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时间:2024-08-31

关 薇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公共外语教学部,辽宁 大连 11605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同时认为语言教学本质上就是文化教学。尤其当我国加入WTO以后,跨文化交际活动变得日益频繁和重要,所以英语教学就应该以跨文化交际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把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相结合。也就是说,语言教学活动不但要训练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才能培养交际能力;充分认识并重视文化差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不了解目的语相关的语用规律、心理观念、民族习俗、词语内涵和文化背景,只是单纯地掌握其词汇、语音和语法,并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母语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迁移,如果不能及时洞察文化差异,就会产生文化负迁移,造成语用失误、语言上的错误或跨文化交际的隔阂,从而对二语习得产生干扰。

某一语言的词汇结构体系和语义结构体系既反映了该语言认知世界的方法,也反映了该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所以,语言教材总是涉及各个学科、各种话题,而且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学习者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与其综合素质息息相关[1]。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把语言看作是自足的、封闭的系统,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语言系统本身,如词汇、语音和语法规则等语言形式,教学目标也只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认为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掌握词汇、语音和语法结构,就能顺利地理解与表达。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尤为突出:虽然学生能在书面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在跨文化交际中却频繁出现文化错误,导致交际失败。其实,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许多方面,中西方国家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在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英语教学应注重语言的使用,以使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因此交际教学法迅速在课堂上得到推广。它既符合目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也适应与日俱增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需要。

学生要想学得好,必须学得活;而要想学得活,就必须博览群书,获得丰富的背景知识。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获取背景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恰当地使用语言就必须考虑各种因素,如跨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等。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所说的英语即使符合语法结构规则,但违反了使用规则,也会犯文化上的错误,导致交际失败。如,中国人打招呼喜欢用:“Where are you going?”或不分场合、地点开口就问:“Have you had your dinner today?”结果对方一头雾水、莫名其妙。这样的表达虽然没有任何语法错误,但它却不符合英语文化中打招呼的习俗,而被误解为侵犯个人隐私,反而成为交流沟通的障碍[2]。

二、跨文化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语言教学是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知识层面上的英语教学仅仅只是语言文化教学中的表层结构,只有注重文化的英语教学才是语言教学的深层结构。文化导入对正确使用语言、理解文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应从词汇、语法、语用、语义联想等几个方面对两种语言作对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能力。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要想掌握和运用任何一种语言,都要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以及这个社会的文化,否则就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语言的交际功能是众多功能中最为主要的功能。

当前,外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不注重文化因素渗透的现象。英语教学的习惯是,把课文当作词汇、语法和句子的载体,却忽视了课文的背景、语言风格以及课文本身[3]。课堂上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词汇讲解、句型分析上,对复杂的长句一步步进行分解,就像推导数学公式那样;对一些优秀的范文也只是如此进行分解,学生根本谈不上理解和欣赏。多数学生也认为,只要背熟单词、理解语法就能学好英语。其结果是,尽管学生的词汇量不小,也很好地掌握了语法知识,但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往往脱离了文化语境,忽视目的语文化,将母语文化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目的语上去,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失误[4]。费时低效、“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非常普遍。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形成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思维。

只有改变教与学的旧观念,才能在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如果不了解目的语文化,就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语言。因为文化的积累、传承和发展依赖于语言文字的运用,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反过来也受到文化的极大影响。由于文化长期渗透、积淀在人们心中,人们的行为方式、态度也就长久地受到影响,在人们的心中牢牢地扎根。比如,“谦虚”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每当中国人听到他人表扬自己时,出于礼貌,总是要客气一下,对他人的表扬用比较委婉的方式加以否定。例如,一位西方人士吃完饭后赞扬一位中国厨师说他菜做得很好,这位厨师本来是下很大功夫做的菜,却连忙答道:“不行不行,还差得很远,对付着吃吧。”这位西方人士大惑不解:自己的判断有问题?也许还会不满,认为你只是敷衍了事。或是认为中国人自卑、虚伪、不诚实。按照西方的习俗,在同样情况下他们并不讲什么客气话,而只是用一句“Thank you”,表示欣然接受你的赞美。中国人则认为西方人这样做显得不够谦虚。这就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意义也不同,所以在学习运用语言时,我们要格外注意如何表达。要想很好地掌握和自如地运用一种语言,我们就一定要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否则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这就是文化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一差异,即使掌握了正确的词汇和语法,在交际运用中也会出现差错。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相关文化背景,也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跨文化思维习惯,把英语学活,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而且有助于学生兼容并蓄,提高文化修养。

三、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还要引导他们挖掘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文化信息。在讲解原文的时候,要考虑两种文化的差异,详细说明文化疑点,使学生接受外来文化,能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广泛的阅读及其他语言交际活动,了解目的语文化,提高学习动力和兴趣,以避免在语言交际中出现“文化休克”现象。

总之,只有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注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真正掌握语言,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好外语,并正确地理解运用外语。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2).

[2]赵爱国,姜雅明.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胡春洞,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法[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4]杨连瑞,刘晓鹏.现代英语教学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