按照曲牌格律填写,也不是同韵相叶、平仄交错的齐言句。因此,湘剧高腔音乐因势而变,以作品戏剧冲突发展为原则,编腔集曲,创制新调。如2020 年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创作的湘剧大戏《国歌· 时候》中,全剧最重要的一个大段唱腔是田汉演唱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据作曲家陈明老师介绍,在声腔设计时,这一唱段就同时运用了高腔、弹腔两种声腔。这类现象在湘剧传统戏中是比较少见的。多声腔是湘剧的特色之一,现在依时代而变,不拘泥“一戏一声腔”,体现了兼容并蓄、通变求新的优秀湖湘文化传统,塑造更为广阔的审美空间。

2. 变革舞美形式

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变革与观众审美变化的需求息息相关。湘剧高腔音乐将传统舞美的表现手法与现代审美相融合,满足现代观众的新视品味。

戏曲是高度程式化的艺术形式,传统戏曲舞美讲究写意性、象征性、虚拟性,舞台呈现一种简洁之美。传统舞台上的一桌二椅、脸谱、水袖等,是灵活的,自由的,其不仅仅取决于生活实际,而是取决于人物塑造和情节表现的需要。现代化的舞美设计写实、直观、真实感更强烈,既顾全舞台的形式美,又兼顾戏曲人物情感表现。如《国歌· 时候》,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风格。全息幕、LED 屏等现代科学技术运用,让时空交错、变换,不同的人物、身份、故事、情绪融汇在同一个场景中,实现写实、写意相互转换。第三幕中,利用“全息幕”,观众看到立体的虚拟人物——田汉与聂耳的隔空对话,展现了国歌诞生的来龙去脉,警示国人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永远秉持爱国情怀。这种以倒述、跳跃、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方式,结合高科技,将观众带入沉浸式的戏剧体验中,剧情跌宕起伏,舞台呈现极具观赏性。

3. 改革伴奏

湘剧高腔声调高亢激越,在高腔系统中较为淳厚、率真,情绪热烈、奔放。早期湘剧高腔的特点是只用锣鼓助节,不托管弦,伴奏以打击乐器为主。打击乐节奏丰富多变,基本锣鼓点有一百三十多个。传统湘剧伴奏乐师的即兴性强,要求与表演者之间的配合默契。

近代,随着湘剧高腔音乐的发展,伴奏添加了管弦,如琵琶、竹笛、二胡、唢呐等。配乐较为程式化,多采用“齐奏”,主奏乐器有固定的表现模式。

至现代,湘剧多声腔融合以后,湘剧的伴奏更为丰富。其配乐大部分运用民族管弦乐伴奏,近几年,有极少数作品尝试交响乐伴奏。交响乐与湘剧高腔音乐的共鸣,探索了地方传统戏曲与世界主流器乐融合的可能性。如2016 年,由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打造的《护国》,由湖南交响乐团担纲管弦乐部分的伴奏。传统湘剧与交响乐的交汇融合,音乐具有强悍的张力以及细致入微的音色变化。中西混合乐队编制与传统乐队相比,湘剧高腔音乐的横向的线性流动性与纵向织体的丰满性加强,音乐部分由辅助作用向主导作用转变,增强了年轻受众的共情力,为推动湘剧戏曲发展开辟出新路途。

戏剧改革的专业性很强,传统湘剧高腔的精华,是个性,是它的独特光芒;现代手段的灵活运用,是创新,是它与时俱进的发展。继承不足就会丧失剧种特色,创新不够就会与时代产生隔阂。现代湘剧高腔的改革者们没有满足于对个性的简单保护和利用,而是在现代审美意识的观照中,对地域性剧种的特征进行再一次的提纯和打磨。从剧目创作题材到舞美布景,从唱腔设计到戏曲伴奏,这一系列的改革,贴近年轻人的审美,也将极大地助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二 湖南高校文化建设中传承湘剧高腔音乐的必要性

高校校园文化具体包含着高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网络文化等方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一种价值体系,彰显了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也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湘剧高腔音乐是地方性戏剧的形式,是区域化的结果,有其存在的独特的价值——自身区域文化、乡土文化。湘剧高腔音乐传承与湖南高校精神文化建设需要是契合一致的。

