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谷小科 陈 慧
自贝塔朗菲创立一般系统论以来,系统论思想已广为人们所接受和应用。系统论认为系统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方式,它无所不在,小到基本粒子,大到总星系无一例外。社会作为人类所生活的大环境无疑也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涌现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的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系统总是自发地从有序变为无序,朝着热平衡、无序化演进的。即在一个孤立系统中,任何物理或化学过程总是导致熵的增加,熵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自发过程。社会系统作为一个由人参与的巨系统,这种熵增加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当前出现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军备竞赛问题、网络问题、金融危机等等全球性问题都是社会系统熵值增加的表现。[1]那么,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社会系统是否就最终将达致热平衡而进入所谓的“热寂”状态呢?答案是否定的,自组织理论在耗散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更清楚地描述了系统自我优化发展的过程: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能够进行自发组织,在没有外部指令条件下通过要素间的竞争、协同等非线性相互作用自行组织导致熵减少,使系统原有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2]这种系统自我组织的过程其实就是系统优化的过程。系统中的这种自组织优化是系统减少内部熵值,保持原有稳定的有序以及进步发展的根本途径。社会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存在着十分普遍的各类性质的熵增加,这些熵增加不仅直接影响到整个大自然系统的维持和有序。而且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面对这一问题,不能依靠社会系统之外某种臆想中的力量来解决,只能依靠整个社会系统内部的自我组织功能来实现。社会系统的这种自组织优化简而言之就是社会优化。社会优化是一种由人参与、以人为主体的特殊的系统自组织优化,它以维系社会系统的稳定、有序和发展为目标,以减少社会系统内部熵增加现象为着力点,致力于推动整个社会系统的进步发展。它是实现社会系统走向有序的唯一途径。
社会系统是以人作为主导因素的系统。人比起一般动物来,具有更多的优越性,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类不是被动地适应社会系统原有发展规律,而是能动地改造优化其生存的社会系统。人类的这种主观能动性也就成了社会系统发展的决定力量。基于这一特殊性,社会系统的优化比起一般自然系统的优化就更具复杂性,不仅具有一般系统的自组织优化功能,即自然优化,[3]而且还具有人对于对象和环境进行的能动优化,通常我们叫做人工优化。自然优化在社会系统中普遍存在,比如说自然界各种生物的进化现象就是一种典型自然优化,再如人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和污染在一定的极限内自然界可以逐渐消解使之不影响整个系统的发展。但在科技高速发展、实践活动范围日益扩大的今天,随着社会系统熵增加越来越严重,自然优化的力量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几乎达到自身消解和恢复的极限,而人工优化的力量越来越显得强大。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优化只能是以人工优化为主的自我优化。本文就是着力从人工优化的方面来探析社会优化原则和途径。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和改造的不断深入,人类社会系统的边界——自然界已是面目全非,不再与社会系统协调一致,而且社会系统内部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和动荡,因此我们必须以各种方式实现社会系统的优化,减少熵增,最终使社会系统走向更加稳定和有序。在实现社会优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注重整体性优化。
社会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系统的功能不是各个要素所具有的,而是社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才具有的特性。脱离了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就没有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言。离开了整体性,社会系统就只是许多要素和子系统胡乱地堆砌。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系统优化只能是系统整体的优化,即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取得最好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功能。如果一个整体系统不能发挥出原有的功能和作用,就必然导致系统内熵值增加,使系统走向无序和崩溃。这不管是对系统本身还是系统内部各要素都将是一场灾难。社会系统的整体性优化意味着我们不能把眼光只集中在社会系统内部的某个部分,而要全面、整体性思考社会系统的优化问题。[3]比如说社会的安定团结稳定,不能只顾及某部分人或团体的利益,而要统筹兼顾各个阶层的利益,既要考虑城市下岗工人的难处也要顾及农民工的困难。只有从整体上减少社会系统熵值增加,才能真正保证社会的安定团结。从总体上来说,整体的功能是大于要素或子系统的功能的,当整体与它的组成部分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应首先照顾整体的利益。当各种要素通过一系列组合而达到协调一致后,才能达到整体效益最优化。
2.重视生态性优化。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的实践能力不断增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在近两百年的社会发展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似乎发挥得有点过度,人类对自然界的介入和破坏已经达到自然系统自我优化的极限。一系列环境问题接踵而来:(1)人口问题:人口的快速增长扩大了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而又没有找到满足需求的有效途径,促使许多环境问题应运而生。(2)有些资源面临耗竭,任何资源如果对它的利用超过了它自身的循环再生能力便会能以更新。人类社会工业的不断发展扩大了对资源的需求,人类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更加剧了资源的消耗,资源短缺正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3)坏境污染的加剧:工业化的发展和资源的耗竭同时带来了坏境的恶化,各种工业废料、生活垃圾堆积如山,各种废气遍布天空。如今全世界几乎难以找到一块净土。[1](4)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人的实践领域的扩大使原始森林面积大大减少,同时缩小了野生动物的生活范围,各种生物链都因人的活动出现了严重的断裂现象。如此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使社会系统的熵值急剧增加,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给整个社会系统带来巨大灾难,因此社会系统的优化要特别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生态的维持看作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把自然生态的平衡看作是社会优化的首要问题。
