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基于投入产出的我国物流效率实证分析 —2000~2012年数据分析
姜春梅,蒋丽芹
(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摘要:选取2000~2012年物流行业相关数据从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质量和速度三个维度分析我国物流效率。三个维度指标分别用物流投入产出率、边际产出和消费弹性系数。重点分析资源投入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业投入偏大且不合理,行业发展过于激进,部分地区资源投入对物流产值已出现饱和状态。结合具体实际提出合理建议:合理投入资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优化产业结构、扶持物流龙头企业。
关键词:投入产出;物流效率;边际产出;消费弹性指数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6-0075-4
中图分类号:F252
作者简介:张彦红, 硕士, 讲师,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研究方向:管理学。
基金项目:淮南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煤炭企业应对行业经济下行管理策略研究”(编号:hkj13—11)。
一引言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信息业等多产业于一体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物流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物流业发展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2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文件中要求降低流通费用、提高物流效率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物流过程中的规范和管理体制,为物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2012年,我国全社会物流产值达177.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增速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相比于2007年全社会物流总产值的75.2万亿元增加了102.1亿,年均增长20.42万亿元。但是,我国物流业专业化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是农产品物流环节多,业务分散,成本高,物流运作效率低,造成了能耗的增加和能源的极大浪费。201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增速同比加快16.1个百分点。[1]
近年来,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越来越被国家和企业重视,有关物流效率的研究越来越多。有学者分析了发达国家流通变化的新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还有的学者建立了基于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聚类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和逻辑模型分析等)物流效率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对物流行业,某一区域或地区进行物流效率实证,普遍认为我国物流效率低下,成本过高,投入产出率低,并从多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如樊敏[2]运用DEA 方法构建均质化效率分析框架,在除去外部因素以及随机变量对效率影响的基础上,分析相同环境及随机情况下我国八大经济区域 2008 年物流业实际运作效率水平。刘满之[3]等学者建立了基于DEA 城市物流效率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应用该模型对江苏省13 个城市2006 年的城市物流效率进行对比分析,从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两方面分析城市物流存在的问题。毕志雯[4],唐建荣,卢玲珠[5]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入外生变量环境因素的影响,为地区改善物流业技术效率和区域低碳物流建设提供了建议。梁芷铭[6]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和公共因子得分矩阵对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样本对象进行聚类分析,实证分析对农产品流通状况。也有一些学者对物流上市公司的运营效率进行研究,分析其要素产出率及规模效益。Amer和Rogers[7]基于DEA 处理方法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效率进行评价分析。钟祖昌[8]评估了2001-2008年我国28家物流上市公司的运营效率,表明低效率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低下,物流企业规模与物流企业的效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物流企业的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仓储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值最高;如王舒鸿,宋马林[9]等根据物流企业的职工人数,固定资产等投入变量,运用数据包络法分析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及其规模效应等情况。结论基本显示我国物流企业的生产效率发展态势良好,但与国外物流企业还存在较大差异。大多学者研究物流业效率是基于数据多重处理之后的分析,而忽视了数据的原始性以及整个纵向发展的对比分析,文章选取2000~2012年物流业数据纵向分析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形式,对比分析近年来物流产业的投入与产出情况。
二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
1.物流资源投入产出。
投入产出分析最早是1936年由美国经济学家W.里昂惕夫提出,其理论基础是是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亨特伯格(Hinterberger)等提出了“每单位服务的物质消耗(material input per service unit,简称MIPSU),即单位产出所依附的服务。[10]皮尔斯(Pearce)认为投入产出是价值量和实物量消耗的比值。具体分析时有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区分,在微观层面上,价值量就是指某个特定时期内的收入总额,实物量则是相应时期内的物质投入总额;在宏观层面上,价值量可以用GDP表示,实物量是相应年度的物质投入。[11]布勒克提倡“从摇篮到摇篮”地计算每单位服务或功能的物质消耗,即是说将可从中得到的服务单元总量除以生产这件产品或提供这项服务所消耗的物质总量得到的比值。[12]我国学者大都认为投入产出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量和消耗的实物量的比值。[13]其应用十分广泛,可用于为编制经济计划提供依据、进行经济结构分析和进行经济预测等方面。
大多学者将投入产出分析应用在整个国家宏观层面的经济分析,很少有涉及到物流行业的效率分析,文章从物流资源的效率、质量和速度三个维度分析其物流效应。
(1)物流资源效率维度:投入产出率(Input-Output ratio,IOT)。
文章遵循皮尔斯的理论,投入产出率是经济社会发展价值量(即GDP)与物资投入的比值,即:
投入产出率=经济社会发展价值量/物质消耗实物量
投入产出率反映的是各种实物的有效利用程度,把投入作为基数,产出作为分母,效率意味着给定的投入量中追求最大的产出。经济社会发展价值量需视具体对象而定,如果用于国家层面,价值量应用整个国家GDP表示;如果用于地区或某个工业园区,则应用地区或工业园区的经济总量代替;如用于某个企业,则应用该企业的年营业收入来核算。
