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疆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小额信贷风险防控

时间:2024-04-24

摘 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于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农户作为农村地区金融参与的微观主体,其筹融资状况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以普惠金融作为视角,以新疆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为切入点,从其自身的需求现状来探讨存在的风险,并通过分析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以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环境带动农村经济的变革与发展。

关键词:普惠金融;风险;农村小额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6-0128-03

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ial)是由联合国在2015年宣传促进小额信贷的发展时而反复进行使用的词语。由此,普惠金融这一概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后继的发展。它旨在覆盖社会全部的阶层,重点面向农村贫困区域以及低收入人群,在合适的成本花费之下提升进入运作的效率,使得广大群众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价格合理、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在我国,普惠金融的概念最早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焦瑾璞研究员在2006年开展的亚洲小额信贷论坛上提出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普惠金融渐渐被重视起来并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在2018年度,普惠金融的发展都呈现出比较良好的态势。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普惠金融领域的贷款存量已经达到了13.39万亿元,各项普惠口径的贷款都有着较大的增幅,其中尤其以小微贷款以及创业担保贷款最为显著,达到了18%和22.5%的增速,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存量较大,说明小额信贷对于普惠金融的发展有绝对的影响作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贷款出现了3%的负增长,这也体现了普惠金融的实施在农村地区的扶贫效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 新疆农村小額信贷的需求现状

(一)金融机构发展情况

截至2017年底,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数共有3649个,从业人数达到了63937人,法人机构121个。其中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共1275个,占到了全区金融机构总数的34.9%,从业人数18365人,占总从业人口的 28.7%(数据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

(二)信贷需求

农村小额信贷的对象一般包括低收入人群、个体农户以及农村小型企业等。现今农村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从单一的农户生产经营成功过渡到多元化经营的新型发展方式。由表2可知,不同的需求者一般都是出于不同的目的来进行贷款。贫困类农户的贷款需求较小,主要是用于其自身的生活开销以及小规模经营;对于养殖业大户和农场来说,其为了扩大和发展市场,信贷需求相较于贫困农户来说会高一些;对于小型企业来说,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时,其资金用途主要是开拓市场和业务需要大量的资金参与,发展成熟性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商业性贷款。在普惠金融视角下的农村信贷需求中,具有发展潜力和发展成熟的企业更可能获得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而农户及小型农业经营组织都存在着一定的金融抑制。

(三)信贷违约

随着普惠金融的不断推进及深入发展,新疆地区积极推进小额信贷的工作进程,普惠金融的发展见到了实效。在2016年,政府结合新疆的实际,出台了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十三五”规划,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设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随着小额信贷的不断发展,其违约状况也不断恶化。由上面的图表对比,可以很明显地得出,随着新疆地区整体农业贷款不断增加的同时,违约的现象也逐渐增多,小额贷款发展所存在的风险也逐渐显现出来。

二、 影响新疆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因素

(一)宏观经济因素

宏观经济面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经济体发展的重要依据。它往往还与国家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紧密结合,实现宏观经济调控。从总体上来看,银行与宏观经济两者之间的变动呈现显著的敏感性。在经济处于萧条的时候,银行也会表露出其保守的态度,严格把控贷款的各项标准,限制贷款的发放。总体来说,宏观经济对于小额信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贷款利率

利率可以影响人们的各种经济行为, 农村小额贷款利率是国家发展普惠金融、实现精准脱贫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进行控制借贷行为来对小额贷款的发放进行一定程度的把控。根据相关的文件规定,小额贷款发放的利率要低于人民银行给出的同期贷款利率,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以鼓励其发展来带动贫困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2. 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手段,其发行数量也会相应地影响小额贷款的发放。当货币供应量处于上升时期时,也意味着经济处于繁荣扩张时期,因此银行对于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也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力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发生违约的信用风险。

(二)微观经济因素

1. 农村贷款人口受教育程度以及收入制约

相较于内地发达地区而言,新疆整体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大多数农村群体仍然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的状态。多数贫困地区农民的小农思想严重,思维发展与现实形成了比较大的脱节,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提高生产力为目标,导致经济落后,形成恶性循环。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资本的形成》一文中提到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所描述的现象和贫困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由图2可知,从需求的角度来说,农民的低收入水平会导致购买力不足,以及低的储蓄率,需求能力不足难以刺激消费的增长,使得农民的收入水平保持一个较低的状态。从供给的角度来说,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低且储蓄率低,这必然无法形成一个可持续为经济提供活力的资本,从而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低生产率亦会导致农民群众的低收入水平。