3.坚持以人为本的方向。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含有人的主观因素,受人的理性、意志的支配,体现了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人类实践活动的意义在于人按照自己的需要,由自己去创造和占有价值,在实践活动中,人不以任何别的东西为目的,人本身就是目的,人的实践活动从根本上来说是自为的,社会优化与人的发展是辩证的关系。一方面,人的发展以社会发展为基础,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丰富,没有社会科学技术乃至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个人才能的发展和自由个性的形成;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又以人的发展为前提和动力,并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没有人的能动地驾驭和控制社会就不可能有任何进步。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社会的一切变革和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并且服务于人的,都应以满足人的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和最终目标。离开了人这个终极价值和目标的任何社会优化和发展,都是毫无意义的优化发展。因此在社会系统的优化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方向。
对社会优化原则的讨论为探讨实现社会优化的途径提供了指导和方向。笔者认为实现社会优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人的实践观念和思维方式是社会优化的基础。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观念是正确行为的保证,要使社会系统朝着有序、进步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具有正确的观念。近代,传统的二元论和人类中心论一直占主导地位,并促使人们以对象性思维方式进行实践活动。这种思维方式注重把整体的东西一分为二,在分离和孤立的状态下分析研究问题。[4]这种分析方法只看到二极的差别和对立,没有看到两者之间的和谐共存,更没有使人看到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多方面的、网络般的复杂联系。后现代认为就是这种主体性哲学观念和对象性思维方式造成了今天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紧张局面。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转变人的实践观念和思维方式。在后现代主义学者看来,只有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主体间性哲学,把人类与自然看作是同等重要的主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社会系统熵值增加现象,到达社会优化的目的。
2.维护世界的和平和稳定是社会优化的前提。
人类的战争和军备竞赛给社会系统带来大量的熵增加,它是社会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恶性竞争和相互残杀,能造成社会系统及其要素的破坏甚至毁灭。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对于社会系统来说不但谈不上发展,能维持存在也成问题。近代两次世界大战就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全球大部分地区和国家卷入战争,各地经济、政治陷入混乱,人们生活于饥饿和恐惧之中,无数生命葬送在硝烟炮火之下。近年来,许多地区爆发了战争,社会系统的有序随时被地区性冲突所破坏,如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巴冲突等等,还有许多地区由于邻国之间长期的紧张和对抗状态,存在着潜在冲突,这种互不信任关系必然引起一种军备竞赛心里,由于怀疑对方已经获得某种新式武器,另一方定然也不甘落后,这就可能成为一种无止境、可怕的、徒劳无益的过程。这一方面所耗费的资金也许是应该用来满足社会系统中其他更加迫切的需要。[5]在军备竞赛中所储存的核弹也给社会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要使社会系统不断发展优化,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十分重要,没有了和平和稳定,根本就谈不上社会系统的优化。根据自组织理论,系统的优化其根本动力来自于系统内部要素的竞争和协同,而社会系统的这种恶性竞争和对抗状态是与优化背道而驰的。只有激发和引导社会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良性竞争和相互协作才能真正实现优化。
3.科学技术的转向及发展是社会优化的基本途径。
科学技术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而获得的,它是人类与自然交互作用的中介,人类通过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实践活动以达到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社会系统的优化必然是人工优化,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然而人的实践活动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不断增强人类实践的能力,扩展了人类实践的领域,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优化的基本途径。但近代工业文明以来,对科学技术的质疑越来越多,由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不足和滥用,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军备竞赛、沉溺网络等等,给社会系统带来了许多熵增加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就成了社会优化进程中的阻碍,其后果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人对科学技术认识的局限。后现代思潮提出了科学技术的转向思想,用后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决当前所遇的这一困境。后现代科学技术重视科学技术与人及其自然的关系,关注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熵增加现象,提倡生态科技和环境科技,有效地抑制了社会系统的熵增加现象。[6]
4.局部优化和整体协调相结合是社会优化的重要途径。
社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诸多要素和子系统有机结合的结果。这就决定了社会系统的优化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决定了社会系统的优化不仅要注重系统各要素和子系统的优化,更要注重社会系统的整体优化。社会系统的优化离不开局部的优化,各要素和子系统的局部优化是社会系统整体优化的重要部分,只有部分优化了整体才可能优化。但优化的重点不能一直关注某些部分和要素,必须注重整体的协调。整体协调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指是要把人口、科技、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要素看作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注意它们之间的和谐发展,不能顾此失彼;其二是要在地区、国家和全球范围内防止和消除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7]当前第三世界的国家和西方国家之间在许多领域还存在着巨大差距,若不能逐步缩小差距,必然影响社会系统的整体优化和有序。我国实施的西部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以及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等等就是局部优化和整体协调相结合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社会系统的优化,改善了整个区域系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1]董险峰.持续生态与环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2]曾国屏.论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8(6).
[3]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4]张成岗.现代技术问题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G.S.undaram.军事研究与发展世非做不可的坏事吗[J].安世祥,译,1981.
[6]田俊峰.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系统发展的核心动力[J].理论学刊,2005(143).
[7]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