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境对元语否定解读的制约

时间:2024-07-29

李路芸

(安徽工业大学 工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一 前言

自荷恩在1985年发表metalinguistic negation and pragmatic ambiguity[1]以来,围绕元语否定的讨论和研究一直未曾间断。相对于普通否定或者描述性否定而言,元语否定是一种有标记否定或外部否定,它并非是对句子中的真值条件进行否定,而是对句子中除了真值条件以外的任何一方面比如预设,规约隐含、会话隐含、风格或色彩、词汇或语音等进行否定。

前人之于元语否定的研究数量有限,且多集中在讨论其定义,特征,构成形式,否定算子的性质等方面。有学者从语用或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这一否定现象,还有将元语否定定义成其他类型的否定,比如国内学者沈家煊根据这一否定现象提出了语用否定,[2]徐盛桓则将元语否定之一的级差否定看成是含意否定,并运用新格莱斯理论来解读此否定现象。[3]纵观之前的研究,不难发现少有人运用语用因素来解读元语否定,而涉及研究语境和元语否定关系的则更少。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试图从相关语境知识在解读元语否定中所起作用这一方面进行论述,将相关语境知识分为几类,并分别讨论这几类语境因素对解读元语否定所起的作用。

二 语境与元语否定

自语用学形成以来,语境被公认为语用学里最重要的概念。离开语境就谈不上语用学。因为它对区分语义学和语用学,理解话语的涵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境包含很多的内容,它可以是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共享的知识。包括所使用的语言,各自的世界观,语言交流的特殊情景知识,交际对方对彼此地了解程度,双方的心里状态,身体情况等等。语境还可以是其他的一些知识,如上下文的语篇联系,风俗习惯,文化,常识,法律等等。在语境研究方面较为有名的有Hymes 和Verschueren 的语境特征分析,Lyons 语境知识分类以及Sperber&Wilson 的认知语境分析等。何兆熊将语境分为“言内知识”和“言外知识”两种。言内知识指语言本身,也就是交际双方对自己所使用语言的了解,包括属于这个语言系统的所有语音,词法,句法和语义等知识,还包括对上下文的了解。言外知识如笔者在上文提到的那些,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和特定交际情景相关的知识,如话语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交际场合的正式程度,双方的社会地位和彼此关系的亲密程度。另一类是和文化,风俗习惯,社会规约以及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等等相关的知识。语用学中的语境通常指“言外知识”。

一直以来,元语否定被看作是语境依赖型的否定,元语否定的解读离不开语境。试看如下几个例子。下列否定如果没有任何语境,便只能按照括号里面的意义理解,这时它们不属于元语否定,而是普通否定或描述性否定:

(1)Miss Li, if I may say, is not a good teacher or the students’ good friend (Miss Li is a bad teacher/or unfriendly to the students).

(2)Their contributions were not important. (They were unvalued/sth ordinary/rather umimportant).

(3)She doesn’t like dancing. (She dislike/is not fond of dancing).

然而,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它们能形成元语否定。比如某个班级的学生正在评价他们的李教师。大家一致认为李教师是个好教师,并且非常热爱学生。那么此时例(1)的理解就应该是:Miss Li is not only a good teacher, but also a friendly person.再比如一些人在评价几位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时,例(2)的意义就应理解为“their contribution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例(3)中假设此处她是个舞蹈家,视舞蹈为生命。那么我们的理解就应该是:She love dancing.

根据上面所举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语境对于元语否定解读的重要性。笔者在此先对语境做一个细的分类,之后再详细的论述这些不同的语境对元语否定解读的重要性。

三 语境对元语言否定解读的制约

1.上下文语境。

首先笔者想要强调的语境是上下文语境,也称语篇信息。元语否定本身就是对之前出现的说法或陈述进行纠正或修正,或是对前面的说法进行强调,或是对前文的论述进行辩解或反驳。因此如果没有前文或之前的相关信息就不会形成元语言否定,至少无法理解元语否定。沈家煊把元语否定看作是语用否定,他认为语用否定是引述性否定或辩解性否定,如果没有上文或者前文,何来引述,没有之前的说法,又何来辩解。[4]看下例:

(1)学生一:张华不太高兴呢。

学生二:不,张华不是不太高兴,他是怒不可遏。

例(1)里先有学生一说的话,这就是上文,即所谓的语篇信息。在这个信息的基础上才有了学生二的回答,而学生二的元语否定的使用是以学生一的话语信息为前提。

再有一例:

(2)小唯:你怀疑我是妖?

夏冰:不,我不是怀疑你是妖,我确定你是妖。[5]

这是电影《画皮》里的一个对话。夏冰通过种种线索已经确定小唯就是妖,故当小唯提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她直接以一个元语否定来将小唯就是妖的事实公之与众。

(3) A:This birthday card is not from one of your admirers!

B:It’s from Two of your admirers. Happy Birthday from both of us![6]

这个经典的例子选自Carston的文章Metalinguistic Negation and Echoic Use。这是写在一张生日贺卡上的祝福话语。A写在卡片的外面,B 写在卡片的里面。若收卡人在拿到这张贺卡时没有打开看里面的内容,而只看了写的外面的祝词,那么很可能收卡人会以为这是个普通否定,既然不是收卡人的一个仰慕者送的,那会是谁送的呢。而打开了卡片,看到里面的内容才明白这是个元语否定,不由的会哑然一笑。而这个元语否定的理解(即送卡人想要达到的效果)完全依赖卡片里面内容的阅读,也就是下文,下文当然也属于语篇信息。由此我们可以看见语境对元语否定的制约作用。

下例是个取消预设的否定。笔者认为预设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取消,这里的语境可以是言内语境中的“下文”,也可以是言外语境。

(4)He didn’t regret lending a hand in Peter’s business.

