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任 刚
(伊犁师范学院 法政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恩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对建设和谐校园,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这一责任在未来要成为中小学教师的边疆少数民族师范生身上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师范生首先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1]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多元文化和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念冲击,对感恩的理解出现偏差,漠视亲情、友情、师生情,受恩不报的现象十分普遍,感恩意识局部缺失,这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显得格格不入,因此,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恩意识迫在眉睫。
此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调查对象为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调查问卷收回298份,收回率99%,其中废卷2份,有效问卷296份。从总体情况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恩意识呈积极、健康和务实的特点,对学校实施的感恩教育措施持认同态度,渴望自身全面发展、努力成才的愿望很强烈,也能够正确对待自身的不足,并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所处的困境。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感恩意识方面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1.部分大学生对感恩理念存在理解上的误区。
作为道德范畴,“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所产生的认可并立志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实践行为”。[2]从人格上来说,感恩者和被感恩者是平等的,部分受助者不愿意把自己的隐私展览于众人面前作为代价接受资助,认为这是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一种相互交换,致使造成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以及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
调查中,伊犁师范学院74.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农牧区,家庭经济状况都不是很好,68.8%的学生获得过各种类型的资助,63%的学生认为感恩不是付出与所得的价值交换,而是一种尊重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以相互尊重和理解为前提的,这种理解值得肯定。但也有37%的学生认为感恩就是接受馈赠与回报的关系,更有甚者,部分学生认为获得国家和社会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没必要回报,如此简单理解感恩的理念显然是不合适的,缺乏时代性,也不符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违背了感恩教育的基本规律,根本无法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
2.部分大学生漠视父母养育之恩。
在感恩父母的调查中发现,有20.7%的学生不清楚父母的年龄和生日,87.6%的学生平常只通过电话和父母联系,但次数很少,大部分都在月底生活费紧缺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人采用书信的方式。个别学生还时常埋怨自己的父母没本事,以各种理由向父母和兄弟姐妹多要生活费以满足不符合自身的消费需求,撒谎现象较普遍。通过走访了解到,有个别学生寒暑假和节假日期间,宁愿在外打工或参加各类培训也不想回家,原因是不愿意与父母分担田间劳作和家务活,更不想听父母唠叨,这种现象也从一个角度说明存在由于家庭关系不和谐而导致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并借此方式来逃避的现象。
3.部分大学生漠视学校的培养。
就学生个体而言,部分学生漠视学校的培养之恩,主要表现在厌学、不爱护学校的公共财产和卫生、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和考试作弊、不参加集体活动等。部分学生不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课堂上睡觉,不交作业,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校开展的各类感恩教育活动,63.1%的学生只是偶尔参加,11.9%的学生从不参加,只有25%的学生经常参加;从学校对违纪学生处理的情况来看,因喝酒、打架受处分的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违纪学生的三分之二,少数民族班级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相对困难。
校园调查显示,部分学生校园环保意识薄弱,在校园、教室、宿舍和餐厅等场所存在随时丢弃垃圾、乱涂乱画和破坏学校公共财产的现象。如教室桌洞内随处可见口香糖、餐巾纸、零食袋等废弃物品,教室里的垃圾回收袋成了摆设,无形中增加了工勤人员的负担;“课桌文化”盛行,内容无非是一些打油诗、无聊之语、各学科的答案等,胡乱涂鸦的现象普遍;餐厅浪费粮食现象较为严重,垃圾桶内很多剩菜剩饭,往往有的同学吃一两口便倒了,全然不知“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公寓区内,“宿舍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环保意识还未养成,尤其是部分男生和高年级学生的宿舍,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不能自觉保持良好的住宿环境。
4.部分大学生漠视老师的教导之恩。
俗话说,一日师徒情,终身父母爱,从走访了解到,部分学生不尊重老师的劳动,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苦口婆心的教导当作耳旁风,不能理解甚至抵触老师的辛勤付出和良苦用心。每年教师节期间,大部分学生都以集体或个人名义送上鲜花、贺卡、短信等,以此种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祝福,但也有部分学生觉得教师过什么节日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不在乎。很多老师出于爱心,不求任何回报,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学生无私的关心和资助,但个别大学生在受到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在生活上的资助后,不要说感谢老师、回报老师,就连最起码的尊重也没有,让人寒心。
1.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影响。
“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使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3]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地域、文化、民族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大学生在思想上势必会产生各类冲突和碰撞,加上学习、就业和社交的压力,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势必呈多样性发展。另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在为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恩意识逐步提高提供良好物质基础的同时,由于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和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向自我倾斜,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现象,也对其感恩意识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个别大学生把人与人的交往简单地理解为利益互换,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被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左右。新疆周边有8个邻国,就调查了解,伊犁师范学院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亲戚常年生活在这些国家,在日常交往中道德价值取向也受其影响,呈多元化趋向,以此形成的道德评价标准也不一样,进而在这些大学生群体中也产生了一些诸如自我意识浓厚、是非善恶混淆、拜金主义滋长、损公利己行为时有发生等感恩缺失问题。
2.学校感恩教育措施针对性不强。
