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的探究

时间:2024-07-29

曾爱云

(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6)

列宁曾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效度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在于以通俗化的方式,让广大群众掌握并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夯实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基础。要达成这一目的就必须采取一些方法,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灌输”给广大群众。这些方式方法即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而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领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和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需要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的政治观和价值取向关系到社会主义未来的命运,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向进步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时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启发了一批又一批的知识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以此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而在现代,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利益格局重新分化,社会阶层、社会经济成分、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多种文化思潮涌入,大学生面临着多种价值取向的选择。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是趁机进行文化渗透,妄图占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一些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出现了价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模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产生了动摇等问题。这就迫切要求高校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展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只有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才能让青年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理解我国所实行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真正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永续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需要

社会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并获得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依靠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将其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得新的解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使广大人民群众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内化为其信仰,外化为其实践的过程。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单向的“灌输”过程,而是一个双向的有创造性的发展的过程。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也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加以创新。在我国历史上,以毛泽东等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先行者就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革命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当代的大学生思想独立,视野开阔,关注社会现实,具有创新的思维,掌握着时代前沿的知识。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青年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合时代特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新的解读,将来用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一定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新的发展。与此同时,在高校还有一批具有高素质、理论基础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们的专业研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拓展到各个学科,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学术宣讲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避免了被随意解读而走向庸俗化、僵化、泛化的可能。

(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意识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正确的理论,对于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当代大学生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他们更关注自我,强调个性,敢于挑战权威。这些虽然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自信、创新的意识,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过于关注自我,缺乏集体主义精神;价值观上倾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切科学的抽象概括,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包罗万象,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规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指导其实践,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集体主义精神,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创新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完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需要一定的载体为之服务。然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形式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工会活动,又有新兴的互联网传媒、手机报等形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高校与其他领域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在选择大众化的载体时,必须根据高校的特点,增强针对性,才能提高它的实效性。

(一)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感染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的渠道,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重要职责。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必须以学习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心内容,对它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内涵进行系统化的解说与阐释,进行知识传播和理论教育的“灌输”活动。与此同时“有分析有比较的介绍当代其他的社会思潮,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以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引导大学生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总之,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我国社会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进而让他们融入我国的主流意识,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凝聚力

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了要掌握住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作用。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寓于社会实践中,使大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理解、运用理论最重要的载体和途径。通过在企业、乡村、军营等体验生活,在机关单位挂职锻炼,大学生深入到群众中调查研究,让他们走进社会,加强对国情、民情的了解。这些社会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渗透到其中,能使广大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就在他们身边,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从而使大学生在锻炼中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信任。

(三)利用大众传媒,增强亲和力

报纸、书籍、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通讯等大众传媒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被普及,这就决定了它将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们的信息承载量大,获取途径便捷,覆盖范围广。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些载体来展现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用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弘扬社会正气。高校应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收看中央新闻节目,组织大学生观看主旋律电影,鼓励学生读好书,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广泛作用到个人日常生活中。虽然大众传媒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更快捷、更高效的渠道,但由于其中掺杂着大量虚假的信息,若不加分辨地吸收,则会对大学生产生错误的引导。因此,怎样用好大众传媒来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值得我们去思考。

(四)利用校园文化,增强感召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上指出:“要把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还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进行隐性教育。所谓的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显性的教育形式而言,其实质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广泛散播到受教育者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引导其自主选择、学习、接受思想道德”。在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隐性教育,主要是在校园创设特定的人文环境,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价值体系转化为校园文化环境中人们所共同倡导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达到隐性的教育和补充。

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只有综合运用这些载体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服务,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同时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地任务,还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才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1]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7.

[2]孟英,王舵.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2).

[3]万美容.论信息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