He never lending a hand in Peter’s business.

前句中存在着这样的预设:he had lent a hand in Peter’s business.若没有其他的语境信息,就只是前一句话,我们就无法看出这里的预设被取消了,因此我们很可能将这句话看成是个普通否定,即否定的是句子的真值条件。而直到我们看见下面的话,即下文才明白这个是取消预设的元语否定。

2.交际双方共享信息。

(1)Josie has never regretted studying linguistics.

这句否定有两种理解,其一是描述性否定句或普通否定句,即Josie研究语言学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其二,它还可以被看作是个预设取消的否定句,而我们之所以将这句话理解为预设否定句,是基于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共享的信息,即Josie是研究翻译而并非语言学。若没有了这样的一个共享知识,本句只能被理解成普通否定。

(2) a:Can I attend the lecture on pragmatics tomorrow afternoon?

b:No, it’s not only you can, but you must.

在这个对话中,b用了一个典型的元语言否定的句式来强调a不仅能参加,而且是必须要参加这个语用学的讲座。此处的a是个语用学专业的学生,而b是这个专业的教师。交际双方的对话以这样的一个背景信息为基础,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b使用这样一个元语言否定的意义了。

3.普遍认知常识。

(1) Susan:Mike is meeting a woman this evening.

May:No, he is not meeting a woman this evening, he is meeting his wife.

不定冠词“a” 在一般的语境中常常隐含有“这个女人”并非是自己要见的家人。这被看作是人们的一种普遍认知常识。此处May所否定的正是这样的一种隐含意义。这也就是为何她要在此处用元语言否定来特别的强调Mike所要见的不是什么其他的女人,而是他的妻子。

(2)There is a woman sitting on a park bench and a large dog lying on the ground in front of her; a man comes along and sits down on the bench.

Man:Does your dog bite?

Woman: No.

(The man reaches down to pet the dog. The dog bites the man’s hand.)

Man:Ouch! Hey! You said your dog didn’t bite!

Woman: He doesn’t. But that’s not my dog.[7]

在这个笑话中,存在着这样一个语境即一只狗躺在一个女子的身边。走来的一个男人根据这样的一个情景判断这个狗是这个女子带来的,所以才产生了后来的误会。而这个男人的判断实际上基于这样的一个普遍认知常识,出现在某人身边的某样东西很可能是属于这个人的。但本例却是个特例。这狗虽然躺在女子的身边,却不是这个女子的。在一个普遍的认知常识被否定时,元语言否定的解读才得以产生。

4.特定交际相关知识。

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1)A: 小李硕士毕业任教已经2年了吧?

B: 不,不是2年。他已经任教3年了。

Jesperson[8]在1924年的《语法哲学》中提到,否定算子“not”可以表达2层含义:一是它可以指“少于”或者“低于”;二是它还可以表示“多于”或“高于”,只是在这种情况下“not”后面的词需要重读。前一种否定算子多出现在无标记的否定或普通否定中,而后一种则多出现在元语言否定中。这个对话如果没有语境知识,我们只能认为A想询问小李任教几年了。而假设这样的一个对话发生在某高校正在给教师们评职称时,学校规定硕士毕业需任教3年才能评讲师。这时A和 B讨论小李今年是否可以评讲师,那么B的元语否定的回答表达了这样的信息:小李今年有资格评讲师了。此处的语境是与特定交际情景相关联的知识。

5.法律规定或文化背景知识。

(1) Speaker A: you really don’t want to have some whisky.

Speaker B: No, it’s not the case that I don’t want to ,but am not allowed to have some.

之所以B用这样一个元语言否定来回答A的提问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知识,在美国年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不允许喝酒的。这是美国法律规定的常识。也是同美国人交际所应具备的文化知识。

(2)王亮: 咱们爷爷奶奶那时的人和咱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一样的,不都是恋爱、结婚,生孩子吗?

李槿: 这可不一样,咱们是先恋爱后结婚,爷爷奶奶那时是先结婚后恋爱。

这个对话里的语境知识主要指言外知识里的一般语境知识, 过去中国人的婚姻大都是父母说了算,先结婚之后才能了解彼此,才能恋爱。不会象现在这样先恋爱,后才结婚。只有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李槿这话的含意。

四 结语

作为一种特殊的否定,元语否定离开了一定的语境就无法存在,更谈不上理解。鉴于语境在元语否定解读中的重要作用。笔者希望借此文能为今后更好的理解和研究元语否定打开一个新的视角,提供一些新的见解。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学者去关注语境和元语否定的关系或其他语用因素对元语否定解读的制约。

[1]Horn, L. R. Metalinguistic Negation and Pragmatic Ambiguity [J]. Language. 1985,(61):121-174.

[2]沈家煊.“语用否定” 考察[ J]. 中国语文,1993 (5): 321-331.

[3]徐盛桓. 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和含意否定[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30-35.

[4]康天峰. 元语否定的制约条件[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1): 126-128.

[5]李路芸. 从语用角度分析元语言否定[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6]Carston, R. Metalinguistic Negation and Echoic Use[J]. Journal of Pragmatic. 1996(25):309-330.

[7]何春燕. 语用否定的类型及使用动机[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3): 20-24.

[8]Jesperson, O. 1924.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M].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