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摘要:中国在迈向超级老龄化的同时,也在逐步实现城市化。两大潮流的撞击,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分析老龄化及城市化进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呈现增大的态势;同时,新型城市化政策的实施,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影响,但具有滞后性。因此研究老龄化、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对实现人口协调发展及城乡结合,具有较强现实意义。
关键词:超级老龄化;城市化;收入差距;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014.4+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3-0172-03
一、 引言
从中国现存的老年人口数量来看,2007—2017年10年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增加了近一亿人,且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占到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严重的老龄化现象使我国地区间各产业的发展极不平衡,“未富先老”的现象在我国城市化水平不高的地区尤其严重。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脚步逐渐加快,劳动力不断向大城市迁移,有效地提高了人均收入水平。但由于近年来大城市房价上涨,财富的二次分配,城市居民财富积累量增加,使得农村居民相对收入降低,也进一步增大了地区间的差距。因此,应稳妥应对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影响,关注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努力实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长期协调稳定发展。
从老龄化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来看,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Suchandra Lahiri(2015)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观察到由于当地多代家庭比例的下降,导致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在研究地区出现收入差距的原因首先是多代家庭比例的下降,其次是没有额外收入的老年家庭的增加。季晓旭(2016)将房价作为影响因素加入老龄化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中,提出房价上涨、严重老龄化会直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谢聪(2017)发现在出生率不变的情况下收入不平等现象的出现主要来自年龄较大的收入群体的数量逐年增加,而出生率本身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小。
从城市化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来看,孙业亮(2013)运用CHNS数据发现非正规部门和正规部门劳动力数量的变动将会引起两部门就业人群的收入差距缩小。王能(2016)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得出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着倒“U”型的关系,短期内城鄉收入差距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缩小。
综上所述,国内对老龄化、城市化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都有较多的相关研究分析,但几乎没有对三者有一个综合的分析评价。因此,本文在上述专家学者研究探讨的基础上,将老龄化与城市化结合起来,研究两者对地区收入差距的整体影响,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和地区收入差距变动的情况,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人口老龄化会加深我国地区间收入不平等的现象。
假设2:城市化会对我国地区间收入不平等的现象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假设3:老龄化和城市化的交互影响对我国地区间的收入差距问题产生影响。
接下来,本文将对上述三个假设进行实证分析。
二、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一)基本模型
为了深入的研究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地区差距的影响,以及新常态下城市化建设对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结合上一节中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将老龄化人口及城市化作为解释变量,选取教育投入规模、政府干预及经济发展状况、对外贸易作为控制变量,对上文提到的三个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构建下列模型:
(二)变量选取
1. 被解释变量
国内外关于衡量地区收入不平等问题没有固定统一的指标,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采用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本文选用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来计算得出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代理变量。
2. 核心解释变量
(1)老龄化率。在①式中使用老龄化率(Aging)作为本文的一个核心解释变量,通过各省市65岁以上人口数量与总人口数的比重计算得出。同时,为进一步分析老龄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来自老年人口占比增加还是来自我国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占比降低,分别用Lage和Yage表示。在②式中将老龄化的衡量指标区分为老年人口抚养比和少年儿童抚养比。
(2)城市化率。本文采用人口普查得到的数据,通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重来代表某一地区的城市化率水平。根据相关调查,我国城市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集中在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近年来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也逐渐加快。
3. 控制变量
(1)教育投入规模。本文通过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值来衡量地区教育投入规模。李昕,关会娟(2018)研究发现初中阶段教育的投入对缓解城乡收入差距效果显著。
(2)政府干预及经济发展状况。本文主要通过各省市财政支出总额占该地区GDP的比重来衡量政府干预对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陈安平(2010)指出对于扶持农业生产方面及科教文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财政支出能够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通过人均GDP衡量地区经济的发展,能为居民收入的增长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3)对外开放。本文通过外商投资额占我国各省GDP的比重来衡量对外开放程度。有关研究表明,对外开放程度越大越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三)数据说明、面板单位根
1. 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2007—201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310组观测值进行研究分析。数据源于2007—2016年各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2. 面板单位根检验
为避免伪回归,需要对上述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为平衡面板数据,常用的单位根检主要包括针对同质面板的LLC检验方法,以及针对异质面板的Fisher-ADF检验,本文运用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从结果来看,有些变量的水平值存在不平稳的现象,但一阶差分后均为平稳序列。
三、 估计结果
