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劳动教育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4-07-29

(浙江工业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并指出未来教育需要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这既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更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教育是人类社会教育的首要因素和基础,是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条件和手段。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创新性指出劳动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基础,具有根和魂的作用,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提升劳动能力,涵养劳动品质。据此,检视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研究,展望未来劳动教育的研究主题,既是深化劳动教育研究的理论诉求,更是创新劳动教育实践的现实需要。

一、劳动教育研究:发展历程与特点

以中国知网为基本数据库,对1949—2019年发表的有关劳动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发现劳动教育的研究大致呈现以下几个阶段:

(一)初步探索时期(1949—1977年)

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1952年《中学暂行规定》提出要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一切教学原则,同时为实施劳动教育指明了教学途径。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列入党的教育方针,规定所有学生都要参加学校的生产劳动课程。由此,劳动教育贯穿到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但“文革”期间,出现了“知识越多越反动”“劳动越多越好”的严重错误。整体而言,这一时期,劳动教育偏重于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其价值体现为满足国家恢复工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需要。

这一时期,研究内容主要是总结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经验。学者们以《江西教育》《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期刊为主阵地,从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对不同地区、不同院校所开展的劳动教育内容、实践模式和管理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例如,檀仁梅对前苏联的劳动教育组织形式、课程内容、教学安排等进行了介绍[3];张宝枢等对如何在语文、算术、历史、美术等不同科目中开展劳动教育进行了论述;叶绪泰等对如何在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中开展劳动教育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特点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侧重生产劳动的实践性、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但研究的不足在于,成果形式主要是经验性的总结和国外研究的译介,研究成果不系统、不深入,缺乏对劳动教育基本理论的全面解释,缺乏对劳动教育理论体系的设计等。

(二)逐渐繁荣阶段(1978—1998年)

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综合发展的有文化素养的劳动者。劳动教育不再仅是简单的生产劳动,而是强调要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结合起来。1981年《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提出要教育小学生热爱劳动,懂得劳动光荣。1982年《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课的试行意见》提出要对中学生进行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加强劳动观念、劳动态度的教育。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劳动教育的意义。文新华认为对于社会发展,劳动教育具有政治、经济和道德意义;对于受教育者个体,劳动教育有利于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职业理想的确立以及生存能力的提高[4]。(2)劳动教育基本理论。主要是关于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任务的研究。桑新民认为劳动教育不仅重视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方面的培养目标,而且注重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方面的培养目标[5]。成有信认为劳动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现代生产劳动的基本技能、团队合作的劳动品质以及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6]。(3)劳动教育实践。汪卫平等学者对上海市嘉定县某小学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学校在无教材、无专职教师的情况下,自编劳动课教材[7]。成都市青羊区将传统民间民族艺术品与劳动课程进行了有机融合[8]。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研究主要聚焦劳动教育的基本问题;实施层面,各地因地制宜一定程度地创新了劳动教育实践。

(三)纵深研究阶段(1999年至今)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学校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社会实践融入在教学的各个阶段。2001年《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新的指导方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小学到高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服务、科技探索、学科实践等。2015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以劳动教育为抓手强化其他四育,达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的作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这一时期,研究的主题集中在:(1)劳动教育政策。陈静等从政策变迁的角度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历程划分为“劳动教育生产期”“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并举期”和“社会实践教育期”三个阶段[9];陈彤彤则划分为初级探索、兴盛、脱轨、调整和异化五个阶段[10]。(2)劳动教育地位。黄济认为劳动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稳固的劳动态度、深厚的劳动情怀等方面有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与其他四育并驾齐驱[11],但瞿葆奎认为与其他四育相比,劳动教育是另一类别、另一层次的教育,不能也不应与其他四育并列[12]。(3)劳动教育价值。徐长发提出劳动教育最容易反映先进生产力,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实践性与创造性,是现代科学技术传播和应用的重要教育载体[13]。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研究对象不断丰富,在持续关注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础上,开始关注大学劳动教育的研究,劳动教育研究的视野不断扩展、高度不断提升、层次不断深化。

二、劳动教育研究:内容聚焦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研究的七十年历程,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教育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指出劳动价值观决定了劳动教育观,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劳动价值观。纵观劳动教育本质的研究,体现了两种研究取向。一是实践性取向。与理论思考不同,劳动教育的载体是一种操作性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基于劳动主体对劳动对象的操作、应用和创新。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是建立在体力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基础之上的,表现为学习中的实际体验与动手操作,工作中的辛勤劳作与协作配合,生活中的公益活动与自我服务等[14]。二是融合性取向。具有内在生命力的劳动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起到融合的作用,使各育都能够达到1+1>2的效果。这种融合不仅遵循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的规律,而且必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提高[15]。可以看出,虽然学者从人的主体性、精神成长、全面发展等维度对劳动教育的本质作出了种种诠释,但比较一致的倾向是不仅强调劳动教育培养个体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技能的社会功能,更关注劳动教育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全面发展的个体功能。

(二)劳动教育的内涵

进入21世纪,随着劳动时代的不断变更,劳动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延伸。徐长发认为劳动教育是使青少年学生获得正确的劳动认知、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行为,树立积极的劳动情感、劳动价值的育人活动[13]。赵荣辉认为劳动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知识的传递、技能的传授、潜能的开发,更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引导与构建,即追求人的自爱、自立、自强的人性解放过程[16]。也有学者认为劳动教育是将有意义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教给学生,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依托,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培养学生劳动知、情、意、行的综合素养以及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的能力[17]。虽然学者们关于劳动教育内涵诠释角度不同,但目标都基本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当前,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内涵正在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因此要顺应新时代劳动发展趋势,把握劳动的复杂性和创新性;要结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彰显劳动教育发展的时代性;要结合人工智能的崛起,正确认识新时代劳动领域和劳动群体的发展势态。

