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李佳佳
(武汉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法律文本英译中的显化现象微探
李佳佳
(武汉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国内外学者对显化现象的研究成果为法律文本英译中的显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法律文本汉英翻译中常用的显化处理方法有连接词显化、动词名词化、修饰显化、语序调整、古语显化等。对法律文本英译中的显化现象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法律文本翻译的质量。
显化;法律英语;法律翻译;翻译技巧
法律翻译是一种法律转换和语言转换同时进行的双重工作[1](P12),因此法律翻译与其他文体的翻译有一定的差别。法律文体具有高度的严肃性和严密性,其语言庄重、准确、专业化及规范化[2](P200),翻译时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符合上述文体风格。
显化策略作为重要的翻译技巧,对挖掘源语言中的隐含信息,克服语言和社会文化差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对显化现象从整体到细节都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长期积累的研究成果多建立在以文学、科技、新闻等体裁为对象的研究基础之上,以法律文本为对象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则开展得相对较少。因此,及时开展法律文本英译中的显化研究,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
“显化”这一术语最早是由法国学者Vinay与Darbelnet在对法语和英语进行文体对比研究时提出的。它作为“一种文体翻译技巧”,指“在目标语中对原语中隐含的但可以从语境或情境中推断出的信息加以明确说明的过程。”[3](P15)Vinay与Darbelnet这里所论及的“显化”,概念较为宽泛。
House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视角提出了隐性翻译和显性翻译的概念,其本质是对翻译归化和异化思想的发展。[4](P16~23)Vanderauwera主要是从翻译技巧入手,指出了译者所采用的各种显化手法,这些技巧对词汇、句法、语篇及文化层面都有涉及,均不在语言系统差异影响之列,属于非强制显化范畴,与译者的个人文体偏好有关。[5](P45~81)
随着研究的深入,对显化现象的研究从语言对的单项比较逐渐转化为双向比较。Klaudy对显化进行了最为系统的分类,提出了强制性显化、选择性显化、语用性显化、翻译本身固有显化四种显化类型。[6]
Baker首次提出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思想,她认为显化是翻译文本相对于非翻译文本的显性程度提高,即所谓的类比显化。[7](P233~250)Schmied&Schaffler将显化分为结构显化和非结构显化两类,分别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层面。后来又提出了显化的不对称假说,并且指出显化特征可能与文体类型有关。[8](P21~34)
众多学者对显化现象作了详尽的研究,每项研究都有各自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如文体对比、语言文化对比、跨文化语用、翻译技巧、篇章语言学、话语分析和对比语言学等,尽管上述研究成果不尽相同,但为法律文本英译时显化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法律文本规定了人们在法律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是国家权力意志的体现,其英译本应具有功能对等性,语言上同样要求庄重、准确、专业化及规范化。法律文本在翻译时应遵循下列原则:准确性与精确性、清晰性与简明性、一致性与同一性、语言专业化等。[9](P5)结合上述翻译原则,笔者从词汇、句法、篇章等方面对法律英译本中出现的显化现象进行了总结归纳。
(一)连接词的显化
法律文本中立法句的成分可分为四种:法律主体、法律主观要件、情况以及条件[10](P43),谓语的修饰成分分为情况和条件。条件状语在法律文本中频繁出现,在中文中这些条件和情况通常由“如果”、“凡是”引出,而英文则表现为if、where,等等。中文有时会省略这些连接词,但英文把这些连接词显化出来将使法律条文的情况和条件更加清晰。例如:
(1)因而查获其他正犯或共犯者,免除其刑。①参见《台湾刑法—贪污治罪条例》第八条。
译文:Such person shall be exempt from punishment ifas a result of his surrender and his assistance to the police,other accomplices are arrested.
(2)侦查中自白者,减轻其刑。②参见《台湾刑法—组织犯罪防制条例》第八条。
译文:The punishments in Article 3may also be reduced where the accused confesses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二)动词名词化
清晰性与简明性是法律翻译的必要原则之一,译者应在精准的前提下,用简练的词语和句式将原文中的内容表达出来。名词化结构表意精炼,能避免冗长累赘的从句结构,使句子结构简短紧凑;另一方面,名词化往往表达客观,使语言较少呈现主观因素,专门用于严肃、客观地表述所涉及事项。在法律语言中,名词化通常用来压缩冗长的法律条文,使之成为意义更加明确和概括的全面陈述,使法律语言表达精炼而准确,也将法律的尊严和庄严凸显无疑,体现法律文本的权威性和严谨性。例如:
(3)犯第一项之罪者,应于刑之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令入劳动场所,强制工作,其期间为三年;犯前项之罪者,其期间为五年。③参见《台湾刑法—组织犯罪防制条例》第三条。
译文:An offender under the first para-___graph of this Article shall,after completion of the prescribed punishment or grant of amnesty,be required to work in a public service establishment for a period of three years;and five years for an offender under the second paragraph of this Article.
