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因材施教”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4-04-24

摘 要: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被称为我国的第一位私人教师,他首创的“因材施教”思想也深受后人推崇。虽然孔子和我们所处的时代截然不同,但“因材施教”思想经过历史的演进与发展,对现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因材施教”思想自身出发,联系现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情况,最后总结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D4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6-0173-02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创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运用自己的“因材施教”思想培养具有“内圣外王”人格的君子。“因材施教”思想是孔子首创的一条教育教学原则,源于子夏问孝,是他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提出的,距今历史悠久。这一思想虽然是孔子首创的教学原则,但准确地说,实际上却是朱熹在注解《论语》时总结出来的,程子注解“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湿润。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论语·为政》)就现在来说,因材施教是指为实现一个共同的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智力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最终促使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材施教”思想虽然产生于遥远的古代,但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

“因材施教”思想產生的历史背景是在一个战乱的时期——春秋战国,诸侯纷争,都企图称王称霸,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王国。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各诸侯国都需要贤才来辅佐自己,为己所用,这就为“因材施教”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孔子个人的努力和主张也是“因材施教”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根据自己所收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爱好等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帮助他们能够达到“成人”的标准,更好地从事政治工作。

因材施教,依次分析这四个字的意思也就是:“因”是根据;“材”是资质;“施”是施加;“教”是教育,整合在一起的话就是根据资质来施加教育。孔子会根据不同弟子的性格进行教育,最明显的就是弟子问“孝”、问“仁”和问“政”。例如,孟懿子问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孟武伯问孝,孔子说“做爹娘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子游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便行了”;子夏问孝,孔子说“儿子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吗?”不同弟子问孝,孔子对他们的回答也不一样。这是因为孔子知道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和子夏他们四人的性格特点和出身情况不一样,孟懿子出身贵族,当时礼乐制度崩溃,孔子针对这一现象提出“无为”;孟武伯谥号“武”,可能一向勇猛,父母老怕他因此而惹是生非,遭难遇祸,所以孔子就这样回答他;子游和子夏出身社会底层,对于他们来说,孝顺就是养活父母,侍奉父母的时候给他们好脸色,发自内心深处对父母孝顺。孔子均回答“如何是孝”,但他的答复都不同。孔子的回答时常因人因时而异,完全根据具体情况(不同的人、事、境遇、不同的需要、缺点、问题)给予各不同的回答,这恐怕就是孔子能够教出那么多贤人的原因,不仅主张“有教无类”,还能够灵活地运用“因材施教”思想。孔子一生培养的弟子各有所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孔子的识“材”使他的弟子在不同领域有所成就。

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前提就是要学会识“材”。孔子根据每个人的气质将学生分为四类,即“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在对学生有了基本的了解过后,孔子会根据每个学生的气质进行符合他们基本特征的教育。孔子根据每个人的智力水平提出自己对每种学生的教学态度,“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认为,每个人的智力水平不一样,对智力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就可以讲一些深层次引人思考的问题,对智力水平低的学生就应该讲一些浅显的知识点,应该针对学生的智力水平进行教育,使他们学习起来不会太吃力,也不会丧失学习兴趣。“因材施教”的对象是人,在学生和老师互为主体的条件下,老师既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和优点进行教育,扬长避短,挖掘出他们身上最大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缺点,从事符合他们自己特点的职业,同时老师也要尊重学生的意见,与他们和谐共处,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 “因材施教”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治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运用方向原则、求实原则、民主原则、渗透原则、层次原则、激励原则、主体原则和示范原则,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角度进行影响,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大学生是一群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主体,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思想道德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和发生变化。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等思想的蔓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培育“四有新人”有一定错误的理解。思想观念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出现许多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育者在针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的时候,心中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即把每个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好能够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很多高校老师对自己的教学目标都不是很清楚,只知道盲目地进行自己的教学,按照国家编写的教材内容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知识点,不懂得“教育即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教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有片面的认识,一味地以学习成绩的优异来衡量学生的好坏,只注重最后的学习结果,不考虑学生的特点。老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人,存在主体的差异性。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多元化的人才,各行各业都需要一定的人才去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老师应该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发挥他们的特长,把他们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只是一种理论知识,只有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样的教学目标才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

