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宏观审慎监管与系统性风险

时间:2024-04-24

宋端雅

宏观审慎监管与系统性风险

宋端雅

2008 年金融危机促使学术界及金融行业从业者意识到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性,全面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共识已经达成。据此,文章深入剖析宏观审慎监管的维度和测量工具,进一步证明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结合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提出建议,以此促进宏观审慎监管的完善。

宏观审慎监管;系统性风险

一、引言

2008 年的金融危机堪为“百年难遇”,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等特点,为此各国政府、监管者、金融机构及研究者对系统性风险展开了日趋深入的研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Henry Kaufman(2003)认为系统性风险是一个事件引起系统中一系列连续损失的可能性,国际清算银行对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具体化定义,认为系统性风险就是金融市场的一个参与者不能履约可能带来其他参与者违约的风险。可见,系统性风险是连续且不可预计的,不能像非系统性风险一样通过证券资产组合进行稀释。此外,系统性风险的破坏性可能引发一系列不可估量的恶果,比如银行会发生破产,股票市场会显著震荡,公司流动性会显著递减等。这说明系统性风险本身具有复杂性,表现形式多样性,发展变化动态性等特征。

通过对金融危机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诟病进行反思,众多学者纷纷指出本轮全球金融危机是由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引发金融危机,最终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因此,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对于防范与化解金融危机,维护金融及经济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从系统性风险层面出发,深入探索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和蔓延的原因,并从宏微观审慎监管的维度对系统性风险加以研究,以提出有效应对系统性风险的策略,为建立系统化、国际化的监管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

关于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梳理和归纳,其中一个重要主张就是从宏微观审慎监管的视角进行探究。传统的银行监管理论认为:对银行业的监管最为重要的就是实施微观审慎监管。如果个体金融机构或者金融单位可以实现稳健经营,将可测风险控制在一定的标准之内,那么金融体系作为所有金融机构的集合,同样也会稳定。这一监管理论侧重对单个金融机构风险的监管,忽视了集体行为的反馈。此次金融危机更表明,监管当局过于侧重对单个金融机构风险的监管而忽视了系统性风险对整个银行体系甚至经济体系的影响。微观审慎监管的失败,引起人们纷纷将关注度投向宏观审慎监管,以期待找到适应时代金融安全的监管工具。本文首先分析系统性风险的成因,以说明现代金融体系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纵观现有文献发现,对宏观审慎监管的现有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时间维度和行业维度(谢平等,2013)。

(一)时间维度和顺周期性

顺周期性是指在经济周期中金融变量围绕某一趋势值波动的倾向。研究发现,金融市场结构本身就蕴含了若干顺周期特征,这些顺周期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系统性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监管制度的顺周期性。金融监管制度倾向于在经济衰退时加强监管,而在经济好转或者繁荣的时候放松管制。这种“共振”现象必然加重金融的顺周期性,从而加重经济的周期性表现(陈志强,2011);二是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性。在金融市场低迷时加强对风险敞口的管理,例如减少信贷供给或者减价出售资产,从而使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当经济上行时,放松对信贷风险管理,表现为放松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增强银行的信贷供给。这促进了经济繁荣期时的泡沫累积,强化了经济衰退期的信贷紧缩和资产抛售,从而导致周期性波动上升。三是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顺周期性。主要反映在会计计量的具体方式上,相较于历史价值,公允价值更能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实时价值,可也加剧了资产负债表的变化,通过传导机制的作用加剧了市场变动。四是信用评级的顺周期性。少数几家大型机构提供评级服务,它们几乎垄断了整个行业,且彼此相互关联,因此会有很强的顺周期性。众多市场参与者将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作为重要参考标准,指导业务操作和内部考核,在机构层面便产生了大量的“羊群行为”(Aguiar,2007)。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风险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立和演进的,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市场参与者的顺周期行为以及监管制度的局限性加剧了宏观经济的波动,催化了系统性风险(程启智,2013)。

