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城际高铁经济下乐山城市与经济发展战略思考及对策

时间:2024-07-29

谢文昌 陈德全 李 柯

(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 乐山 614000)

成绵乐城际高铁通车在即,通车后必将对乐山市经济、旅游、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和小凉山乌蒙山连片集中扶贫工作等方面起到带动作用,同时也将带来一些挑战。及早、全面、系统、客观地分析成绵乐城际高铁通车给乐山带来的影响,对于我们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未雨绸缪,更好地规划乐山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铁经济带来五大效应

纵观国内外主流理论学术界的观点,高铁经济给沿线城市群带来的影响主要呈现出五大效应。

(一)极化效应产生“虹吸现象”

高速铁路的极化效应表现为区域资源流向高速铁路沿线的中心城市,再通过高速铁路流向大都市圈,使区域生产要素和社会经济活动不断地流向区位条件更加优越和更具规模效应的地区。极化效应容易产生大城市对中小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虹吸现象”。

(二)通道效应形成走廊经济

通道效应用来解释高速铁路对区域发展的空间集聚影响:由于高速铁路线路的封闭性质形成了强制集聚效应,经济及社会要素在高速铁路节点集聚。集聚作用在节点最大,并以节点为中心,随距离增加而逐渐衰减。事实证明,我国多条高速铁路的开通对铁路沿线节点城市具有较强的要素聚集效应,迅速形成了多条高铁经济带和高铁经济走廊。

(三)互补效应促进产业转移辐射

高速铁路使区域内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呈现互补性发展的格局。在大都市,一部分企业逐渐将其制造基地外迁,而高速铁路沿线的中小城市则成为承接这些产业转移的首选。大城市可以利用互补效应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而中小城市可以利用自身自然景观资源优势,发展观光旅游、会展、信息产业等;也可以利用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发展制造业基地,承接中心城市相关产业的转移。

(四)延展效应生发“卧城经济”

大都市周边的中小城市可以利用高速铁路良好的通勤条件,形成以服务于大都市居民为主要功能的通勤区,从而对人口的分布产生空间延展效应,不少中小城市由于高速铁路的良好通达性成为特大城市的“卧城”,并由此带来了这些地区和城市相关住宅业和零售服务产业的发展。

(五)网络化效应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化

网络化效应是指高速铁路所影响的区域内,各城市通过各种交通运输网络的合理布局和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合理组合,使区域内的经济、人口、政治、社会、技术等要素构成了空间关联运动,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区域内城市组群的协调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高速铁路可以把多个城市连接在一起,形成发展走廊,并将城市带转变成一个扩大的功能区,最终形成区域经济的同城一体化。

二、城际高铁给乐山带来的五大机遇

成绵乐高铁通车对乐山经济社会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乐山交通次枢纽地位

高铁建成通车将缩短乐山与周边各经济圈的时空距离,改变现在单纯以公路、铁路为主的运输方式,离乐山正在打造的“高速、高铁、航海、航空”垂直立体交通网络更进一步,从而催生物流集聚区,构建物流集疏运体系,推动物流业繁荣发展,带动大宗商品流通,凸显乐山在成都经济区核心圈层内的次枢纽地位。

(二)加速乐山经济融入成都经济区

高铁建成通车后,将形成乐山中心城区通达成都和周边市州“半小时核心圈”和“一小时城市生活圈”,意味着乐山与成都进入“同城化”。这有利于乐山“融入成都、接受辐射”,使乐山成为成都的“后花园和工业基地”,成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优势地带。

(三)推动乐山旅游产业持续升温

交通是旅游产业发展的“血脉”,能有效衔接旅游相关产业,形成规模效益,推动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同城化、区域化将带来沿线旅游散客明显增多的趋势,这必将增加来乐的旅客,推动乐山旅游产业发展;同时,乐山传统与新兴的文化产业将迎来发展机遇,文化与旅游将进一步融合发展,文旅产业整体实力将进一步提升。

(四)带动乐山城市的提质扩容

高铁建成通车,一是有利于形成现代化商圈,繁荣商贸经济;二是吸引生产要素向节“点”聚集,沿“轴”线扩散,形成“点——圈”效益、“轴——带”经济,实现城市的规模扩张;三是可以带动房地产业发展。有经济学家测算,轨道交通对房价的带动系数为1.3左右,随着高铁的建设,加之乐山优良的居住环境,将大大激发更多的开发商来乐投资,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来乐安居置业,推动房地产业新发展。

(五)促进乐山扶贫开发

高铁建成通车后,对实施和推进小凉山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等,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加大对彝区的产业扶持,有利于加大对彝区旅游和农产品宣传,增强知名度,有利于加大彝区劳务输出。同时,对加快小凉山乌蒙山片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将加快推进扶贫进度。

三、城际高铁给乐山带来的五大挑战

(一)长途公路客运出现“替代风险”