(二)教学内容僵化死板

老师在每次上课时,都会提前备课,做好对每节课的安排,会对课堂上的情形进行预设,合理安排自己的教学计划。但在某种情况下,也不排除突发情况的发生。比如,一位二年级的语文老师正在上课的时候,窗外突然飞来了一只蝴蝶,学生们都被蝴蝶吸引了,大声地讨论起来,上课的纪律特别差,这时候老师应该怎么办呢?他还是拿起自己的书本,继续把这节课的内容给上完了,不顾学生接收信息的理解程度,只一味地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从这一案例可以推测出,在部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学内容上表现出僵化死板,不能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也不能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并没有多大的益处。

(三)教学观念错误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为培养“四有新人”服务的,但是每个学生各有特点,应该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者却总是对所有学生进行同一套的教育理论来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但最终表现出来的效果有可能是截然相反的。同时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也有不同的认识规律,学习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应该因时而变,遵循每门学科的规律,再加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单一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上课时以自己的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只负责接受不负责思考,扼杀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与学生之间也不是平等对话,多半都认为老师是权威,是不可挑战的,对老师心存敬畏,很少存在质疑老师的话语,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统一的教育载体,它不仅仅是一个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教授学生学习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的地方。一个良好的教育学习场所应该能够发掘每个人的闪光点,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三、 “因材施教”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因材施教”思想源于孔子,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在今天仍然焕发出生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处在一个正在发展的阶段。处在这一时期的他们,性格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发展,明辨是非能力不强,自己的辨别能力有限,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将“因材施教”思想一直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达到更好地教育效果。

全面透徹地了解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因材施教”的一大重要前提。大学生进入大学这一阶段后,主要生活的场所就是校园。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不一样,兴趣和爱好也各异,在了解每位学生的基本信息之后,可以和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教育者可以通过走进宿舍、聊天谈心以及询问学生身边好友等方式从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同时教育者也可以通过大学刚进校时进行的大学生心理测试并根据相关的数据结果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进行了解。在后期的跟踪了解过程中,教育者可以根据他们平时的消费水平、穿衣风格以及言行举止再对他们进行深入的了解。对学生进行教育首先得对他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走进他们的心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们才愿意向你吐露心声,有效地对他们进行辅导。每位学生的智力水平也是有所区别的,对智力水平高点的学生可以讲些深层次的知识,对智力水平稍微差点的学生可以将讲解些浅显的知识,针对性地辅导,以达到每个人心中的期望值。

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因材施教”的重要保证。每个教师上课时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最后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每节课讲完预设好的内容,不管学生听完课后的效果,只需每学期完成教学计划。老师在不同的场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平等地对待学生,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要认为自己就是权威,积极和学生互动,认真听取每个学生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过后,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教育使学生具有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后,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功能。对于部分课堂效果不好的学生,老师可以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后,根据他们的智力水平、上课认真程度等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树立多样的人才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因材施教”的重要基石。每个人生而不同,先天资质、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和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将他们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时代的发展要求多方面的人才,老师培养的学生应该也是多方位的人才。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日常生活的表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将他们的优点放大化、最大化,并加以自己的引导,及时和孩子的父母交流沟通,培养他们擅长的兴趣点,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很多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不再认为只有读书才是以后生活的唯一出路,认为适合才是最好的。老师应该“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个学生成才的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精心指导,不戴“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尽心尽力培养学生的特长,让他们成为国家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

四、 结语

在应试教育下的教育者一般都会比较重视最终的考试结果,轻视情感的教育,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导致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存在问题。 “因材施教”思想本身就是一种根据“以人为本”思想为基础的教育原则,教育者的合理运用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125.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胡锦涛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王莹,女,安徽桐城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