(二)行业维度和“拥挤交易”

研究表明,若想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市场应存在大量具有稳定预期及不同目标的市场参与者(程启智,陈敏娟,2013)。

但在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之下,不同金融机构服务范围日益趋同,服务的产品和对象的日趋一致。此外,在金融市场日趋自由化与国际化的背景之下,跨市场、跨行业的关联度迅速上升,这些都加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同质性。同质市场难以应对外部经济的冲击,因为所有的金融机构在面对危机时,都会采取雷同的方式来掩盖自身的风险,因此,风险敞口很难覆盖,问题资产的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都有可能随时断裂,这种现象又被称为“拥挤交易”(巴曙松,2010)。即使单家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未集中在某个特定的行业,如果金融机构业务的同质性较高,各个金融机构为了保证自身的稳健性,采取相似的应对措施,风险在系统内转移和扩散,也会产生系统性风险。2008 年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个原因(沈谦,2010)。金融危机前,美国房地产市场欣欣向荣,众多金融机构对该行业青睐有加,大量贷款和投资集中于此,从而使整个金融体系将风险敞口暴露于房地产等行业。当房地产受到外部冲击时,房价下跌,市场参与者对市场风险的判断具有同质性,从而造成了经济走势的趋同性,那么降低风险敞口将极为困难,最终造成流动性不足。因此,当风险偏好的参与者增加、金融市场同质性极高时,系统性风险将会扩大。

随着金融创新脚步的加快,金融动荡的加剧,宏观审慎监管在检测和处理金融风险发挥作用,宏观审慎政策就是要从以上两个维度针对系统性风险,从时间维度上限制系统性风险在金融体系的积累,从横截面维度上限制系统性风险在金融机构之间的传染。以此,降低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或避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和由此给经济社会带来的成本,促使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健的发展。

三、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如何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以及相应的政策工具的探讨。一般来说,只要是出于维持金融稳定的监管工具在理论上都是可以统称为宏观审慎工具。鉴于此,较为有意义的研究范式是在确定监管对象和所处的特定周期阶段以后,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来达到监管的目的。

(一)逆周期监管工具

从上文的讨论之中,金融领域具有顺周期的特征,当整个金融结构都采取同样的策略时,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敞口被放大。从时间维度上看,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顺周期产生的来源,对特定阶段采取措施,通过对逆周期监管工具的运用,抑制金融体系顺周期的特征。总的来说,具体监管工具有以下几种:1.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主要原理是在经济繁荣时期增提资本以吸收经济衰退时期出现的贷款损失,抑制银行信贷对宏观经济波动的放大作用。例如,塞尔协议Ⅲ就提出了资本留存缓冲与逆周期资本缓冲的要求。2.流动性监管工具。基本原理就是在经济繁荣时,鼓励期限和货币匹配;在经济萧条时期,降低流动性超额需求,允许一定程度的期限和币种错配,以此提供资金,减少波动。在操作方式上,可以通过乘数确定对金融结构的流动性覆盖比率以及净稳定资金比率(李文泓,2010)。3.动态拨备工具。该工具运用最为有效的国家是西班牙。其主要运行机理就是,运用参数模型合理调整动态波动设备,在经济繁荣时,提高拨备计提,在经济萧条时,适当减少必备要求,通过形成拨备缓冲池,提高金融体系应对风险的能力,从而减轻顺周期性带来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相关的顺周期监管金融工具还有杠杆率工具,逆周期抵质押价值比率工具,利率工具等。