(一)树立大学生文化自觉与乡土文化认同的需要

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首先是要有对文化的自觉认同。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湘剧高腔音乐能积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对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产生自信与认同。

第一,数百年间流传下来的优秀剧目是传统文化艺术的集中体现。传统湘剧高腔音乐的“四大连台”(《封神传》《目连传》《西游记》《精忠传》)和“六大记”(《金印记》《投笔记》《白兔记》《拜月记》《荆钗记》《琵琶记》)[6]1等代表性的传统剧目,不少出自宋末南戏、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演出时间最早,保留时间最长。这些经典戏曲作品丰富了校园传统文化的构成,其中包含着善良、正义、爱国的思想,不畏艰难险阻的情操,排除万难的无畏精神,对高校培养大学生对优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新创剧目扎根湖湘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集中表现。近些年,以湖南风土人情、历史、革命题材为原型,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湘剧高腔作品。如大型现代湘剧《李贞回乡》,以世俗的感性关怀、细腻的情感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共和国的第一位湘籍女将军的戎马人生和心路历程[7]11。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挖掘历史名人的性格,刻画了一批典型人物形象;同时,其也为普通人物群体塑像,力图于平凡之处见崇高,于细微之处见伟大。湘剧高腔音乐中的人物是湖湘人民形象的缩影,是湖南地域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其也能对湖南高校青年学子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将广大青年学子作为重要的受众,增强文化认同感。江西艺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卢川表示:培养青年观众是关乎根本的大事。只有留住观众,戏曲才有市场。只有培养了相对稳定、有一定规模的青年观众,戏曲才有传续发展的空间[8]。湘剧高腔音乐在艺术创作中,扎根湖湘传统文化,将广大青年学子作为重要的受众,与时俱进,创作了一批有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如湘剧高腔戏《拜月记》《生死牌》,风靡全国。这些优秀的湘剧高腔剧目,能让学生们近距离、全方位、多角度体验戏曲之美;能通过展示戏曲艺术生动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蕴藏,使青年学生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力量。湘剧高腔经过改革,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新作品,能激励学生探寻传统文化的脉络,激发校园文化建设活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湘剧高腔音乐展现着湖南风物人情的特色。戏剧的魅力与故土情韵、家国情怀、理想情操融涵在湖湘各个时期的文化氛围、生存环境、精神记忆之中,凝结成湖南人无法消弭的文化烙印,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9]27。湘剧高腔音乐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活动所具有的感染人、陶冶人的特点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契合,适合以戏剧艺术的形式引导青年塑造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和谐、均衡、健康发展。

(二)湖南高校美育实施的途径之一

2019 年4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特别指出:“加强美育工作,积极开展舞蹈、戏剧、影视与数字媒体艺术等活动,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10]湘剧高腔音乐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瑰宝,是一种地域性色彩极强的艺术形式,亦是湖南高校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

湘剧高腔戏能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去发现美、审视美,提升审美的感知能力。“湘音耳熟”“曲贵传情”,其在继承上的创新能让青年学生产生相似的心理、情感的共鸣。这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引导青年学生去热爱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三)传承红色基因、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新载体

抗日战争时期,湘剧界曾组成七个抗日宣传队,分赴湘西、湘南和桂北,宣传抗日长达六七年之久,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宣传革命和抵抗侵略的创作剧目,广受欢迎,如《刺恩铭》《广州血》《东北一角》等等[11]118。这些优秀的剧目,以强烈的表现力,鼓舞了青年学子奋发图强,抵御外辱,激发了抗战的士气。新中国成立后,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合作,对湘剧的丰富遗产进行挖掘、整理,创作的大批作品传承着红色基因。如作品《云阳壮歌》,讲述了斗争最艰苦的井冈山时期,红色政权的摇篮——株洲茶陵县云阳村一次送出了39 条青年汉子参加革命斗争、牺牲奉献的英雄事迹。

这类湘剧题材充满正能量,可以作为课程思政与课程美育的经典范例,潜移默化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唤起莘莘学子“胸怀家国天下,肩扛使命担当” 的情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

三 融合路径

校园文化为青年人接受教育和个体成长提供了土壤和环境,湘剧高腔音乐传承与湖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合二为一,充分彰显主流精神、融合多元个性,将独特的文化气质植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事业中。