按行业运营规律看,如果高铁每1小时发一班车,可能带走同方向公路客运线上50%的客流量;每30分钟发一班车,将带走70%的客流量;每10分钟一班车,将会替代长途客运。成都——重庆高铁开通后,成渝公路客源同比下降三至五成。成绵乐等高铁开通后,将给同方向的客运班车造成强大的经营压力,长途客运企业经济效益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二)未来航空客运出现“分流风险”

民航一直是远程旅游交通的首选,但高铁开通也“帮”民航分流了不少客源。成绵乐城际高铁开通后,乐山到成都机场乘高铁只要半小时,加之成都机场航线数量多,未来也将分流乐山机场的客源。

(三)生产要素存在“单向流出风险”

高铁把沿线城市都拉入“同城经济圈”,加速沿线城市间生产要素流动,这将对二三线城市产生强烈冲击。乐山优势企业将总部迁入成都的可能性增加,高级人才向成都转移的可能性更大,乐山也可能面临市内人才留不住、市外人才引不来的窘境。

(四)呈现“消费溢出”风险

高铁开通后,将更多出现乐山人到成都“周末购物流”的现象。同时,成都大批发市场更容易向周边辐射,将乐山周边的批发人气拉走。乐山本土消费者选择到成都购物和区县零售商家直接到成都进货的机会增多,乐山本地批发零售行业将面临考验。

(五)“目的地”变为“过境地”风险

成绵乐高铁开通后,可能出现游客在乐停留时间缩短,出现游在乐山、住在成都的现象和“只见客流,不见客留”的尴尬局面,从而使“目的地”变为“过境地”。同时,可能出现黄金周大假期间游客陡增的现象,给景区承载能力、接待能力带来严峻考验。

四、对策及建议

(一)合纵连横,融入一体化发展

乐山市需要树立更高层次、更全面的开放与合作理念,要主动融入成都经济圈、成渝经济环线,联合攀西经济圈、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双重进程中,谋求城市获取更大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效率。具体要做到“两个开放、一个合作”:一是要在注重向国际资本开放的同时,更要强调和注重对国内资本开放,创造国内外资本公平竞争的商务环境;二是改革国有垄断行业,进一步向民营资本开放教育、医疗、文化等高端现代服务业,构筑规范化、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和市场环境,激发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三是加快由传统的“行政区管理”体系向纵横一体化的“区域管理”体系转型,构建与成都经济圈其他城市有效的跨界合作新机制,在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内建立健全跨界协调与有效协商的机制和通道,构筑多元化、多要素、多形式的纵横向合作网络,特别是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力量,构建制度化、程序化的跨界综合治理新体系,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点、连线、拓面”,实现借势发展,共同打造高铁经济增长带。

(二)三城三轴,打造城市发展新格局

在城市增长极上重点打造三个新城,形成三大发展轴:青江高铁新城,作为乐山活力发展轴;峨眉文旅新城,作为魅力发展轴;高新临港新城,作为动力发展轴,三城三轴错位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乐山将由单中心结构转变为多中心结构。

青江高铁新城以乐山高铁站为中心,分别在半径一公里、二公里、三公里范围内建立核心区、重点扩展区和影响区,重点开发高端居住和商业地产,引进现代都市商业、高端写字楼,发展商业商务会展、科技研发、文化娱乐等服务业,高铁新城以时尚高端大气有活力为特色,将成为乐山对外辐射的磁场中心,极大吸引前往成都分流的消费人群。高铁新城定位为成都经济圈南部商务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时尚中心。

由峨眉两个高铁车站和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西华大学峨眉校区、成都中医药大学峨眉校区、大佛禅院等组成的峨眉文旅新城定位为西部旅游文化副中心城市。文旅新城依托于峨眉山双遗风景区,以绿色生态休闲宜居为特色,重点引进大学城、科技园等知识型智慧型产业;重点开发高端别墅、度假酒店、动植物园、全球知名品牌的娱乐城等休闲娱乐物业;引进动漫创意、信息科技、网络新经济等文化创意产业,峨眉山市将成为高铁开通最大的受益者,将成为吸引力中心,周边游客被大量虹吸而来,峨眉山市更应该用好高铁这张牌,做好文旅新城这篇文章。

高新临港新城将形成多形态立体交通的叠加效应,放大其作为成都经济圈次级枢纽的重要性,成为成都经济圈南部最重要的物流中心和生产制造中心。重点围绕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传统产业,引进和支持成立各类研发中心,培育高新产业,发展现代物流业、物联网、电子信息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

三城三轴发展必将带旺乐山高端居住和高端商业地产的崛起,延展城市发展空间,为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提供空间保障。

