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资源城市绿色转型的研究

时间:2024-08-31

朱阿丽,石学军

(1.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淄博255000;2.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山东淄博255000)



关于资源城市绿色转型的研究

朱阿丽1,石学军2

(1.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淄博255000;2.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山东淄博255000)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冲突困扰着人类,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付出的惨痛代价。我国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认识也历经了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经济增长也曾只注重经济效益,不关注环境问题,给资源环境、生态平衡造成巨大破坏。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改造振兴,非常重视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建议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过程中,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弘扬传统文化优秀生态理念,及早着手鼓励引导绿色接续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绿色发展;资源型城市;生态平衡

一、引言

资源型城市主要指以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263座,其中118座面临转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个世界性课题,“资源枯竭”后转型是每一座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的不二选择。资源型城市不仅要避免“矿竭城衰”的发展轨迹,还要实现绿色发展的华丽转身。

党的十八大把“绿色发展”作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目标是要把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原则[1]。

绿色转型与一般经济转型相比,在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产业、政府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不仅要避免“矿竭城衰”,更要注重绿色经济的实现;相比而言,绿色转型更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生产过程对环境的保护、更加注重资源型产业社会体系的绿色重构,注重转型过程中政府角色的转换,通过约束和管理引导绿色发展。

二、绿色发展理念溯源及其相关研究

长期以来,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冲突困扰着人类,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飞速发展,是人类进入到工业社会以后得出的惨痛教训。20世纪60年代后,伴随着工业化急剧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向人类提出警示。因此,资源城市的转型发展,也开始摒弃20世纪以前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1972年,美国人Donella Meadows、Jorgen Randers、Dennis Meadows合作编著了《增长的极限》[2]5,对西方工业化国家无止境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忽视环境的承载力,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严重质疑。这一时期的绿色生态理念主要集中在污染的末端治理方面。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影响全球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3]21,这份影响全球的报告,系统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分析了全球粮食、人口、物种、工业、资源、能源和人类居住等现状,提出有效利用和开发新资源,提高资源率,降低污染的理念。1989年,《绿色经济的蓝图》作者,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首次提出绿色经济概念,指出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统一,通过对资源环境产品和服务进行合理估价,实现可持续发展[4]26。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也开始集中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城市生态学”“知识型城市”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绿色发展研究,并把发展绿色生态城市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并形成共识:只有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对于衡量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的指标体系,许多国家也开始倾向于应用特别是“人文发展指标”如:“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生态足迹方法”来衡量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与否,提出了建立生态环境和谐新型发展模式,在资源承载力有限的条件下,将绿色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有263座资源型城市,占全国城市的近一半。无疑,这些资源型城市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也为此付出巨大的环境与资源成本,部分城市空气与水体污染严重、土地塌陷,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程度远超过普通城市,矿尽城竭后,不仅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一些破坏生态的问题和因素依然存在: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只注重经济效益,缺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未得到根本性扭转;资源型城市产业内部结构也不够合理,矿产开采业、矿产品粗加工业、化工业等破坏资源、污染严重、高能耗的低端产业比例严重偏高,重工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生态意识历经了一个从空白到逐渐成熟的过程。新中国建立不久,毛泽东提出“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这一思想对改变中国当时一穷二白面貌,迅速解决人民生存困境有积极意义。由于当时急需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出现了只重视经济发展,忽略文化发展;片面追求经济产出和重工业发展(矿物开采是重点工业),不重视生态平衡发展的行为:毁林造田、弃牧填湖、开荒种粮、全民炼钢等。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等党的第二代领导人,提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经济建设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但是膨胀发展的人口和快速增长的工业,还是导致环境污染,生存条件恶化的发展困境。之后经过几代领导人共同努力,生态发展理念已然成为共识。

