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包容性金融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4-04-24

冯琳

包容性金融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关系研究

冯琳

金融资源的配置由于金融资源追求利益的特性要求,区域综合实力的差距以及政府调控的政策等原因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状况,提倡包容性金融的发展则有助于改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现状。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现状和形成原因,进而分析了包容性金融的发展,并探究了包容性金融和金融资源配置的关系。最后针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从包容性金融的角度提出了优化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具体方法。

包容性;金融;资源配置;融资

一、我国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货币存量、增量以及增长速度都非常高,但是我国的金融资源配置却存在着三大不平衡。

(一)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在我国,由于地理条件等方面的优势,东部区域的经济相对于中西部较发达。这也使得金融资源的分布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区域化特点,即我国绝大部分的金融资源都聚集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区域,但中西部区域却因为经济欠发达使金融资源较为稀缺。

在基础性金融资源配置方面,有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东部地区已经逐渐掌控了大部分的金融资源,中西部地区的金融资源则相对较少。因此现在东部和中西部的区域人均金融资源还有着特别大的差距;东部和中西部区域证券市场的交易规模也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有关保险方面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平衡的。

在机构性金融资源配置方面,东部区域的银行性金融机构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多于中西部区域,证券经营机构在中东部的分布和银行性金融机构一样也存在不平衡性。东部区域的证券运营机构在发展的规模、总体的数量等方面也处于较为显著的领先地位,总的来说,东部地区的金融总量较大,且资本市场的发展较好,企业融资的方式较多,金融和经济的发展相得益彰,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来说较为缺乏。

(二)国有与非国有经济体之间的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目前,我国的国有经济体与非国有经济体的金融资源配置还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基础性金融资源配置方面,尽管国有经济在我国工业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在逐步提升,但想要取得国家在金融方面的扶持却十分困难。大多数的金融资源配置给产出效率低下的国有经济体。

在机构性金融资源配置方面,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国有金融机构不光资产数量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并且在业务的运营中占据垄断位置,非国有金融机构基本上不能与国有金融机构一概而论。因此造成了国有与非国有经济体金融资源发展的不平衡。

(三)城市与乡村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目前,我国城乡资源占有量还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城市和农村资源分配明显偏向城市化,存在着明显的片面性和不平衡性。在基础性金融配置方面,乡村金融资源流入流出比例是极不平衡的。乡村货币资源逐步体现出由下级金融机构向上级金融机构聚集,从乡村向城市聚集的趋向,乡村资源配置也面临着结构性失调的处境。

在机构性金融方面,乡村金融主体的类型较少,目前除了少数几家的国有商行外就只有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近年来刚起步发展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农村信用社占据垄断地位,这大大阻碍了乡村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并且现在绝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真正为农村服务,情况让人十分担忧。

在金融商品资源配置方面,我国乡村的金融工具体系的开展还比较落后,金融产品分布在农村和城市的供应量及需求表现出极大的失衡状况。城市和乡村的资源要素配置得不平衡,是目前制约我国乡村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包容性金融的形成及发展

目前,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和低效率严重阻碍了中国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加大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城乡发展的差距,制约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要改变金融资源配置的现状,必须推动包容性金融的发展。

(一)包容性金融的形成背景和内涵

包容性金融这一概念是 2005 年由联合国提出的,它强调的是通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推动各类金融创新,用可担负的成本将金融服务扩展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给他们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不断增强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之所以强调包容性,是因为市场经济并不是依据公平原则而是根据效率来配置金融资源,市场经济的内在缺陷导致的结果则是小微企业或贫困人群难以获得金融资源。包容性拥有丰富的内涵,它所强调的是:“公平合理的增长,希望变革发展的成果可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致力于经济的平衡稳步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主张投资与贸易政策自由化、便利化,反对保护主义;统筹不同市场主体需要,营建发展的内在动力;注重吸纳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知识,提高文化的先进性等。”

(二)发展包容性金融的意义

包容性金融发展的目标是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包容性金融的核心理念是创造更公平的金融环境,强调的是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它包括几个发展目标:“一是家庭和企业以合理的成本取得更为广泛的金融服务,包括开户、支付、存款、保险、信贷等;二是金融机构稳健,要求有严密的内控,接受市场监督和健全的监管机制;三是金融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能够长期提供金融服务;四是加强金融服务的竞争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提倡包容性金融发展战略,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解决很多金融问题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金融业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金融资源配置和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关系

(一)金融资源配置对包容性金融的影响

1.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影响了包容性金融的发展

目前在我国的企业存在着金融资源调配不合理的情况,一些低效率企业占用较多的金融资源支持,但其产出的效率却是极其低的,相反,许多高效率的组织因为失去金融资源的支持而没有其对应的产出,从而使我国 GDP 的增长缓慢,除此之外,我国城乡区域的金融资源配置也表现出了严重的扭曲和失衡的状态,在区域上忽略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却向市场成熟和产业化水平较高的经济发达区域聚集,在产业上忽略了农村和农业而向城市第二第三产业聚集,在所有权上忽略了民间金融和民营金融机构而向国有金融机构聚集。“城与乡”“大与小”“官与民”矛盾的对立导致金融资源在配置过程中日益向城市等发达地区以及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聚集。

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也造成了金融资源获取的机会不均等,这些现象都与包容性金融的目标相违背,导致其目标无法实现,影响了我国当前“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促改革”的总体任务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包容性金融的发展。

