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闽江学院 管理学系,福建 福州 350108)
高校内涵建设水平即高校以提升自身发展质量和效益为重点,促进高校发展由主要依靠传统的规模扩张实现外延建设,向依靠质量提高、组织文化建设实现内涵式提升转变的程度,其是衡量一个大学综合竞争力最重要的标准,也是度量区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均等化的重要指标。[1]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由专科学校重组合并发展而来,其作为缓解地方对高质量高等教育“应用型”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一支新生力量,通过提高自身专业建设水平,增强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程度,推进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水平,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来逐步提升内涵建设水平,可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人才支持。
本文结合熵值法的评价过程及结果,透过指标权重、离散系数及聚类分析的视角考察了福建省内15所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水平的现状特点及空间差异,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提升现阶段福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内涵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对于推进福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整体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本文采纳福建省教育评估中心发布的,涵盖办学规模、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研服务四个层面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内涵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所需指标原始数据均可从各高校官方网站及官方年鉴获得。
表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内涵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熵值法的实施步骤。
熵值法是一种依据指标观测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其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主观赋权中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确定的指标权重具备较高的可信度,具体的步骤如下:
(1-1)
3.评价结果。
(1)院校间指标原始值的差异程度——基于指标权重、离散系数的视角。
指标权重的视角。结合熵值法综合评价步骤计算得出各个指标的信息熵值及权重(具体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发现,准则层中的“科研服务”和“师资队伍建设”指标权重普遍较高,说明这两个层面对于提高高校内涵建设水平的作用最大;在指标层中,“年度科研成果转化”这一指标权重最高,充分说明了在相应指标体系中的这类指标差异度较大,其应成为后进新建本科院校提升内涵发展水平的突破口。
指标离散系数的视角。本文拟采用离散系数CVi(Coefficient of Variance)来衡量前文评价所涉及指标的离散程度,以进一步了解新建本科院校间部分指标上存在的发展失衡现象,以更好地解读比较各院校间内涵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态势,其计算公式为:CVi= σi/Yi,其中 σi为评价对象指标原始值的标准差,Yi表示其平均值,CVi越大,则说明院校间在该指标上相对差异程度越大,内涵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态势就越明显。结合2012年的各指标离散系数来看,除了指标“全日制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高级职称”“省级重点学科”低于50%,其他全部大于50%,充分说明了各院校在部分指标上的空间差异依然比较突出,尤其是真正需要通过长期积累方可看出效果的指标,这些指标的成长也成为落后高校提升内涵发展水平的瓶颈。
评价结果充分反映了现阶段新建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服务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专科时期传统的“重教授,轻实践”教学理念仍然占据绝对优势,教师的教学水平普遍难以适应院校从“教学型”向“应用型”定位转移的需求,教师整体科研实力偏弱,再加上建校时间短,本科基础薄弱,人才培养和发展环境差等劣势,致使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各高校的研究成果普遍呈现“一多两少”的特点,即登记的科研成果多,但年度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转化后能取得经济效益的更是凤毛麟角,其原因就在于,新建本科高校中,科研研发经费不足,科研普遍偏向理论研究,研发人员数量偏少,同时,职称导向的学术激励机制致使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泛滥,使得高校所取得的科研成果难以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图1 福建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内涵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信息熵值及权重
(2)综合得分的差异程度——基于聚类分析的结果。
本文以欧氏距离平方衡量单位距离对福建省内15个新建本科院校2012年的内涵建设水平综合得分Vi进行Q型聚类,将其划分为三个区域等级来比较分析院校间内涵建设水平的空间差异(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水平评价得分及聚类分析结果
新建本科院校在福州、厦门、泉州3个城市的聚集程度较高,山区县(市)①仅有4所新建本科院校,数量少,且内涵建设水平得分都处于中下游水平。结合图2的评价综合得分正态分布Q-Q图,图中三点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其基本符合正态右偏分布,结合较大的偏度(Skewness=0.884>0)、极差(Range=0.6176)及变异系数(Std. Deviation/ Mean =0.7971),得出以下结论:福建新建本科院校不同类别间两级分化严重,以第一类和第三类为例,第一类地区组内平均综合得分为0.5150,第三类地区组内平均综合得分为0.0949,第三类高校落后于第一类高校的发展差距竟高达4427%。可见,新建本科高校采取的“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各地市区位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财力支持力度及财政政策导向都会导致其在招生质量,资金投入,发展速度和规模方面的不平衡发展。