从21世纪初,中国开始重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标志着资源型城市转型被提升为国家战略的 《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于2007年正式颁布,其中,改善生态环境是指导思想之一。2011年,国家发改委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期间,首次提出“绿色发展规划”,节能减排、气候变化成为国家核心发展目标和核心发展政策之一,绿色发展成为必须考虑的国内外制约条件和最大的限制因素。2013年12月3日,首个针对资源型城市制定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公布,这也是新一届政府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发布的第一个专项规划。但资源开采率低,矿区环境恶化依然严重,矿产业链条延伸短,矿产品附加值低廉的现象依然严重,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长久困扰着我们。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研究,历经了从城市规划学和区域发展学向“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学方面过渡。2001年李国平等学者进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夕阳产业地域的形成、演变与持续发展研究——以东北为例》[5]471,研究了我国以矿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在各个生命周期的特征。此后有多位学者如:曲建升、高峰、丁湘城、张颖等从城市转型模式、生命周期理论、城市转型政策等方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了研究。在我国,绿色发展、生态城概念引起关注是在21世纪初,2001年王宗仁、武子远等人提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建设生态城市”[6]7。以后陆续有学者开始研究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张岩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破题》一文中指出,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机制性、体制性矛盾,而破解的根本出路是改革[7]52。2014年,徐君高、厚宾、王育红研究了生态文明视域下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战略框架及路径设计,从制定低碳产业框架路径、调整生态经济结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几个方面论证了生态城市建设。在城市发展测评方面,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城市课题组,选取4个城市( 广州、宁波、苏州和扬州),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的评估研究,并进行城市生态足迹案例研究[8]36。佘正荣先生从生态伦理学范畴、生态伦理学传统、生态人文素养等方面多角度研究了生态文化[9]98。陈霞、陈云、陈杰探讨了道教生态思想[10]132,陈红兵教授等人则从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和谐理念的角度,阐述了中国传统社会生态和谐的观念[11]62。朱阿丽等学者从低碳经济法律政策角度分析了我国法律现状[12]159。

综上所述,我国对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的研究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学者关于资源城市发展阶段的观点,具有普遍性,但多数是从技术路线着手研究,如城市资源开发周期的特点,科技创新、经济社会的发展给资源型城市带来的影响等。而且大多都是参考国外早期的相关研究成果,如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生态城市理论,知识型城市理论,再结合我国资源型城市实际情况进行特征阐述和应用,生态城市实践方面的落实也有待进一步体系化,特别是要研究适应我国国情的绿色城市发展路径。

以上研究缺乏从人文精神入手研究中国人文精神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相关性实证研究。既没有考虑近一百年来我们向西方学习遗留的强人类中心主义的恶果和影响,也没有考虑不同经济体制下,资源城市转型发展周期及转型方式的不同,没有深入研究从何种视角去探索平衡经济利益与发展矛盾。虽然一些学者研究传统生态观的当代价值,但人文精神与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相关性的实证研究缺乏。

三、思想观念对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可以推进和加强经济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也会阻滞甚至破坏经济的发展。人文理念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伴随着人类文明产生发展,怎样对待我们生存的环境?人类应该以怎样的方式生存?资源城市绿色转型也不仅仅只关乎资源型城市自身发展,它和整个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密切相关,如不把绿色发展看成涉及到整个社会、文化、经济的系统工程,资源城市绿色转型将流于肤浅的口号。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改变,资源城市绿色发展无从谈起。

我国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理念,敬重自然的理念在今天对绿色发展理念有积极的一面,但是我国在西学渐进过程中,这些优秀生态理念遭到极大破坏。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顿感失望,中国人的目光开始彻底投向远方,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掀起打倒孔家店的呼声,将古老文明视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缘由,对传统文化采取了一并彻底扬弃的态度。当时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主张日渐兴盛,西方以经济发展为终极目标,竞争和扩张成为社会主流意识,资本主义价值理念渗透到我国,“经济人”代替“生态人”,割裂了自然与人的关系,甚至接受了人与自然对立的经济发展观念,至今影响深远。

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并争议多年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13]58,在中国似乎开始重蹈这种理论困境的覆辙。从近似白热化的激烈争论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真诚自觉地实践着绿色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传统优秀生态理念被束之高阁,直到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的种种环境问题暴露出来。来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信息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及其钢铁产品需求国,其直接产品就是钢铁[14];中国迅速也正成为汽车销量领跑国:中国2015年汽车销量2459.76万辆,同比增长4.68%,其中大排量车suv的销售量连年呈上升趋势[15]。2014年,中国人口13.68亿人,居世界第一,中国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人口密度约是世界的3.3倍。

人们一边抱怨雾霾、污染的水和流失的水土,一边又在做杀鸡取卵的行为,比如:企业主盲目追求经济最大化而破坏性生产的行为;政府短期经济决策行为;公民喜欢买大排量汽车、乱扔垃圾甚至焚烧有毒垃圾等行为。从历次对环境保护的争议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真诚自觉地实践着绿色发展,是什么造成中国人知行不一的问题严重存在?中国人文生态理念语境下,绿色发展理念的瓶颈在何处?

