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特征及其模型构建

时间:2024-08-31

白福萍,陈 刚,孙 芳

(山东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一、引言

知识资本被认为是企业最具有竞争性的战略资产,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要素。实践表明,企业的绩效越来越与知识资本密切相关。知识资本是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无形的知识资源,包括显性知识资本和隐性知识资本。由于物质资本和财务资本目前已经在财务报告里得到确认,而只有很少的知识资本在财务报告中得到体现。因此,近二十多年,出现了许多衡量和报告知识资本的模型,目的就是试图在财务报告中确认这些对企业至关重要的资本,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目前知识资本领域主要是研究知识资本的概念、结构、计量与披露等问题,很少研究知识资本进行价值创造的机理与过程。但是,知识资源只有被使用才能创造价值,而且由于其无形的特点,必须与其他的资源结合在一起才能起作用。知识资本在创造价值过程中具有什么显著的特征呢?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机理与途径是什么?目前对这方面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我们认为不应仅仅从静态角度研究知识资本在会计报告中的确认和计量,还要研究知识资本是如何与企业的其他要素资本相互结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不仅要意识到知识资本存量的重要性,还要研究知识资本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及其特征,这样才能够揭开知识资本价值创造的“黑箱”。

二、知识资本的静态与动态观点

目前,主要存在两大类的知识资本定义,一种是把知识资本作为可以衡量的、可分类的资产(Sveiby,1997;Stewart,1997)[1]344-345[2]5-7;另一种是把知识资本作为动态的活动或过程,与企业的能力有关(Edvinsson and Malone,1997; Bontis,1998)[3]10[4]63。其实,第二种定义与知识的价值创造过程不谋而合,所以,既可以把知识认为是一种可以管理和控制的资产或资本,也可以把知识自身就看作是动态的过程。

(一)静态观点:知识作为资产或资本的存量

目前,大多数研究知识资本的学者都把知识资本分为了三部分: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这种知识资本的分类也被业界所接受。这种知识资本概念实际上是包括了所有的无形资本,在会计上知识资本也经常被视为是无形资产的代名词。人力资本指的是嵌入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等;组织资本是指嵌入在组织流程、过程和系统中的组织惯例以及专利等知识产权;关系资本是指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的长期、稳定的关系及社会网络等资本。当然,由于知识资本实际上是所有的无形资本,所以,关于知识资本的结构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把“创新资本”“创业资本”也作为知识资本的构成部分。知识资本的范围越来越宽,原因是人们对知识含义的理解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显性知识资本如知识产权等。自从波兰尼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后,人们逐渐意识到隐性知识在企业价值创造和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知识被古典经济学忽略了。

知识资本的静态观点,是把知识资本作为一种资源,作为企业某一时点的存量。资源基础观和知识基础观认为知识资本是无形的、难以模仿的,具有路径依赖等特征,是企业的关键资源。邸强、唐元虎、张超(2005)认为企业静态的知识资本存量并不等于企业现实的竞争优势[5]1045-1048。知识资本只是为企业提供了在竞争中获胜的一种可能性,要想实现知识资本的真正价值,就需要把静态的知识资本投入到动态的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对其加以利用和有效管理。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把静态的知识转变为资本的过程。

(二)动态观点:知识资本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

知识资本的动态观点,是不仅把知识资本看作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特定时点的流量,而且关注知识资本究竟是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知识资本的动态性是可以看到的,如果从个人层面上说,知识资本不仅仅包括显性知识如学历等,还包括隐性知识如经验、技能、能力;除此之外,隐性知识也包括价值观、动机、情感和行为等。这些认知方面的知识资本会影响个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到价值创造过程。公司内部有许多个体,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利益是不同的,这些在本质上就会影响人们合作与共存的复杂性。所以,知识资本是动态的、复杂的。

学术者和从业者已经开发了许多关于知识资本计量和报告的框架,可是这些框架只是对知识资本进行静态的衡量,不符合知识资本的动态本质。越来越多的文献认为,目前的知识资本衡量不能充分解释由知识资本驱动的价值创造过程(Dumay、Cuganesan, 2011)[6]24-49。因此,静态视角的知识资本是反映企业知识资本的水平,而动态视角的知识资本是研究企业有意识的、系统的知识资本管理行为及知识资本价值创造的路径。换句话说,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知识资本只是企业价值创造潜力的一个关键因素,要想发挥其价值创造功能还应该对其进行管理、利用,使静态的知识资本变为活动中的知识资本。而且,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过程是与其他资本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企业如果有丰富的、优质的知识资本,但是与其他要素资本配置不当、管理不善,不仅不能发挥其价值创造功能,可能还会损害企业的价值。相反,如果企业运用合适的管理手段与方法,优化知识资本的配置,使其与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信息资本等其他要素资本合理配置,就能提高其使用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企业管理和控制知识资本的机制是知识资本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也是把静态的知识资本转变为动态过程的一种手段。目前的知识资本计量模型是把知识资本从其运行的环境中萃取出来,衡量的是静态的、企业在某一点所掌握的知识资本存量,而没有考虑知识资本是通过什么途径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由于知识资本具有动态性和流动性,因此,只有将知识资本置于其所处的特定企业背景环境下,才能分析其复杂性和模糊性。