(二)空间维度的监管工具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基本可以看出,在空间维度的层面,金融机构之间风险的传播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资产负债表渠道;另一个是金融市场渠道(王作文,2013)。在现实中,两种渠道是交互在一起的,渠道中的各种金融结构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业务往来,一旦一方受到外部冲击,另一方就会被波及甚至互相强化,使风险的强度增倍。因此,对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来说,主要任务就是识别这些特定对象并加强监管。1.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的工具。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少重要性监管机构与其他结构的关联性,主要可以通过限制业务范围或者隔离业务以此来降低各机构部门之间的业务关联性。此外,也要重点监测大型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适时提高某些大型金融结构的资本充足率水平。2.对系统重要金融产品的监管工具。有学者指出,在金融机构通过市场渠道发生间接性关联方面,特定的金融产品和工具就是具体的纽带(俞勇、张扬,2010)。我们可以增加附加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或者存款保险的要求等做法,鼓励金融结构业务差异化,降低业务之间的同质性。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对特定金融资产进行征税的方法,增加金融机构资本,抑制持有动机,增加储备资本,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危机救助资本。值得强调的是,具体措施的有效性主要是对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全面分析。

以上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两个角度对宏观审慎监管工具进行了一定的归纳和总结,但是绝对不可以把二者独立开来。通常,系统性风险的爆发一般都是在时间上积累和空间上传播共同作用结果,因此我们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时候,一定要用相关风险防范工具权衡利弊,综合考量。此外,任何方法工具的使用,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在实施的过程中,鉴于金融市场的动态性和风险的多变性,我们需要增强自我主动调整的动机,保持随机应变的弹性和灵活性,确保不同时期的监管需要。

四、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趋势

宏观审慎监管在规避系统性风险、维持金融体系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信息是不对称的、金融市场是多变的、金融风险也是无法预计的,因此,为了有效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需在原有监管机制的基础之上,作出顺应时代的改进和完善。

通过对2018年高考Ⅰ卷理综生物学试题的深入分析,不难发现高考试题更加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这就要求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维、主动探究,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进而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探讨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水平,充分发挥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和育人价值。

(一)巴塞尔协议的演变

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不能脱离银行监管的实践,而其中尤以国际银行监管的巴塞尔协议最为重要(方意,2013)。自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巴塞尔协议由协议Ⅱ升级为协议Ⅲ,将流动性监管和资本监管纳入了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体现了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1.加强资本质量、一致性、透明度,简化资本构成。2.扩大风险覆盖范围。3.引进杠杠杆率监管。4.建立全球流动性标准。基于最新的巴塞尔协议Ⅲ,不难看出,在加强对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控的基础上,金融监管也加强了对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管控。但是,金融危机后对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大体上是从形而上的理念讨论转到具体操作和实施上,新的工具、政策和制度设计大量涌现,不少宏观审慎监管措施被付诸实践,但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理论没有大的突破(邹传伟,2013)。

(二)宏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

尽管微观审慎监管强调对单个金融机构进行风险管控,而宏观审慎监管则侧重系统性风险,但是我们并不是要否定微观审慎监管在金融市场的作用。事实上,微观审慎监管是基础,宏观审慎监管是保障,二者是有机统一的,如果顾此失彼、偏废一方,会使风险的监管的效能大打折扣。因此,在对金融机构进行审慎监管的时候,应该将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兼顾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基础上平衡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以期发挥系统性风险防范效能的最大作用。当然,这是一个非常难以驾驭的平衡,要想达到这一种高度有效的监管效果,前路还很漫长。

(三)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合作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地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已经形成一个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势在必行。有经济学家曾经提出,可以建立“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试图通过信息共享、资源互补来加强政府、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防范。但是,每个国家的金融法规、监管机构的监管理念各有侧重,混业经营的模式不断扩大了监管范围,从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与监管水平的本地化矛盾日益凸显。因此,鉴于当前国际发展趋势,如此大的变革短期难以实现。