原句中的“执行”、“赦免”两个动词被翻译为“completion of the prescribed punishment”和“grant of amnesty”,这样的名词化结构使法律文件更具严肃性,其表述语气也从“动”到“静”,更符合文本目的,也更容易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
(三)修饰显化
法律作为一种规约性文本,准确性与精确性是法律翻译的基本原则。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不至于因语义上的分歧而发生纠纷,翻译时一词一语都应力求无懈可击,因而,准确措辞是保证翻译准确无误的重要手段。在法律文本的英译过程中,形容词或副词的显化较为明显。这种赘言表达正是为了把意思表达得全面具体、精确到位,以避免曲解或者产生歧义。例如:
(4)参与者,处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一千万元以下罚金。④参见《台湾刑法—组织犯罪防制条例》第三条。
译文:An indictedparticipant to a racketeering criminal organization shall be punished with a fine of not less than ten million New Taiwan dollars and a term of imprisonment not less than six months and not more than five years.
(5)本条例未规定者,适用其他法律之规定。⑤参见《台湾刑法—贪污治罪条例》第十条。
译文:Other laws may be applicable for activities not expressly regulated under this Act.
(四)语序调整
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表达习惯、语言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使得原句中的某些成分在译句中的位置和原句中的位置不同。调整语序是法律英译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显化处理方法。对原句语序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其更符合译文的表达习惯,这将使译文表达更加清晰明了,从而有助于读者的理解。例如:
(6)于九十二年一月十三日本条例修正施行前,犯第十一条第一项、第三项之罪,或犯第四条至第六条之罪而有第十二条之情形,于九十二年一月十三日修正施行后一年内自首者,检察官得为不起诉处分。①参见《台湾刑法—贪污治罪条例》第十条。
译文:The prosecutor may dismiss the case or elect not to charge a case of those offenders who are subject to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12of this statute by virtue of having committed any of the corrupt acts listed in Articles 4through 6with the condition of mitigating circumstances;if the commission of said offense occurred prior to the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Amendment to this Statute,January 13,2003,and the person voluntarily surrendered within one year after the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Amendment to this Statute,January 13,2003.
对于此类复杂的句子,可以先抓住句子的主干结构,即所谓的大句结构,然后再逐步深入各个小句子,层层剖析。句子的主干句为“检察官得为不起诉处分”,处分的是“自首者”,而且是“犯第十一条第一项、第三项之罪,或犯第四条至第六条之罪而有第十二条之情形”的自首者,情况是“于九十二年一月十三日本条例修正施行前”、“于九十二年一月十三日修正施行后一年内”。理清这些后就很好翻译了,主干先翻译出来,修饰语翻译为who引导的定语从句,放在“自首者”的后面,而条件则翻译为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这样的复合句逻辑关系更加严谨,语义更加清晰,防止了歧义。
(五)古语显化
中文法律常以少量的文言文,如“兹、系、谨此、之、其”等来表达法律的正式、庄重,而这些文言文有其本身的意思,其内涵义则与上下文有紧密的联系。此时,就需要译者采用必要的显化处理,对其内涵义进行翻译,否则会造成译文理解的困难。例如:
(7)为保全前三项财物之追缴、价额之追征或财产之抵偿,必要时得酌量扣押其财产。②参见《台湾刑法—贪污治罪条例》第十条。
译文:To ensure the payment of such restitution the defendant's assets and property
may be subject to seizure.
“其”有六种用法:①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它们)的”;②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③那里面的;④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⑤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⑥词尾,在副词后。这个例子中的“其”就是第一种用法,但法律语言力求严谨,为了做到语义准确,防止指代不明确,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时不直接使用这些物主代词,而是阐释其在条款中的特指内涵。前面条款为“犯第四条至第六条之罪者,其所得财物,应予追缴,并依其情节分别没收或发还被害人”,那么后面的人应该是指这个犯罪人,所以,在这里“其”被翻译为“defendant's”。
[1]Sarcevic,Susan.New Approach to Legal Translation[M].The Hague: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7.
[2]李克兴,张新红.法律文本与法律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3]Vinay,Jean-Paul &Jean Darbelnet.Comparative Stylistics of French and English:A Methodology for Translation[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llillg Company,1995.
[4]House,Juliane.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A Model Revisited[M].Tubingen:Gunter Narr,1997.
[5]Vanderauwera,Ria.Dutch Novel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The Transformation of a“Minority”Literature[M].Amsterdam:Rodopi,1985.
[6]Klaudy,Kinga &Krisztina Karoly.Implicitation in Translation:Empirical Evidence for Operational Asymmetry in Translation[J].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2005(l).
[7]Baker,Mona.Text and Technology:In Honour of John Sinclair[M].Philadelphia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3.
[8]Schmied,Josef and Hildegard Schaffler.Explicitation as a Universal Feature of Translation[A].Paper from the 17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lish Language Research on Computerized Corpora(ICAME 17)[C].Amsterdam:Rodopi,1996.
[9]卢敏.英语法律文本的语言特点与翻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10]Fung.S.and Watson-Brown,A.The Template:A Guide for the Analysis of Complex Legislation[M].London:Institute of Advanced Legal Studies of London Univerity,1994.
H315.9
A
1673-1395(2011)11-0085-03
2011-07 -2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YY019)
李佳佳(1987—),女,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叶利荣 E-mail:yelirong@126.co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