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非奥运视阈下中国武术发展研究

时间:2024-08-31

王 占 涛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淄博255000)



非奥运视阈下中国武术发展研究

王 占 涛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淄博255000)

通过分析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现状,认为武术的传承应注重各个层面协调发展,对以入奥为目的的竞技武术的过度侧重已严重地影响了武术的整体传承与普及,武术的国际化必须在保其民族性特点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上开展。提出中国武术在传承、普及和国际化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层面的影响;强调学校武术开展的必要性和武术健身科学化的意义;指出保护民间武术体系的重要性和解决习武者出路的紧迫性;以期为后奥运时代武术发展方向的研究,提供客观论证和相应观点。

非奥运;中国武术;学校武术;武术健身

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健身项目,已有数千年历史,数千年来武术不仅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武术从发生、发展直至成熟无不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之下,在特定历史和传统文化环境中,武术从产生到完善,从简单的攻防动作到复杂的文化结合体,无不表现出对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的依赖。单纯的技击动作与传统文化结合,使其在理论领域的发展成为可能,对同一文化流派的不同理解和中国地域性文化的差异特征,导致中国武术流派林立,而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形态又为武术延续和传承提供了前提条件,“忙时耕田,闲来造拳”是武术在民间传承的形象写照。在这种环境中武术历经千年沧桑,一直长盛不衰;然而自晚清、民国以来,随着火器时代对冷兵器时代更替和西方新文化形态的强势涌入,武术的原生形态遭到了根本动摇。火器的使用颠覆了武术在军事战争中的主导地位,而西方新文化特别是体育文化的舶来,又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产生了严重冲击,洋枪、洋炮、洋体育运动,逐步把武术由主导推向边缘,虽然有“尚武精神”和“强国强种”的号召,有各武术团体对武术运动的发扬与推广,但始终不能挽回武术日趋式微的历史地位,武术原生形态开始淡化,随着对新体育形式的吸收和借鉴,武术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变身。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武术运动给予极大关怀,20世纪80年代国家对武术活动进行了大面积挖掘与整理,对各拳种进行了深入梳理与寻遗,这对武术活动来说起到了极大挽救作用。为使武术得到更好的推广与普及,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又开创了竞技武术领域,同时提出“高、难、美、新”的发展方向,从此武术运动向竞技化方向发展。21世纪以来,中国武术一直以进入奥运会为最高目标,然而,入奥梦想的破灭又给中国武术的发展带来新思考,“中国武术应当如何发展?”[1]300“关乎中国武术未来发展走向的反思,也已成为当前武术学界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2]36。武术不仅要作为我国一种传统体育项目来传承和发扬,更要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保存和继承。由于武术在现代社会已失去了其所生存的历史土壤,那么我们就不可能继续用原有的传承方式来发展武术,既要保留传统武术的精髓,又要进行武术的普及与推广,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不可能用一种模式去涵概,因此,探索武术未来发展范式是维系武术兴衰的关键。

