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380例中晚期妊娠妇女心电图分析

时间:2024-07-29

迟晔虹 刘晓艳 王雪绒 伍肖肖

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中晚期妊娠妇女的心血管系统发生着一系列变化,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易引起心电图的改变。本文通过分析380例中晚期妊娠妇女与300例健康体检的非妊娠妇女的心电图结果,探讨心电图改变发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门诊心电图室就诊的中晚期妊娠妇女(14~41周)共380例为观察组,年龄23~38岁,平均(27.4±3.5)岁。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非妊娠妇女300例为对照组,年龄22~43岁,平均(28.3±5.7)岁。以上受检者经详细询问病史,均无发热、贫血、高血压病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他慢性病。

1.2 研究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安静休息10 min后取平卧位,采用多导心电图机(日本福田公司FCP-7101型)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纸速25 mm/s,增益10 mm/mV)。选取基线平稳、图形清晰的导联,并采用仪器自动分析结合人工判读来判断结果。

1.3 诊断标准

根据《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6版)的正常心电图标准[1]进行诊断:

①窦性心动过速:窦性P波频率>100次/min,一般≤160次/min,可伴有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②窦性心动过缓:窦性P波频率<60次/min;③窦性心律不齐:同一导联P-P间距相差>0.12 s,常伴有窦性心动过缓;④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V1、V2导联QRS波群呈 rsR'或 Rsr'型,V5、V6导联呈 qRs或Rs型,s波不深,QRS波群时限 <0.12 s,可出现继发性ST-T改变;⑤ 室性早搏: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T波群,多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无P波或无相关P波;⑥房性早搏:提前出现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代偿间歇多不完全;⑦短P-R间期:窦性心律,P-R间期<0.12 s,QRS波时间正常,QRS波起始部无预激波;⑧ST-T改变:任何导联ST段压低>0.05 mV,或R波为主的导联T波振幅小于同导联1/10的R波;⑨ 异常Q波:Q波时间≥0.04 s、深度≥后继R波振幅的1/4且Q波出现粗钝与切迹。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80例中晚期妊娠妇女心电图异常改变有266例,发生率为70%。中晚期妊娠妇女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组,且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102例)、窦性心律不齐(21例)、室性早搏(14例)、短P-R间期(29例)和ST-T改变(63 例),见表1。

表1 两组心电图改变分布情况比较Tab.1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ECGchanges in the two groups

3 讨论

在胎盘激素的作用下,中晚期妊娠妇女的心血管系统发生着一系列改变,血容量直至分娩前可增加1 450 mL,约40% ~45%[2];母体耗氧量增高,氧交换增强,心脏容量负荷也增加,易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间质水肿、心肌肥厚并出现散在炎性细胞浸润,累及传导系统而发生心律失常[3]。

通过对比分析两组心电图结果可发现,中晚期妊娠妇女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0%,明显高于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组,且多见于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除与患者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外,考虑还可能与妊娠期生理性贫血、孕期新陈代谢旺盛等有关;窦性心动过缓排除窦房结本身有缺血性或退行性改变外,可能与妊娠期妇女基础心率慢有关[4]。窦性心律不齐与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说明这两种心电图表现与中晚期妊娠无明显相关性。随着妊娠周数增加,妊娠期妇女心肌应激性逐步提高,常可见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但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分娩后即可恢复。临床上短P-R间期并非少见,常规检测率为0.5%[5],本研究中检测率为 7.6%,分析原因如下:① 随着临产期接近,中晚期妊娠妇女精神紧张,宫缩引起的阵痛使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平均增加10~15次/min,心率加快,P-R间期缩短。②中晚期妊娠妇女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增加,心肌细胞相对缺氧,心肌三磷腺苷中高能磷酸键减少,易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心脏电生理不稳定[6]。③ 从心脏传导结构来看,妊娠时子宫增大,牵拉迷走神经使其亢进,房室结迷路样结构不应期延长,窦性激动沿James纤维下传,故P-R间期<0.12 s;分娩后窦性激动可沿房室结下传,P-R间期即恢复正常。本次检出的短P-R间期综合征与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相似,但追问病史得知,患者无合并反复发作的心动过速或其他并发症,考虑可能为妊娠期妇女心电图的正常变异。中晚期妊娠妇女子宫增大、膈肌上抬、心脏向上向左移位,因而出现较深的Ⅲ导联异常Q波和/或伴有T波倒置;屏气试验后,Q波明显变小,T波倒置变浅或转为直立,考虑与心脏位置改变有关,可认为是正常变异[7]。本研究发现,正常中晚期妊娠妇女组心电图ST-T 改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6.6%vs.3.7%),考虑可能与妊娠中晚期妇女循环血量增多、耗氧量增加有关,也与心脏负荷过重引起心肌缺血性损伤,继而造成心肌复极异常有关。心电图可表现为,①功能性 T波倒置:以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最为常见;②持续性幼年型T波:大多见于中青年女性,表现为V1~V4导联 T波双向或倒置;③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由β-受体功能亢进引起心电图的一系列改变。

中晚期妊娠妇女的心电图异常多表现为心律失常,若未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大部分可在分娩后自行消失[8]。若出现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则需与合并心脏器质性病变的妊娠妇女进行鉴别,必要时应实施药物干预措施。鉴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方便、价格低廉、重复性好,因此对中晚期妊娠妇女心电图异常者,应进行多次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可做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有心律失常发作潜在危险的患者应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降低围产期妊娠妇女及新生儿的死亡率。

[1]陈新.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8-39.

[3]卢喜烈.现代心电图诊断大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344.

[4]李丽杰.381例妊娠中晚期孕妇心电图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8,17(2):92.

[5]李业莲.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室性早搏的特征[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3,12(5):344-345.

[6]蒋晓岚,杨镒敏.食管心房调搏对短P-R间期鉴别诊断的应用[J].心电学杂志,1994,13(2):117-119.

[7]乔燕燕,董燕妮,汪吉红.正常变异心电图[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9,18(3):209-210.

[8]于俊英,王秀芹,吕艳玲.860例正常妊娠期妇女心电图初步分析[J].心电学杂志,2005,24(2):87-8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