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张美云
县域经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的重要途径。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但受到资本、技术等非制度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政策、法规等正式制度以及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但在现实中,由于非正式制度难以量化,人们经常忽略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选取河南省三门峡市作为研究对象,该市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拥有比较丰富的非正式制度资源。将它作为参照对象,有利于我们对非正式制度视角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非正式制度概述。
(1)制度的内涵、构成及制度变迁。
制度是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正式制度又称正式规则,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和个别契约等。非正式制度又称非正式规则,包括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宗教等。制度形成后还需要相应的实施机制,来保证其存在价值和运行效率。[1]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类型。前者一般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和替代,或是新制度的安排和创造。与正式制度相比,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时滞更为明显。后者一般是以政府命令或法律的形式引入和实施的,它能够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但有时会引发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冲突。因此在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中要注意加强非正式制度的建设。[2]
(2)非正式制度的内涵、特征及类型。
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日常生活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且世代传承下来,一般具有形成的自发性、维持的非强制性、发展的路径性、变迁的时滞性等特征,其主要分类如下。
①根据成因,非正式制度可分为历史性的非正式制度和特定性非正式制度。前者是长期经验积累形成的,较强调非正式制度演化路径的历史性。后者强调在特定环境中共同体内成员经过博弈而有意识形成的非正式制度。
②依据是否与正式制度兼容来划分,非正式制度可分为相容的非正式制度和相悖的非正式制度。在制度结构中,正式制度的有效运行取决于非正式制度的支持。相容的非正式制度是适应或者拥护正式制度而存在的。而相悖的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内容是背道而驰的。当正式制度不完善或者实施力度不够时,相悖的非正式制度就会取代正式制度来发挥作用。[3]
(3)非正式制度的主要经济功能。
①凝聚功能。非正式制度一旦形成就很难发生变迁。因而生活在某一共同传统下的社会成员,较容易形成一致或相似的区域文化心理。这种区域文化心理能够体现出世代传承的亲缘意识,可以增强社会成员彼此之间的认同感,从而起到凝聚社会力量的作用。
②激励功能。非正式制度包含着一些价值取向和行为评价准则,当人们尊重它们时就会受到社会的赞同,反之则会受到一定的否定。因此,非正式制度具有激励功能,它给予人们巨大的精神动力去作出某种选择。
③规范功能。非正式制度经常表现为世代相传的习惯习俗,所以它往往具有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功能。但由于在非正式制度中凝结着社会成员对以往经验或现象等的崇敬,所以常常以无形方式表现出来的某种规范作用一般不具有国家强制性。
④评价功能。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准则,非正式制度的评价功能往往带有道德经验性的色彩。因为非正式制度经常借助于某些世代传承的共同原则,对社会成员行为的合理性进行道德判断。[4]
2.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关系。
(1)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区别。
①表现形式不同:前者是无形的,而后者有其明确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
②实现机制不同:前者是内在的心理约束,违反后一般只受到社会的否定和良心的谴责,而不会受到法律方面的制裁。后者具有外在的强制约束机制,违反后可能招致组织纪律或国家法律的制裁。
③实施成本不同。前者的实行依靠人们的自觉自愿或风俗习惯,其实施几乎不要花费多大的社会成本。而后者制定和执行需要建立一套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一定的工作程序,其运行成本较高。
④变迁速度不同。前者的形成一般需要较长时间,且一旦形成就具有较大稳定性,其变迁是一个相对较慢的过程。后者建立过程所需时间较短,其变迁也可在较短时间内以激进的方式完成。
⑤可移植性不同。前者的移植取决于所移植国家的技术变迁状况和接受国的文化遗产对移植对象的相容程度。而后者较容易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之间得以成功移植。[5]
(2)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联系。
二者相互生成、不可分割。就制度起源看,正式制度是在习惯习俗等非正式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一定的正式制度确立后必将约束人们的行为选择,而且当这种正式制度被废除后,其则可能演化为一种新的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依赖正式制度的支撑。同样,正式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也需要非正式制度的辅助。再者,由于非正式制度的约束是非强制性的,其必须借助于正式制度的支持,才能有效地发挥其约束力。[6]
三门峡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共有5个县域经济单位(不含市辖区),分别为义马市、灵宝市、渑池县、陕县和卢氏县,面积为1009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7.88%,人口为192.553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 86.39%。改革开放后,三门峡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相当引人注目的成就,经济总量持续增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各种发展条件得到改善,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整体经济实力有待增强、工业化水平偏低、农民人均GDP偏低、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等。随着国家中部崛起、大中原经济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综合试验区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出台及系列相关政策的实施,三门峡县域经济发展有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在这些正式制度的作用下,三门峡县域经济发展应协调好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重视发挥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意识形态: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
在非正式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人们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它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意识形态具有制度、预测和教化等功能。在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可以简化决策过程从而节约交易费用、有利于克服搭便车、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非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等。成功的意识形态具有全局性、合理性、灵活性等特征,可以提高经济绩效。意识形态能够影响经济发展,其变迁也是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下的一部分,三门峡县域地区也是国家意识形态作用下的区域。由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整合性和强制性,客观上会对当地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等进行整合和制约。三门峡县域内的一些群众由于长期处于经济较落后的环境之下,人际交流的缺乏和信息传递的相对闭塞,导致了其意识形态固化,思维方式单一。他们的经济活动也往往受到影响,有时出现了非经济理性的选择。所以要重视当地正确意识形态的构建,使其与国家意识形态相匹配,并且积极发挥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7]
2.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的客观背景。