一、中国武术发展模式的反思

(一)调整竞技武术发展战略

竞技武术是我国体育事业与世界接轨并确立以进入奥运会为目标的武术演化的新形式,开创了武术发展的全新领域。竞技武术在武术发展中得到了重点扶持,发展迅速,“竞技武术作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所着重打造的特色品牌,从推广层面上看,能让世界迅速了解中国武术”[3]2,然而,对竞技武术过度侧重却在较大程度上忽略了其它武术形式的发展。近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浪潮的碰撞,使武术融入了较多西方体育因素,而现代武术的竞技化推广模式使武术转入全面的体育化,体育化的目标、体育化的教学与训练模式、体育化的比赛与评判方式,等等,虽然这种体育化形式有利于武术的国际化普及与传播,但同时却带来了武术的单一化和狭窄化。为了迎合体育的国际化形式,现代竞技武术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从评判方式方面都做了较大改革,竞技武术基本全盘吸收了体操的发展模式,从技法、功力、表现形式等几乎完全背离了传统武术,这种变革与其说是武术的竞技化、国际化,倒不如说是武术与其本质特征的彻底剥离。更为甚之并不是因为武术中出现了竞技化的新形式,而是这种竞技武术形式几乎控制着整个武术发展的空间,并且成为院校武术和社会武术的重要推广内容[4]109。全国上下皆以竞技武术发展为潮流,以竞技长拳类、拳械系列套路为训练内容,这造成了武术继承和发展的畸形状态。邱丕相先生指出,当代武术应有三重使命,即文化使命、教育使命、科学使命;其中文化使命为:“把武术作为文化资源来看待,这样才能使其经久不衰、代代相传,”[5]120“向世界传播武术不仅仅指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文化层面”[5]120。中华武术蕴含着哲学、医学、美学、兵法学、养生学、阴阳五行八卦、儒释道等各种中国文化元素,而现代竞技武术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却少之又少,其更注重的是技术层面的发挥,“高、难、美、新”就是明显标志,多年来对竞技武术的过度依赖,影响了武术文化使命的发挥。

竞技武术入奥一直被多数人认为是武术国际传播和发扬的最佳途径,甚至被认为是武术发展的最高目标,然而,入奥的屡次失败又使得中华武术的发展重新陷入迷茫。竞技武术作为武术发展所推崇的最主要形式,已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和热情。为满足现代竞技体育评判方式的需要,武术的民族性特征在不断削减,过度的技术表现掩盖了武术的文化内涵,武术从单个动作到整体编排都进行了非常大的改变,以至于面目全非。不幸的是一味的迎合并没有感动世界。奥运会是世界体育的盛会,武术项目不被奥运会所接受,从侧面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其一,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程度并不是很高,如第九届武术世界锦标赛共有58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有30个国家和地区来自亚洲,其它地区只有28个,从参赛人数来看,参赛名额用足10人的仅13个国家,有10个国家只派1名运动员参加,一些国家可能是象征性地参赛,这恰恰说明武术普及方面有较大欠缺[6]74。普及的好坏则决定于对该事物 “文化认同” 的程度,“文化认同是人们对于某一种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的共识程度与认可的程度。不同的文化体系,使得文化认同也因文化的不同而存在差异”[7]27。武术本身具有非常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文化特征,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有着较强的文化负载能力,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文化的渗透使武术变得博大与繁杂。竞技武术的国际化推广只重视技术层面的输出而忽略了文化层面的传播,这造成武术的国际“文化认同”程度不高,从而严重影响武术的国际化普及。其二,竞技武术的过度体操化,是其未能进入奥运会的又一原因,竞技武术的评判方式基本上套用了体操模式,特别是难度动作的评分,是决定运动员胜败的关键。在竞赛规则的引导下竞技武术过多的注重难度动作得分,套路编排像体操一样多以难度动作为主,竞技武术成了中国化的体操,失去了武术的本质特征。在“奥运瘦身”计划的大背景下,又怎能允许一个和体操类似而又不为世界所熟悉的项目加入呢?其实,武术的国际化推广并不一定以进入奥运会为最终目的,推广武术是为了让世界了解武术、了解武术文化、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精髓,让武术服务于世界人民。对武术的国际化推广不能操之过急、急功近利,武术技术的推广要注重文化的传播。文化的传播有多种方式,武术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质(包括武德文化、尚武精神、刚健有为等等)是武术文化传播的直接素材;另外还可以利用文化的国际交流活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等平台进行武术文化的传播,使世界人民在了解武术的同时,能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只有植根于文化传播土壤中的武术推广才会根深叶茂,武术的国际化传播过程才会脚踏实地,武术的海外普及才会更加广泛。