提升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水平需要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职能部门的统一协调,充分利用差异发展的优势,尽量缩小发展差距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也需要新建本科高校充分认识到自身发展的瓶颈及重心,寻找追赶的突破口,逐步提升内涵式发展水平。
1.合理利用新建本科高校间的差距,推进差异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的人事、财务和国有资产由地市地方政府统管,而其业务指导,如专业设置,招生等则都由省教育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省教育主管部门应合理利用相邻区域间新建本科高校发展的不平衡,努力寻找新建本科院校间分工和合作的空间,形成紧密型的区域新建本科高校联盟,避免同一地区内新建本科院校过度竞争造成的不良内耗。[3]
经济不发达、教育基础较为薄弱地区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努力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采取“请进来”的方式与国内外名校、名企合作创新办学,以充分利用名校的师资,企业充足的资金供应及人才输送渠道,来逐步拓宽自身在招生、师资招聘、人才培养、学生就业领域的实力;同时,将长线教育投资集中在改善自身教学质量上,即将教育发展目标同地区发展战略结合起来,重点培养适应当地需要、认同当地发展的各类人才。[4][5]目前,闽江学院得益于新华都慈善基金会的捐资办学项目新建的公立一本院校“新华都商学院”,通过与国际著名高校的战略合作,实现教学、研究、品牌的全方位提升,正是新建高校与企业、名校创新合作办学的典型成功案例。
2.重点关注发展瓶颈,稳步推进内涵发展水平提升。
作为新建本科高校的落后者,要紧抓“科研服务”和“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内涵建设水平的主要突破口。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坚持“严把进口关”,严格施行新近教师资格准入及人事代理制度,优化教师资源;引入市场机制,树立“择优聘任,优胜劣汰”的观念,实现在平等竞争的基础上择优录用;加大对年轻教师培养投入力度,并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满足年轻教师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建立起重实绩的分配激励机制;坚持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的有机结合,把握全面性、客观公平、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等较为合理的模糊决策综合评价方法保证对教师综合客观的定量评价和比较分析的科学性;注重考核结果的反馈保证教师主动改进;坚持“校内重点培养”和“校外引进”相结合的方法,坚持平等竞争的原则,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优化学术环境和氛围,创造良好的治学条件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2)立足地方,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关系。
实践证明,“政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对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理想的“政产学研”合作关系是以企业为中心,地方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多主体协同参与的创新过程。地市地方政府在“政产学研”合作关系中,主要发挥宏观调控、资金支持、协调促进等服务性职能,应主动摆脱传统的粗放管理和模糊的笼统条文,充分发挥服务者的角色,以适当政策规定、资金扶持为纽带,为高校与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搭建桥梁,具体是重点围绕各地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统筹安排产业技术进步专项资金和科技研发资金,鼓励和支持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机构与当地企业逐步完善两者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如以高校的人才优势,企业的科研硬件为基础,联合创办“校企联合开发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机构,重点实施一批关联性强、辐射面广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来实现资源共享和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引导和推动高校科研机构的知识、技术创新和人才输出向企业集聚(具体如图3所示)。厦门理工学院就在市政府的扶持下,全面启动了学科集约研发平台建设,以项目带动战略建成涉及多种单位、多种学科、多种合作模式的专业研究机构,配合高层次的科研团队引进加盟,跟贴企业需求,大大提升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能力,推动了学校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值得其他新建本科院校借鉴。
图3 “政产学研”三主体动态合作关系图
注释
①福建山区系指三明、南平、龙岩、宁德4个设区市,辖5个区、8个县级市、25个县。
[1]周玲.研究型大学内涵建设中的组织文化冲突[J].复旦教育论坛,2007 (6) :41.
[2]范柏乃,单世涛,陆长生.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筛选方法研究[J].科学研究,2002 (6):663-668.
[3]R.Andersson, J.M.Quigley. University Decentralizationas Regional Policy:The Swedish Experi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4(4):371-385.
[4]J.Johns,L.Yu. Measuring the Research Performance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Using Data Development Analysis[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8(19):679-696.
[5]G.Bruno,G.Improta. Using Gravity Models for the Evaluation of New University Site Locations: A Case Study[J].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2008(35):436-44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