投入产出率是衡量实物有效利用的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法。文章中将投入产出用于物流行业效率分析,结合物质流指标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测度地区的物流效率,反映行业资源的使用情况。
IOT=GDP/MC
(1)
其中,GDP表示经济发展价值量,MC为物质消耗量。
(2)物流资源质量维度:边际收益产出(marginal revenue generating,MRG)。
边际收益产出是指在增加一单位的实物消耗的情况下所增加的产出量。边际收益产出揭示了产出对于某项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因此,边际收益产出在经济学统计里面应用广泛,如劳动边际产出、资本边际产出等。根据边际收益产出的定义,我们得出物流资源的边际收益公式,即:
MRG=ΔGDP/ΔMC
(2)
边际收益产出反映的是投入对产出的贡献,若边际收益数值大于零,则可以继续增加投入,获得更多收益;若边际产出等于零,则表明达到临界值,此时产出值达到最大;若边际产出小于零,则继续投入对产出没有贡献。
(3)物流资源速度维度:消费弹性系数(consumption elasticity coefficient,CEC)。
弹性概念是由阿尔弗莱德·马歇尔提出的,弹性应用在具有因果关系变量之间,是指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发生的一定比例的改变的属性。物流资源的消费弹性反映的是资源消耗的速度与物流行业收益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同时也反映了资源的有效利用,计算公式为:
(3)
l表示消费的弹性系数,通常情况下,弹性系数小于1,物质消费的变动情况会扩大经济效应。若弹性系数大于1,则表明资源有效利用率极低,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量的增长需要大量的物质投入;若弹性系数等于1,则表明物质消耗表动对经济没有影响。
三实证分析
1.数据准备。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中没有“物流业”,而从各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统计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到了物流业增加值的83%,基本能够反映我国物流业的运营情况。本文选取的样本2000-2012年全社会物流产业的统计结果。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物流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官网,并对数据进行了相应的整理。
(1)投入指标。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物流投入统计方法选取物流费用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总投入指标。物流费用是运输、保管以及管理费用的总和,其中运输费用包括道路、铁路、海运、航空、装卸以及其他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包括仓储、货物损耗、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保险费和利息费用;固定资产统计指标包括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贸易业、配送、加工和包装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根据永续盘存法,以2000年为基年,各项费用均包括了相关的人力资源成本。
(2)产出指标。本文以全社会物流总产值作为衡量经济产出的指标。物流总额包括了工业品、农产品、进口货物、再生资源和单位与居民物品的物流产值。
(3)全社会物流总投入为两部分:物流费用与其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其中物流费用分为: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三项。
2.计算结果分析。
表1 2000-2012年全社会投入产出率数值 单位:万元
图1 全社会物流投入消费弹性系数
全社会物流投入产出效率除个别年份(2008年、2009年、2012年)出现下滑外,基本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2008年和2009年的金融危机与特大自然灾害对物流资源投入产出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2010年和2011年的投入产出率回升表明国家对物流产业的支持与重视已有了很大效果,2012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文件要求提高物流效率,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基本上解释了该年物流投入产出率下降的主要是由于固定资产投入的增加而导致的,这点也能从表(1)中数据得以体现。从2000年的每单位物资投入产出7.52单位的社会产值到2011年每单位物资投入14.23单位的社会产值,12年间增加了6.71,年均增长为0.56。表2中,2000年到2012年(除2008年、2009年和2012年以外)全社会物流总产值增长高于物流总投入的增长率,说明我国物流效率上升态势良好。
表1中,2001年到2006年,物流投入的边际产出相对稳定在14上下,2007年出现大幅下跌,至2.62,2008年开始逐渐回升,经2009年下跌后,后两年迅速回暖,2011年甚至超过32,之后2012年开始下跌。近年来资源投入对产出的贡献并不稳定,波动较大,其原因是国家从2008年开始相继出台各项物流政策与措施,固定资产投入增长率从2008年的16.61%到2012年的41.38%,年均增长6.19%,加强设施建设,引进先进技术,增大物流投入的边际产出,提高物流效率,固定资产投入过大在短期内对全社会物流效率有着一定影响,这也说明我国的物流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的投入。
图1中,2001-2006年弹性系数一直处在0.5左右徘徊,从2007年开始弹性系数处于波动状态,除2010年和2011年小于1,其他各年均大于1 ,说明我国物流业的增长是属于资源投入拉动型。2007年开始物流业飞速发展,但缺乏宏观调控,政策与措施的出台也只是一种号召,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各物流企业为抢占市场,大量投入各项物流资源,导致物流市场紊乱。2010年和2012年情况好转,这也跟2008开始国家宏观政策对物流业的扶持的现实相吻合。
四结论及建议
文章基于2000~2012年的数据统计对全社会物流投入产出率、资源边际产出及弹性消费系数进行的简单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近年来物流行业效率处于动荡状态,自2008年开始陆续出台各项政策和措施,将物流业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层面,在积极发展物流业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物流资源投入过大,我国物流业起步晚,一定规模的资源投入是必要的,但不能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一些省、市或自治区忽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发展物流业,为扩张规模而投入过多资源,不但不能提升产能,反而影响和限制了行业效率,得不偿失。(2)物流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的投入对全社会物流总额的贡献达到饱和,2008~2012年投入物流资源并未能引起物流稳定而全面的发展,在许多地区的物流总额并未随着投入的增加而出现相应的增长速度。针对我国物流“速度快、效率低”粗放型增长特征,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完善物流管理体系,合理投入物流资源。继续推进物流管理体制改革, 最大限度地防止政府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出现,统一规划全国物流业发展,规范物流市场。完善综合运输体系, 整合与协调全国与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推进网络化、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升物流服务能力, 改善物流产能和技术效率。加快提高物流投入要素的合理利用,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对于重大物流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比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必须加强统筹规划,防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避免出现资源浪费。
