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对外汉语培训中的文化因素

时间:2024-07-29

伍忠丽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外贸分院,浙江 义乌 322000)

浅析对外汉语培训中的文化因素

伍忠丽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外贸分院,浙江 义乌 322000)

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离的,对外汉语培训不仅要提高学习者的汉语语言水平,还要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教师要针对参加对外汉语培训的学习者特点,选取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和领悟的文化因素,结合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合理规划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加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培训;文化因素;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年来,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汉语热”。为满足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需求,一方面,中国在全球多个国家开设孔子学院,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另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同时,一些语言培训机构开设了汉语培训班,为来华经商、工作的外国人提供汉语教学服务。这些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与中方合作伙伴、服务对象或者商业伙伴的顺利交流,促进业务的顺利开展,同时融入当地文化,使他们在中国的生活更加愉快。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通过语言表现和传播。仅仅具有流利的语言能力而对当地文化一无所知根本不能真正地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同时,他们将在中国体验、了解到的文化传播到国内,使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优秀的中国文化,有利于树立正面的国际形象。因此,在对外汉语培训中渗透文化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一 文化与对外汉语培训中的文化因素

“文化”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许多学者试图从各自研究学科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但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H.H.Stem 将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如交通工具、服饰、节日习俗、日常用品等;制度文化如社会制度、家庭制度、生活制度等;心理文化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狭义的文化则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是一个语言教学范畴内的概念,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周思源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是指外国人学习、理解汉语、使用汉语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时候需要掌握的那种“文化”,是语言学习和使用中所涉及的文化,它是汉语教学中除语音、语法和词汇以外必须让学生掌握的语言要素之一。[1]陈光磊指出“文化课注重于一般综合性的和某些特定性的中国文化内容的讲解,具有某种知识性和学科性的格调。……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是以学习或习得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文化能力为指归的,带有某种技能性与实践性的特点。”[2]李泉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是与语言理解和表达密切相关的,隐含在“语言结构系统和表达系统中反应该民族的价值观念、是非取向、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审美情趣、道德规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定的文化内涵”。[3]综上,对外汉语培训中的文化因素教学必须和单纯的文化学习区分开来,前者是为了学好语言以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即这种文化学习主要表现为“手段”,处于“过程”之中;而后者了解文化本身就是目的或是主要目的,部分或间接的是为了交际。参加汉语培训的学习者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学习语言、了解文化,实现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顺利交际。那么,哪些是他们非常关心的、迫切需要了解的文化因素呢?

二 对外汉语培训中文化因素的选取

同是汉语学习者,参加对外汉语培训的学习者不同于国外孔子学院的汉语学习者,也区别于来华专门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他们是成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动机较强,并且这种动机具有持久性;学习时间有限,只能选择业余时间参加培训,有的只能在晚上或周末学习;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他们有很多机会与中国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在交际中使用汉语、体验中国文化,也可能产生文化误解甚至文化冲突,造成交际障碍,会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动机。基于以上特点,笔者认为应在语言培训中开展以下文化因素教学。

1.传统节日和风俗文化。

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对于当地人来说意义重大。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不是从远古发展而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这些传统的节日风俗中,至今仍然可以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法定的休假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此外,其他的传统节日如元宵、七夕、重阳、冬至、腊八也是人们十分重视的日子。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意义,但所有的节日都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包容性,每到节日必有家人团聚共餐,举国同庆,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和谐、尊老爱幼的美好品德和价值观。在节日前后的语言培训中,汉语教师向学习者介绍节日习俗,带领他们感受节日气氛,并在节后的课程中重温、讨论节日活动以及他们所体验到的文化氛围能够让学习者深刻理解、领悟中华文化。

风俗习惯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和礼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和规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制约作用。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但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风俗中原有的不适宜部分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变。从文化上来说,一些陈规旧俗也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毕继万认为“对隐含在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和指导交际行为的交际规则的研究和教育离开了传统文化知识的研究和教学只能是无源之水;脱离当今社会现实的单纯传统文化知识教学也会失去应有的活力和效能。”因此。在介绍中国文化背景知识时,要做到有的放矢,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学习者正确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确了解现代中国人的交际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基础。[4]