应该看到,传统文化中,重“私德”轻“公德”的文化现象、面子文化的异化,以及不公正的伦理文化观,这些文化观共同构筑了一股反自然的文化力量暗流,并在社会实践中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我国生态问题一直久治不绝,与此有很大关系。思想文化中的一些落后因素,如多子多福观念、不加节制地吃山珍海味、好面子、追求排场的民众心理对生态建设、生态平衡的破坏是基础性的,对于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的破坏性影响深刻。如何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如何发扬传统生态文化的有益部分,为经济的发展向绿色、健康、和谐、富有活力和生机发展服务,是实现绿色经济,也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深层次的文化原因。

四、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建议

(一)政府合理规划,积极发展本地资源型城市转型绿色接续产业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其关键在于科学培育和选择接续替代产业。接续替代产业应体现绿色城市的大理念,政府在强调从地方实际出发的同时,应大力支持低能耗产业发展,培育低能耗现代科学技术,坚持以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为导向,着重建立生态科技创新转化风险承担机制。在产业布局上,资源型城市发展早期,就应着眼于城市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合理论证,多方选种,培育未来城市稳固绿色生态产业框架。各级政府应从从理论层面反思制度与生态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政府必须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和科学定位,避免决策的随意性。政府应实施绿色产业援助政策,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引导经济发展;发挥地方政府在产业转型中落实者、推动者的作用,编制切实可行的绿色转型规划方案、营造地方经济绿色发展环境、制定与实施经济绿色转型战略。

在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时期,既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吸引新兴产业和企业前来投资,从而调整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也要加强对相关投资企业的管理,注重城市的全局利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良好互动与合作,减少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本,以达到全局利益均衡,从而形成政府和企业的双赢机制。

(二)国外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借鉴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仅仅依靠市场自发机制很难完成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为实现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许多国家设立专门机构,制定城市或地区绿色转型的长期规划。发达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改造振兴,非常重视技术和资金的投入。从德国鲁尔区和美国休斯顿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来看,政府在其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尤为关键。欧盟和美国等国家设立专项基金供鲁尔、休斯顿等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使用。依靠较高的投入和强大的经济基础大力形成这些国家的资源型城市多元化经济,从而实现了高起点转型。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中,都有管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职能,政府主动承担矿业开发造成的社会和环境的历史责任,对指导资源枯竭城市的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些部门专门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修改完善资源法律法规; 充分调动资源型企业的积极性,尽早确定接替资源;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替代发展和改造的规划战略,研究促进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具体政策,指导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充分调动资源型城市城市各方面绿色转型的积极性,用资助和零利率贷款等优惠和激励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老资源型城市创业,切实寻求接替产业,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内的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形成产业替代,建立现代资源体系; 政府对剩余资源重新评价并加以经济利用,达到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限制某些矿业的开发,扶持绿色的接替产业, 建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基金,建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生产补贴机制,如环保资助、价格补贴、税收优惠、资源收购、投资补贴、矿工补贴( 主要是退休金补贴) 、研究与发展补助等; 实施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着力整治环境污染,加快各种生态灾害的综合治理。通过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净化”污染的水体,污浊的空气,充满煤灰的土壤”,建立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保障机制,确立资源型城市城救哺机制,建立实现”生态城市”的长效机制,综合运用命令控制型政策和经济手段,加强矿业的环保税收管理和产权管理; 实施“绿色城市”工程,做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土地复垦等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三)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中的主导作用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可先由政府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总体的发展规划和具体的政策措施,然后在不同地区的资源型城市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划,同时应建立一个单独的具有直接行政管理和处罚权利的职能部门,对转型过程中各职能部门进行审核考评,以提高行事效率。政府应制定新的资源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方针,调整和出台相关的绿色产业政策措施。将资源产业作为基础产业,改造提升现有资源产业,转变经济破坏性增长方式,走技术改造和精深加工之路,延长拓宽绿色产业链条,以此带动下游绿色产业,发展相关绿色产业,尽快调整和制定同资源型产业绿色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如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等。此外政府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为建设绿色城市奠定良好基础。

