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李炎升
摘 要:利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对粤西红色乡村——柑村村的建设发展进行了研究考察,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该村经济基础薄弱,多以农业、养殖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流动频繁,存在经济发展势头弱化、收入水平偏低和文化素质不高等问题。在柑村村正式成为广东省首批“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的背景下,以当地长期以来忽视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现代乡村红色旅游示范基地,以推动柑村村经济文化良性发展,是打破革命老区中农村发展困境的主要选项。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柑村村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诸如红色文化宣传力度薄弱,红色资源保护缺失,乡村空心化现象明显,基础设施匮乏等。针对柑村村在建设红色旅游乡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系统具体的对策与建议,并就当地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打造红色旅游乡村做出符合实际的规划定位,力求明晰在推进红色旅游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基本方向与路径。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旅游规划;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4-0063-04
一、 引言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和***总书记的指示,2017年12月,广东省正式启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目前全省各地区已陆续开展该工程项目建设。为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要求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现代农村。在这一背景下,重点考察了粤西南路革命策源地——化州市笪桥镇柑村村,作为当年红色革命老区,柑村村拥有丰硕的红色文化资源与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但同样面临着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柑村村被选为广东省首批“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这一有利契机下,如何保护与开发村内的红色资源,规划本村发展方向与路径,是柑村村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相关的红色旅游开发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较好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在相关的基础研究领域,刘建平强调发展乡村旅游要突出红色本质,重视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张洁则尝试建立起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为评价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基础架构;华杰认为,在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上,应当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类型乡村旅游模式的策略;在景观生态规划研究方面,李涛在红色旅游区规划中提出一线、一带、一链模式;王晖从生态经济、生态伦理、生态文化等视角探讨了红色旅游生态化问题;李竹则对红色旅游、红色旅游共生及红色旅游绩效展开系统的研究述评;在旅游机制与效应视角下,肖广州从空间链、产品链、协作链、价值链维度探索乡村旅游扶贫过程中形成的旅游扶贫机制;刘锋华,秦丹基于全域旅游视角下提出提升红色乡村旅游系统的吸引力,拓宽红色乡村旅游的共生空间,是确保红色乡村旅游实现全域旅游效应的关键。此外,部分学者分别对红色资源相对集中的延安、遵义、凉山、井冈山、梅州等地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就粤西地区的红色乡村建设發展而言,目前还缺少相关方面的研究。因此针对粤西地区化州市柑村村如何发展红色旅游,从而带动三产融合发展成为主要创新点。行文围绕南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规划开发,就柑村村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红色旅游基地建设进行阐述,分别从优势、劣势等重点层面提出相关策略与建议,旨在为号召社会各界切实了解、重视、抢救和保护柑村村在过去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留下的宝贵革命红色文化,将红色资源开发与乡村谋求更多发展支点有机结合,打造一批具有深厚红色底蕴、产业链条完善、经济健康有序的精准扶贫示范村,以点带面,示范推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建言献策。
二、 南路革命策源地—柑村村概况
(一)南路革命基本情况
南路,即广东南路,是抗战期间在粤西、桂东地区形成的革命斗争区的统称。在地理意义上,包括现今广东省境内的吴川、廉江、茂名、信宜、阳江等12个地级市,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北海、钦州、防城等5个县市区。1948年后,南路发展成为粤桂边区,该革命老区的武装斗争集中在高州、雷州等地,是华南地区武装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粤西地区的革命斗争史上发挥着独特的历史作用。