对面板数据进行研究时,一般均采用混合OLS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本文通过F检验在混合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之间进行选择,然后用Hausman检验确定是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
F检验结果:基于对解释变量及被解释变量的双固定效应估计结果可以得出Cross-section F及Cross-section Chi-square的P值均为0.0000,则模型是固定效应模型。且模型不是pool模型,存在时间、个体两个维度。
Hausman检验结果:从检验结果来看,本文应选用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随着各省市的不同,模型的截距项均存在明显的差异,符合本文主要研究老龄化对地区差距的影响及城市化对地区差距的影响,无须推广到其他类目。
(一)估计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EViews软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①—④式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的(1)可以看出老龄化率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为正,说明明老龄化程度对收入差距存在着正向的影响关系,老龄化程度越高,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大。从上述模型的估计结果第(2)列可以看出,老年抚养比的估计系数为0.481,进一步体现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会扩大地区间收入不平等现象,且影响力较大。通过第(3)列的数据研究,可以看出城市化对收入差距影响系数为-0.0237,说明我国近几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对我国各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产生了一定的收缩效应,符合倒“U”型假说。第(4)列主要考察老龄化程度和城市化进程对地区收入差距的交互影响,影响系数为正,说明老龄化和城市化交互项对收入差距的扩大起着正向的影响作用。
在表1中,对各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分析如下:①教育投入规模(Edu)。根据估计结果,教育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其主要原因是:教育投入的增加,能够提高劳动力受教育的年限及自身素质积累,个人可以利用自身技能、知识创新及劳动创造来提高个人收入水平,从而缩小与其他个人的收入差距。②政府干预(Gov)。从表1可以看出,政府干预对缩小收入差距起到重要的作用。原因可能是:近年来,我国为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各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较大的扶持,改善了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③经济发展状况(RGDP)。通过人均GDP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发现其对缩小收入差距有明显的作用。原因可能是:虽然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各地区所拥有的要素资源存在较大的不同,使得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被拉大。但是,从长期来看,我国采取的转移支付补贴政策等,能够使部分地区脱离贫困,缩小收入差距。④对外开放(Fdi)。从模型估计的结果来看,鼓励各地区进行进出口贸易,有助于相对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量逐渐增大,外国企业、经济组织和个人在我国的直接投资明显增多,拓宽了各行业的投资范围,融资及利用外资的渠道也不断增加。
(二)稳健性检验
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的结果可能因遗漏变量或者测量误差等产生内生性问题,使得估计系数存在偏误。因此本文选用工具变量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处理。一般来说,工具变量的选取一定要与解释变量具有相关关系,但是与随机扰动项无关,因此本文选取核心解释变量即老年人口抚养比(Lnlage)、少年儿童抚养比(Lnyage)、城市化率(City)的滞后及其他控制变量作为工具变量,在原方程中进行回归。
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老龄化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仍然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水平,即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不断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的变动仍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反向变动的结果,即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将会带动落后地區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得出的结果是稳健的。
四、 结论及政策建议
纵观世界各国老龄化的历史进程,老龄化问题将对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问题,例如社会负担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逐年增大,劳动力人口数量相对减少,医疗服务等与老龄化进程不匹配等。因此,我国在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口缺少获取收益的途径,收入减少,致使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村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点的开发,乡村转型,为实现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体来看,我国应加快养老保障机制的建设,从整体上解决我国贫困地区的养老难题,提高贫困地区老年人口收入,有效地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并且,给予“二胎”一些优惠补助政策,逐步实现中国人口结构的调整,减轻我国老龄化趋势。同时,加快城市化发展水平,消除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造成的障碍,实现农村向城镇的转型,保障就业,用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动力,综合利用资源,实现规模经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吕世斌.城市化会减少中国的收入差距吗?[J].统计研究,2016(1):87-94.
[2]CAMERON LA.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java: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the changing age, educational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0(1):149-180.
[3]季晓旭.人口老龄化、房价与区域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6(8):102-112.
[4]谢聪.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探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7.
[5]孙业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3.
[6]王能.财政分权、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动态关系实证分析——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J].农业经济问题,2016(9):32-41.
[7]李昕,关会娟.各级教育投入、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统计研究,2018(3):80-92.
[8]陈平安.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研究[J].经济问题,2010(4):4-8.
[9]钞小静,沈坤荣.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4(4):30-43.
[10]孙素梅.对外开放与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J].新学术·经济管理,2008(3):108-109.
作者简介:
付雨佳,女,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研究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