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史孝林
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
史孝林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表现和载体,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不是一种偶发性的过程,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改变世界的内在诉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延伸和外化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理想的层面上又回归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此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两个层面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
新闻观;哲学基础;实践;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并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创新和继承,在当代中国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用于我国当下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方方面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层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产生不仅离不开马克思的新闻工作经验,其更深层次的根源还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改变世界的内在诉求,这种诉求的最高理想是为了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产生之初就具有这一社会使命,正是由于这种内在的属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彼此相通、相互关联。
首先,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展开和表现,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内在诉求,马克思明确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与以往哲学不同马克思没有单纯地停留在批判中,而是通过社会实践寻求人的解放,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力。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和动力,直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又进一步指导当下社会的新闻实践。实践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认识对于实践又具有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历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对当下新闻实践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性,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网络通讯的普及,在新闻报道领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些不负责的新闻报道以及反动言论严重影响了当下社会舆论,因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当下社会新闻工作的纲领,用以规范和引导社会舆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其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实事求是,正确的认识、反应、影响世界,“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敢于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地、生动活泼的联系”。新闻思想作为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现实和物质世界,因此必须要根据事实和事物的客观规律来进行报道,这是新闻的特性决定的,是新闻活动的内在重要规律,也是新闻接受者对新闻的基本要求。新闻报道首先要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反映人民的呼声,将全部的事实完整地揭露出来。随着微博、贴吧等新媒体传媒的普及和流行,占据了现在年轻人大部分的时间。由于现在年轻人的心智尚不成熟,容易被一些负面报道所引导,而且一些媒体为了博眼球、吸引热点玩“反转”,不断地冲击当下年轻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下的年轻人更渴望情感共鸣,但同时更容易被人利用,因此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规范当下新闻工作却有一定的必要性。
最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都是在一种系统的、全面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中不断地发展。新闻的传播机制,是由对立统一法则规定的,其实施过程中受到对立统一法则的制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报纸作为一个整体处在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之中,新闻报道要真实,就必须关注全面、关注发展,片面地反映事实必然会使报道出现偏差。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信息的矛盾,要根据反馈的信息不断地调整,把握好各要素的协调关系,全面地掌握事物的整体发展过程,使得新闻报道能够具有最大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新闻报道中要注意深刻性和全面性统一,深刻性在于正确把握新闻活动中各种要素的相互关联,全面性在于牢牢把握住事物发展的动态并不断做出调整和回应。因此在新闻工作中要辩证的看待问题,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及时反映新的信息,保证新闻报道能够最大程度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新闻工作从根本上来说属于意识形态,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伴随着当下外国资本对我国新闻媒体的渗透,导致话语权掌控上处于一定的弱势,以及在新闻事业资本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闻异化问题。当下社会的人们热衷于浏览手机网页新闻,有些新闻媒体为了追逐利润,人为制造虚假新闻和反动言论,一些媒体正在变成资本的喉舌而不是人民的喉舌,身处如此背景下的人民不断接受到情感和价值观上的冲击,甚至在潜移默化中沦为资本的“媒奴”,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着重认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对我们当下社会的新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意识到在资本主义下工人所受的剥削,在宗教下人所受的压迫,生灵的苦难和叹息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就背负着将异化的人解救出来的使命。因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之初就有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的使命和诉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人的自由与解放,正是这种内在的属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属性。马克思认为,报刊应该“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一方面新闻事业的建设离不开群众基础并体现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人民报刊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新闻事业的根本在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服务人民的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我国的社会实践中人民性与党性相统一,报刊要正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忠实反映群众意愿,做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我党能够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人民的呼声,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正是这种统一的表现。人民性与党性相统一的前提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具有的哲学基础和时代内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二者紧密相连,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此前提下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前提。同时马克思的实践没有单纯停留在哲学上的批判,而是归于改变世界何以可能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本身就具有服务社会的属性。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相应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地丰富,这一过程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性和科学性的体现。从另一角度来说,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二者的落脚点都回归到关于人的自由与解放的问题上,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史观的最高使命和诉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领域具体化的实现,作为一种工具和载体服务于当下我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在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就新闻舆论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非常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强调“网络是重中之重”,并就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讲话[11]。新闻舆论工作承担着重大的职责和使命,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将党性与人民统一起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同时要注重新闻舆论工作的创新,随着形势的发展,针对特殊问题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担负起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因此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不仅是当前新闻工作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证。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7][8][10]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
[3]朱国圣,林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4]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马克思和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刘建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读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9]郑保卫.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1]***的新闻舆论观[N].人民日报,2016-02-25.
A81
A
1008-4428(2017)06-106-02
史孝林,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人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