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浙江工业大学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14)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是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的重要手段。由于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能力并非完全天生的,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后天习得能力,因而在高校开展有效的创业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2012年8月,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在高校全面开展创业教育之际,我们有必要关注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创业教育”,这是实施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基本前提。本文以一所地方高校的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需求特点,归纳梳理当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基于此提出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改进策略。
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精神(Entrepreneurial)在英文中与企业家精神是同一个概念。这一概念最初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他认为创业精神包含首创精神、成功欲望、甘于冒险和以苦为乐、机会敏锐、强烈的事业心等五大要素。创业精神直接体现为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进一步指出:尽管创业精神一词来源于经济领域,但是它绝不局限于经济范畴,它适合于人类的所有行为,无论在哪个领域,创业精神都没有显著的不同。
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通过创业精神的内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愿,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精神本身是人的一种内在素质,因而创业教育不像一般知识的传授过程,创业教育的效果很难直接度量(如考试等形式),只能在学生的后续行为尤其是创业活动中展现出来。例如,英国全国创业教育中心(NCEE)提出的创业教育评价标准中,对创业教育效果的评价上采用的主要是间接指标,如: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创业产出带来何种影响?对区域创业目标的实现产生何种阶段性作用?有没有标志性的创业企业或成果可供借鉴①资料来源: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of the Year[EB/OL].http://www.ncee.org.uk/entrepreneurship_education.?可见,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大学生行为的改变。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上述特征,要求创业教育的开展必须以学生需求为导向:
创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创造性破坏”能力的创新者,创业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应服务于这一目的。学生是潜在创业活动的主体,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提供理念、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储备。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能力具有起点差异,使得创业教育的组织与实施不能一刀切,只有面向学生需求的创业教育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目标存在差异性,如存在知识型、技能型、机会型创业目标的区别,不同类型的创业目标体现着专业、行业的多元差异[1],相应要求创业教育在内容构成与实施重点上也要有所区别。在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需求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形式,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式对培养过程具有导向作用,创业教育要求建立适应创业教育内在规律的评价方式。现代大学被认为是探究高深学问的机构,而创业教育是以素质能力的开发而非高深学问的探究为目的。以知识传递与知识发现的效率为基础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式,并不适用于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评价应当体现结果导向,即以大学生创业需求的满足程度为衡量标准。
概言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需求导向,应当体现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等各方面。背离了大学生需求导向的创业教育,往往会陷入“见物不见人”的困境,过多地关注创业教育的产出和结果,而忽略了创业教育对象作为一个个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存在[2]。创业教育的对象不是抽象的、刻板的,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个体性格等都会带来创业意愿与创业素质上的差别。因此,创业教育必须正视这种差异性,把由这一差异性所导致的不同需求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起点。
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地方高校在数量上占据绝对多数,招生总量也占全国总量九成以上。地方高校同时也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受学校层次、生源质量等因素的限制,地方高校对于拓展学生就业渠道更为重视,因而创业教育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地位更为突出。从创业教育学生需求导向的原则出发,应当以地方高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出发点。笔者以Z大学为例,针对2010级在校生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分析。笔者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95份,回收率97.5%。从调查结果来看,地方高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具有如下特征:
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有创业意向,从个别交谈中了解到,在整体就业环境不理想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生具有强烈的就业危机意识。在常规就业过程中,地方高校毕业生往往受到学缘背景、社会偏见等非能力因素的限制,在与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而选择自主创业,一则可以解决就业问题,二则能够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因此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很有吸引力。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学生之所以选择创业,“被动”因素超过“主动”因素。在被问及毕业后首选就业去向时,只有不到14%的受访者选择自主创业,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选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单位。由此可见,在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中,地方高校大学生也仅仅把自主创业作为一种“替代性”选项。
因此,促进学生创业动机的内化是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心理学观点认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都能激发人的行为,但是内在动机对于个体在所从事的领域中是否能体现出创造性,具有更为关键的作用。外在动机能推动人产生行动,内在动机则驱使人追求卓越。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更为持久和稳定。引导学生将自主创业从被动的选择转向主动的追求,会比直接传授相关的经验知识对学生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创业能力是决定创业成败的重要支撑因素。创业不仅需要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更需要沟通、决策、组织等能力作为坚强的后盾。40%左右的受访者认为现有的能力基础不足以支撑创业要求,对自身创业能力的顾忌直接影响了创业行为的发生,仅有34%的受访者考虑一边求学一边创业或毕业后立刻创业,高达66%的受访者将创业作为3-5年后的选择。而在判断自身最需要加强的创业相关能力方面,提及频次较高的有“沟通表达能力”、“公关能力”、“心理素质”、“寻求创业机会”等,要高于“市场营销能力”、“投资理财能力”等。这反映出地方高校大学生对隐性能力的关注高于对显性能力的关注。
