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文化反哺视野下学校文化之建构

时间:2024-08-31

李 峰

论文化反哺视野下学校文化之建构

李 峰

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的冲击,代际现象的加剧,是导致文化反哺现象产生的原因,认识文化反哺的作用,认识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转变观念,强化学生认同,构建一种动态、开放、多元、互动的学校文化,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的重要问题。

文化反哺;学校文化 ;学生文化

社会变化的加速,信息化的强大冲击,代沟现象的加剧,青年一代同伴群体影响的扩大等,使得文化在当今社会呈现出一系列新现象,文化的单向流动与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青年文化作为一种新兴力量,开始对成人文化产生积极、主动影响,由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进行文化传递的“后喻文化”已成为时代的新特征。

“文化反哺”是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承方式。二战以来,“文化反哺”现象日益明显。美国文化人类学家M·米德在她的《文化与承诺》(1970)一书中,用“后喻文化”概括了长辈向晚辈学习的文化传承方式,以区别于以往的晚辈向长辈学习的“前喻文化”和同辈人互相学习的“并喻文化”,并论证了“后喻文化”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及社会作用。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大变迁,这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长。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家庭关系中的亲代和子代之间,而对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的“文化反哺”现象则关注得较少。本文试图探讨“文化反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学校文化建设的回应。

一 文化反哺的内涵及其原因

那何为文化反哺?周晓虹研究认为,所谓文化反哺是指在文化承传中,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社会文化现象。文化反哺是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我们必须重视文化反哺这一新现象,且要认真分析一下文化反哺存在的原因。

按照以往对教育行为的理解,“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要有一桶水”。从这个比喻看,好像教师占有着大量“术业有专攻”、“闻道在先”的知识,而学生的杯里空空如也,等待着教师将这些知识倾倒进去,以便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但在今天,随着“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学生文化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态,学生的“杯”不再是空的,已经装满了水,只不过这些水的成分与教师的“桶”中的水的成分有很大不同。教师的“桶”承载的是学科知识、人生阅历等,学生的“杯”承载的是时尚信息、流行观念和新的价值规范。处此情景,“桶”中的水不能再一味倾倒入“杯”,只有二者呈交汇、融通状态才彼此不会相互对抗和拒斥,才能在相互汲取营养的过程中形成彼此对事物的新认识,对问题的新看法。

二 认识反哺的作用

教育反哺是文化反哺的核心和表现形式。它的出现与自立,使文化反哺得以实现,同时也通过教育自身的引导作用,缓解文化反哺所带来的代际冲突,调节文化反哺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等。从文化发展趋向来看,随着全球化进程和社会变革的加速,随着青少年同辈群体交往互动范围的扩大,随着尊重青少年主体性、重视青少年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环境的日益形成,以及现代化的发达的信息网络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和青少年信息占有量的加大,年轻一代会越来越多地处于新的技术、信息的领先地位,新观念的引领地位,新规则的制定地位,文化反哺现象也会愈演愈烈。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反哺逐渐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占据日益突出的地位。作为教育者以及教育管理工作者,要认识到教育反哺的存在,切实分析教育反哺的构成、表现形态,深刻探讨教育反哺对现有教育的冲击与挑战,进而明确教育改革的对策与方向。

三 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文化概念的界定有多种表述,总体上讲它们所指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即学校文化是学校内群体成员共享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学校文化是动态生成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开放的、多元互动的行为过程。从学校文化主体的维度看,由于生命的主体性得以恢复和尊重,生命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成长需要呈动态变化样态。学习主体“动”起来,对教育主体不断提出挑战,促使教育主体在学校文化实践中及时调动智能内存,因时因性制宜,调整行为策略,为生命提供有效解释,以帮助其超越困境。教育主体在帮助学习主体实现超越的同时,也实现了教育智慧与能力的自我超越;反过来,教育主体“动”起来,又促使学习主体的成长需要在更高层次得到有效的催生。学校文化双主体间的这种和谐“互动”,决定了其动态生成和发展的质量与层次。从学校文化发生与发展的过程维度看,“前文化”会随着“正文化”的内涵发展和外延扩张,在动态变化之中形成新的文化准备,以满足“前线”需要。同时,“正文化”也随着“前文化”新的生成,不断调整行为策略和姿态,生成更加丰实的“后文化”成果,积累更丰厚的文化资本,促进“前文化”和“正文化”在更高级别的层次上动态生成和发展。