(二)保障武术基础教育的良好开展

学校武术是我国学校体育中的必修项目,然而,学校武术的开展状况并不乐观。缺乏师资、课程开设不合理、教学模式陈旧、教材设置单一、领导不重视和国家对学校武术的态度不明确,都是制约学校武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改变学校武术状况呼声的提高,这一问题已引起各界人士重视。各种有关学校武术开展策略的研究也层出不穷,而关于武术“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8]76的问题,已成为学校武术研究的基本命题和讨论热点,然而仔细分析这一命题我们不难发现其有一个较为重大的缺陷,使其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命题。首先,我们分析现有命题:“教什么”主要是指教材内容的设置,即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能满足学校教学需要;“谁来教”是指教学师资问题,包括教师资格、数量和质量;“怎么教”是教学手段和方法选择问题。由此看来,这一命题有着较大主观性,并没有考虑到另外两个因素,即“为什么教”和“为什么学”的问题,作为一个完整命题,若缺少了这两个因素,那么我们所进行的一切有关学校武术开展的研究都将失去意义。

“为什么教”是我们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为什么开展学校武术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为什么要教呢?其一,武术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且必须很好的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其二,武术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刚健有为”的思想精髓有利于青少年品格意志的培养;其三,良好的中华武德教育有利于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武术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凝结了厚重的传统文化礼仪。‘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尊师重道’、‘行侠仗义’,重视‘仁义、道德’等传统礼仪一直在武术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9]117。其四,武术有着良好的防身和健身功能,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项目。明白“为什么教”之后,才有“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的问题,否则命题则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另外,“为什么学”是我们必须阐明的又一问题,必须要明确“学”不仅仅是学生完成科目任务,更重要的是对我国传统体育继承和发扬的义务和责任,使青少年明白学习武术的深层意义和自身的民族责任感,进而转变青少年学习武术的态度和积极性,促进学校武术教学工作良好进行。除此之外,学校武术的开展还需要一定政策保障,政策是社会行为的指引,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活动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学校武术开展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与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有关,特别是中小学武术教学。由于中小学有较大的升学压力,升学是学校和家庭关注的主要问题,凡是跟升学有关的科目都会加倍重视,并且加开课外辅导班,与升学无关的科目尽量压缩学时。中小学体育课的开展状况都不乐观,更何况仅作为体育课项目之一的武术。近年来,虽然对于学校武术开展问题的研究颇多,但并没有得出较为一致的意见,因此,硬性规定性显得非常必要。这样可以大大刺激学校武术的开展,改善学校开展武术课程的积极性,增强学校武术开展的动力。各级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集居地,也是武术普及的重要阵地,武术教育搞不好,武术普及就是一句空话,武术的发扬光大更是奢谈,所以,更好地开展武术教育已成为摆在我们当前最迫切的使命[5]120。

(三)武术健身科学化

健身武术是武术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主要形式,提到健身武术,国人对其并不陌生,无论你走到中国的哪个城市或乡村,都会看到一幕幕悠然自得的武术健身场面。武术健身人群绝大多数是自发组织,并且以中老年人居多,健身拳种多以太极拳为主。习练过程中练习者的随意性较大,往往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致、自身感觉进行武术健身练习,没有强度与负荷要求,缺乏健身的理论指导,表现出较大的非科学性。“武术具有底蕴深厚的社会文化价值,易于普及的体育健身优势,身心俱进的全面锻炼功能”[10]122,健身武术开展的科学化是武术普及与发展的必要要求。

1.平衡武术健身人群年龄层次不均衡现象。我国武术健身人群中以中老年人为主,在武术健身人群层次上形成明显的失衡现象。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拳种繁多”,其独有的健壮机体、陶冶精神、塑化民族气节的功能,使其具有较高的健身和娱乐价值。中国武术有130多个拳种派系,特点鲜明、风格各异,“适合各种不同年龄和层次的人群,而且难易程度可控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10]122。面对武术健身人群失衡现象,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武术健身的推广力度,特别应针对青少年健身人群。青少年人群多喜欢选择群体性项目或新兴体育项目,以武术作为健身项目的较少,武术健身推广应从武术文化和民族精神入手,以学校武术课教学为依托向青少年传授适合健身的拳种,传播武术的文化内涵和民族责任感。在青少年人群中形成良好的武术健身氛围,扩大武术健身人群中青少年数量,使我国武术健身人群层次合理,使不均衡现象得以消除。

