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王玉娟 盛莉 邵桂红
摘 要: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性向内容探究是辅导员实现个体价值的前提条件,也是高校研究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服务高校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培养目标。辅导员自身出现诸如职业倦怠、职业定位模糊、职业角色不明、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困惑,本文分析其职业困惑的原因,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性向研究思路。
关键词:高校;輔导员;职业性向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12-0181-02
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我国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高校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开展教学实践活动。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成员,有其特定的岗位职责。2017年教育部令第43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二、三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高等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在高校的基层岗位上,辅导员维系着各项工作的落实与链接,承担着新时代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成长成才的历史重任,社会各界对其认可,并给予高度肯定。单纯从辅导员自身发展来讲,辅导员对自身职业性向缺乏全面而准确的认知,无法科学规划其职业发展,难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一、 高校辅导员职业性向的界定
职业性向,是个性心理特征与职业活动匹配的适合性。个性心理特征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性结构较为稳定的部分。职业性向通常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观上受职业的价值观、兴趣、性格和能力等内在因素影响;客观上受生物遗传、社会环境、教育训练、经济状况、家庭婚姻和人际关系等外在环境因素的制约。职业性向其实就是个人职业选择与个人综合因素的匹配,涉及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我国辅导员制度是从1953年清华大学开始的,主要承担政治辅导工作,后来由单一的政治干部身份转变为教师身份,2015年教育部等部门加强“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建设;2017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并修订出台了《规定》,再次确定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与选聘标准、管理考核等内容。辅导员主要岗位职责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可见辅导员不仅要求自身具备基本素养与政治思想觉悟能力,还要求有耐心、细心的高尚道德品质。这个能力决定了辅导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能力,同时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换句话说,辅导员自身的这些能力与技能就是辅导员的职业性向,只有当辅导员自身的价值得到实现时才能保证其社会价值的实现,才能激发辅导员队伍在高校的长久活力,进而保证高校辅导员这支队伍的健康存在与发展。
辅导员职业性向可以参考以下几方面因素进行认定:第一,辅导员职业是被国家承认的正式职业;第二,辅导员职业是高校设置岗位中的基础岗位;第三,辅导员职业的要求不仅限于专业与学历,更侧重于人的综合素质,比如思想境界、道德品质、性格特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沟通交流技巧、灵活应便能力、抗压能力、记忆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第四,辅导员职业的发展呈现多样化发展。基于以上因素影响,目前高校辅导员不仅受到国家各级领导重视,还得到学校各部门的肯定与认可,与此同时,辅导员职业更是面临工作较繁重、琐碎,在高校地位较低,考核范围广泛且非常严格,工作业绩成果不明显,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统一难度较高等现状。
二、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困惑
高校辅导员是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的职业群体,这一“双师双能”型辅导员的岗位定位,是对辅导员在高校的身份的肯定与认可,不但能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也是对辅导员职业评定与职业发展的方向引领。但在目前高校的实际运转与辅导员自身发展过程中,辅导员面临工作性质与工作内容各方面的矛盾困扰,辅导员自身职业发展存在严重困惑。
(一)辅导员地位较低,导致职业倦怠
在高校的岗位职责设置中,相对于专业教师单一的教学工作来讲,辅导员工作内容显得繁杂而琐碎。辅导员不仅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还要负责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这些工作是全校教学与实践工作的基础与保障。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巨大工程,随着校园新生代的来临,“保姆式”辅导员应运而生。辅导员工作的琐碎与大家的“习以为常”,导致辅导员的地位在高校比较低,不仅如此,辅导员还要接收学校各个行政部门的领导与考核。长此以往,辅导员对自身职业出现职业倦怠。主要表现:思想懈怠,不求上进,甚至违反校纪校规,做出违反师德的过分行为;工作态度消极,无视学校考核要求,以应付工作为主;工作上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思维,无法做到与时俱进等。
(二)辅导员“双师”型定位,导致职业定位模糊
高校专职辅导员是专职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高等学校应参照专任教师聘任的待遇和保障,与专职辅导员建立人事聘用关系。在现实中,高校聘用的辅导员专业多样化,并不仅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专业,还包括文科、艺术等专业。虽然自身有专业,但不能像专业教师那样进行业务开展和职称评定。在职称评定与选拔时,大多数辅导员无法正常评定。一方面,长期的服务型工作,占据辅导员太多精力,无法保证上课与科研时间。按照一般高校的高级职称评定标准,如果不能完成一定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则无法参与评定;另一方面,辅导员职业的管理身份,是针对自己管理的学生事务而言,在学校中级以上岗位选聘时,辅导员身份的管理人员由于各种原因无资格竞选。
(三)辅导员层次水平差异,导致职业发展滞后
高校选聘辅导员有五个基本条件要求,相对于专职教师岗位来说,要求比较宽松。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辅导员人员构成复杂,有专职与兼职人员,有初次就业与再次就业人员,有文科、管理学专业人员与理工科专业人员等。复杂的辅导员队伍给工作带来生机,同时也带来不可忽视的问题。高校在进行辅导员队伍建设或职称选聘是存在困惑,导致辅导员职业发展受阻。主要表现在:专职与兼职辅导员构成的不同的辅导员队伍导致不同的工作態度,给院系学生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后果;再次就业的辅导员队伍,大多是其他单位退休的年长同志,在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思想代沟与障碍;不同学科的辅导员队伍如果做不到合理分配,将会导致工作开展不畅,辅导员自身业务提升空间有限。