文化传统是指文化的传统,具有高稳定性和多功能性等特征。狭义的文化传统是指制度文化和习惯习俗等。广义的文化传统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一切稳定的文化特质,包括狭义的文化传统和建筑模式、语言文字和服装服饰等。文化传统可以塑造经济主体,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种文化支撑会影响经济绩效。当文化传统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时,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过来经济的发展也会导致文化传统的变迁。三门峡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当地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如仰韶文化、虢国文化、老子《道德经》演化而来的道家文化等。县域内广大群众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深受“清静无为、反对斗争”和“礼仪诚信”等思想的影响。这些独特的区域文化传统,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当地独特丰富的文化资源并推向市场,必将带来文化产业以及旅游业等的快速发展,同时还可以在吸引外来资金和优秀人才等方面推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作为文化产业的源泉,三门峡县域内的文化传统资源可以被多次重复开发和利用,持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宗教: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主观世界上的颠倒了的异化的反应,它起源于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社会的关系,具有信仰、权利、道德、文化等功能。作为一种信仰系统,宗教可以规范人们的生活态度而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推动力、减轻信徒经济负担、促进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等。但是如果信教人数的比例过高,会延缓经济发展,过度的宗教经济的积累和消费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宗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的非正式制度,经济的发展也会推动宗教的变迁。三门峡县域内拥有丰富的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资源,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广大信徒勤劳致富,通过改善基础条件、发展工业、提升民族教育等途径积极发展经济,同时也带动了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价值观念:经济发展的价值支柱。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价值观念可以看作对经济发展过程进行价值判断的评价标准和观念的总和,具有多元性、多层次性和阶段性等特征,可以起到认识、刺激和调节等功能。价值观念可以矫正社会经济行为、调节经济关系、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等。但是价值观念要实现影响经济发展的作用,必须通过实践的途径。在三门峡市县域内,价值观念伴随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变化,又对后者起着重大的反作用。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区域内社会结构和大众生活方式的变化,进一步引发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同时,价值观念也会成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5.伦理道德:经济发展的精神构件。
涉及伦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伦理道德是一种规范,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精神构件,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经济效益。伦理道德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价值追求。从积极角度来看,伦理道德可以为人们的经济努力提供激励、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合作规模经济效益、影响人们的进取精神等。伦理道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其他经济资源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它对县域内各种关系和人们的行为进行调节,从而保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现。
6.习惯习俗:经济发展的潜在镜像。
习惯习俗属于狭义的文化传统。习惯是指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合理预期,并且为大家不自觉遵循的某些重复性做法,可以用于个人和社会,具有客观性、先验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等特征。习俗是某一地区在社会发展中传承下来的各种风尚、习惯的总和,具有非理性、传承性、变异性、地方性等特征,它完全是社会性的。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习惯习俗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它既是经济发展的背景,也是经济发展的参与因素。县域内各个单位具有相异的风俗习惯,丰富了区域的文化资源。风俗习惯作为一种在社会发展变迁中沉淀下来的社会意识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人们的行为。[8]
在当前形势下,一些非正式制度对三门峡市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意识形态往往是制度创新的先导、各种伦理道德可以凝聚区域团结进取精神等。但是一些非正式制度却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如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市场观念淡漠、官本位思想浓厚、功利主义自然观导致大众生态保护意识差等。所以必须大力推动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与创新,使其与正式制度协调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1.积极借鉴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非正式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教育、舆论等手段,逐步提高人口素质,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的关系。因为公务人员是政府推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实施者和政府职能转变的真正践行者,所以尤其应提高政府公务员的素质。
2.加快县域内基础设施建设,为非正式制度变迁提供良好的环境。三门峡县域内基础设施普遍较落后,而且有些偏远的山区,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人们只能选择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规律和相应的习俗安排,这也就导致了当地的愚昧落后、封闭守旧的价值观念。改变这种落后的非正式制度,需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因此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交通便利、信息流畅,让更多的人走出去接触新思想和观念,同时把这种思想带回当地。同时,利用完善的基础设施,加快正式制度的扩散和辐射效应,促进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发挥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等,在实践中确立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伦理规范,从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4.改变传统的功利主义自然观,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三门峡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应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结合。
虽然非正式制度难以度量,但我们应该重视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我们还要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中考察制度变迁。三门峡市县域经济发展应该既是正式制度的变迁与创新过程,又是非正式制度扬弃与重建的过程。如果单纯注重正式制度的改革,忽视非正式制度对其影响作用,势必会影响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14-120.
[2]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J].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3]王文贵.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一个总括性的分析[J].江汉论坛,2006(6).
[4]罗昌瀚.非正式制度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J].理论探讨,2006(2).
[5]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20-123.
[6]罗能生,胡舜.制度、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2-5.
[7]马丽雅.非正式制度视角下的西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J].合作经济与开发,2010(11):14-15.
[8]王文贵.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9-31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