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近年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不断向中国输出教育资源,这既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1]。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有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运行机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运行机制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与管理机构,对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所做出的系列规定与管理;二是微观层面的各所高等院校具体建立的国际化策略运行机制[2]。浙江省是实行对外开放较早的省份,也是民营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商品市场大省、开放型经济大省和海洋经济大省。2011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实施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和温州市金融改革试验区四大国家战略将为浙江改革发展、再创新优势创造重大机遇。当前,浙江正以推进“四大战略”为契机,积极推动大平台、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等“四大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涉外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疑需要更多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而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任务主要依靠浙江高校。因此,如何构建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以更好地服务于浙江涉外型社会经济发展,就成为了浙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浙江高校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教育体系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高校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具有不同的定位和需求。因此,国际化人才也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3]。本文是基于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做一些归纳和探讨。
按照是否具有人才国际化特征来分,可以把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大致分为国际化人才和本土化人才两类。在我国,尽管有许多高校都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国际化教育,但是,对绝大多数高校而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国内人才市场,培养的是本土化人才。无论是高职、本科,还是硕士、博士,主体仍是本土化人才。为了区分本土化人才,本文认为,人才的国际化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一是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这种国际化知识可以在国内高校学习获得;二是具有在国外学习或实习(工作)的经历;三是熟练掌握1-2门国际语言,能与国际多元化文化相融合,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洞察力;四是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的思维方式,能站在全球资源配置角度思考问题;五是熟悉掌握国际惯例,具有较强的国际活动能力;六是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适应在国外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能解决具体问题、创造价值。当然,以上的要素特征对不同层次及不同类型的国际化人才来说,其要求也不一样。当前,为推进浙江“四大战略”,浙江高校培养的国际化人才,要体现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学科专业特性。如涉海类、新材料、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环境科学等学科专业行业性国际化人才更需要体现的是国际化前沿知识、技能、技术与方法等。对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旅游)等行业性国际化人才更需要体现的是国际化视野、国际化语言、国际多元文化、国际化沟通等国际化特性。
一般而言,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四个方面的人才:科学研究人才、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人才、经营管理企业的人才和从事公共治理的人才。这四种人才大体可以归为理论研究型、实践应用型两类[4]。也就是理论界最通俗的分类,把从事揭示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人员称为学术型人才,而把将科学原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并转换为产品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这两类人才中,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高于理论研究型人才。基于以上研究者的定义,本文认为应用型人才是指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自己的服务领域,通过实践能创造出社会价值的人才。当然,本文所指的应用型人才一定是实践性人才,它仍然包括专业性应用性很强的硕士、专业博士、绝大多数的本科院校学生及高等职业院校的高职生。事实上,我国高等教育在硕士培养层面正在不断强化应用型实践性的专业硕士的培养,当然,与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超过50%的发展力度相比,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有待大力发展,尤其是在博士培养层面,过分注重学术博士学位,忽视了专业学位的培养,这必然造成学非所用,以及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4]。对于浙江而言,在“四大战略”的背景下,浙江的“四大建设”的确需要培养处于人才金字塔顶端的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理论研究型人才。与此同时,浙江社会经济发展更需要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是浙江高等教育国际化最主要的任务。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不考虑学科专业类型的划分,本文认为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应是国际化与应用型二者的复合,这类人才既具有人才国际化特征,同时,它又属于应用型人才。因此,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它既可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国际化精英人才,也可能是专业技术非常强的国际化专业人才或国际化行业人才。如从事高级外交服务的外交人才,在跨国公司任高级管理职位的高管人员,这类人员也处于人才金字塔的高端,但是他们仍然属于应用型实践性人才,只要他们并不从事理论学术创新研究的而又具有国际化人才特征的这类人才都应属于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当然,应用型人才无论是面向国际化人才市场还是面向国内人才市场,应用型人才总是占据了绝对的人才市场份额。以浙江高校2012年招生为例,2012年浙江高校研究生、本科、专科招生比例为1:8.2:6.8;研究生招生18748人,全省本科招生15.37万人,高职(高专)招生12.75万人①资料来源:http://www.zjedu.gov.cn/gb/articles/2013-04-08/news20130408103916.html.。上述统计数据说明,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绝大多数高校的主要任务。对于国际化人才培养而言,浙江社会经济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主体仍然是浙江涉外型企事业单位,他们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是以应用型为主。因此,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仍是绝大多数高校实施教育国际化的主要任务。
高等教育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一定的政策保障以及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迅速发展[5]。近几年,为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浙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作出了相关改革,在教育体制上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推进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的相关政策与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设置权限、办学途径、招生考试制度的设置、高校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对平衡的内部运行机制的设置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改革完善。只有通过改革管理层面的相关机制,高校自身才能建立与国外院校相匹配或可衔接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如高校在学位、学分及证书互相承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得到了完善,高校培养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也才能得到国际认可,以此适应持续增长的国际化教育需求。