2.社交应酬文化。

社交应酬指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社交应酬文化可以指社会交往和应酬方面的文化规约,如见面问候和道别、敬语、委婉语、谦辞、邀请和拒绝、对恭维与赞扬的反应、在社交活动中的举止和言行等,也可以指姓名、称谓中的文化规约。社交应酬应该是来华工作、经商的外国人最为头疼的事情,因为文化的不适应,他们在社交应酬场合常感到无所适从。无论是在对他人的称谓上,抑或在就餐或会议时的座位秩序上,又或在饭局中敬酒的时机和顺序上,在不了解中国文化的情况下,他们都会表现出不知所措。以打招呼为例,“你好”这一问候通常用于较为陌生的仅止于认识的人之间打招呼,熟人或朋友间通常都使用看似问题的问候,“吃了没?”“去哪儿啊?”“在干嘛呢?”等等,似乎是要干涉别人的私事,实际反映的却是朋友之间相互关切之情,被问候的人并不需要确切地回答这些问题。学习者只有了解、领悟这些文化,才能扫除交际障碍,避免尴尬,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

3.中国国情和概况。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它包括自然国情、历史国情(民族历史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源流、文明发展历史)、现实国情、比较国情。要在一个新的国家生活和发展,必然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基本情况。中国是多民族大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人们喜欢以“东、西、南、北、中”的方位概念来划分地域。不同地域的生活习惯、文化风俗、经济发展状况各有不同。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产生了许多历史风流人物,许多外国人对此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向他们介绍历史人物,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向他们传达一些隐含的信息。如谈到郑成功时,就成功地传达了“台湾本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信息。在介绍地理概况时,也可涉及饮食文化、茶文化、戏剧文化、服饰文化、建筑园林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此外,中国的现实国情也是不可避免的话题,这包括中国当下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制度和政策以及各种必需面对的社会问题。

4.非语言文化因素。

人类交际活动是由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构成的。非语言交际是指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非语言行为是一种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方式,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形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既有共性,也有独特性。[5]如果不了解目的语文化中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因素,就无法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就可能产生交际障碍,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冲突。而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活动中的作用远大于语言交际。同一非语言信号在不同文化背景中表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以眼神交流为例,中国人在接受长辈、上级的训话或批评时,常常低垂着头,不敢看对方的眼睛,如果此时直视对方的眼睛,会被视为一种挑衅。而西方人面对这样的情况,则会大为恼火,觉得下属无视自己的批评和看法。由此看来,在汉语培训中向学习者介绍非语言文化因素同样十分必要。

三 结语

在汉语语言培训中渗透中国文化,使学习者不仅学会使用正确、流利的汉语,而且了解中国文化、学会适应中国文化环境,实现与中国人的有效交际,这是汉语培训的目标,也是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根本目的。前文提到的文化因素不过是中华浩瀚文化中的冰山一角,但对于学习者来说却是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而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理解。要全面了解中国文化,仅靠汉语培训是不够的,还取决于学习者在中国居留时间的长短、与中国人交际的机会的多少等客观因素,以及他们习得中国文化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培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是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是在将来的研究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1]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18-20.

[2]刘珣,张旺熹,施家炜.关于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问题[A].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8:187-193.

[3]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思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35-138.

[4]毕继万.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5-9.

[5]肖仕琼.文化视域下的外语教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117-126.

ClassNo.:H195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AnalysisofCulturalFactorsinTeachingChineseasaForeignLanguage

Wu Zhong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Trade, Yiwu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ollege,Yiwu, Zhejiang 32200,China)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separable. Training program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aims to improve the learners’ Chinese language ability as well as thei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Teachers should choose those cultural factors which learners need urgently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infiltration in Chinese language training program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planning to strengthen learner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thus, to improve thei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Chinese training program as a second language cultural factor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伍忠丽,硕士,讲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分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浙江省语言文字应用“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ZY2011B12。

1672-6758(2013)04-0028-2

H195

A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