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袁 媛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1],其目的是语言文化之间的对话与沟通。跨文化交际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交际的手段多样而又具体。或是语言符号的交际,或是非语言符号的交际;或书面,或口头;或双向,或单向。但不论采取何种形式,文化都是规约跨文化交际的深层因素。交际的主要渠道是语言。语言不但能储存,描述和传播文化,还在表达方式和深层内涵上受制于文化,直接或间接体现出文化的民族性。归属不同文化圈的语言文化间的差异体现的尤为显豁,如英语和汉语。因此在英汉的跨文化交流中,语言文化差异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也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手段,是求得理解,消除不解和误解的对话。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翻译在文化的接触和沟通中起到不可替代的角色。一方面,“语言文化的发展一定要积极吸取外域文化的有益成分”[2];一方面,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差异是翻译必须处理的首要任务,也是一个难题。由此,强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译者必不可少的。
词语是文化渗透和负载的媒介中最敏感,直接的介质,鲜明地体现着所属文化的内涵。“文化负载词(cultural-loaded words)是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3],其文化特性在另一文化中会出现“词汇空缺”或“词汇冲突”这两种现象。前者是指原语中的词汇仅为原语所独有,译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这类词汇包含的文化信息是最具民族性的;后者是指原语和译语共享的词汇,但这类词汇却具有完全不同的联想意义。
文化负载词具有与生俱来的文化限定性,一旦跨入双语转换的范畴内,两种文化的碰撞就凸现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如何在这个碰撞中将一方的文化信息和意义有效传播到异质文化圈内则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是相互承认,补充和提高的动态关系,翻译是多元文化的平等对话和沟通。文化差异既为翻译制造了种种障碍,更重要的是,又为文化间的相互补充促进提供了契机,它保证了“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互惠”[4]。文化的新鲜可持续的发展更需要从异质文化中寻求借鉴,吸纳新鲜因素。因此文化差异更多的是文化交流的需要和基础。
在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翻译不可能也不应当试图去消除或隐藏语言文化的差异,翻译的基本原则应以“文化传真”为本,即“译语以文化意义的角度准确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5]。使原语文化在译语文化圈中“留异存同”,促进文化间的“和而不同”,即一种文化的异质因素与译语文化相容共存。那么在具体实践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原则就是在保证译文符合译入语语言规则,并使译语读者顺利正确理解译文的基础上,透过语言表层实现文化意义最大额度的移植。
茶文化是经过数千年发展演变而成的独特文化模式,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其系统内渗透了农艺学、生态学、植物学,中医学、民俗学、美学,史学,宗教等多科知识。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它以茶为载体辐射出显性的茶物质文化,集中体现在茶叶种植采制,茶具茶器制造技术上;和深层的精神文化,即“和,俭,美,清,幽”的茶艺茶道核心精髓,集中体现在茶叶茶具茶汤等方面的审美品鉴上。茶文化负载词就是承载茶文化的语域特色词。
茶书是茶典籍中最核心的部分。《续茶经》是一部茶学资料汇编著作。全书共三章十卷,汇集由唐至清近一千年中各类茶事著作之精华,对茶事起源,历代茶叶种植制造,茶艺茶道,茶具制作,茶人茶诗,茶图茶事等一一道来,详细全面地描绘了茶文化的千年发展之印记,立体地构筑了古代茶典籍的资料总结。在这样一部系统而又全面的茶文化资料中,茶文化负载词俯拾皆是,如“茶礼”,“松风”,“金英”,“瑟瑟”等等。它们能否被成功传译对《续茶经》的“文化传真”至关重要。
对茶文化负载词的理解和传递必须站在共时和历时语境的交叉点上。历时文化语境突显跨越千年的茶文化的发展,共时的文化语境突显中英文化差异。很多词汇的文化意义和渊源对于现代中文读者来说都是文化盲点,更不用说是身处另一文化语境的译语读者了。这种共时和历时的文化差异也要求译者在处理茶文化负载词时,要充分关注异质文化因素在译语语境中的构建。构建的关键在于译者对于中国传统茶文化知识的掌握和用译语恰当表达并阐释茶文化的能力。