(2)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促进物流资源协同效用的发挥。加快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信息产业和物流也的融合,促进物流业健康高效合理的发展。一方面,应加快行业物流信息采集、交换、服务等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强化与相关领域信息标准的对接,抓紧开展标准执行保障政策研究,探索标准执行的保障措施;另一方面,应抓紧完善部内相关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加大各政务信息系统物流公共信息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力度,积极推进跨行业物流相关信息资源的对接和共享,为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提供准确、有效的基础数据支撑,真正发挥信息系统整合各种信息,高效沟通的功能,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发挥物流资源的协同效用。
(3)加强市场监管,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对物流市场监管, 创造统一有序、公平竞争、服务高效的市场环境;适当提高物流市场准入标准,防止过度竞争, 进而促进物流产业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充分挖掘产业结构调整对节约资源的潜力,不断提高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对于发展较好的物流仓储环节,可是适当降低其产业份额,而对发展较为缓慢的加工和运输环节适当提高投入,实现行业全面而平衡发展。
(4)扶持物流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发展。物流行业中的企业各具专业化,在提高物流企业物流效率的同时,应着重培养一个联盟的核心企业,建立物流流通体系,在整个流通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带动企业物流的发展。在企业间通过契约构建一个完善的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信任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http://www.chinawuliu.com.cn/lhhkx/201302/26/210410.shtml.
[2]樊敏.中国八大经济区域物流产业运作效率分析———基于三阶段 DEA 模型[J].现代管理科学,2010(2):48-50.
[3]毕志雯.低碳约束下我国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动态评价———基于 Meta-frontier 和序列SBM-DEA 的分析 [D].天津:南开大学,2011:12-27.
[4]刘满芝,周梅华,杨娟.基于 DEA 的城市物流效率评价模型及实证[J].决策参考,2009.
[5]唐建荣,卢玲珠.低碳约束下的物流效率分析——以东部十省市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 2013(1).
[6]梁芷铭,车明明.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农产品流通水平研究-以四川省21 个市(州) 为例[J].物流技术,2012.
[7]AmerHamdan,K.J. (Jamie)Rogers.Evaluating The Efficiency of 3PL Logistics Operations [J].Int.J.Production Economics,2008,113:235-244.
[8]钟祖昌.我国物流上市公司运营效率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4):21-28.
[9]王舒鸿,宋马林.基于DEA方法集的物流企业生产效率分析[J].物流技术,2010.
[10]Hinterberger F, Luks F,Schmidt-Bleet F.Material Flows vs Natural Capital-What Maks an Economy Sustainable[J].Ecological Economics,1997.
[11]Pearce D W. Resource Productivity: An Outsider’s View of Play and What Might Need to be Done [D].London :UCL,2001.
[12]Hinterberger F, Luks F,Schmidt-Bleet F.Dematerialization,MIPS and Factor 10 Physical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as a Social Device [J].Ecological Economics,1999.
[13]余泳泽,武鹏.我国物流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0.
Empirical Analysis of Logistics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Input and Output in China
Jiang Chunmei,Jiang Liqin
(Business School of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22,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 logistics industries from 2000 to 2012, the paper discussed logistics efficiency from three dimensions: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se, quality and speed. The three dimensions are described by the resource input-output ratio, the marginal output and the consumption elasticity coefficient. Especiall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resource inp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logistics industries are over-investment and unreasonabl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are too fast;the output value of some regions are approaching to saturation condition. According to status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ies, this paper makes four recommendations:rational investment,constru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es structure, support the leading enterprise to develop.
Key words:input and output;logistics efficiency;marginal output;consumption elastic coefficient
Class No.:F252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韩云良,淮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组织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