显性能力与隐性能力的区分,来自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胜任力理论。该理论提出著名的冰山模型,把个体的专业知识、工作经历等视为显性能力,而把个体的动机、品质、自我认知等视为隐性能力。显性能力可以通过短期培训获得,隐性能力的形成与改变则较为困难。在创业教育的设计环节,如何针对相关隐性能力的积累与提升,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与途径,是提高创业教育质量、更好满足学生需求的迫切要求。
调查显示有66.7%的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类课程感兴趣,说明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具有广大的学生认同基础。50.3%以上的学生认为创业教育可以为未来创业打基础、做准备,而仅有6.7%的学生视创业教育为不得不完成的学习任务。大学生对于当前创业教育的主要意见表现为:创业教育的开展范围较小,开展的深度、广度均不够;创业教育没有与专业培养紧密衔接,只散见于公选课和就业指导课。此外,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略显单薄,例如:创业教育课程主要由一些相关专业的教师承担,授课教师本身缺乏创业实践,使得讲课内容过于偏重理论,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帮助与启发不太显著。
以上着重从地方高校大学生层面梳理了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需求特征,这些特征是重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依据。此外,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政府、社会、企业、行业等多重因素,只有充分协调个人目标追求与社会约束条件的创业活动才能获得成功,因而开展创业教育需求分析也需要综合考虑宏观环境因素。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特别需要重视的外部宏观因素。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需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区域产业特色、行业发展趋势等,并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厘清地方高校大学生的需求特征有助于强化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关注外部需求因素则有助于更敏锐地发现创业机会。
全面审视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我们发现当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创业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断层。
目标定位决定着创业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关系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资源配置,并最终影响到创业教育的效果。当前国内高校对创业教育的定位存在狭隘化的倾向,在地方高校中主要表现为:一是把创业教育视为职业教育,从而将培养学生的具体职业技能(主要是经营管理技能)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将创业精神的培养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二是把创业教育当作就业指导,仅仅在高年级中开展创业教育,并且只是作为就业指导的一个环节,在内容上偏重于创业法规与政策的介绍。这些将创业教育孤立于高校专业培养过程之外,使创业教育的内涵简单化、过程碎片化。创业教育应当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创业精神的培育。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也专门提出了“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具体要求。
创业教育的开展应当结合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模和办学特色。然而,国内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创业教育存在趋同现象。就地方高校而言,体现为创业教育不能较好的与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衔接,没有充分引导学生在区域发展中寻找创业机会;创业教育不能有效依托区域优势,在创业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没有用足用好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创业教育没有很好的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没有结合地方历史文化、创业典型个案来诠释创业精神,从而不能将创业精神由抽象、陌生的概念转化为鲜活、熟悉的生活场景。
当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往往缺乏顶层设计,创业教育资源分散在各级教学科研部门以及团学系统之间,没有整合到一个系统的框架之内,各部门之间资源难共享、信息少沟通、步调难协调。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资源存在整体稀缺与局部过剩的矛盾,创业教育的资源结构也不尽合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组织结构不完整,缺少学校层面的协调机制,多数高校没有成立跨部门的创业教育联席机构。这一组织结构上的缺陷既不利于统筹协调校内创业教育资源,也不利于拓展校外资源。
考察一些国际知名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些大学往往已经形成了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教育课程包含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技能课程、行业焦点课程四大类,四类课程之间呈现递进式的关系,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课程组合[3]。相比之下,目前国内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够灵活,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往往是由一门创业基础课程加上若干门经济管理类课程构成,不能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另外,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还显薄弱,目前国内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教师,这些教师缺乏实践性创业经历,从而影响了创业教育课程的规模与质量。
运用科学手段对创业教育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是不断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必要环节。目前国内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还处在探索阶段,评价主要针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效果,常见的做法:或是简单套用学科课程的评价方式,关注知识传递效果,忽略对个体观念、行为的实际影响;或是以具体的创业任务作为评价依据(如开设网店并要求达到一定的业务量),忽略了创业教育效果的滞后性以及创业活动的多样性。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总体呈现出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手段简单化、评价周期短期化等特点,不利于准确获得创业教育质量的反馈信息,从而不能更好地满足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需求。