(三)升级联动,打造旅游发展新高地

交通条件的变化会加快“散客时代”的到来,成都、重庆等高铁沿线大城市将是到乐山过周末假日的主要客源地。为此,要突出“成都后花园”品牌,围绕世界遗产集聚区和民俗生态集聚区来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资源,重点发展观光旅游、文化体验、会展商务、休闲度假等产业,要改变营销战略,推出多元化的旅游行程组合,开发个性化的自由行和半自助游产品,适时开发推出高铁一日游、高铁周末游等产品;采取多种方式延长旅游产业链,针对市场新热点策划开发更多参与性、休闲性强的旅游项目,丰富已有的旅游项目内涵,增强吸引力。其次要以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为契机,整合旅游资源及线路,在市内要以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为核心的回环、放射线路,规划设计几条串联乐山主要景区(点)的旅游交通线路,打通市内游客从“站点”到“景点”的快速旅游通道,把全市分散的旅游景区连为一体;在市外要打破地域限制,加强区域旅游合作,融入成都经济区,形成旅游无障碍区域,共同推动大成都旅游经济区首位发展,加速形成成德绵乐等旅游经济带,共同打造全省旅游经济核心增长极,带动全省旅游经济发展,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四)健全网络,开辟现代物流新市场

高铁效应能否最大化,关键的一点在于是否具有完善的高铁配套交通系统。一是高标准建设高铁乐山峨眉综合客运枢纽,设立分流有序的出租车接驳点,实现高铁站与铁路、公路、出租车、公交车等多种运输方式的零距离换乘;二是加强与城市路网的衔接,完善高铁站与环城路、铁路站、高速公路、港口、航空的有效衔接和互通,优化路网布局,促进高铁与城市路网的无缝对接;三是要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干道、干支线公路网络的规划建设,重点抓好高铁与周边县市区、旅游景区、工业园区的路网衔接,以国省道干线和高速公路为支撑,完善市域快速客运体系和交通物流体系,最大限度地把高铁带来的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送达各县市区,提高高铁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利用高铁、高速、水运、空运在乐山的叠加效应,规划大型现代物流园区、港口,真正形成垂直一体化的交通枢纽和活力中心。同方向公路客运要坚持“正视现实、扬长避短、错位发展、转型创新”的思路,调整好自己的经营思维和方法,重新打造自己的经营优势。要整合线路资源,充分发挥公路客运网络覆盖面大、门到门服务的机动灵活性,完善班线规划布局,做足短途、做细中途、做好长途,以短途为主、中长途为补充,开辟新的高速公路客运长线,达成优势互补,改变自己目前相对被动的经营状况。

(五)聚智引资,培育乐山产业发展新方向

抓住高铁开通形成的人才“逆向流动”趋势,积极招才引智、引技,建造“聚智之城”。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大力吸引沿线城市优秀人才通过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合作、技术投资等方式来乐山创业发展或短期服务;二是构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鼓励支持本地企业与高铁沿线大城市的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积极争取建立海外留学人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研发中心等高层次的人才载体、科技平台;三是建设人才培养基地,研究加强与沿线大中城市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设分校或培训基地。

打造“引资洼地”。一是狠抓园区建设,加快高新区的扩容升级,提升产业发展空间和容量,赋予重点园区一定的综合经济管理权,支持“飞地”工业园、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港、民营工业园建设,夯实承接转移基础;二是狠抓招商推介,主动争取吸引从成都经济圈、高铁沿线转移而出的优秀产业、项目和企业,积极为成都经济圈主导优势产业链配套服务、配套加工,采取在主流媒体和高铁动车播放宣传片、在高铁杂志投放广告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宣传乐山、推介乐山。通过聚智引资,利用高铁经济催化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扩大新的产业体系,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动漫游戏、文化创意、休闲娱乐、都市高端商业、会议会展业等都可能成为乐山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六)创新管理,制定驱动发展新机制

要实现乐山城市经济在高铁经济下的跨越式发展,乐山市需要创新公共管理,制定“四轮驱动”的管理措施,从规划、资源、效能、控制四个方面着手,强化资源支撑,提升政府效能,灵活应对形势,加快经济发展。一是要科学规划,引领发展,成绵乐城际高铁对乐山城市的影响以及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要由专门的部门对相关经济社会指标的影响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系统分析,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科学规划,要开展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设计,制定整套行动方案。二是集聚资源,支撑发展,乐山市要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协调机制,配套专项资金,在全面掌握自身资源情况下,根据外界形势制定相应的政策,最优化配置资源,引导资源进入适合的领域,盘活闲置资源,吸引外界资源流入,有计划地培育、开发人才、资金、矿产等资源,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等资源。三是提升效能,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行政效能建设是根本途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政府执行力,具体工作应从理念层、制度层、操作层三个层面着手:在理念上树立“公仆”意识和“群众”观念,变“管理型”为“服务型”政府;制度层要完善行政决策制度,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操作层要加强组织领导,培育执行文化,狠抓政风行风,强化监督检查,推行绩效管理,严格行政问责。四是创新管理,优化发展,破除观念的壁垒,形成心灵无负担、思维无定势、思想无禁锢的积极政治人文氛围;破除政策壁垒,从建设用地、环保审批、财政支持、金融服务、建设模式等方面创新体制和做法;破除体制壁垒,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体制创新,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把乐山市的经济发展推向更高的平台和更高的境界,迎接成渝区域经济竞争的挑战。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如何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尤其在政策的贯彻执行中,如何优化发展软环境,灵活应对外界形势变化,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体现了高度的科学性、艺术性。在面对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必须增强转型升级的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应对不断变化的发展形势,灵活控制,趋利避害,优化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