目前,浙江省内不同层次与不同类型高校的国际化教育发展不平衡[6],分层培养机制还未形成,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重点研究型大学,如浙江大学国际化教育发展较快,许多学科领域都在向国际前沿靠近,而其他高校国际化教育发展相对较慢,而且差距较大;其二,同样是教学科研型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与独立学院要落后于公立普通本科高校(浙江大学除外)的国际化教育发展水平;其三,高职高专类高校,办学规模小、国际化专业少、国际化教育需求者也相对较少,国际化教育发展水平总体偏低。由于涉外型企事业单位对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分层分类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不能仅仅强化高端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应结合社会实际需求,构建分层分类培养机制,以此促进浙江高校国际化教育的均衡发展,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浙江高等教育国际化教育质量水平。
建立协同共享机制,实现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各自的互补性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所在。为了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就需要构建相应的共享协同机制。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浙江高校高等教育国际化资源整合平台还较缺乏,相应的共享协同机制还未建立。如国外高校同浙江省高校校际之间的协同机制、浙江高校同国外企业间的校企协同机制、浙江高校同浙江涉外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协同机制等有利于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协同机制都未能建立起来。浙江高校要走出一条国际化校际融合、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的道路,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浙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在多方面进行协同改革和资源整合,以此促进高校有效利用互补性国际化教育资源。
在培养模式上,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同于学术理论研究型人才,高校更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在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加强投入,这种投入不仅仅是财力上的投入,包括高校是否重视实践应用型能力的培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高校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当前,随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富裕的学生对留学需求增长明显,许多学生在高中以前就选择到海外就读。这说明,浙江高等教育国际化方式与途径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这些学生的国际化教育需求;或者是学非所用,实践应用性不强,担心以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们选择了提前到海外接受高等教育。为此,浙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还需构建相应的监督机制,制订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规范,制订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绩效考核机制、质量监督机制建设,以形成优良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运行体系。
高等教育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涉及利用国内外两种环境的教育资源,教育对象、利益主体、制度文化等都是多样化的,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出台完善的配套政策措施,并构建相关的配套机制[7]。对于保障措施,主要涉及政策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条件保障及制度保障等方面。依据保障措施,则需要构建相应的配套机制。如项目合作机制、师生互访机制、学术交流机制、语言培训机制、人才使用机制等等。近年来,浙江省教育厅出台了《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2010-2020年)》纲领性文件,这从总体上为浙江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但是,针对高校如何强化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与配套机制还未构建,如国际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国际化“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待于管理部门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与保障措施。在有关配套机制建设方面,如组织领导保障、经费保障、条件保障及制度保障等方面也存在待建或需完善的地方。
为突出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浙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需要转变对高校的管理方式,进一步落实高校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自主权。根据浙江“两富”发展目标和“四大战略”,应重点培养浙江经济发展急需的优势专业和紧缺专业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如理工类,优先考虑涉海类学科专业(包括海洋工程、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船舶制造等)、信息、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环境科学等专业。人文社科类优先考虑现代服务业(包括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旅游等)、文化创意产业等专业。为支持优先培养这类国际化应用型专业人才,浙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在国际化专业设置权限、招生考试制度的设置等方面给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限,使浙江高校逐步形成适应国际化办学的高校治理结构。同时,浙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协作改革和联动发展机制,引导和扶持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办出各自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特色。
为满足浙江涉外型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多样化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浙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坚持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原则,构建分类和分层培养发展机制,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扶持和引导,使高校找准自身的办学方向,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与国外相关高校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在国际化办学理念、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能与国外合作高校接轨,从而形成自己办学特色。对浙江的研究型大学,应强化走“强强合作”之路,重点扶持博士层次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共建国际一流的学科和科研整合协同平台[8],为浙江培养国际一流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以此提升浙江高等教育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对于教学研究型高校,应强化走“与地方经济相适应”之路,以培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为主体的中高端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导向,构建同国外同层次高校的合作机制,吸引外国留学生来浙江学习,推动浙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对于高职类院校,其国际化发展目标定位于高技能型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因此,高职类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应强化资源借鉴与校企共享机制,以最大力度支持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协同合作培养人才机制,与国际企业或浙江涉外企业联合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模式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资源的协同整合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高校的共同努力。