通过梳理发现,译者使用的方法有:音译加注,直译,直译加注释,音译,直译加注释,意译,直译加意译,或以上方法的灵活搭配运用。下文中笔者将选取相应例子,具体分析这几种方法在译语文化圈中重构原语文化语境时的优劣得失。
1.音译(加注)。
文化的异质性导致很多文化负载词在另一文化中出现“空缺”。这一方面使译者无法在译语寻找到对应指称;另一方面,又为译者的“原味”传达,丰富译语表达形式提供了机会。但音译仅将原语的发音特征介绍给译文,且拼音对于英语读者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增加相关的文化解释,音译才是有意义的。尤其在开创性的译本中,当文化负载词在语篇首次出现时,其相关文化信息必须提供给读者。注释是对相关对象的解释和说明,可分为夹注,脚注和尾注。是有效的文化信息的补偿方法。译者可根据注释内容的长短和位置采取不同的注释形式。如:
例1:“王褒《僮约》前云‘炰鳖烹荼’,后云‘武阳买荼’”。
In the beginning part of A Contract with a Child Servant(Tong Yue)wirrten by Wang Bao,the sentence“cook turtle and brew tu”is mentioned,and in the later part,“buy tu at Wuyang Market.”(Note:the former tu actually refers to a kind of wild vegetable while the latter one means ming,the commonly used term for tender tea)
2.直译(加注)。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方法。译文的语言与原文的语言常常拥有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并能产生相同的效果”[6]。因此,以直译处理文化负载词的优势在于,不但能保留原语的异质表达特征,而且能尽量传达异质风味。如:
例2:湖外紫笋茶出顾渚,在常、湖二郡之间,以其萌茁紫而似笋也。
The tea of Purple Shoot from Huzhou is produced in Guzhu Mountain which lies between the counties of Changzhou and Huzhou.The tea is such named because the buds are purple in color and look like bamboo shoots.
“紫笋茶”是唐朝贡茶,因状如笋芽,绿中带紫而得名,是一个隐喻性茶名,折射出中国传统审美观。”Purple Shoot”保留了原文鲜活灵动的形象,并且两个大写的首字母表明了其术语名称的身份,加上原文语境提供了其茶名的来源,译文读者可了解并欣赏中国的审美心理。又如:
例3:“此物面目严冷,了无和美之态,可谓冷面草也。”
“This stuff looks austere and stern,without any charm of soft fairness.It should be called Cold-Faced Grass.”
在上下文语境的照应下,“Cold-Faced Grass”既保留了新颖的表达方式,又能够为目的语读者理解。但是若直译会导致文化信息流失,仍然要求助于注释,补充文化背景知识,以便达到文化输出之目的。如:
例4:“又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
“In winter time,Seven-Treasure Tea(tea mixed with smashed rice,sesame,soy bean,peanut,slat and dried tangerine peel )and fried wheat cakes with shallot will be served.”
直译之外,译文增加了关于“七宝擂茶”的背景知识介绍,这样才使读者较全面了解这两个概念。
以上几种方法是保留原语的表达形式、形象的首选策略。音译以“不翻之翻”的方式很好的促进原语发音特征在译文中的渗透。中英文化交流历程中,很多词汇都是以音译成功进入对方的语言之中的,当然这需要译语读者一定的接受过程。对于首次英译到英语文化中的茶文化负载词又是如此。直译这一策略的单方面选用必须在语境的帮助下使用,即在上下文语境或文化语境的帮助下,能够传达出原文包含的文化意义,或是一个审美取向,或是一个价值观念。“如果直译能够兼顾显性的语言物质形态和隐性的语言典章文化心理,才能带动原文整体向译文转化”[7]。若单方使用导致隐性内涵缺失,则仍需借助注释加以助解。注释是再现原语文化信息,保留原文化价值的有效补偿机制。译本中的文化注释是以显性文中括号夹注,或隐性直接融入译文行文的方式出现的,这便将文化阐释融合在语篇之中,读者不用费心将目光和注意力在注释和语篇之间来回转换。
注释的功能是为读者传递各种文化信息,或帮助读者提高审美层次。译者曾表示英译本“为希望了解中国文化的目标语读者欣赏并益智”,“保持文本的异域性无疑将有益于世界各国的目标语言读者了解,品赏,学习纯美的中国茶文化”[8]。可以说,这一译本指向对中国茶文化有兴趣的英语读者,而非高端的茶文化学术研究型读者。文本中的注释便表现出译者宽泛普及的补偿视角,即对文化信息的添加不是处处地追本溯源,而是点到为止地帮助目的语读者在语境中理解。作为开创性的文本,这种注释策略不仅符合译者文化输出的初衷,也考虑了读者对于一种陌生的文化的接受力和适应力。
3.意译(加音译)。