2.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影响了包容性金融的发展

由于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金融市场主体逐步加大了对地区和对象的反向选择,我国目前的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状况使我国的社会收入财富与经济呈现出两级化的趋势,实际上影响了社会公平,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会直接影响社会金融资源分配,进而导致经济发展的失衡,从而严重阻碍了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使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差距,同时也使城乡发展的差距加大。

(二)包容性金融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

1.包容性金融体系能够创造出新的国家竞争力

金融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公共资源,在以前传统的以大银行占据主导地位的金融构造中,金融机构可以随意调动资金,但是却并没有重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尤其是为了满足赶超战略的需求,我国长期存在一些金融压制、资金价格被压低的现象,这些都使金融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程度加剧。但创建包容性金融体系可以将金融资源配置到合乎本国国情要素的禀赋构造中去,并可以创造出新的具有国家竞争优势并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产业。

2.包容性金融有利于促进个体获得金融资源的平等性

包容性金融的发展会使金融供给加大,通过让更多的人参与融资服务,更多的经济主体进入市场,使公众配置金融资源的可能性更多,这样有利于促使个体获得资源的平等性。

3.包容性金融有利于改变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和低效率

包容性金融决定了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有利于逆转资源配置不对称格局,有利于改变金融资源的分布的不平衡状态,加大向普惠金融领域倾斜的力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展包容性金融有利于加快实现当前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促改革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

四、发展包容性金融的有效途径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最理想的境界是其资源配置选择的机会成本最小,单位资源配置的边际收益均衡,金融资源的总体效益能够最大化。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视角发展包容性金融的主要方法有:

(一)政府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合理配置

1.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转变社会融资方式

加大力度发展中国债券市场,不断推进股票上市制度的变革,向社会直接融资的方式转变。要推进金融业综合试点,推动基础性制度的设立,完善市场体制的建设。社会融资方式能够减少其对银行信贷的依赖,不但可以形成银行体系利率市场化变革的外在压力,而且可以缓解银行体系改革的内在风险。

2.以利率价格为主,流动性延续宽松为辅

货币管理部门应该改变以加大存款的准备金率、缩小信贷的规模等调控方式为主的货币政策想法,慢慢改为以利率价格手段为主,流动性延续宽松手段为辅的方针政策。流动性可以适当地宽松余地,能够给与金融资源需求防止影响了实体产业的正常性贷款需求,和利率价格上调联合对金融资源的需求进行有效的调控。

3.鼓励发展地方性小型金融机构

政府主动适时地调整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进度,避免国内的基础设施等固定投资的迅猛增长。鼓励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地方性金融机构,防止出现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在市场中占据垄断位置,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作用奠定了制度基础。

4.加快金融制度的创新和金融体制改革

建立相关配套制度,为资源的合理配置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首先,设立多种金融机构体制并存,协调运转,功能互补的机制,降低进入银行业的门槛,打破当前商业银行垄断的局势,使金融主体可以完全适应当前金融资源配置的需求。其次要鼓励金融工具的创新,这样就会使金融市场优化配置的功能更强,从而实现市场对金融资源配置能够起基础性作用。

(二)用市场化的手段引导金融资源合理配置

1.以经济区域考核管理各银行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比例

在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居民收入存在明显差别甚至逐渐扩大的情况下,应该改变相关的考核管理办法,即改变传统的以法人金融机构作为单位的管理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按照各区域对各地银行的分支机构分别进行考核管理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各地银行机构的存款能真正用于本地贷款,同时有助于同一地区的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能够实现公平竞争,从而使金融资源的合理均衡配置。

2.放宽信贷市场准入门槛,培育发展小微金融机构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金融资源都集中在大型银行,而小微金融机构的所占比重则相对较低,在当前的存款准备率金率以及存贷款比例的管理制度下,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大型银行依然是金融资源不均衡合理流动的主要方式。所以,应该加大支持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力度。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一是推动农村信用社向农商银行改变;二是推动一些管理规范和风险较低,经济效益好的额度较低的贷款公司向社区银行改造。

3.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大财政资金平抑调节力度

利用财政策略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对弱势产业和群体的发展。目前则迫切需要推动下面两个层面的发展:一是加大财政的支出来建立担保机构来进行融资,尽量使金融机构本身所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二是增加财政贴息的力度。对于一些薄利的行业,用规章制度来约束使各级财政差额贴息能够按时到位,并积极拉动一些金融机构加入。

4.建立市场化的金融风险分摊和补偿机制

我国政府几乎肩负着解决金融风险的所有责任,对于金融业的管理则更注重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却把金融市场主体的多样性特点抛之脑后,对于金融产品的创新与金融机构的建立都实施太过严格的监管制度。因而,目前应该加快创建存款的保险制度,从而为小微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发展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开启稳定发展道路。

[1]崔建军.中国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金融视角下的“一个中国,四个世界”[J].当代经济科学,2012,(02).

[2]张琦.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制度创新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03):31-36.

[3]刘玲玲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李建伟,辛波.“包容性增长”视角下农村民生工程金融支持实证研究—基于山东烟台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分析 [J]. 农村经济,2012,(03).

[5]肖本华.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普惠制金融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1,(06).

[6]陆岷峰,李正刚.以金融手段抚平国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构想- 兼论金融在包容性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与策略[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1).

[7]刘芹.从“包容性增长”视角思考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 - 以安徽省阜阳市为例[J].金融纵横,2010,(12).

F830

B

1008-4428(2017)06-81-03

冯琳,男,吉林长春人,管理学硕士,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及国际商务。

本文受 2014 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课题《包容性增长视角下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的区域差异性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14SJB589);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资助项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