学校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呈现常规化,但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容和形式相对陈旧,与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相对脱节,缺乏新意,不能很好地体现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学校有些规章制度不能很好地落到实处,难以内化于大学生心灵深处,尤其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没有针对性的制度和措施,没有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和思想特点,只是一味地强调对感恩意识的灌输,使之产生逆反心理。对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工作,38.1%的学生认为学校做得不够好,教育宣传及活动形式单一,就学生来说只是配合完成任务。
3.部分教师忽视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学高身正、敬业树人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基本的育人准则,但部分教师只懂教书,不管育人,教书和育人相对脱节。感恩教育是日常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情况是除了相关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学》《心理学》等有涉及感恩教育的内容外,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在授课时不愿意增加此部分内容,认为和所授课程内容无关,增加了授课压力,抵触情绪较强烈。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班级当中,任课老师认为学生由于汉语水平和知识量的因素,能让其掌握所学课程内容就已经很不错了,没有精力再讲授其认为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东西。当然,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大学生的专业成绩好坏没有直接关系,但和大学生健康成长有着必然的联系,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师之根本,教师的教学态度,人格魅力,语言行为都将决定着育人效果。
4.家庭养成教育缺失对大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影响。
(1)家庭教育理念的影响。由于升学和社会就业压力等因素,部分大学生家长只关心子女的学业情况,忽视了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特别是感恩意识的培养,认为只要学习好,其他都是次要的,甚至有些家长给大学生灌输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善于拉关系、走后门,以能否为自己获得最大化利益作为交友的目的等等,诸如此类的错误家庭教育理念难以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感恩素养。
(2)家庭教育氛围的影响。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都有2-3个甚至更多的孩子,家庭成员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氛围的好与坏,在温暖、和谐家庭里的子女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感恩意识,反之,缺少民主、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的家庭氛围就容易造成大学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很难理解并懂得帮助他人,良好的感恩意识也难以形成。
(3)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家庭感恩教育受情感因素的直接影响,处理不当容易形成一种偏激的教育心理和教育方式。通俗地讲,就是容易走两个极端,不是过分溺爱就是任意放纵子女。在这种家庭中,子女认为父母的养育天经地义,不必感恩回报,只是无休止的索取,甚至形成一种“倒孝”的现象。“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既锻炼了孩子的能力,又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自私的一代人,让孩子从小就接受感恩教育,让感恩也成为一种习惯”。[4]
4.大学生群体消极因素的影响。
(1)自身特性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念强烈,在有利于培养民族感情,增进本民族团结的同时,民族特性的强化也容易产生狭隘的民族地方观念,现实生活中往往以小集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势必在各民族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观念和文化冲突,造成价值观上的偏差和心态失衡等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都性格豪爽、重情重义、热情开朗、充满活力且富有幽默感,这种性格在交往过程中能使人感到愉快、轻松,可以产生良好的感恩互动,但同时容易意气用事,缺乏理性辨别真伪,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自身感恩意识的形成。
(2)同辈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由于年龄、兴趣、价值观相近,大学生中更容易形成一个非正式的初级群体,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力从某一程度上要大于父母和老师,在满足感情交流、促进个人发展、获得生活经验、培养合作竞争能力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伊犁师范学院外语系张学琴同学千里背母求学的感人事迹,在同学中反响很大,感动和影响着每一位师生员工,为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感恩父母、努力上进的良好思想品德起到了模范带动作用。
同辈群体也有其消极的一面,维系同辈群体的感情纽带单一,缺乏理性指导,呈现盲目性特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如少数群体内的成员会结伴抽烟、喝酒、打架、泡网吧,甚至出现偷窃、损坏公物等行为,一旦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所属群体会凭着“朋友义气”“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等观念,不加思考地帮助群体成员解决各种疑难问题,违反校纪校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1.注重理性教育,加强学生感恩认知。
理论学习作为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中必须常抓不懈。通过有针对性、分层次的理论教育,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了解国情、世情、区情和民情,“从心理上自觉认同中华民族文化,认识到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拥有一个共同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进而进一步认识到每一个民族不仅要认同国家,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而且要相互认同、相互负责,共同履行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5]进一步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家、爱家乡、爱学校、爱各族兄弟姐妹的思想情怀,树立报效国家和社会,服务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感恩的理念和相关内容,不断提高感恩意识,真正懂得什么是感恩,怎样去感恩,为学生更好地进行感恩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作中,要理解、信任、关心和服务少数民族大学生,切忌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恩教育成为学生厌恶的“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被动过程,做好引导工作,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采取互动交流和践行体验这种学生最愿意接收的感恩教育方式来进行。
2.加强人文关怀,细化教育、管理和服务方法。
一是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积极开展“爱祖国、爱民族、爱家乡”三爱活动,增强其爱国主义信念、民族自信心和回报家乡的感恩之心,重点抓好新生阶段、毕业阶段等关键阶段教育。
二是成立各级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能机构和工作小组等领导体制,建立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恩意识和感恩践行能力为目标的学校、院(系)、辅导员、班级和学生的大学生感恩教育网络。积极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少数民族教师、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参与日常事务管理,增强管理队伍的亲和力和战斗力。
