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转喻视角下的英语语篇连贯研究

时间:2024-08-31

曾 倩

转喻视角下的英语语篇连贯研究

曾 倩

在传统修辞学研究中,转喻通常被看作是一种辞格。转喻研究的认知转向不仅使我们对转喻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为传统的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同隐喻一样,转喻从传统的词格提升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认知过程,它既是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同时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又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在实现语篇连贯的众多机制中,转喻是一种重要的深层或隐性衔接手段,它在语篇层面上制约着语言运用的深层次连贯性。

衔接;连贯;转喻;认知

在传统修辞学研究中,转喻被视为语言的比喻,涉及一个语言表达代替另一个语言表达。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人们对转喻的认知遭到了彻底的颠覆。同隐喻一样,转喻从传统的词格提升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认知过程,一种从载体(vehicle)概念到目标(target)概念的心理通达过程(Kovecses and Radden 1998)。转喻研究的认知转向不仅使我们对转喻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为我们传统的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转喻与语言的词法,语法形式之间的联系不断深化。本文试图把转喻与语篇层面的研究联系起来,提出在实现语篇连贯的众多机制中,转喻是一种重要的深层或隐性衔接手段,它在语篇层面上制约着语言运用的深层次连贯性。

一 转喻的认知观

关于转喻的认识,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局限于修辞层面。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转喻被定义为使用一种事物的名称来替代与之相关的另一种事物名称的修辞格。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转喻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Lakoff amp; Johnson(1980)第一次从认知的角度将转喻描述为一个事件通过与其他事件的关系对另一事件进行概念化的认知过程。之后,众多学者又纷纷从不同角度对转喻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如Lakoff 和 Turner (1989)的转喻概念映射观、Langacker(1993)的转喻认知参照点现象以及Croft(1993)的认知域矩阵概念等等。虽然他们观点各异,但对转喻的基本特征却达成了一定的共识。首先,转喻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认知现象。转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它通过事物的某一特征或与其它事物的特殊联系来理解或指代该事物。其次,转喻发生在同一个ICM中。虽然不同学者对ICM这一术语有不同提法,如Langacker的“认知域”或Croft的“认知域矩阵”等等,但本质上来说,都指人类整体知识的认知结构。第三,邻近性是转喻产生的基础,人们利用这种邻近关系借用某一接近的事物来指称实际要表达的事物。转喻的本质特征是事件之间一种基于邻近性基础上的替代关系,它包括部分和整体、容器和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替代关系等。

基于以上认识,同隐喻一样,转喻既是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同时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又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转喻认知观的提出为我们传统的语篇连贯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二 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研究概论

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连贯研究一直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衔接与连贯的关系,不同的意见很多,目前尚无定论。在二者的关系上,Halliday和Hasan认为,衔接是产生语篇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1976)。在他们看来,有了衔接不一定会产生语篇,但是没有衔接则一定不会产生语篇,衔接是连贯的基础。在《英语的衔接》(1976)一书中他们提出了英语语篇连贯中的五种衔接手段,即指称、替代、省略、连接、词汇衔接等,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之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如Hallidayamp;Hasan、

Widdowson、N.E. Enkvist、胡壮麟、张德禄、廖美珍等均对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努力探寻促进语篇连贯的衔接手段。其中,国内学者胡壮麟在1994年出版的《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一书中,提出语篇衔接和连贯的多层次的思想,进一步扩大了衔接的范围:(1)把及物性结构关系作为一种衔接手段,同时附加了同构关系;(2)把语调语音模式纳入衔接范围;(3)把语篇结构作为一种衔接手段;(4)提出了语篇连贯涉及多层次的观点,认为社会符号层对语篇连贯起重要作用。张德禄(2000, 2004)在其研究中又先后提出了(1)跨类衔接机制概念,(2)外指衔接概念,(3)隐性衔接机制的概念,(4)多元意义衔接概念。

通过上述种种研究,我们认识到虽然衔接不是连贯的惟一标准,但各种衔接手段对促进语篇连贯性的生成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要全面说明衔接与连贯的关系,除了要对语言的形式衔接标记的方式进行研究外,还应重视其他因素的作用。Halliday等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应该吸收认知语言学的一些研究成果,把认知的因素引入衔接与连贯关系的讨论中去,丰富衔接理论的内容,从而增强衔接理论的解释力。

三 转喻与语篇连贯

通过对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理论的研究,本文认为转喻是一种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的深层或隐性衔接手段,同隐喻一样,转喻不仅仅具有较强的修辞功能,可以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而且在语篇层面上制约着语言运用的深层次连贯性。

1.间接衔接作用。在语篇中起篇章纽带作用的语法手段很多,照应是其中一种。Halliday and Hason 认为,照应指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语义关系。主要有人称照应(personal reference)、指示照应(demonstrative reference)、比较照应(comparative reference)和分句形照应(clausal reference)等。另外还有外照应,内照应;直接照应,间接照应等等。如:

(1)Tom is talking to a girl. She is his girlfriend.

(2)Jane is very kind girl. She always helps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

在以上两个例句中,分别用代词 “he” 和 “she” 来指代前文中的 Tom 和 Jane, 从而把前后两个分句联系在一起。但当我们面对下列句子时,照应似乎不复存在了。

(3)No.4 plays very well in the match tonight. He is my favorite football star.

(4)John bled so much that it soaked through his bandage and stained his shirt.

