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研究

时间:2024-08-31

苏 姗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和国家的建设投入,高等教育的生力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为了借鉴国外成熟职教理念,形成品牌特色,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国际化道路。作为高职国际化的窗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迅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院校层次逐步提高,合作模式也趋于多样化。在此背景下,教育部2010杭州会议提出高职(尤其是各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要招收海外留学生、加强海外办学点建设的意向。但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困于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很少能够达到合作院校的语言要求,学生多是单向的国内学习,输出已是困难,更不用说全方位有效对流。中外合作办学变质为国内院校扩大招生途径,国外对口院校“吸金”的手段而已。因此,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中外合作办学能否深度发展,高职国际化策略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 研究现状综述

在中国知网输入中外合作办学,仅2008年至2010年期间就有各类论文989篇;输入英语应用能力,自2008年至2010年期间的研究成果更是多达1076篇。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多是探讨合作办学现状、问题、对策(王静梅,2008;王晓明,2009;陈曼莉,潘娜2010);中外合作的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毛萍,2008;孙瑞,2009;赵雷,2010);合作办学教学及外教管理(谭玲玲,2008;郑秋芳2009)。关于英语应用能力的研究多是教学法的改革与实践(王婧,彭慧,张爱玲,2008;王玉,马春霞,曹艳琴,2009);影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原因探讨(金凤,2008;林景英,2009);职业需求与英语应用能力关系(白丹,2008;邵青臣,姚永华,2009;莫敏,2010)。但输入中外合作办学英语应用能力时根本没有直接研究成果,只有寥寥几篇与中外合作办学相关。针对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前景和目前研究现状,笔者认为对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的途径研究势在必行。

三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特殊性

高职教育从无到有,从创办初期的鲜有问津到在校生占据高校生源的一半只有短短的十年。可以说,高职教育正处于学习、借鉴、发展的阶段。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肩负着引进国外成熟职教理念与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有益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的历史性任务(江颖,2010)。同时,教育和人才的国际化是未来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是展现中国职教特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窗口。经调研,困难的是目前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基本全部是二专批次招生,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主动学习的习惯缺失,选择合作办学项目的动机千差万别。学生完成国内学业后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离合作院校的语言要求相距甚远,无法走出国门,实现良性对流。因此,为了实现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任务以及教育和人才国际化的使命,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势在必行。

四 英语应用能力提升路径

1.教师角色转换。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是传统意义上人们对教师的理解和期望。那么现代教师,尤其是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英语教师究竟该充当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呢?是专家?无法挑战的权威?笔者认为,随着知识的膨胀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一言堂”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英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也要及时转变以跟得上学生需求。首先,教师应该是联结者(connector),每一个教师都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其他老师之间的联系人,一面连接着学生,一面连接着好的思想,好的书籍文章,甚至好的网站,或者音频、视频资源和多媒体设备。其次教师应该是一名合格的教练(coach),向导(guide),协助者(facilitator),甚至导演(director),来教授、指导、训练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思考者、实践者;引导学生习得询问、争论、挑战、质疑等英语学习思维方式;控制课堂的节奏和进程。此外,教师还可以是催化剂(catalyst)和关爱者(caregiver),他能够敏锐洞察学生的思想动态,能以言行感染身边的学生,知道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知道在合适的时间,以适当的形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开课前的测试、分析与调查。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生源的现状前文已叙,面对这一状况,究竟该怎样切入?笔者认为开课前的语言测试、分析与调查(test,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十分必要。当然,测试的目的不是简单得个分数,分出三六九等,重要的是通过分析发现学生英语语言体系中的薄弱环节(find the hole),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习惯和动机以及对大学阶段语言学习的期待。此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辅导员老师要配合语言老师对学生的生源地、家庭状况、语言学习的设备投入等方面进行调研,并形成相关调研数据报告。通过这些前期的准备,语言教师能更准确掌握班级的整体状况,能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目标、需求。在了解学生基础的情况下,按照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理论(input and output theory)准备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材料(understandable materials),能给学生创造“跳一跳,够得到”的语言学习氛围,上课目标性,针对性强,能做到有的放矢。

3.网络教学工具的学习应用。

当代高职学生,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虽然基础较差、自主学习习惯也不是太好,但他们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对现代的网路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影像异常地感兴趣。这一点也是很多学生管理者比较担心的地方,害怕学生迷恋网络,荒废学业,所以竭尽所能减少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然而,英语教师却可以合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学习掌握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并用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网络上有很多语言学习工具,英语教师可以创建网络wikipage,并要求学生在此平台总结发布学习经验,交流心得体会;也可以利用freerice.com网络平台来帮助学生记忆词汇,扩展词汇量;可以利用wordle.net来创造学生喜欢的图形;也可以利用quizstar.4teacher.org来创建在线英语测验;抑或应用eslvideo资源,通过影像视频学英语。总之,这些网络工具的应用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期待,还可以创造让学生较为容易融入的,熟悉和喜欢的语言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这些网络工具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愿意把课余时间花费在与语言学习有关的事情上。

4.外教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与中外师资形成合力。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基本都有外籍教师,外教有其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熟练的语言使用技巧,流畅的表达,原汁原味的发音,他们在语言的教授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的教学安排和过多的条条框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教作用的发挥。笔者发现,国内成年的二语习得者(second language learner)多是通过汉语对等词(Chinese equivalents)来记忆英语单词,在词汇文化内涵上往往比较挣扎,选词造句和语言表达上汉语思维的痕迹十分明显,再加上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基础较差,词汇量较小。因此在课程选择上,建议安排外教来教授基础的词汇习得课程和文化内涵较多的英美文化对比等课程。此外,在教学目标和大纲设定的情况下,适当放宽对外教在教姿教态等方面的规范要求,给予适当的自由发挥空间。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英语课程不仅有外教,还有大量的中方英语教师。出于理念和文化思维的差异的原因,中方教师和外教在教学上的沟通较少,各自按照自己对大纲的理解和个人习惯进行授课,中外师资无法形成合力。因此,笔者认为,中外英语教师应经常组织教学研讨,通过研讨不仅能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对方优点,提升自身教学水平,还能在教学目标保持统一,授课延续性更强。中外师资形成合力,更有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

五 结语

我国的经济增长形势对年轻的高职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新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更是任重而道远。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对高职的对外交流合作以及高职国际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仅就英语应用能力提升的可行性路径进行探讨,后文将继续英语应用能力分类界定,并精细化提升步骤。

[1]王静梅,申俊龙.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问题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2]王晓明,孟春国.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9(1).

[3]陈曼丽.江西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知网,2010-08.

[4]潘娜.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国知网,2010-04-01.

[5]毛萍.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知网,2008-04-10.

[6]赵雷.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问题及策略[D].中国知网,2010-05-01.

[7]孙瑞.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问题的研究[D].中国知网,2009-06-01.

[8]郑秋芳.本科中外合作办学实施沉浸式双语教学的探讨[J].教学研究,2009(1).

[9]王婧.改进英语教学模式,提高英语应用能力[J].科技信息,2008(19).

[10]彭慧.以任务型语言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5).

[11]张爱玲.显性教学模式下高职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J].徐州建筑学院学报,2008(3).

[12]江颖.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