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对策分析——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

时间:2024-07-29

蔡亚玲

(信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之下逐渐衰退,很多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必须加快保护的步伐,依据自身特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要承担文化传承的使命,已是教育界普遍的共识。很多高校通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开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等形式来研究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积极探讨保护非遗的策略,有的从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任务及实施方法入手;①有的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入手;②有的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方式入手;③有的从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入手;④还有的从宏观的角度探讨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策略⑤等等。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打开了我们研究的视野,但很多的研究都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相关论述,缺乏微观的探讨。本文将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从微观的角度,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的问题,具体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的有效途径,从而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参考。

一 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作为传播知识及传承文化的重镇,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具体概括如下。

1.传承时间短。

教育部、中宣部把每年9月定为“传承月”,希望在青少年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好的,现实中,校园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也只是在“文化传承日”那一天走一下过场,并没有建构起持续的传承活动。就笔者所在学校而言,每年都是在“文化传承日”当天举办相关活动,诸如办几张展板,贴几张海报,开个讲座之类的,然后校园广播总结播报一下各单位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做的工作。9月份学校更是忙于迎接新生,进行新一学期各项工作的安排,基本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置之脑后了。由于活动时间太短,非遗在校园里的传播基本上流于形式,没有达到最初预想的效果。

2.传承范围窄。

校园里的文化传播多是利用海报、板报、校园广播和校园网。每年的非遗传承日,通往学生宿舍的十字路口两边都会摆上宣传板。板报的内容多集中在学校所在地的非遗,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涉及的范围非常窄。目前学校在校生涉及多个省份和民族,宣传的内容至少要兼顾他们的文化与习俗。

3.传承内容浅。

海报、板报、校园广播等传播形式本身制约了非遗传承内容的丰富性。由于板报、海报面积有限,校园广播时间有限,不能详尽地介绍非遗的相关内容,因此板报和海报内容基本都是泛泛的几个大标题,校园广播也只是简单总结学校各单位开展的活动,没有具体的介绍,更没有延伸。

4.传播形式陈旧。

基于校园文化的特点,高校大多是利用海报、板报、讲座、展演、采风等形式传播非遗。展演、采风的形式可以让同学们更直观地面对非遗。非遗依托于人而存在,是一种“活文化”,而海报、板报之类毫无生气的传播形式已经不能吸引同学们注意力。

二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途径

依据非遗和校园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高校非遗的传承可以从以下四大方面着手。

1.依托研究基地深入研究和传承非遗。

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立了非遗研究基地,进行非遗研究。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进行非遗的挖掘和保护工作,成为中国非遗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生态亦是一种人文环境,人文环境中最重要的便是‘人’的因素”。[1]优秀的学者在民间文化传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学者的研究分析,一方面可以为文化的传承提供理论的支撑,另一方面,可以扩大文化的交流和影响。就笔者所在学校而言,有河南省非遗研究基地,淮河文明研究中心,河南省中原文化与闽台寻根研究中心和河南省红色资源研究中心。因此我们要继续依托非遗研究基地研究和传承非遗,进一步选择灵活轻便易于操作的诸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之类的非遗,把他们引进校园,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2.利用院系活动长期有效地传承非遗。

为丰富学生们的生活,院系会组织很多活动,有课堂上的,也有课外的,结合非遗的特点,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非遗进课堂。非遗在高校的传承,不仅在课堂外,还要走进课堂中去。当然,什么样的遗产可以进课堂,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课堂,在操作时要慎重对待。笔者认为不妨把与非遗相关的课程结合起来,依笔者所在学校情况看,非遗可以与民间文学、民俗研究、中国文化概论、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美术、中国历史、大学语文、田野调查等课程结合起来,以公共课、专业课、公选课的形式传播。同时,可以结合所讲授的内容布置作业,让同学们搜集家乡的非遗资料,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可以更好地开阔学生们的眼界,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

其次,联合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非遗。“直接参与实践和体验是研习非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基于这样的特点,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问题讨论。”[2]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期组织班级同学,或联合学生社团,指导学生们进行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活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们零距离地接触并了解相关非遗,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加深学生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们保护非遗的能力,进而达到带动身边同学共同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目的。

再次,利用学校和院系定期举行的活动传承非遗。学校和院系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的活动,诸如迎新生晚会、迎新年晚会、毕业晚会等,我们可以在晚会的节目中融入民间舞蹈、民间歌谣、民间说唱、民间小戏、民间游戏等非遗的元素。学生们可以通过说相声、唱戏曲、扭秧歌、对民歌等形式传播非遗。学校也可以举行一年一度的传统文化竞赛活动,“高校应成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的主体,成为文化遗产的学习地,成为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和基地”。[3]

3.利用校园传媒多层次多角度广泛地传承非遗。

地方高校要继续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板报和海报来传播非遗。校园网专门开辟非遗模块,介绍有关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相关知识,展示各类非遗,及时更新与非遗相关的新闻。网络融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非物质文化。校园广播开辟一个传播非物质文化的栏目,传播最新的有关非遗的资讯,分门别类地介绍非遗的知识。另外,根据学校教学活动的安排,集中组织板报和海报的展播。再经过校园网对相关内容的延伸和校园广播的宣传,校园的文化氛围很容易就被营造出来了。浓厚的非遗传承的氛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同学们。

4.利用新的传媒手段传承非遗。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所讲授的对象,教师可以利用新的传媒手段诸如微博,博客,QQ等,把延伸内容发到网上,供同学们课下查询、学习交流。教师建立一个QQ群,群里人员在共享资源的同时也可以参与讨论,共同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而努力!另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余时间集中播放相关视频。学期开学时制定学习计划,利用多媒体全方位立体声的循环渗透,一方面可以放松学生们的心情,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引起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共鸣。

三 结语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纳入教育体系,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教育机制,将教育导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之域,从教育的视野去研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4]非遗是无形的,必须依靠人来传承才有其存在的意义,没有了人,也就无所谓非物质文化了。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必须要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人才。高校学生由于素质较高,热情也高,无疑是最好的传承“活体”。

注释

①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251-253.

②李新.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2(8):62-65.

③张泰城,龚奎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方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2):71-73.

④颜峰.论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以青岛地区为例[J].文化学刊,2011(11):116-119.

⑤王丹丹,刘慧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158-160.

[1]陶立璠.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111.

[2]徐艺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高等教育的使命[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7-70.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20.

[4]张卫民,董文伟.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教育形式[J].装饰,2006(11):20-2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