2. 银行体系的风险防控

农村小额信贷的控制主要来源于银行的政策变化以及其对于风险的把控态度。从微观角度来看,是作为商业银行资产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资本充足率作为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性的重要评价标准,可以用来抵御外界风险,降低银行的损失,亦是银行的“缓冲剂”。其次,银行对于贷款的资金供给也影响着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农村小额信贷具有一定的普惠性与政策性,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必然会给自己所追求的营利性目标带来一定的阻碍。银行既不能盲目地对贷款进行扩张,也不能过于保持一个谨慎的态度。因此,如何探索一个合适的存贷比是银行对于风险防控以及追求营利性目标的重大研究课题。最后,银行对于风险的偏好程度也会影响银行对与小额信贷数量的发放,这也会加大银行对小额信贷的风险控制。

三、 新疆小额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实施效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早在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这一系列的决策与文件也正式说明了我国的普惠金融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纵观新疆来说,政策的下放与地域的落实发展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普惠金融在新疆主要依靠“互联网”以及“数字化”的创新性发展,但直到2016年10月21日,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各项服务指标才系统性的与互联网技术进行了结合,新疆的创新型金融扶贫政策还存在一定的滞后。

(二)信贷存在“搭便车”的行为

扶贫贷款是发展和普及普惠金融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实施手段。根据相关金融管理部门的政策规定,符合基本条件的小额贷款的扶持对象应当是具有一定还款能力的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在政策方面,以每户为一个单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可以向相关金融机构申请“5万元以内,且时间不超过3年”的扶贫贷款,贷款的利息按照银行的基准利率来进行计算,政府给予全额贴息,但贴息的最高额度不得超过银行基准利率。经调查发现,在新疆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小额扶贫贷款的下放存在着一定程度的 “搭便車”行为。如根据政策条件,利用贫困户的条件借款5万,但借款人通过熟人或者亲属关系,利用他们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身份来获取扶贫贷款,这就形成了利用他人的贫困户身份而出现的“搭便车”贷款。

(三)信用意识薄弱,风险识别难度较大

风险的把控与度量主要是通过对个人信息进行收集整理,通过互联网的手段,以电子信息化的手段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征信系统,这样有利于约束农民的各种借贷行为,降低信用风险,尽量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从外部环境来看,我国普惠金融目前还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大部分政策的实施仍处于探索的阶段,相关的立法没有得到完善,缺少立法保护,并且监督体系也不健全。从内部的环境来看,对于农户信息的采集未形成标准,采集人员的主观认知也会掺杂其中,采集的范围也很难得到全面的展开,无法实现信息采集后的有效利用,不能实现共享来为机构提供价值参考。

四、 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对策建议

(一)打造高效的评价体系

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程度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也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为推进普惠金融在新疆地区更好更快地发展,减少因金融机构本身决策失误而带来的不必要的系统性风险,加速新疆农村整体脱贫的步伐,应当在金融机构内部建立一套完善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其从业人员对于风险防控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以配合国家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支持,减少由于非系统性风险所带来的时间价值损失。

(二)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

对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来说,个人征信是其放贷的重要参考指标。相较于征信管理健全的发达城市来说,农村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仍不够完善,不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农户的信用状况。因此,将征信体系管理实现信息化并与“互联网+、数字金融”等紧密结合,实现新疆农村区域征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各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估成本,也能够降低小额信贷的违约风险。

(三)培育和提升农村信用环境

据相关调查表明,2017年新疆农村受过初中及以上教育人口只占农村人口的54.5%。这也说明大部分农户几乎没有受过教育,更无法接触到金融的相关知识。鉴于此,要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采取在信用守约方面严格的赏罚措施,促进农村金融环境的健康发展,银行与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引导和培育农村信用环境的建设,保证小额信贷和金融大环境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宇. 黑龙江省农业银行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8.

[2]谢玉梅,徐玮,程恩江,张国.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小额信贷创新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5):54-63.

[3]蔚垚辉,曹宇波,耿振.普惠金融体系下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以山西省农村小额信贷为例[J].经济问题,2016(6):85-88.

[4]黄蓉,张雅思.普惠金融视角下的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15(5):101-103.

[5]魏岚.农户小额信贷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8):125-128.

作者简介:

赵翔,男,新疆财经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金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