在上面例句中,虽然(3)(4)两个句子不像(1)(2)在语言形式之间具有明显的衔接关系,但它们在转喻的作用下可以构建衔接和连贯性。在例(3)中,当读者读到第一句时,No.4与plays well 之间在字面上形成语义冲突,使读者在大脑中寻找前后相适应的意义,根据语境在相邻性原则的基础上,激活与之相关联的the person who always wears the clothes of No.4这一图式,这样才能与he构成前后连贯的照应关系。在此,作为参照点的No.4被背景化,而作为理想的喻标的the person who always wears the clothes of No.4被前景化。由此可见,No.4和he之间的衔接关系的建立须以转喻机制为基础。关系的建立须以转喻推理为基础。在例(4)中,it与bleed的衔接关系需要依赖于这样的推理,即bleed(V)→blood(N)→it(PRON),而用it直接指代bleed(V)是一种转喻用法,因为在it与bleed的关系中,bleed属于以动作指代其结果blood(N)。

2.省略衔接作用。Widdowson(1979:96)认为,语义上连贯的语篇可以没有形式上的衔接纽带。衔接既不是连贯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例如:

(5)A: Can you go to Edinburgh tomorrow?

B: B.E.A. pilot are on strike.

在这个例子中,并没有衔接的形式,但这个对话是连贯的。从B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推敲出否定的答案。又如:

(6)A: That’s the telephone.

B: I’m in the bath.

A: O.K.

这几句话乍看起来叫人如坠云雾,但仔细琢磨,在脑海里再现其语言环境,我们就会发现这几句话在语义上是连贯的,只不过是语言使用过程中存在省略而已。句(5)中,B的回答“B.E.A. pilot are on strike”与其省略部分“I cannot go to Edinburgh.” 构成了因果转喻关系,说话者以原因代结果。同样,例句(6)中,“I’m in the bath”之后省略的“I can’t answer the phone”也是一种以原因代结果的转喻用法,尽管结果被省略了,但读者能够借助于转喻推理迅速激活被省略的成分,建立衔接,营造连贯的语句。由此可见,语言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许多省略形式与完整形式之间就是一种转喻关系,而这种转喻关系虽然不是一种显性衔接手段,但却是促进语篇连贯的重要隐性衔接手段之一,是语篇中的间接省略衔接。

3.事件衔接作用。人类在表征事件的过程中,往往诉诸脚本(script)机制,否则语言材料将显得太匮乏。而对于受话者而言,脚本化过程中被省略的部分可以借助于语境知识而被迅速激活、取回。因此, 脚本化事件表述本身也是一种省略类转喻形式。例如:

(7)John went into a restaurant. He asked the waitress for coq au vin. He paid the bill and left.

该语篇在建构过程中考虑到了听话人所具有的有关餐馆用餐的内化脚本(internalized script)知识,所以听话人易于将缺少的部分补充上,如约翰在点菜前大概要看一下菜谱,在付款、离开之前要先用餐等。人们在大脑的长时记忆中一般储备着餐馆脚本的四个场面:进餐馆、点菜、用餐、离开餐馆。该语篇中将用餐这一场面或环节省掉了。该场面处于待激活的缺省(default)状态, 随时可以由情景语境激活、提取。正常情况下,四个场面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但在实际语言交际过程中,即使其中一、两个缺少,但在人们的心理中仍然是一个部分环节有待激活、补充的整体,这正如一个圆尽管其部分被擦掉了但仍然是个圆一样——其边界尽管是不完整的,但仍然被视作一个连贯的整体。这种推理性连贯机制得益于人所具有的完形心理。

4.整体部分衔接作用。在人类的思维和语言表达中,事物的整体与其部分之间往往构成转喻关系, 这种关系也是建立语篇衔接的一种手段。例如:

(8)A letter was awaiting Sherlock Holmes. The envelope was crumbled, the stamp was half off and the post mark indicated that it had been sent the day before.

[=the envelope of the letter; the stamp of the letter; the post mark of the letter]

在该例中,envelope、stamp和postmark与letter之间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在定冠词的协同作用下,建立起前后紧密衔接的关系,从而获得了连贯的意义。

结论

本文从转喻的认知观角度出发,初步探讨了转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作为认知思维的形式之一,转喻可以帮助构建语篇连贯,是语篇的隐性衔接手段之一。虽然转喻理论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专门从转喻的角度来研究语篇的衔接性和连贯性才刚刚起步,希望本文对今后在这个方面更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Brown G, amp; Yule G. Discouse Analysis [M]. London: Cambridge Press, 1983.

[2]Croft, W. The Role of Domain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 [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3 (4).

[3] Halliday,M. A. K. amp;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6.

[4]Halliday,M. A. K. amp; Hasan.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1985.

[5]Lakoff, George amp; Johnson, Mark.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6]Lakoff, G. and M. Turner. More Than Cool Reason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7] Langacker, R.. Reference point constructions [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3 (4).

[8] Koevecses, Z. and G Radden Metonymy: Developing a cognitive linguistic view [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8(9).

[9] Widdowson, H.G. 1979. Explanation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M]. Oxford: OUP.

[10]胡壮麟.语篇的连贯与衔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11]张德禄.论语篇连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

[12]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当代语言学,2004(2).

[13]李勇忠.语篇构建中的转喻和隐喻[J].外语学刊,2008(2).

ClassNo.:H315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StudyofEnglishTextualCoherencefromthePerspectiveofMetonymy

Zeng Qian

The study of metonymy from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not only makes the understanding of metonymy elevated onto a new level but also offers a new perspective into the traditional linguistic study. Like metaphor, metonymy is regarded as a basic cognitive process human live by. As an important thinking mode and cognitive tool, metonymy serves as a cohesive tool in the use of language. Among these various mechanisms, metonymy is a very important cohesive tool on the deep level, which imposes great restraints on the deep textual coherence.

cohesion;coherence;metonymy;cognition

曾倩,硕士,讲师,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外语系,湖南·长沙。邮政编码:410000

1672-6758(2011)03-0074-2

H315

A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