三是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风俗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努力从学习、生活、心理和就业等方面全方位、全过程为他们提供细致的服务。如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情况制定符合他们的教学方案;充分利用党团组织进公寓工作和公寓民汉合宿、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等有利平台和活动载体,在民汉学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共同提高;就业上提早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就业规划,为其“量身定做”职业规划,单独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帮助他们了解和分析就业前景等等。
3.健全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问题发现和处理机制。建立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会议制度、沟通交流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让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各项制度和措施得到贯彻和落实,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妥善处理突发事件,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感恩意识养成环境。
二是健全教育工作参与机制。聘请一批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为信息联络员和督察员,及时反馈少数民族大学生遇到的困难,提高少数民族师生主动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健全教育跟踪机制。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档案,跟踪记载日常综合表现,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制作和及时更新家长联系名片,有条件的院(系)可以定期进行实地调研活动,也可与当地政府、居委会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通过一系列主动有效的贴心服务,既让家长放心,也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爱护,有效梳理学校、学生和家庭的关系,打消学生和家长的顾虑,进一步激发学生感恩父母、感恩学校的思想情怀。
4.重视培育民族特色校园文化。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以活动为载体,让青少年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在现实行动中把感恩意识和个人的情感、意志、知觉等具有缄默特征的东西交融在一起,进而在这种交融和行为表现中丰富、发展感恩品质,最终在现实生活中实践感恩教育”。[6]将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感恩互助等思想应用到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恩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去,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力倡导和支持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社团,可由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等部门下拨专项活动经费,各院(系)组织专家和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建立富有各民族特色的学生社团并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如在古尔邦节、肉孜节等法定节假日举办各类庆祝活动,不定期开展诸如民族服饰展、民族文化知识竞赛、民族文化图片展等活动。注重校园文化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增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赏析、国学经典、民族书法等公共选修课,将涉及感恩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各个课程讲授中去。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第二课堂的拓展,充分展示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进一步加深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5.注重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模块创新。
启动感恩教育模块化运作模式,明确感恩主题和内容。如感恩父母的“一封家书”和父亲节、母亲节系列感恩活动等;感恩老师的“鲜花送祝福”“感怀师恩”教师节寄语和征文活动等;感恩朋友的“畅怀沟通,助推梦想”民汉学生交流会、“雷锋就在我身边”、大学生集体生日活动等;感恩学校的“感恩母校,文明离校”活动、“学会感恩,拒绝作弊”签名活动、“优秀校友励志大讲堂”活动等;感恩社会的“伊犁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志愿服务活动、“孤儿院和敬老院爱心捐助活动”“民族风情街调研活动”等;感恩自然的“伊犁河环保活动”“环保服装大赛”“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活动等。这些活动涉及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社会实践、素质拓展、文化讲座等系列,符合当代大学生年龄特点和专业特色,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6.扶贫扶志,标本兼治,加大受资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工作力度。
“学校作为资助体系和制度的设计者,应该教育和引导每位受助者深刻领会和体悟感恩的情感,使感恩在受助者承担的义务中具体化、实践化,使资助制度成为实施感恩教育的主要平台之一”。[7]据伊犁师范学院相关部门2012年统计,享受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占贫困生人数的67%,部分院(系)则达到了80%。国家资助政策主要体现在经济资助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针对目前资助工作大部分停留在“治标”层面的问题,在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应加强受资助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扶志才是“授人以渔”。各基层党总支可以将这部分学生统一组织起来,成立一些诸如义工服务队、青年者志愿团等学生组织,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外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不定期举办感恩征文、专题报告会、文艺活动等来抒发感恩情怀;积极树立典型,通过受资助学生的言传身教,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并影响和带动全院师生,逐步在全院范围内营造一种人人学会感恩,懂得报恩的良好氛围。
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需要创建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学生感恩教育平台,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特点、专业特色,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和谐发展为目标,形成以学生工作系统为基础、以校园品牌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各院(系)为依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恩教育体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全方位覆盖。
[1]舒婷,彭海林.边疆少数民族师范院校心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12(3):27.
[2]柳礼泉,等.感恩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09(2):3.
[3]祝国超.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9(11):117-118.
[4]张宜.论素质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9):103.
[5]姑丽娜尔·吾甫力.感恩教育:国家意识与感恩情怀——汶川特大地震随想[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4.
[6]何芳.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5(7):35.
[7]朱飞,李萍.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9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