(一)展现——湘剧高腔戏进校园活动

“戏剧进校园” 活动是美育实施的品牌项目之一,以校内、校外联动并促进艺术教育一体化为主轴,依托湖南省湘剧院与茶陵县湘剧团等专业院团,通过“湘剧进校园” 等多种手段,让湘剧的喜爱者更多、受众年龄层次更小,为湘剧的保护与传承打下夯实的基础,使湘剧成为湖南人心中的文化标识与象征。

湖南省湘剧院开展“戏剧进校园” 等活动,演出共计26 场,观看人数略计20 900 人次。其中11 场演出地点为湖南省高校,占42.3%;高校学生人数为略计8 600 人,占41.1%,演出场次、观看人数均高于中小学。从数量上看,湘剧高腔戏进入高校的比重较大。形式上看,有展演、讲座与完整作品演出,其中在高校演出的绝大多数为完整的湘剧高腔音乐作品。从作品上看,选用剧目均为湘剧高腔戏精品,体现了“精准推介” 的理念:精准定位高校师生的戏曲需求,精准打造活动载体,精准选择演出剧目。经典的高腔戏剧目内容、制作精良的作品、倾力打造的舞美设计、全新的音乐编排等,营造立体的、沉浸式的体验,淡化学生对湘剧的陌生感,增强了其对湖湘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得到很强的文化获得感。

(二)规划——创新传承方式,建立长效融合机制

确保湘剧高腔音乐传承与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融合,实效是关键。在探索实效性的过程中,应创新发展规划:其一,利用优势资源。中国戏曲学院2019 年在多剧种表演、多剧种器乐招收湘剧方向的学生,这是高等教育史上首次成建制培养湘剧本科人才。这一举措,极大地鼓励湘剧进行特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和特色建设。其二,利用当地资源。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是湘剧高腔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学院从制度建设、氛围营造、渠道拓宽等方面不断加大对中青年湘剧高腔人才的培养。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湘剧经典高腔剧目《抢伞》传承人群研修班”,聘请湘剧艺术家、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组成专家教学团队,以经典高腔剧目为教学内容,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真正把自身本领和知识传授给学院师生。其三,利用专业院团资源。湖南省湘剧院、长沙湘剧保护传承中心、衡阳市湘剧团、茶陵县湘剧传承保护中心、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是湖南省湘剧的专业院团。这些专业院团集中了绝大多数的湘剧演员,保留了众多的湘剧高腔经典传统剧目,并成为新编新创新剧目的生力军。在湖南高校传承的发展规划中,融合三方的资源,赋能湘剧高腔艺术在表演、研习、传承、传播的新方法,新途径、突出专业引领作用,建立长效融合机制,培厚传统地域文化的土壤。

(三)课程——加强湘剧高腔音乐的美育教学

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中提到:“高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以传承项目为内容的选修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切实落实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各项工作任务,突出育人功能。”[12]湘剧是湖南文化名片之一,依据湘剧或湘剧高腔音乐为教学、活动内容,设计相关通识课程、社团活动、展示交流等,是湖南高校“三全育人”,打造湖湘特色校园文化及品牌的战略之一。

2009 年,台湾作家白先勇发起的“昆曲传承计划” 落地北大,而后学校开设《经典昆曲欣赏》公选课,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与喜爱。武汉大学易栋副教授以传统汉剧为教学内容,设计《汉剧艺术传承公益讲堂》等课程,教授学生们演唱汉剧选段。以上实例为打造湘剧高腔音乐特色课程、培厚地方戏曲文化土壤提供了思路。

截至2021 年5 月,以湘剧为内容的公选课,在中国慕课、智慧树等大的网络教学平台中,没有专门课程;在戏曲网络课程中,湘剧的内容也寥寥无几。2020 年6 月统计,湖南现有高校128所,其中本科院校51 所,高职专科院校77 所,除湖南职业艺术学院有湘剧表演的专业课程以外,其余高校湘剧为内容的公选课均属空白。一面是戏曲艺术的无限魅力,一面是湘剧高腔音乐美育课程的巨大缺失,湖南高校的文化传承功能应当勇敢肩负起使命。