对于浙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主要构建两类协同机制:(1)构建人才供需协同机制。社会对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而高校培养的却是单一型的专业人才,如何调整区域性总体人才需求与高校较单一的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就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浙江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构建一个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的信息共享平台,对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类型、层次及目标定位方面做好整体性的协同,以有效解决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供需错位问题。(2)构建国际机构合作的协同机制,组建一个国际资源协同平台,为浙江高校与国外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资源与平台。
对于高校来说,协同机制建设应侧重于校际间、产学研等领域的协同机制建设:一是校际间的协同机制。从国别来看,校际间的协同机制建设主要是浙江高校同国外高校之间的协同机制建设。从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合作办学项目协同、科研合作协同、学术交流协同、师生互访协同等协同机制的建设等。二是产学研协同机制的构建与完善。为突出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特性,高校应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产学研合作协同机制,产学研协同机制的建设应从三个层面入手[9]:第一层面,核心层面的合作选择机制。合作选择机制包括合作对象的选择机制、合作模式的选择机制及利益分享的选择机制。第二层面,在中间层的联合导师和多元交流协同机制。联合导师的遴选机制和人才之间不同方式的多元交流协同机制都会对国际化人才培养产生影响。第三层面,在外层的产学研合作驱动机制。合作驱动机制包括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外部驱动力涉及政府、政策以及市场等;内部驱动力主要受利益关系的影响,其机制的构建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实现资源的协同互补,形成多方多赢的利益格局。
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方面,主要包括两个层面:(1)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的激励。激励高校在国际化方式与途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促进高校积极开展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国际化人才素质,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高校对学生的激励。对学生的激励主要在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学生的国际化教育提供资助。另外,还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以形成正向的激励效果。
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监督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方面:(1)优化和完善国际化办学审批机制,按照既定的条件和程序实施审批,通过信息平台,定期公布经审批的相关信息,加强对国际化教育机构的公共监管力度。(2)健全高校国际化办学监管机制,主要对国际化办学单位在招生工作、教育教学及学历学位颁发等方面实施监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专业的监管队伍,建设国际化办学监管工作信息网络平台,依据相关法规对国际化办学机构及相应的项目实施行政监管,定期发布监管信息,向国际化教育需求者提供较全面和可靠的国际化教育信息和服务信息。(3)完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建立办学水平年审制度和引进专业、课程的评估制度。包括办学方向评估,高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评估,师资队伍水平与管理评估,国际化教育教学工作评估,学校行政工作评估,办学条件评估,教育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在教育行政管理层面:(1)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机制的建设,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导、政校互动的组织领导机制,以此能及时研究解决高等教育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方向、布局结构、办学秩序、经费保障等问题,适时协调推进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重点项目的落实。(2)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完善以高校自身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校设立国际化教育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健全基本支出拨款与专项经费拨款相结合的财政拨款制度;针对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设置专项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断提高高校国际化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逐步完善高校财务总会计师委派制度,形成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加强国际化教育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
在高校自身层面,应完善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条件保障等机制的建设。(1)组织保障机制的建设。高校要明确国际化组织管理机制和结构,在校级、学院级及系或专业教研室层面都应设立相应的部门或工作人员去组织实施。(2)经费保障机制的完善。经费是制约国际化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高校要不断完善经费的来源、投入、使用及监管方面的运行机制,以促进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3)条件保障机制的建设。条件保障机制的建设包括多个方面,如完善硬件条件保障机制,完善外文资源整合机制,完善语言培训机制等。(4)制度保障机制的建设。如制定和完善有关留学生招生和管理、学生赴国外学习或实习教育、外国专家及教师聘请和管理等规章制度,以确保高校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稳步推进。(5)制订和完善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考核、晋升(晋级)制度,将出国进修、留学、工作等经历作为相应岗位教师和管理人员考核和晋升(晋级)的重要参考依据;实行国际化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国际化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纳入干部和有关单位年度考核,建立健全国际化进程考核指标体系等。
[1]李素敏.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9,(4):11-14.
[2]陈昌贵,翁丽霞.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8,(6):77-82.
[3]王一兵.中国大学的国际化:一杆标尺和一张路线图[J].高等教育研究,2011,(4):1-5.
[4]刘献君,张晓明,贾永堂.发达国家杰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71-80.
[5]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2010-2011年国际教育战略与政策趋势研判[J].教育研究,2012,(9):11-20.
[6]王廷.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探析[J].科技与管理,2012,(9):15-16.
[7]周密,丁仕潮.高校国际化战略:框架和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9):16-19.
[8]刘洁.国际化办学:研究型大学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访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教授[J].教育研究,2010,(6):59-61.
[9]李伟铭,黎春燕.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5):102-1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