(二)柑村村概况
1. 地理区位
柑村村位于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笪桥镇西南,东邻吴川西北部,西及西南与廉江东南部接壤,为三市交会处,属丘陵地带。村辖8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890户,人口约4514人,其中叶氏居多;全村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75亩(1亩≈0.0667公顷,下同);村年平均气温为24.39℃,年降雨量约为1890毫米,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2. 经济状况
柑村村的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香蕉、辣椒、四季豆、透明包菜、干梅子、橘子;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高岭石、黄河矿、石灰石、铁钒土、钛铁等;现有主要代表村企——柑村爆竹厂目前处于停产状态;村内青壮年劳动力以外出务工为主,村内常住人口多为老年人、儿童、妇女和年纪较大的闲散劳动力,是粤西地区一个典型的留守偏僻乡村,空心化现象明显。以柑村村为代表的粤西广大农村地区现阶段人口素质整体偏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这是粤西地区农村的基本现状。
3. 土地利用现状
柑村村总面积约7.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275亩,林地面积约2500亩。柑村村生态环境优良宜居,无较大工业污染,土地保护完整。全村890户4514人共计建有民房1000多栋,新建226栋。村内有村委办公楼、柑村小学、柑村革命历史纪念馆、柑村革命烈士陵园、叶氏宗祠、在建文化广场等。
4. 柑村革命历史文化
柑村村是粤西南路革命的主要策源地之一,是著名的粤西革命老区。从1940年至1949年,柑村村先后有35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15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500多人参加农会,300多人参加妇女会,200余人参军参战,1000多人参加革命活动,为中国革命事业培养、输送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干部。从1940年柑村村青年叶卓琼(叶超)、叶秀森、叶翘森参加中国共产党起,到1941年中共南路特委先后派共产党员赵世尧、邓小筠、朱兰清、罗明、张平、吴瑶玉、罗英等到柑村橘山小学以教师身份秘密开展革命活动直至新中国成立,柑村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革命斗争,宣传抗日救国;秘密组织抗日联防队,抗击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其间涌现出许许多多革命先辈,他们不畏艰险,举行武装起义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做坚决斗争,并建立当地民主革命政权,为粤西地区南路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建立不朽功勋。
5. 柑村村可开发资源概况
根据实地调查统计,柑村村红色村镇规划建设区拥有旅游资源隶属6大主类、7个亚类、12个基本类型。从具体门类来看,柑村村是粤西地区典型的红色资源集聚地,以革命遗迹遗址、革命人物事迹、红色建筑与设施为主要旅游资源;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红色文化资源分布较为集中,革命文化广场位于柑村村委会办公楼正前方,左侧分别是叶氏宗祠、柑村革命烈士陵园;柑村小学位于柑村村委会东南方向,直线距离200米左右。
三、 柑村村发展红色乡村旅游优势分析
(一)生态环境良好
柑村村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夏长冬短,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1870.1小时,年平均温度在22.2℃—23.9℃之间,年平均降雨量在1890毫米左右;村内地形平坦,以低矮丘陵和平地为主;植被茂密,覆盖率较高。优越的自然环境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鱼、虾、蟹、蛙类品种繁多,多种野生昆虫、鸟类在此栖息,富有生机与活力。加之村内没有重化工业的生产污染,空气质量良好,这是发展旅游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二)红色资源丰富
柑村村是粤西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是化州最早举行抗日武装起义的地方,也是南路革命的策源地。回顾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革命斗争时期,柑村村为培养输送革命干部和粤西地区的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包括1947年化县第一任县长叶卓琼、新四团团长叶宗屿(牺牲时23岁)、教导员叶琼森、17团副团长叶车养(牺牲时21岁)、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叶秀森、供给处长叶汉、第三野战军某部处长叶翘森、化南区委书记叶启发,化茂边区委书记兼大队教导员叶宜劲等。新中国成立后,该村8个自然村均被列为革命老区村庄,有革命烈士29名,其中全国英烈3名,是茂名地区革命烈士最多的村庄。村中保留了当年开展革命的主要活动基地——柑村橘山小学,且该小学的图书馆中保有记录当年柑村革命历史的丰富史料与文献,并建立了抗日英雄纪念碑、革命烈士陵园、革命历史纪念馆、柑村革命文化广场,重建了叶氏宗祠革命据点遗址等。总体而言,柑村村的红色资源种类多样且集中分布。
(三)“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契机