五、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宏观审慎监管存在若干的问题

虽然在 2008 年的金融危机中,我国金融机构没有受到强有力的冲击,但这不足以说明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没有问题。与欧美国家相比,我们的宏观审慎监管机制依然存在着些许问题。首先,我国还没有完整的指导框架可以对系统性风险进行监测分析,现有机制侧重于对单个金融机构的监测,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力度不够。这主要体现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分析框架、指标体系以及预警模型的制定和应用上。而且,系统性重要银行仍存在严重的“大而不倒”的问题。我国大多数银行都属于国有银行,出于政府对银行的保护,往往使诸多银行铤而走险,造成杠杆率过高,增大了道德风险和市场调节的难度,易引发系统性风险。此外,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主体尚不够明确。一般来说,央行是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主体,其他部门负责配合央行实施金融监管。但是,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这常常造成权责不明、监管交叉的窘境,从而使得监管协调成本过高,进一步限制了监测的有效性。我国金融监管法制也应该加以完善和健全。

(二)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建议

1.完善审慎监管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有效监管的前提条件,金融业的稳健有序发展更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我国金融机构监管的法律法规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我国审慎监管法律法规进行改进和完善:(1)制定基本法律的实施细则,只有具体阐述基本法律的实施细则才能减少法律漏洞,有效防范金融风险;(2) 解决法律法规中规章条例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冲突,避免矛盾和歧义;(3)修订金融法律法规以适应经济金融快速发展的需要。

2.建立完善的宏观审慎监管机制

进一步明确建立行业风险监管工具、逆周期资本监管制度,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加强央行、财政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分工与合作机制。同时,建立一个职责明确,功能健全的宏观审慎监管的实体机构,并以法规的形式确定其主体地位,以此协调各个监管成员之间的关系,以此防范和处理出现的系统性风险。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开发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工具。在开发监管工具时,要充分考虑资本质量、贷款拨备、流动性标准以及杠杆率等因素。与此同时,还要推动实行差别化监管策略。主要表现在,对系统性重要机构提出附加资本要求,严格杠杆率要求,同时通过监管检查、公司治理的形式降低系统性机构破产倒闭的可能性。

3.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

当前,我国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机制研究才刚刚起步,对于金融机构之间、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发生的内资机理尚不明确,因而需尽快建立一个可以反映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现实状况,统揽全局的数据信息统计体系。通过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可以加大宏观经济数据及银行业系统数据系统的建设力度,实现对金融活动全流程的动态监测,同时,也可以加强银行业与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缓解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

4.宏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

根据前文分析,宏微观审慎监管体制的结合将成为金融监管的有效举措。不难看出,这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的金融发展情况。从前几年的监管实践上来看,我国的监管机构采取更多的是微观审慎监管体制,对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我国应该加强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不仅如此,在实施监管的同时,我们应该注重二者之间的互补,减缓相互的对立,在对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关注的同时加强宏观监管,要有大局意识,兼顾金融风险的外部性和传染性。因而,二者应该是协同前进,不可偏废,我国在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应该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1]Aguiar,Drumond.Business Cycle and Bank Capital[R].FEPWorking Paper.2007:242.

[2]Panetta et al.Financial sector pro-cyclicality:Lesson from crisis. Occasional Paper NO.44,2009.

[3]Zicchino.AModel of Bank CapitalLending and the Macroeconomy:BaselIvs.BaselII.[R].The Manchester School Paper,2006:50-77.

[4] 巴曙松.压力测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J].经济学家,2010,(02).

[5]陈志强.后危机时期的金融稳定机制[J].中国金融,2011,(07):88.

[6]陈启智,陈敏娟.现代金融系统性风险新特征与宏观审慎监管[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03):39-53.

[7]李文泓.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逆周期政策的探讨[J].金融研究,2009,(07).

[8]李文泓,罗猛.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性的实证研究 [J].金融研究,2010,(02):147-157.

[9] 方意.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研究 [D].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3.

[10]李姸.宏观审慎监管与金融稳定[J].金融研究,2009,(08).

[11]沈谦.基于资本监管角度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思考[J].武汉金融,2010,(08):23-25.

[12]王作文.宏观审慎监管理论与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3.

[13]谢平,邹传伟.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研究的新思路[J].金融监管研究,2013 ,(08):1-20.

[14]邹传伟,谢平.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2013.

宋端雅,女,江苏徐州人,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F830.2

A

1008-4428(2017)06-88-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