意译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6]。跨文化交际翻译强调文化之间的有效对话和沟通,原文的形象,表达方式,各层次意义都在交流的范畴之内。但不同语言在交流的过程中,形式和意义的矛盾时时处处凸现出来,表现为“非此即彼”的针锋相对,即在译语中只能择一传达或必须择一传达。所以,“意译具有遮蔽的倾向”[7]。但为了保证基本信息的传达,必须舍弃一方,舍“原形”而传“原意”。反之,若过分注重形式,进行“硬译”,必定会以形害意,假“传真”真“背叛”。舍弃形式,虽然势必导致原语和译语间信息差的存在,但这种差额翻译亦胜过“背叛”的硬译。不仅克服了语言表达和形象保留上的障碍,也避免基本信息损失或者由于“硬译”造成的文化错觉。如:
例5:凡茶,以水芽为上,小芽次之,中芽又次之。
Among all the varieties,“Juicy Buds”rank the top,followed by“small buds”and“medium buds”.
例6:“(近世有下汤运匙,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战。”
“Those images include birds,beasts,insects,fish,flowers,plants and the like.They look exquisite like paintings,but disappear soon as a flash in the pan.That is due to changes in the tea soup,which is referred to nowadays as“Tea Magic”.
《续茶经》中收录的许多典籍茶书名称是以意译加音译处理的,音译显然是译者对原语语言语音的坚守。《续茶经》画卷般地记载了自茶事兴起以来林林总总的各类茶文化书籍。这些典籍名不仅全面反映了各类茶书的体裁,如“说”,“书”,“跋”,“志”,“谱”等等,还高度浓缩了古代茶人在茶学各方面的总结。直译在这类茶文化负载词面前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而意译则能够把典籍名中反映的典籍内容概括地揭示出来。如:
例7:《茶供说》:Anecdotes and Philosophy on Tea(Cha Gong Shuo)
例8:《茶论》:A Monographic Study on Tea(Cha Lun)
当然,还有很多是不同方法的灵活结合。如,音译,直译加注释(文内阐释):
例9:《群芳谱》:Florilegium:Reference of Tea(Qun Fang Pu)
或者音译,直译和意译结合:
例10:《品茶要录》Dos and Don’ts in Tea Appreciation(Pin Cha Yao Lu)
例11:《建安茶记》Documents on Jian’an Tea(Jian An Cha Ji)
文化多元性使得跨文化交际中契机和障碍并存。翻译可有效促进不同文化的平等接触,借鉴与吸收,使不同文化在动态的交流过程中得到传承,延伸甚至升值。当然,这首先取决于译者的文化立场。如一味归顺于译语文化,原语文化势必被埋没。这不是真正的跨文化交际。所幸,当今中国典籍译者的文化态度都倾向于对本族文化的捍卫上。在《续茶经》译本中,译者以音译,音译加注,直译,直译加注,以及音译,直译加注的几种方式,将译语读者尽力向原语文化拉近。这种强调文化他性的翻译正是译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本族文化的鲜明肯定。对译语读者来说,这种翻译立场还积极促进了其文化适应性和解读能力。意译是文化输出的应变策略。它所造成的部分信息流失是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客观的差异所致,而非译者的主观态度。而进行合理的取舍而译,也是译者为了实现基本的信息传递而采取的顺应的“传真”之举。不同方法的结合则是针对翻译客体的不同表现形式和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的不同密集度而采取的灵活之举。但是无论选用哪种方法,译者都应秉承心中一贯的文化立场,不能随意发挥。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3.
[2]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240.
[3]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232-233.
[4]蔡新乐.套套逻辑的必然—论翻译的非逻辑特质[J].中国翻译,2005(3):3-5.
[5]谢建平.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J].中国翻译,2001,(5):19.
[6]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67.
[7]蔡华.巴赫金诗学视野中的陶渊明诗歌英译复调的翻译实现[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409.
[8]姜欣,姜怡.大中华文库《茶经 续茶经》[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2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