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实践研究

时间:2024-04-24

摘要:本文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对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实践展开研究,分析了将礼仪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以湖北文理学院礼仪志愿服务为例,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实践的途径和方法,旨在促使大学生文明礼貌行为的养成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礼仪文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C91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3-0168-02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社科【2014】3号文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高校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通识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现阶段,将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内外礼仪活动,为大学生礼仪行为的实践创造条件,在真实的生活中和具体的活动中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貌行为的养成。这不但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进而提升大学生人格修养,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开展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实践的意义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抓好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道德教育这三方面的内容。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礼仪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

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通过礼仪知识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输,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文化服务的功能,极大满足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培养大学生文明知礼的道德素质,引导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交往中更文明、更有礼,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礼仪,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就自己的君子风范。同时,通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授,引导大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民族文化意识。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教学和讲座为主,理论性强而实践性较弱。将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可以发挥礼仪文化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改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偏理论教育的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明素质,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中的问题

(一)礼仪文化教育的深度不够

通过调研发现,高校的礼仪文化教育课程通常是以选修课或者课外讲座的形式开设,没有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课程来对待。学生们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礼仪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较浅的层次,没有理解礼仪的深刻内涵,也不知道礼仪背后的文化,导致一些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道德规范,文明素养不高。比如在公共区域大声喧哗、将食物带进课堂、出入图书馆教学楼衣着随意、见到尊长不打招呼不行礼等现象在高校比比皆是。一些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巧,不愿意主动与人沟通交流,沉溺在手机和电脑游戏里,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损当代大学生的形象。

(二)礼仪文化教育教学模式单一

通過调研发现,当前礼仪文化教育模式较为单一,主要是通过课堂上的理论讲授和简单演练的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更没有在思想境界上得到提高。考核形式和学业评价也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理论考核的形式。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对礼仪知识侃侃而谈,但实际操作又不知所措,考试成绩很高,但人文素养不高。

(三)礼仪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

通过调研发现,大学生对礼仪文化课程的选课热情还是挺高的,认识到礼仪文化课程的学习有助于自身修养的提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但是礼仪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承担礼仪文化类课程教学任务的有些是思政课教师,有些是人文社科类教师,很多教师对礼仪文化的知识来源于自学成才,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对礼仪文化未能全面吸收和研究,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四)礼仪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度不够

礼仪文化教育注重以礼化人、以仪育人,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礼仪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度不够,未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礼仪教学的全过程,未能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未能达到将“思政课程”变成“课程思政”。

三、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实践途径

湖北文理学院以礼仪志愿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内外礼仪活动,为大学生有礼行为的实践创造条件,在真实的生活中和具体的活动中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貌行为养成。自礼仪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先后承接了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大赛湖北赛区总决赛、全国高校校园文化研究会年会、湖北程河第三届柳编文化节等国家、省市及学校不同层次的礼仪服务,多次受到承办单位的高度赞誉,展现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礼仪素养和精神风貌。

本文以湖北文理学院礼仪志愿服务为例,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开展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实践的途径:

(一)完善礼仪文化教育的课程建设

1. 开设专业的礼仪教育类课程。课程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和不同需求开设,比如针对大一新生开设中国传统礼仪通识类选修课程,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旅游接待礼仪,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开设国际商务礼仪等专业礼仪课程,针对毕业生开设面试礼仪和职场礼仪类课程。这样就能达到学习礼仪的目的,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

2. 精心选择礼仪文化教学内容。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精心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和未来职场的礼仪文化教育内容,让学生学以致用,最终达成礼仪文化教育的目的。

3. 创新礼仪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想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礼仪文化教育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就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情景—绩效绑定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增强课堂内外师生互动环节,注重知识传授的效果。

(二)改善礼仪文化教育的教学模式

1. 积极举办重大仪式或者典礼。重大的仪式和典礼具有丰富的资源可以让学生们学习并体验礼仪文化,比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典礼、升旗仪式、成人礼等。

2. 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教育功能。利用网络,借助新兴媒体,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将礼仪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建立校园礼仪志愿服务队的微信群、QQ群和微信公众号,每天或固定时间更新内容,让学生在里面学习礼仪知识并相互交流学习心得,通过传播优秀礼仪文化,促进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礼仪知识。

(三)加强礼仪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1. 提高教师的礼仪文化素质。将礼仪教育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就要提高教师们的礼仪文化素养,并对教师开展必要的培训或者聘请专家进行指导。

2. 鼓励教师在实践中践行礼仪文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能激发大学生的仰慕和尊重,从而时刻牢记教师传授的礼仪文化知识,并当成行为准则。

(四)搭建礼仪文化教育的实践平台

1. 组建校园礼仪志愿服务队。礼仪志愿服务队每年承接校内外各种形式的礼仪服务,通过实践将礼仪文化内化、吸收并广泛传播。

2.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开展礼仪创新创业项目,将志愿服务和创业项目有机结合,建立礼仪工作坊,成立礼仪文化传媒公司,对外开展礼仪培训、化妆及服饰搭配培训、个人形象设计等服务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 开展礼仪文化进社区。社会是最佳的展示和锻炼平台,可以在节假日或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开展礼仪文化进社区活动。这一方面有利于中国礼仪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感染社区群众一起学习和践行礼仪文化,提高高校師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操。

(五)礼仪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构建协同育人的良好环境

1. 营造良好的礼仪文化氛围。通过实施文明校园提升计划、书香校园提升计划、艺术校园提升计划等来营造良好的礼仪文化氛围;通过开展礼仪风采大赛、礼仪经典诵读大赛、礼仪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树立文明礼仪的标兵。

2. 将礼仪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加强校园文化走廊、文化墙、文化广场、教学楼宇、宿舍楼宇、教室及校史馆、档案馆、图书馆等公共空间的环境文化建设。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建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于一体的优秀礼仪文化网站。

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进行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实践研究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凸显不同的特色,将礼仪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形成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学校社团、校外实习等多维实践育人为一体的礼仪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国伟.传统礼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5.

[2]张玉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礼文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3]鲁婷.新形势下礼仪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文艺生活,2017(4):225-226.

作者简介:

何珍,女,湖北襄阳人,湖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