1. 湘剧高腔音乐的课程设计

戏曲是一种综合的艺术,集文学、音乐、舞蹈等形式于一身。通过湘剧高腔音乐的理论学习和剧目欣赏, 青年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它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从而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同时促进这一珍贵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乔治·A·比彻姆认为:“课程设计的问题,首先是要考虑价值。”[13]84湘剧高腔音乐的艺术价值涉及文学、历史、美术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湖湘人民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崇高的审美理想[14]197。因此,设计湘剧高腔公选课程的灵魂和方向是重在发掘湘剧作品中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家国情怀、民族情怀等深刻的精神内涵;重在展现湖湘审美文化的独特风采;重在体现它在当今文化大繁荣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高校开设文化素质课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专门为湘剧高腔音乐输送专业人才的必修课程,这类课程由专门的戏剧院校开设,受众较少;二是面向全校开设的文化艺术公选课;三是将湘剧高腔音乐融入主干课程的教学中,如在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戏剧欣赏等课程中开设湘剧高腔音乐专题,播放、教唱经典的唱段等。后两种方式普及面更广、实效性更强、方式更为灵活。课程设计中要注意评价、考核机制,以保障课程的系统性和稳定性。

2. 校本特色教材的开发

湖南省株洲市是全省最早探索戏曲文化在校园普及和教学的城市之一。2016 年,株洲外国语石峰学校(2017 年列入湘剧传承基地之一)、云田学校、银海学校被确定为湘剧传承的试点单位。这些学校在湘剧高腔音乐校本教材方面做了有力的探索,有的经验值得高校借鉴与推广。如株洲外国语石峰区学校校本教材中将古典诗词与湘剧高腔的牌子曲融合,经典作品便是融合了曲牌“懒画眉” 的《诗经· 蒹葭》。“懒画眉” 属南曲,旋律低回委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深沉情绪。该曲牌的词格与句格与《诗经· 蒹葭》比较合律,亦可以解释为旋律与唱词语言声调较相吻合。这类教材作品短小、精致,好听亦好学,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一些湘剧高腔行腔吐字的特点与韵味,将湘剧高腔音乐的种子埋在他们的心田。

(四)创新——运用新媒体,开发艺术传播传承新形式

如何运用正确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教育,是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的关键问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贴近青年学生生活,湘剧高腔音乐要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传播与传承。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全球音乐教育联盟主席王黎光在2020 年政治协商会议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的提案中指出, 传统文化艺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在受众多为年轻人时,可利用新手段,优化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法,把传统艺术这件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

在湖南各高校,将湘剧高腔音乐与湖湘传统文化的需求结合起来,成为大学生热议的话题,其将扩大湘剧高腔音乐的受众范围,提高影响力,极大地改变现在曲高和寡的局面。湘剧高腔音乐的传播,近几年也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形式。以全国最有影响力的APP“学习强国”上的推广为例,截至2021 年5 月15 日,APP 内共有湘剧高腔音乐相关资源23 个,其中有经典作品7 部、选段3 段、纪录片2 部、理论知识7 个、微课程1 课,内容较广;浏览次数过万的内容有作品、公开课、普及知识等,说明受众对湘剧的喜爱覆盖不同的层面;浏览次数最多的为3 分多的短视频,共计63 746 次,说明碎片化时间的学习大家乐于接受;有两个大学生实践湘剧的短视频,被浏览7 311 和6 664 次,说明大学生受众对其兴趣比较浓。

综合分析来看,“互联网+” 带来传播的新机遇正逐步呈现。把握和引导地方传统文化方向是校园文化建设者必须直面的议题。利用新媒体积极推介传统地方文化的过程中,应突出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时代变化趋势;研究青年接受信息的碎片化、具象化等特点与规律;探索高校互联网文化建设与湘剧高腔音乐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总之,新媒体的运用,带来多样化、自主化、便捷化的学习方式,为地方传统音乐与高校文化建设赋能。

湖南高校是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与时俱进的湘剧高腔则是传承和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二者可以融合。一方面,通过湘剧高腔音乐艺术价值的重构、改革,将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推送至大学生群体,激发校园文化建设活力;另一方面,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及网络文化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基础,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发挥湘剧高腔音乐红色基因的积极影响,加强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地域认同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在后续的融合中,还可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及人才建设、扩大实践平台,推动地方戏曲艺术实践、研究等多种形式发展。湘剧高腔音乐的传承不仅仅以专业院团为主体,而是将湖南高校的优势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加强深度合作。湘剧高腔音乐的传承亦能关注戏曲理论与教育规律的研究,形成相关的学术突破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