三、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特征

企业的价值驱动要素主要有:货币资本、机器设备、供应商、客户、专利权、专有技术、内部关系、投资者、流程、企业文化、制度和企业惯例、企业家、员工等。这些价值驱动要素按照是否存在实物形态可以分为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按照其性质,又可以分为货币资本、技术资本、信息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等。知识资本中的人力资本是活要素,是最具有能动性的资本,是无形资本和有形资本的结合体。而技术资本、信息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属于无形资本,也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企业不是封闭的,其价值创造能力会受到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等政策的变化及市场环境动荡等不确定性事件。企业内部因素除了企业可以获取的各种不同资源外,还有企业文化、制度、企业惯例等因素。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就需要具有动态能力,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 企业合理配置自己的资源,把其投入生产经营,产生新的物质和能量,创造出价值。这个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价值创造过程

(一)知识资本创造价值具有规模经济递增效应

在工业经济社会中,核心的资本主要是货币等物质资本,生产要素主要是土地、劳动和资本,这里的资本是指货币资本。传统的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主要是关注货币资本与价值创造的关系。而企业货币资本的来源又分为债务与所有者权益,所以,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如MM理论等也主要研究负债和权益的不同占比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因为这种资本结构只关注货币资本,可以称之为一元资本结构(蒋琰,茅宁,2004)[7]30-34。但是,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随着不断出现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新兴要素资本在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企业的资本结构也由传统的以货币资本为主导的一元资本结构演化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多元资本结构。

企业把一系列要素资本进行有机和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价值。因此,企业创造的价值可以表示为这些要素资本的函数,这个函数关系可以描述为:

Y=F(X1,X2,X3,X4,X5,X6,t)

公式(1)

随着新的商业模式和生产方式等的出现,企业的要素资本也会发生更新迭代,种类会越开越多。价值创造的函数可以表示为n种要素资本创造的价值:

Y=F(X1,X2,X3,X4,X5,X6,t)=F(Xi,t),

i=1,2,……,n

公式(2)

公式(2)中的Y表示某一时期内企业创造的价值,Xi表示某一时点第i种生产要素的数额;t表示时间。对该式两边取对数,然后对时间求导数,可以得到极小单位时间内的变化规律:

公式(3)

公式(3)中,αi为第i种(个)要素资本的收益系数,它是:

公式(4)

i=1,2,……,n;

公式(5)

(二)知识资本创造价值具有乘数效应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寻求新的价值驱动要素。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不是同质的,而是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和自己的异质性资源,如知识、想法等。资源基础观和知识基础观的基本假设是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不是来源于所处行业的动力,而是来源于企业的过程,它会导致企业拥有专有的异质性资源和独特的具有路径依赖的竞争能力。知识基础观认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拥有或占有的关键资源,这些资源的特征主要是难以转移、难以模仿、具有路径依赖等。知识资本完全符合这些特点,因此知识基础观认为,知识资本是企业的核心资本,是异质性资本,是公司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知识资本不仅仅包括人力资本,还包括嵌入在企业的企业战略、企业愿景等知识,这些知识决定了企业的不同发展方向和资源配置,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机会。在传统的财务报表里,物质资产的衡量采用加法规则,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的衡量采用乘法规则。知识资本可以对其他要素资本进行重新配置,能提高企业要素资本的使用效率,起到价值倍增的乘数效应,从而使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大大提升。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存在较多的技术资本和物质资本,甚至虽然技术很先进,但是因为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制度流程和社会关系等知识资本,其先进的技术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变成闲置的资源,企业绩效和价值创造能力也不强。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乘数效应见图2。

图2 企业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乘数效应

(三)知识资本内部各要素及其与其他要素资本之间存在互补性

汪丁丁(2001)认为由于不同的人或企业拥有不同的局部知识,形成了专业化的知识分工。“知识”在“收益递增”经济活动中表现出来强烈的“互补性”[9]84-93。互补性是知识资本发挥价值创造功能的基础, 知识资本价值创造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资本与其他要素资本如物质资本、技术资本等的互补;二是知识资本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补性。知识资本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这三部分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构成了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网络。知识资本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性质、方向也可能会发生改变。知识资本被视为是不同的构成部分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网。例如,投资人力资本能够培养出更多高能力的人才,这样就会形成更好的结构资本;而好的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结合会生产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样就会促进企业声誉、良好的客户关系等关系资本的改善和提高,最终提升企业绩效,创造更多的价值。

蒋琰、茅宁(2008)认为人力资本、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之间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存在着动态的互相影响和转换关系[10]49-56。这三者之间相互转化的动态关系,可以为企业创造建立在关系基础上的租金。Dyer(1998)将“某种资源与其他资源相结合时创造的价值大于其独立创造价值的情形”称之为关系租[11]879。这种不同资源之间构成的关系或形成的不同结构取决于企业的特定环境,具有路径依赖和背景依赖性,其他企业难以模仿和复制。这种关系租实际上就是不同要素资本之间的互补性效应。