1.从理论层面反思制度与生态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研究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都有意无意回避从制度上反思自由经济的恶果:在马克思看来,自由经济无序发展,导致社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无度开发发展,是资源严重破坏的根本原因。社会总资源的分配问题,是任何政府都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在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政府如何将社会总资源配置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全局分配,就显得尤为重要。

2.发挥政府引导职能

政府应着力构建起有效的人才、信息、知识产权、投融资、法律等一批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公共平台,形成政府与企业相互协同工作新局面,科研创新是资源型城市降低转型成本,实现绿色转型的前提和保障。实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态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中小企业产业生态化发展,以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建设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城市。

(1)科技方面

地方工作必须强调从地方实际出发,支持低能耗产业发展,培育低能耗现代科学技术,坚持以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为导向,着重建立生态科技创新转化风险承担机制。

(2)产业布局上

在资源型城市发展早期,就应着眼于城市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合理论证,多方选种,培育未来城市稳固绿色生态产业框架。

建立法律体系和专门高新科技产业导入机构,改善环境,吸引生态投资和技术转化,制定政策扶植高新生态技术产业扎根、发展、壮大。

(四)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绿色生态理念

人对自身的认识既决定着他对待外部世界的价值评价,也决定他对待现实世界的价值行为。我们现在的任务,一方面应当着手研究中国人的生态观,另一方面应当大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环境理念,提高文化自信力。要挖掘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中优秀、合理的成分,将绿色生态理念可持续发展观与可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树立正确的绿色生态自然观,探寻社会发展需要的生态保护模式,普及绿色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改变生育观念,改变生活态度和方式,大力提倡低碳生活,提倡节俭自制的生活理念,将环保意识落实到生活实处和法规制度,提升人们的生态文化素养,提倡安贫乐道的高品质绿色文化追求,共同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明天。

[1]国务院.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EB/OL].(2013-12-03)[2015-07-20].http://www.gov.cn/zwgk/2013-12/03/content_2540070.htm.

[2]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 李涛,王智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柯金良,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4]大卫·皮尔斯,阿尼尔·马肯亚,爱德华·巴比尔.绿色经济的蓝图[M].何晓军,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 李国平,玄兆辉,李方.中国夕阳产业地域划分及其类型[J]地理学报,2002,(7).

[6]王宗仁,武子远.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建设生态城市[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1,(2).

[7]张岩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破题[J].中国报道,2014,(1).

[8]杜斌,张坤民,温宗国,宋国君.城市生态足迹计算方法的设计与案例.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4,44(9).

[9]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10]陈霞,陈云,陈杰.道教生态思想研究[M] 成都:巴蜀书社,2010.

[11]陈红兵.传统儒家、道家哲学生态观比较[J]管子学刊,2005,(11).

[12]朱阿丽.我国低碳经济法律政策分析[J]企业经济.2011,(8).

[13]郑慧子.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一个文化进化的观点[J]河南大学学报,2005,(1).

[14]中国产业调研网.2013年我国铁矿石行业市场需求情况解析[EB/OL].(2013-07-08)[2015-06-08].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307/212555.html.

[15]中国产业调研网.2015-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EB/OL] .(2014-12-05)[2015-06-12]http://www.cir.cn/R_JiaoTongYunShu/A5/QiCheFaZhanQuShiYuCeFenXi.html.

(责任编辑杨爽)

On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y

Zhu A’li1, Shi Xuejun2

(1.SchoolofMarxismStudies,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Zibo255000,China;2.EditorialOfficeofJournal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Zibo255000,China)

The conflict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perplexed people for a long time. Human beings, since they entered the industrial era, have paid dear price for their boldness to achiev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cost of environment. In China,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has undergone a process from solely imitating the western to a more mature understanding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Economic growth focusing merely on economic benefits without caring about the eco-environment leads to great damage to recourses, environment and eco-balance. Great importance is attached to the investment of technology and capital during the reform and revitaliz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China, it is suggested that our government should learn about the mature experience from abroad, and offer financial input and supportive policy, develop and promote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xcellent eco-concepts, encourage and guide green sustainable industry.

green development; resource-based cities; eco-balance

2016-03-18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规划重点课题 “山东省资源型城市不同阶段转型模式比较研究”(14GBLJ05)。

朱阿丽,女,山东莒县人,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石学军,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编辑。

X32

A

1672-0040(2016)05-0013-0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