2017年,经过多方评审与筛选,柑村村顺利成为广东省打造“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的首批60个村庄之一。该示范工程计划在整个广东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宣教区,其中包括了对破损严重的革命遗址遗迹展开修复与保护工作;收集整理散落在民間的革命史料与烈士遗物,研究革命历史;反哺革命老区人民,助力民生兜底等主要内容。该工程启动后,柑村村先后获得省委组织部从省管党费划拨专项资金500万元财政支持和由茂名市、化州市两级财政和市管党费中配套479.99万建设资金扶持,同时该建设工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各方社会力量的资助。现阶段柑村村的相关配套设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按照工程建设计划,将重点建设柑村村革命文化广场、革命烈士陵园修护、革命英雄纪念碑等工程,同时完善柑村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硬件设施并加强革命烈士故居的修复工作。可以预期,整个柑村村建设的主体工程完工后,将极大改善该村的革命历史遗迹等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现状与条件,在为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下基础的同时,重新唤起当地村民对革命文化的重视与认知,并推动柑村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基于此,“红色村”这一党建示范工程建设无疑是推动柑村村走红色旅游发展道路、实现本村振兴的强心剂。
四、 柑村村发展红色乡村旅游劣势分析
(一)空心化现象明显
人口素质整体偏低、经济基础薄弱是柑村村乃至广大粤西地区农村的基本现状,探讨柑村村的发展问题无法回避这一现状。在走访该村的过程中,发现村内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情况十分普遍,多数农户家庭留守群体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人、妇女基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部分家庭青壮年夫妇已搬迁至城市居住,有的家庭甚至举家搬迁;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现象十分普遍,可以说该村是典型的空心化乡村。实际上,这一现实状况广泛存在于我国的农村地区,单一且薄弱的产业结构注定无力留住本地区的主要劳动力,而这也带来了一个深层问题——人才匮乏。柑村村发展乡村红色旅游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专业的红色旅游项目管理与服务人才,这直接关系到后续柑村村旅游运营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基础设施条件落后
道路交通方面,目前村内只有一条硬化的主干道,且由于民房建筑密度较大,住房集聚区内道路狭窄潮湿,在多雨时节,由于缺乏完善的排水管道等设施,道路积水严重且泥泞不堪,给村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此外,村内通往笪桥镇上的硬化道路也尚在建设当中,目前还没有开通到笪桥镇等其他地方的公交线路,村民的日常出行多以电动车、摩托和私家车等出行工具为主;公共卫生方面,当前只有位于村庄入口处一个垃圾集中点,村内田地、道路两旁垃圾堆积严重;网络建设方面,网络覆盖率普遍不高,仅有百家用户接通了网络,当然这与目前村内常住的群体多以老年人为主密切相关;游客接待方面,由于目前该村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尚没有民宿、宾馆等基本接待设施,走访过程中也没有发现相关的餐饮店等,只有3-5家分散在村中的小型商店。总体来看,该村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比较低,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设施尚需加紧建设。
(三)宣传力度薄弱,知名度不高
这是柑村村打造成红色文化宣教区、发展红色旅游面临的最大问题。柑村村作为南路革命的策源地,无数革命英烈为南路革命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该村现状与过往历史地位严重不相匹配。柑村村的光荣历史目前仅存在于少数柑村村的英烈家庭、共产党员家庭、老年群体和村内革命纪念馆的文献记载中,革命斗争历史与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也仅局限于笪桥镇等附近少数村镇区域。即便是目前信息铺天盖地的互联网,关于柑村村的革命历史介绍也是寥寥无几,且前期没有任何宣传基础,既没有得到市政府应有的重视,也没有得到学界的关注与研究。因此柑村村的知名度必须要借助于“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这一平台,充分利用官方宣传渠道,发挥学界研究与推介作用,引导社会不同群体的关注方向,才能实质推动柑村村知名度的积累。
五、 柑村村红色旅游规划定位
(一)总体目标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助力乡村精准扶贫。要将柑村村红色文化旅游打造成面向粤西、北部湾等周边省市地区承接海滨旅游游客的粤西地区乡村旅游知名品牌,省级“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样板以及省级红色文化开发综合示范区。
(二)形象定位
结合柑村村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优势和实际文化旅游市场发展态势,本文提出“重温南路革命光荣历史,品游乡村传统优美风貌”的主体旅游形象与品牌。
(三)市场定位
结合柑村村的地理位置与实际情况,我们将柑村村的目标市场划分为三级市场。一级市场为茂名市本地旅游市场,承接国家4A级景区中国第一滩旅游度假区、茂名森林公园等主要景点的游客。二级市场为粤西地区,承接阳江海陵岛度假景区、信宜天马山景区、湛江湖光岩景区等景点的游客。三级市场是周边省市旅游市场,承接海南岛旅游度假区、桂林漓江景区等周边省市著名景区的游客。时段上包括周末休闲游、节假日游、乡村休闲游等;群体功能上涵盖本地市政领导学习革命精神、企事业员工团体红色文化宣讲培训、革命先烈后代寻根访祖、高校学生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等。
(四)项目规划