2.武术健身过程的科学化指导。大众武术健身缺乏科学性指导是目前存在的普遍现象。有关大众武术健身科学性研究颇多,而真正的大众武术健身指导却没有落实,缺乏相应的指导机制和健身指导员。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很高的健身价值,武术锻炼不仅使人体的肌肉、关节、韧带及内脏器官得到充分运动,达到调节体内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内环境、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11]172,还可以陶冶情操、愉悦精神、锻炼人的意志品格。武术健身价值的良好体现离不开对武术健身的科学化指导,在生理方面我们要根据练习者的身体状况,推荐练习的拳种,规定相对的时间和频率,指导练习者活动的量、强度与密度等;在思想上要合理引导锻炼者科学理解武术的健身功能,防止将武术健身功效神秘化,避免武术健身在思想上误入邪路。技术传授和理论指引都是武术健身科学化指导的具体表现,武术健身结合科学化指导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健身效果。当前,我国武术健身形式多样,人员复杂,加强武术健身的科学化指导是武术普及与发展的重要步骤。

二、拯救中国民间武术资源

(一)民间武术传承困境

民间武术是千百年来民间各种拳派体系的统称,包括现存的传统武术形态及其消亡了的拳种门类。民间武术体系庞大,拳类纷呈,1984年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调查统计认为,“全国凡‘历史清楚、脉络有序、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就有128个以上”[12]30。史料证明武术发祥于民间,民间所固有的农耕生活方式是武术发生、发展和衍传的天然土壤,“忙时耕田,闲来造拳,趁余间,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是这种生活方式的贴切表达。武术在数千年演变过程中,一直都维系在民间传承和古代冷兵器战争的背景之下。在中国的封建农耕时代,民间师徒传承是中国武术传承发展的主要方式,古代冷兵器战场是武术操作的实践舞台,地域性文化差异构造了纷杂的拳派特征。从逻辑的观点来看,历史脉络上的民间武术孕育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时间变迁,民间武术正逐渐失去其赖以生存的适宜环境,武术传承方式与现代社会环境的失宜是导致武术走向式微的直接诱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其所植根的生存环境,环境的改变会导致事物发展的变异甚至灭亡。“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民间武术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13]40。现代社会是经济、信息、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冷兵器战场环境和传统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状态几乎被冲击的消亡殆尽。

民间武术在这种自身“内环境”逐步消亡的境况下,生存道路举步维艰。首先,在现代社会经济形态下农村闲置人员越来越少,民间武术“以武谋生”的经济价值越来越低,民间武术的继承人源泉正逐步消失。农耕时代经济发展落后,保镖、护院、授徒、卖艺是习武者的主要谋生手段,谋生价值的体现是民间武术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拳艺的精糙直接决定习武者生活状况的优劣,武术与生活状态的直接关联是习武者奋发习武的巨大激励。现代社会中这种“谋生价值”弱化,导致推动民间武术发展激励因素的消亡,极大地影响了民间武术的发展传承。其次,民间武术师徒传承过程繁复、历时漫长。俗话说“太极十年不出门”,拳谚云:“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千日练剑”,“久练之枪”;又如形意拳讲究“三种劲力”“三层功夫”等等,这些都使得民间武术的传承周期极其繁复与漫长。另外,民间武术成艺复杂,比如二红拳拳派一般要经过拜师、基本功练习、套路练习、对练、功法练习和实战练习,其中实战练习又包括:拆招、喂手、散手、同门访友(比武)、江湖访友等,完成了这一系列程序才可以出师。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完成这一过程显然是不现实的,然而不经过这一过程的历练,习武者又无法达到较高的技艺水平,这种自身特点与现代社会形势相悖逆的现象,也是影响民间武术蕃息的重要原因。再次,国家重视程度不够。20世纪80年代的挖掘整理工作给民间武术带来了暂时希望,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对竞技武术重视,民间武术又一次被冷落。民间习武者都外出务工,民间武师逐渐逝亡,民间武术处于自生自灭的濒危状态,很多拳种都出现“人亡艺绝”现象,近三十年来的忽视,对民间武术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二)民间武术保护措施