(三)劳动教育的路径

劳动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是教学内容较为陈旧,较难呼应新时代劳动文化的价值导向;二是教学方法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难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劳动教育应以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探索生活教育资源、了解儿童精神世界、走向教育共同体为取向。加强劳动教育发展,一要坚持思想领航,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常识和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二要坚持真实感受,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参与真实的项目;三要坚持适中适量,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长和强度要在他们能承受的范围内[18]。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功能,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通用劳动技术课等开放性课程;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农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家校合作,组织各种形式的劳动实践,引导学生涵养出深厚的劳动情怀[19]。由此可见,学者们对劳动教育的路径研究均强调关注日常生活的教育实践,关注社会、家庭、学校的协同合作,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与认知规律的变化,强调劳动教育的适应性、合作性、主体性和实践性。

(四)国外劳动教育研究

对国外劳动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劳动教育起源与发展。国外劳动教育的发展,一条是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教劳结合”思想,沿着这一理论思想发展劳动教育的代表国家是前苏联,其主张劳动教育旨在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劳动者;另一条是源于裴斯泰洛齐、凯兴斯泰纳、杜威的思想理论和实验实践,沿着这一路径发展劳动教育的代表国家有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瑞典等,认为劳动教育源于“手工艺教育”,最终凝汇于技能教育之中。其二,劳动教育的实践经验。谷贤林认为美国的劳动教育实践特点在于:一是教育内容与形式特别重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二是各种劳动教育都与实践相结合,并非依靠书本在教室里传授;三是低年级劳动教育旨在培养一个人终身的习惯、品质,高年级则侧重探讨劳动关系、工会组织等内容[20]。纵观国外劳动教育的研究,在劳动教育理论基础、指导思想与劳动教育实践上,基本回答了什么样的劳动适合育人,劳动怎样育人,劳动与教育怎样一体化设计,哪些劳动适合哪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如何指导劳动教育开展等问题,形成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实施体系。

三、劳动教育研究:主题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创新劳动教育实践,劳动教育的理论探究应该深化以下主题:

(一)完善劳动教育体系设计

劳动教育需要进行系统设计,形成完整的兼具丰富性和层次性的劳动教育体系;体系内每一学段的劳动教育也需要进行框架设计;各个学段中,劳动教育的内容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也有所不同。劳动教育规律如何与每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有效的衔接,如何在知识逻辑、技术逻辑和价值逻辑上将各个教育阶段直至终身教育连接起来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视角。因此,应深入研究学前教育阶段、初等教育阶段、中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学方法,积极构建大中小幼互相衔接的纵向劳动教育体系,制定合理及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实现不同学段劳动教育的有效衔接。

(二)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开发

2019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加快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以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大纲的推出,但如何让大纲扎根落地,转化为广大一线师生的教育实践,应当是我国学者今后在劳动教育课程方面研究的重点之一。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要系统化,同时兼具教育性和技术性,以“热爱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等理念为出发点,把需要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完成的真实任务都系统纳入到劳动课程体系,如手工制作、校园种植、勤工俭学、科学实践等,同时将创新、合作、发展等要素贯穿其中;劳动教育课程要融合化,既要遵循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又要兼具系统性与连贯性,把劳动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教育、学科知识教育、综合实践教育等不同方面。

(三)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首要资源。当前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尚存在较多问题,数量上,学校劳动教育的专职师资队伍较为缺乏;质量上,很多劳动课教师并没有接受相应的培训,教学经验不足、专业性不够,导致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在已有文献中,关于劳动教育师资培养的研究较少,即便是个别文献提及要加大劳动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也没有详细的培养方案或具体的培养措施。因此今后应积极探索是否需要设置专门的师范专业,从而培养一支专业过强、素质过硬的劳动教育专职师资队伍;健全激励机制,吸引成功创业者、优秀劳动模范等到学校兼职劳动教育教师;引导广大教师在劳动课程教学、教材编写、教育管理上认真钻研,建立健全劳动教育实践的支撑体系。

(四)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劳动教育协同创新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肩负使命。劳动教育需要各方协同创新,而现实中,各方协同度不够、创新度不强、共育机制不健全。基于此,需要进一步探讨学校层面如何与家庭、社会之间进行协作,以保障劳动教育活动课程的开展、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学生档案的管理;家庭层面如何配合学校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开展有益的劳动项目;社会层面如何激励各单位、企业对接学校,提供学生现场劳动教育观摩、实践的机会和资源,从而促进学校劳动教育阵地、家庭劳动教育阵地、社会实践基地的衔接与互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五)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对于教育活动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而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虚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缺乏标准化的、可操作性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劳动教育实施过程起不到指导和反馈作用。是故,从劳动教育的督导上看,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劳动课程开展情况及活动实践情况纳入各类学校课程实施监测;为学生建立劳动教育档案袋,制定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标准;增加通用技术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比例;建立劳动教育教师评价机制。从劳动教育的评价维度上看,应包括劳动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劳动意识和情感的的形成、劳动习惯和行为的持续以及劳动价值和素养的内化。从劳动教育的评价方式上看,应开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从劳动教育的评价主体上看,应当推进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元有机结合。

劳动教育既是五育融合的起始点和凝结点,也是连通教育世界、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的桥梁。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实践中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全面构建实施劳动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开展劳动教育情况考核、评估和督导,要求我们立足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伟大实践,深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顺应新时代劳动发展的趋势与人才培养的规律,发挥劳动教育的融合功能,推进劳动教育的协调发展,形成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的立体型终身教育模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