(四)辅导员自身认识不足,导致职业性向错位
职业性向要求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选择有全方位的认识与评价。穆特修斯(K·Muthesius)将教师职业性向强调为是否适宜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条件,马克斯·范梅南称之为“教育的感召力”。辅导员职业则更是灵魂换灵魂的事业,不仅要求具备辅导员的基本条件,还要求个体内在的品格与综合素质比较高。辅导员个体的性格、谈吐、心境、胸怀等特性不仅决定了自身能否成为一个称职的辅导员,还影响着其工作效率与业绩,更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起着关键作用。据学界调查数据,高校辅导员离职、跳槽、转岗的情况逐年增加;坚守在辅导员岗位的辅导员也会出现工作业绩低、成效不明显、处理学生问题时出现矛盾和差错等现象。这些都导致辅导员对自身产生怀疑,影响自身成长,更影响高校的一线学生工作。
三、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性向定位
辅导员职业性向如何与辅导员自身相统一,关系着辅导员自身职业发展的方向与定位,同时也影响着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开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高校辅导员职业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要求辅导员做好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对辅导员进行针对性的性向分析与职业定位,使辅导员职业能有足够工作的平台与发展空间。基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基本情况,考虑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要求,探索以下几种职业定位:
(一)“科研+教学”双师型职业定位
目前我们提到的“双师”型辅导员主要是指“教学”指导与“生活”指导,即“双师双能”。通过前面内容的分析,这种类型的辅导员存在很多工作与职业发展上的弊端。结合高校辅导员组成现状,以及考虑辅导员长期职业发展与定位,提出“科研+教学”型双师职业定位。此种类型主要是针对辅导员队伍中学历层次较高,拥有自己学习和研究的专业,并且通过平时的教学活动能结合专业产生学术成果,以达到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提升教学的效果的辅导员群体。“科研+教学”双师型辅导员表现出来的职业性向特点:性格较稳重,有学术钻研精神,做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勤于思考,有创新意识。此类型辅导员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属于高学历、高资格、学究式教师,他们进行的教学与科研有可能是专业课程,也有可能是思政课,教学水平与科研成果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校对此类型辅导员可以考虑转岗或者重用。这样,既可以使辅导员自身职业得到发展,又可以提升学校教学与科研水平。“科研+教学”双师型辅导员职业的定位弥补了以辅导员身份应聘高校的一部分群体,他们应聘时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被定“辅导员”岗位,经过辅导员岗位的实践,证明自己的职业选择存在偏差,如果高校能有对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完善机制保证,就可以给此类辅导员提供再次选择的机会,实现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统一。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全局来看,这符合马克思的人类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观,最终达到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生活+学业”技能型职业定位
高校辅导员的身份从最开始的政治指导发展到现在的主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承担包括九项主要职责的高校教师。负责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这九项主要职责中,包括意识形态上的思想引领工作,还有一日常规的琐碎生活辅助。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对象是高校大学生,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是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也关系着辅导员自身工作的成效。辅导员队伍中,能真正做到对大学生细心、耐心的辅导员很多,这需要辅导员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美好的心灵、细心的工作态度,更需要拥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工作的热情。对于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学生的学业指导、生活辅助上的辅导员,给予他们“生活+学业”技能型职业定位,更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这部分群体是辅导员队伍中的大多数,也是辅导员队伍中最脆弱的群体,他们在教学上无法追赶专业教师,在科研上更是缺乏学术成果,所以在职称评定上与岗位竞选上缺乏竞争力,持续多年的勤勤恳恳工作无法带给他们职业上的肯定。高校可给予“生活+学业”技能型职业定位专门的职称评定或其他认可方式,让此类型辅导员有职业归属感,从高校整体师资队伍发展来讲,有助于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
(三)“专业+操作”实践型职业定位
辅导员中有专业教学技能、创新上进群体的职业性向定位为“科研+教学”型,有生活情趣、时刻关心学生成长群体人职业性向定位为“生活+学业”型,除了以上两种类型,还有以专心指导大学生专业实践、业务操作为主的群体,他们有一定的社会或企业关系,具备与社会交流的良好条件,在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乐于提供实践操作平台,以此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深化课堂知识,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此类辅导员群体定位为“专业+操作”实践型,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主要成就得益于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验证辅导员的专业与管理技能。关于此类型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可以参考目前高校“高级实验师”的评定程序给予相应匹配。
以上三种职业性向定位,是针对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中辅导员自身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工作重点、不同职业追求设定的职业定位。目的是希望辅导员群体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而且在现实操作中得以体现。通过此举,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的每一个辅导员都能激发自身的内在特质,遵循自然与社会规律,精准定位职业性向,从而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17-09-30.
[2]宋剑祥.职业性向测验与职业选择[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3.
[3]刘雄英.入职新教师职业性向评价的实施过程及保障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6:120.
[4]林立涛.人力资本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3):86-8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