面对民间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种种困难,国家的保护政策和全国武术工作者的努力都是拯救民间武术的必要条件。近年来,随着“申遗”工作的进行,已有多个民间武术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遗”在一定程度上对民间武术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申遗”对于民间武术的保护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申遗”能加强对民间武术中“物”的保护。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复制、编辑各种民间武术拳谱、拳理、拳史、功法、名人传记等,对民间武术的文字资料进行妥善保护,也可运用现代科技录制各种拳派动态性、直观性、真实性历史遗存的拳种技艺,记录这些拳种传承发展状况,展示各拳种流传人中较有代表性的技法、技能和风格特点[14]34。第二,“申遗”能加强对民间武术中“人”的保护。“‘传承人’是传统武术保护的核心与灵魂,是武术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托于‘人’而存在的,是以形象、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口传身授为基本方式而得以延续的。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来讲,‘人’就显得格外重要”[14]34。对传承人的保护既要进行物质上的帮扶,又要给予地位上的尊重,物质上的帮扶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传承人”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使其专心于自身的拳派传承,地位上的尊重可使“传承人”感觉到自身价值的重要性,增强“传承人”自信心和从武动力。

除“申遗”之外,人为地创造民间武术成长环境也是一条很好的拯救之路,可以在民间组织各拳派选拔“继承人”,从小开始习练民间武术,其学武之路按照民间武术的传承办法,全面学习某一拳派的拳术、功法和技术理论,通过拆招、喂手、散手等实践手段完成民间武术成艺之道。国家要给这部分“传承人”一定经济补贴,作为非物质文化保护的一种方式。在“传承人”成人艺满后,全国各大体育院校再对其进行筛选考核,合格者可进入体院继续深造,重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理学与训练学。大学深造结束以后返回全国各地,进入特定机构进行民间武术传授。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第一,“传承人”通过习武也可以进入高校深造,并且可以取得比较稳定的工作机会,在求职难度较大的今天,这无疑给民间武术传承者以巨大的动力;第二,通过四年的高校学习,“传承人”能够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和科学理论,增加了其对民间武术理论的认知能力,保障了民间武术传承的科学性。通过“申遗”活动和人为地创造民间武术适宜环境,民间武术的保护工作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习武者的就业问题

武术要有大的发展,就必须解决好习武者的就业问题。不考虑或回避这一问题,中国武术发展的顽症就很难解决,同时这也是对习武者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当今,民间武术基本上是自生自灭,习武者的前途和生计问题没有保障,这种现象极大削弱了民间武术传承的能动性。另外一部分为数较多的习武人群,是全国各武术馆(校)的青少年,他们以武术为技能专长,也期望将来以武术为择业取向,因此解决他们以后的就业问题显得更加重要与迫切。20世纪80年代一部《少林寺》轰动了海内外,全国上下顿时掀起习武热潮,随后成百上千的武校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兴起,武术在中华大地显露出勃勃生机。当时在一些武术大省,如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广东、福建等地,一个县城多的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武馆。时隔二十几年后,现在各地武术馆校数量已经零零星星,只有个别大的武术馆校依然在惨淡经营。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全国武术馆校数量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确实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通过分析这一现象不难发现:其一,《少林寺》及其系列电影让全国青少年萌发了强大的习武冲动,为武术馆校的兴起提供了生源条件;其二,创办武术馆校这一巨大商机,也让不少人展开了对利益的追求。当大批青少年进入武术馆校以后,紧接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制定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在哪里?只有解决这一问题才能保障后续生源的持续性。面对这一问题绝大多数武术馆校都没有给予很好解决,他们所看重的是武术馆校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如“登封市一批武校的开办吸引了5万多来自海内外的学员,极大地促进了该市农业、交通运输、金融、保险 、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据该市有关资料显示,仅习武的学生每年消费粮食高达1350万斤,蔬菜瓜果2400万斤,肉类240万斤,极大地促进了该市的消费增长。两年一次的国际武术节,邀请了众多国内外武术爱好者前来参赛,同时也给河南旅游业带来了很好的效益”[15]14。利益是武术馆校创建的原动力,从根本上讲创办武术馆校“不是为了发展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而只是以营利为目的”[16]1406。