创业教育既可以是精英的,也可以是大众的[4]。精英性的创业教育面向创业动机强烈、创业能力突出的学生群体,大众化的创业教育面向未表现出特殊创业潜能的一般学生群体。片面强调创业教育的精英性,会使得创业教育曲高和寡,不能满足学生的普遍需求。反之,过于强调创业教育的大众性,会压缩创业教育本应有的深度,不能完整体现创业教育的内涵。精英性与大众性的平衡点,取决于创业教育对象的结构特点。地方高校的生源特点决定了地方高校应当以大众性的创业教育为基础,以精英性的创业教育为补充,根据学校资源禀赋与学生自身条件的差异,建立多层次的创业教育体系。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应体现为普及型创业教育,这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激发创业动机、提升创业能力为目标的一类素质教育。在此基础上,可以向一部分创业意愿和潜质突出的学生提供提高型创业教育。这里的“提高”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业境界的提高,对于精英性学生,创业不仅仅是创立自己的事业,而是让自己成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领袖;二是创业能力的提高,通过创业模拟与创业体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全方位拓展自身素质;三是社会资本的积累,通过学校搭建平台,为精英性大学生创造与地方政府、银行、商会等开展互动的机会,帮助其营造创业所必需的社会关系网络。
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要体现区域特色,这既是地方高校的优势所在,也是地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路径所在。地方高校的生源一般以本地生为主,大学生就业或创业的去向一般也在当地,在创业教育中强化学生的在地适应能力有助于提升创业教育的效果。此外,创业教育本身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实践体验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环节。地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应当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要求。
地方高校在创业教育中融入区域特色,一是要在创业教育中导入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是对区域长期发展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前人传承下来的宝贵经验,如以“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为特征的浙江精神以及以“草根精神”为特征的浙商精神。以身边事、身边人为例,在创业教育中传递地方精神,是激发学生内在创业动机的有效途径。二是要把创业教育与区域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区域特色产业蕴藏着丰富的创业机会,引导学生了解区域特色产业、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有助于学生未来成功实现在地化(localization)创业。三是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要善于吸纳地方精英。缺乏富有创业经验的创业教育导师是限制高校创业教育效果的主要制约因素,地方高校面对这一问题应重在挖掘地方资源,邀请当地知名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政府官员等担任兼职讲师或学生创业导师,从而构建专兼职结合、规模庞大、创业经验丰富的导师库。
要针对创业教育与专业培养缺乏统一性与系统性的现状[5],探索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培养的衔接机制。创业教育如果单纯体现为在现有培养体系外增设一门课程或增加若干项活动,则容易沦为一种形式,很难真正触动大学生并为他们带来收获。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创业教育的需求方面,对培养隐性能力的需求高过显性能力。显性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课程讲授、资料阅读等形式达成,隐性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使得隐性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依赖于一门课程。专业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把创业教育全面渗透到专业培养各环节中去,就为创业教育的实施开拓了新的空间。
创业教育与专业培养的衔接首先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开设相应的创业类课程。如美国北德州大学音乐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开设了“音乐创业导引”等课程,讲授音乐相关企业的创新与营销等内容。此外,创业教育与专业培养的衔接还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衔接上,创业教育的目标可以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实现,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增加相关知识的应用前景介绍,也可介绍利用相关知识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生动案例,既可以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也增加了课堂趣味。另外,在组织结构上,可成立由教学、科研、学生管理职能部门以及基层院系等负责人组成的创业教育委员会,统筹协调创业教育的实施。
首先,创业教育评价应当综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单一的过程型指标或结果型指标都不利于全面客观的反映创业教育的效果。过程评价适用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条件等环节,结果评价适用于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个体观念的改变程度、创业活动的频度与质量等。其次,要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可借鉴绩效管理中360度评价法的原理,把教师、大学生以及用人单位、地方政府都纳入评价主体,使得评价主体既包含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又包括地方高校的利益相关者。后三类评价主体的引入有助于强化创业教育的需求导向。再次,要根据指标特点,设置长短结合的评价周期。当前相关评价主要偏重于短期指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结论,大学生从接受创业教育到实际创业通常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两者滞后期甚至会长达10年。因而对创业频率、创业成功率等的评价都需要长期跟踪,才能获得准确的反馈。在改进评价方式的基础上,注重对创业教育的动态调整。需求导向要求创业教育不能一成不变,而根据各方面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形式。创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破坏”的能力时,自身也应当具备持续变革的精神。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对于改进创业教育也富有启发意义。校园是大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场所,校园环境对于大学生行为的影响不可低估。高校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能使创业教育融合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两种途径,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例如,针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内在创业动机不足的问题,可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功能,使大学生从“被创业”向“要创业”转变。要促成这一转变,需要大学生真正认同在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可借助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性,树立师生创业典型人物,以身边的典型人物激励启发学生,从而在校内形成竞相创业的氛围。美国斯坦福大学是这方面的典型,大卫·肯尼迪曾评价说:“这个地方的空气就是发明、创造、企业、传奇性的成功,这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空气”[6]。据该校统计,追根溯源至少有5000家公司,其创业者是斯坦福大学师生,其中包括惠普、雅虎、思科、太阳等知名企业。当创业精神成为一种自觉的校园文化时,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内化于心,这要比单纯教导式的教育方式更为有效。
[1]徐小洲,张敏.创业教育的观念变革与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5):66-69.
[2]罗志敏,夏人清.高校创业教育的本质与逻辑[J].教育发展研究,2011,(1):29-32.
[3]王晶晶,姚飞.全球著名商学院创业教育比较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1,(7):83-86.
[4]彭志武.创业教育的大众化与精英性[J].职业技术教育,2010,(34):20-22.
[5]孙秀丽.试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J].教育发展研究,2012,(7):58-60.
[6]苗炜.斯坦福大学:硅谷的心脏[J].三联生活周刊,2012,(41):21-2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