在柑村现有的资源与设施基础之上,结合“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项目的启动建设情况,本文规划了柑村村红色旅游三大功能分区,并结合当地优势提出符合实际的具体操作项目。由于柑村村整体基础设施缺乏,因而规划的多数具体项目目前正处于建设中或近期即将计划建设;建设费用方面,在综合服务功能区和柑村村革命文化展示区中,多数项目由政府出资建设、管理,该村生态观光区则交由私人建设运营,政府提供必要协助来开展。详见表2。
六、 柑村村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与建议
柑村村发展红色乡村旅游,无法回避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为一个正在开发中的红色重村,需要在充分发挥本地区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协同各方勠力解决当前的发展短板。
(一)加强引导与宣传工作
柑村村自2017年入选广东省首批“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后才逐渐引起社会关注,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村民素质有待提升与品牌宣传薄弱的问题。为此,柑村村的工作重点首先是要注重与当地市县委党校、高校等机构的合作,探索定期举办人才培训班或者专家教授的讲座等模式引导民众重视红色文化与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高村民的专业知识水平。其次,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广泛搜集、整理记录当年革命历史与事迹的文献书籍、笔记、手稿、图片和实物等,建立柑村村的红色宣传推介网站,借助当地新闻媒体的传播渠道打造柑村村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最后,要加强与南路革命研究所等地区学术机构的合作,整理出版南路革命系列丛书,借助专家、学者的力量在高校、学界开展宣传工作。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对柑村村的实地考察与研究,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为提高本地旅游接待与服务的能力,首先,要加快柑村村对外交通主干道的建设进度,完善村内道路网络,力争在近年实现村内道路的全面硬化,尽快开通连接本村到笪桥镇上的公交班车;其次,统一规划村内排水系统建设,翻新破败失修的排水管道,做好排污排积工作;再次,清理村内道路、田地两旁堆积的垃圾,探索维护公共卫生的新方式,将村内垃圾统一回收处理交由当地私人承办,每天固定时段开展垃圾回收工作;最后,适时鼓励、引导、支持当地有条件的居民开设具有本地特色的民宿、宾馆、餐馆和特色商品专卖店。
(三)吸纳人才助推当地振兴发展
柑村村发展红色乡村旅游,需要管理、运营的专业人才,这与当前该村严重的空心化现象是相互矛盾的,在目前吸引本村人才回流的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注重加强与本地高校合作,吸纳高校人才投入到柑村村打造红色乡村、发展红色旅游的工作中去是解决这一矛盾的突破口。柑村村要与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当地高校开展合作,将柑村村打造成为当地大学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基地,引进红色旅游项目管理、建筑设计、专业导游、创业人才队伍,从而为柑村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盘活该村人才资源格局。
七、 结论
当下,柑村村的红色资源与基础设施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在尽可能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整理划分该村的红色旅游资源类别,提出包括柑村村综合服务区、柑村村革命文化展示区、柑村村生态观光区在内的三大功能分区,并就柑村村建设、发展红色旅游基地做出初步的定位與规划,就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与建议,旨在为柑村村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与此同时,由于条件限制,尚未针对柑村村的空间规划与布局进行较为详细的规划图设计,对于后续具体资源管理、项目运营、保障措施等方面涉足不深,尚需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建平,刘琼艳.乡村旅游开发应重视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93.
[2]张洁. 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3]华杰.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背景下的特色乡村旅游模式选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3):30-31,101.
[4]李涛. 红色旅游区周边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5]王晖. 中国红色旅游生态化转型升级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6]李竹.红色旅游、红色旅游共生及红色旅游绩效研究述评[J].绿色科技,2015(1):293-297.
[7]肖广州. 基于产业链视角下乡村旅游扶贫机制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8.
[8]刘锋华,秦丹.全域旅游视角下的红色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2017(8):150-151.
[9]高良坚. 论南路革命精神之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
[10]中共茂名市委党史研究室.化州柑村革命火种生生不息[N].茂名新闻,2018.
[11]辛均庆.广东全面启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N].南方日报,201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