试想一下,全国的武术馆校一年有多少学生毕业,这么大量的毕业生去干什么?“学生进入专业队、高等院校深造的比例很小,向公安、武警、保安部门输送的人才也十分有限,能够担当名牌教练或武打演员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16]1406。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一出校门就成了无业游民,身怀武艺又无职业,现代社会法制又不允许他们去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在不良社会风气下,稍有不慎就会走上犯罪道路,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那么,怎么解决习武青少年的出路问题,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他们之中比较优秀的有可能进入专业队或高等体育院校,部分突出者还可能进入特殊职业,而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大部分普通毕业生而言的。武术馆校毕业生身体素质较好,有较高武术技能和一定文化素养,特别适合入伍或者从事安保工作。针对这部分青少年,一方面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与各家保安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毕业生经过保安公司培训后直接上岗,也可出台政策让保安工作与武术挂钩,没有习武经历者不宜担当国内各种保安工作。这样一来不但能解决大部分习武青少年的就业出路问题,还有利于推动武术普及和发展。为了保证武术馆校毕业生质量,国家要加强对全国各武术馆校的管理与监督,根据武术馆校的质量与规模限定其招生人数,对那些师资、管理、硬件设施等不达标的馆校坚决予以取缔。习武者的数量并不能代表武术发展的质量,全国几十万家武术馆校并不能表明武术的蓬勃发展,相反,每个习武者都能得到合适的安置,都能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习武出路,武术发展步入从入口到出口的良性循环,才是未来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结论

分析现行武术发展模式,总结多年来武术发展得失,人们开始走向了武术发展的回归路线。发展基于传承,对我国民间武术体系的保护和武术的全面普及是武术发展的必要条件,未来武术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包含着承传、普及、推广等重要内容。武术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但首先是民族的,武术的国际化推广必须伴随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使世界在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更好的了解和接受武术。未来武术的繁盛取决于国家的支持和全体武术工作者的群策群力,回顾武术的发展历程,有欣喜也有挫折,有奋进也有迂回,拨乱返正,武术一定会在未来的道路上再次走上属于自己的辉煌。

[1]何英.后奥运时代武术发展再探[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4).

[2]王刚,吴松. 中国武术发展的当代抉择:“求同”乎?“求异”乎?[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4,(2).

[3]王刚.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国学意识”[J].体育学刊,2009,(9).

[4]洪浩,郭怀.竞技武术发展的代价理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3).

[5]邱丕相,马文友. 武术的当代发展与历史使命[J]. 体育学刊,2011,(3).

[6]陈建民,高楚兰.从第九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看武术套路发展态势[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1).

[7]周云红. 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反思:迷失与救赎[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8).

[8]邱丕相,王国志. 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 体育学刊,2006,(2).

[9]王柏利. 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12).

[10]周玉芳,王长琦,席饼嗣.武术大众化与全民健身的推进[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

[11]张兴良,张凤俊,杨文海. 试论武术在全民健身中的功能与作用[J]. 思想战线,2009,(35).

[1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 武术理论基础[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13]郭玉成. 中国民间武术的传承特征、当代价值与发展方略[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

[14]毛景宇,李建钢,高鸿彬.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武术保护的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9).

[15]马宇峰. 武术馆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体育文化导刊,2005,(12).

[16]刘泳,曹晓培. 山东省武术(馆)学校办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

(责任编辑 鲁守博)

2016-06-13

王占涛,男,山东鄄城人,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

G852

A

1672-0040(2016)06-0102-0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