文化反哺主要表现的是后喻文化,而后喻文化则主要表现的是学生文化,学生文化是指学生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它是个体社会化的必要途径和有效资源。那我们应该怎样解读学生文化?学生文化就是指某个或某些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独特的行为规范、言语表达和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生活方式。它体现同一年龄和时代的共同性,也体现了不同学生间的差异性。学生文化是生成性的,除了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因素外,社会背景、家庭风貌、学校教育和同辈群体都对其不断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源泉。学生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问题,其情境性、个性化的特点要求研究者不能一概而论地看待它。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各种信息和文化形态冲击着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学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也在发展变化中。所以,学生文化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甚至不同学校和班级,所呈现的面貌都有所不同,不同个体和群体的学生所把握的自身发展特色和自我认定也有差别,在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更加复杂。为此,对学生文化的研究越来越显得紧迫,对其研究视角和方法技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学生文化一般是非正式的,没有经过教师的组织和特别的安排,往往是学生在日常的交往中结成的,他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其中蕴含着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从而形成一种“隐性”的环境,影响着其中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这种文化。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学校、教师、家长往往忽略了学生文化及其独特性,甚至有时排斥和扼杀学生文化,认为他们是反主流文化和反社会的不良表现。作为教育者,既要了解、研究和理解学生的文化,又要接纳学生文化,充分地尊重每一个学生文化。

四 怎样构建新型的学校文化

1.认识到文化反哺现象的存在。

随着网络的发展,一是网络知识丰富,从网络中更快更多地学到了更新的文化知识。二是思想自由,视野开阔。今天的互联网是一个全球开放系统,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在一个平台上交流各种思想和信息。三是独立自主意识强。学生们与其同辈群体之间算术级数式的交流,使他们的知识和信息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同辈群体成为他们的第一影响源,他们独立意识强,不盲从于老师。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网络传播时代的“文化反哺”现象,网络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网络看成一种电教手段、一种学生的学习生活工具,而应该看成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那些更多地把目光关注于网络的负面影响,粗暴地指责网络误导学生,一味靠禁止学生上网等手段来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是不合时代潮流的。网络时代的确给我们学生工作带来了深刻变化和挑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勇敢面对,接受挑战。推动了校园文化乃至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全新的观念和变革精神、专业化而富有创意的学生群体正是以其崭新的观念与精神,切开了我国各种传统文化封闭的链环,形成与世界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引导社会文化变迁,使中国社会在他们引发的一系列文化震荡中走向新生。

2.学校文化建设的观念要更新,强化学生文化认同。

“文化反哺”有利于打破老师们的思维定势,对老师们产生影响。受学生的影响,师长辈意识到了安于现状就会落伍,在日常生活中也开始关注新的事物,涉足新的生活领域,学习新知识,改善教育方法。向学生学习,是一个很传统又很现代的话题。因为,随着电脑、电视等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大众文化、网上文化等现代文化迅速崛起,与之一同成长的新生代,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和现代感,“文化反哺”已成为普遍的,甚至是迫切的。因此,学校文化建设的观念要更新,就要考虑把学生文化纳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中。

3.构建一种动态、开放、多元互动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也是动态生成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开放的、多元互动的行为过程。从学校文化主体的维度看,由于生命的主体性得以恢复和尊重,生命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成长需要呈动态变化样态。学习主体“动”起来,对教育主体不断提出挑战,促使教育主体在学校文化实践中及时调动智能内存,因时因性制宜,调整行为策略,为生命提供有效解释,以帮助其超越困境。教育主体在帮助学习主体实现超越的同时,也实现了教育智慧与能力的自我超越;反过来,教育主体“动”起来,又促使学习主体的成长需要在更高层次得到有效的催生。学校文化双主体间的这种和谐“互动”,决定了其动态生成和发展的质量与层次。学校文化建设要充分重视学生文化的反哺作用,关注学生文化,把学生文化纳入到学校文化建设的体系中。

1.郑金洲:教育反哺刍议[J].教育研究,2008(5)

2.周晓红: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J].青年界,1998(创刊号)

3.顾明远:教育大词典(6)[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42

4.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Z].http://www.lib.szu.edu.cn,2002.9.29

5.宋家才 郑其恭:学校文化:涵义、结构、品性[J].教育导刊,2007(6)

OntheConstructionofCampusCultureUndertheCircumstanceofCulturalReciprocation

Li Fe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an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cultural reciprocation has emerged in recent years .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cultural reciprocation , especially in the campus culture building, the school should change their concep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to strengthen student identity and to build a dynamic , open and interactive campus culture.

cultural reciprocation ; campus culture; students culture

ClassNo.:G40-055DocumentMark:A

陈砚秋 宋瑞斌)

李峰,硕士,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重庆。研究方向:教育基本原理。邮政编码:400047

1672-6758(2010)01-0004-2

G40-055

A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