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党外人士在培养学生国家凝聚力中的作用

时间:2024-08-31

高爱民

(兰州工业学院社 会科学系,甘肃 兰州 730050)

高校党外人士在培养学生国家凝聚力中的作用

高爱民

(兰州工业学院社 会科学系,甘肃 兰州 730050)

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使得大学生的国家凝聚力出现了淡化的趋势。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于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凝聚力有着特殊的作用。但要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重点在于加强政治引导,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和谐环境。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大学生;国家凝聚力

国家凝聚力是现代国家的一种重要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不同的群体成员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中产生的认同力,在政府权威和执政理念中产生的感召力,以及在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上产生的吸引力,其状况直接影响到国家竞争力的强弱。在全球化态势下,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国家凝聚力的作用更加突出,但当前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使“国家特性、国民身份危机成了一个全球的现象”[1],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产生了全面的冲击和挑战,使大学生的国家凝聚力出现了淡化的趋势。当前,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凝聚力,是摆在理论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提升大学生国家凝聚力的必要性

作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对国家凝聚力的认同程度,真实地再现了中国社会变革时期国家凝聚力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将直接影响国家凝聚力的整体提升。从这一层面看,十分有必要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国家凝聚力。

一方面,提升大学生国家凝聚力有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2]

另一方面,提升大学生国家凝聚力有助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深刻的影响。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凝聚力,可以更好的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以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除此之外,提升大学生国家凝聚力还有助于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强调的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特点

党外知识分子包括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和无党派的知识分子。在高校中,党外知识分子是构成高校建设的一支重要的组成力量。在高校的三大职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中,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自身特点是分不开的。一是数量多。在高校知识分子这个群体中,党外知识分子往往占到半数以上。这些党外知识分子分布在各个专业领域,承担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二是学历高。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一般都是中高级知识分子,很多具备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不少的还从海外知名高校学成留学归来。三是影响大。在这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中,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所占比例很大。他们在学术领域和社会领域中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四是年轻化。从目前各高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的比例看,其年龄主体在30~50岁之间。这些中青年教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

三、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独特优势

重视发挥党外人士特别是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对于提升大学生国家凝聚力来说,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首先,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参政议政优势,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凝聚力。大学生可以直观地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参政意识、渠道和效果,加强相应的政府公信力教育和执政党主导力教育,坚定对政府和共产党执政的信心,提升国家凝聚力。

其次,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教学科研优势,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凝聚力。他们所取得的成果多方位多角度的体现出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实力和水平。这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他们现身说法,体现在教学、科研及其他各项工作中,这种潜移默化在加强大学生们的国家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更具说服力。

再次,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社会联系优势,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凝聚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社会联系比较广泛,联系着不同的社会群体,他们中有一大批有影响、有声望的人士。在对大学生开展突发事件教育和民族利益教育时,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虽然总体看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提升大学生国家凝聚力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还有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存在价值取向功利化、政治冷漠化等不和谐情况,这也给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凝聚力带来某些消极作用。

四、思路与对策

既然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提升大学生国家凝聚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那么就需要积极探索能促使其积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思路与对策,以避免其消极作用。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三个重要方面入手。

第一,要加强政治引导,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提升大学生国家凝聚力中充分发挥作用提供更坚实的思想基础。要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中间大力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宣传和培训,尤其要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加强“六个为什么”教育,划清“四个重大界限”,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第二,要创新工作机制,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提升大学生国家凝聚力中充分发挥作用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要使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提升大学生国家凝聚力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就要从战略的高度来抓好这项工作,其核心思想就是创新工作机制。

第三,要构建和谐环境,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提升大学生国家凝聚力中充分发挥作用提供更广阔的支撑空间。首先,要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构建和谐的参政议政环境,要强化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激发他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其次,要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构建和谐的教学、科研、生活环境。要给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提供一个能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工作平台,使他们能够干事业、干成事业。除此之外,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也要加以关心,针对高校不同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及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统战工作人员要及时了解协调,排忧解难,化解矛盾,解除其后顾之忧,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最后,要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人数多,但是相对比较分散,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凝聚力,各式各样的联谊会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总之,参政议政环境、教学科研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环境的改善,会激发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热情,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校和国家的建设上来,从而也会使政府权威和执政理念更具感召力,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模式更具吸引力。

[1](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英国综合国力如何[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9009.htm.

[3]韩福魁.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的思考[J].求是,2002(1).

G711

A

1673-1395(2012)04-0134-02

2012-03-02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S[2011]GHBG081)

高爱民(1974—),男,甘肃榆中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宪法与行政法研究。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