不仅知识资本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互补性,知识资本与企业其他要素资本之间也存在互补性。企业是价值创造的实体,把企业的各种要素资本进行结合、配置和管理,创造价值。每一种要素资本都具有不同的功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一部分,彼此之间形成了一个系统,每一种要素对企业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在企业整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各种不同的要素资本之间存在互补性,一种要素不仅会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还可以与其他要素互补,形成“1+1>2”的效应。如果两种要素资本之间的互补性越强,就越具有协同创造价值的作用,每一种要素资本的产出率会因为互补性大大提高。资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合作实际是互补性的体现。

图3 以知识资本为核心的要素资本之间的互补性

(四)知识资本与其他要素资本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替代性是指不同的要素资本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可以替代使用。不同要素资本之间替代性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新兴经济和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使市场对某种要素资本的需求减少,而对另一种要素资本的需求增加导致的。传统工业经济的主要生产要素是货币资本和劳动,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进行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知识资本、技术资本和信息等新兴资本成为关键的要素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等占据主导地位,实现了对传统要素资本的替代。例如,互联网、优步和滴滴出行等共享经济,就增加了对以信任为主体的社会资本的需求,用户体验、企业声誉等社会资本就成为影响这类企业发展和价值创造的重要因素。所以,新兴经济形式的出现会导致企业要素资本的地位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新的生产要素也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出现。二是因为不同的要素资本具有不同的生产率。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新的商业模式不断出现,导致生产要素的组合发生了变化,导致不同要素资本的产出效率发生变化。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和价值增值,低生产率的要素资本最终会被高生产率的要素资本代替。许秀梅(2016)研究发现,技术资本与同质性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要想提升企业价值,需要增加异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人力资本与技术资本的互补性,降低替代性[12]13-24。不同要素资本之间的替代关系和替代弹性是不一样的,也不是无限的。张月玲、林锋(2017)认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任何要素都可能出现过度、短缺或适当的状态[13]118-131。在企业进行要素资本的配置时,要考虑不同要素或同一要素资本不同因素之间的替代效应。

四、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模型

新的技术如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等不断更新迭代,新的商业模式如共享经济等不断出现,企业经营面临的环境几乎是瞬息万变。面对如此剧烈动荡的外部环境,企业调整战略、找准未来发展方向、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对这些变化进行扫描和识别,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具有预见性,有危机感,时刻关注并评估环境变化对企业产生的可能影响。此外,运用多学科人员构成的团队对于感知环境的变化也会起到作用,因为不同学科的人员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在知识内容上是互补的。由于环境是动态的,是变化的,尤其是在这种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所以,企业要对环境变化进行预测,根据环境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对环境的无知,会导致企业丧失发展机会。如果能识别和感知到环境变化的信号,并能正确地应对,企业就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企业家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识别这些环境变化的微弱信号,解释它们,并找出应对措施。所以,企业家为首的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价值观、认知、远见等人力资本是识别外部环境的关键要素,也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确定企业战略后,企业就应该重新配置资源,进入新的生产流程,利用知识资本和其他要素资本创造价值。

知识资本进行价值创造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14]77。直接途径是指把知识资源作为静态的存量,企业将其直接出售,获得的超过投资成本的价值。例如,企业的专利权、专有技术等知识资本在市场上出售或转让。但是,由于知识资本具有溢出性和部分非排他性,在市场直接出售,存在更高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企业通过这种类型的知识资本的获益有限。此外,企业文化、惯例、关系资本等具有路径依赖性,难以转移,难以定价,所以很难通过市场获得收益。间接途径是知识资本的动态观点,即知识资本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与其他要素资本结合在一起,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知识资本融入到企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流程,间接创造价值。具体作用主要有:由于知识资本,可以使流程优化,从而减少要素投入,降低产品成本; 由于知识资本,可以提高企业声誉,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加企业销售收入;知识资本中的企业文化、惯例等结构资本会起到“润滑剂”的作用,能减少企业内部交易成本。间接途径的价值创造是知识资本的主要功能。

企业要想创造出更多的价值,需要提高企业的销售收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就是要“开源节流”。知识资本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最终会以企业收入、成本和利润的结果来衡量。充足的知识资本能够促进企业创新,生产出新产品,并能把它们商业化。也就是说,企业的知识资本会影响到未来的销售额,而未来的销售预测会影响到企业市场价值的大小。图4是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综合模型。

图4 知识资本创造价值的综合模型

企业知识资本决定了企业配置资源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资源配置结构。企业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有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其中间接途径就是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整合企业投入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技术资本等要素资本,起到价值增倍的作用, 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出效率。企业知识资本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 激励员工;提高企业声誉;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和动态能力等。企业要想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实现更多的价值增值,就需要增加知识资本的投入,合理配置要素资本结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