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芊小水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儿所说的文化,特指精神财富。
南京历史悠久,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历代“南京人”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动,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块土地上既有龙腾虎跃的生产斗争,又有刀光剑影的阶级斗争,更有历朝历代帝王的奢靡,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缅怀故旧、抒发胸襟的文化渲染。南京的文化底蕴,无疑是深厚的。这在于南京的悠久历史和六朝古都的地位;也在于年丰物阜、山、水、城、林和古建筑融为一体的独特城市风貌的熏陶和感染。
南京市博物馆《龙蟠虎踞——南京城市史》是建国以来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展示南京发展变迁的历史文化展览。该展览以35万年前南京地界的猿人活动为起点,以南京解放为终点,全面展示南京城市发展的轨迹,表现南京“六朝都会”辉煌的成就和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突出地位,表现了南京历史文化高潮迭起、盛世相沿的独特风采。
展览除序厅和尾声外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为“远古文化兴起,初奠龙虎之势”(远古至秦汉),第二单元为“六代弘基豪华,续写华夏正声”(三国至南北朝),第三单元为“唐宋衰而复振,绵延故都文脉”(隋唐至南宋)。第四单元为“大明江山一统,凸显南都繁会”(明至清初),第五单元为“近代风雨沧桑,孕育石城新晖”(晚清至民国)。
展览以大量的史料和文物突出展示了南京六朝、南唐,明代、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的建都历史,展示这些阶段中南京城市的迅猛发展。展览通过历史文化的展示背景,凸显南京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地位及其作用,以龙蟠虎踞特有的地理形式,引出南京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主题。“龙蟠虎踞”展出各类文物2154件,其中一级文物162件,珍贵文物1240件,真正办成了一场精品文物的盛宴。一位游客在留言薄上留下了这样的评价:“我参观过全国很多城市的展览,看了‘龙蟠虎踞展,我真切触摸到南京的历史底蕴。”
展览抓住南京“金陵帝王州”的特点,突出了南京的历史地位。纵观南京城市发展史,是一条峰波相继、马鞍形前进的曲线。从远古到秦汉,就发达程度和重要性而言,比不上北方的西安,洛阳。而六朝时期,南京一跃而成为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隋唐宋元时期的南京则相对沉寂,随之而来的明代,南京又一度成为全国统一王朝的首都,经过了明朝中后期以及清代的缓慢发展,到民国时期南京又成为近代中国的政治中心。“龙蟠虎踞”展览根据这一实际,在展览内容结构上。突出了六朝。明代和晚清民国这三个历史阶段,篇幅占到了整个展览的60%,而把远古、秦汉和隋唐宋元时期作为过渡,穿插在三个中心之间,形成了错落起伏、疏密有致、张弛有度的节奏。
在展览的序厅中,设置了十根巨大的装饰柱,在柱子上用不同字体写下了在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民国、南京解放等十个历史阶段中重要的史料或著名人物对南京的评价,如东吴时期诸葛亮关于“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此诚帝王之宅也”的名言,《明史•冯国用传》中“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的记载以及孙中山先生关于南京的评价,还有毛泽东“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著名诗句等,通过这种提纲挈领、点题式的方法,使观众一进展厅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王者之气”,彰显出独特的地域特色。
同时此次展览还更加深入地研究与挖掘文物的历史价值,把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展览中所选择的文物都与南京历史发展有关,是各个历史阶段的典型器物。以文物为背景,印证历史的轨迹,突出表现南京城市的发展变化,突出表现南京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该展览吸引人的特点之一就是没有按教科书的内容分章节,而是根据南京历史的特点确定单元。比如在秦汉部分,“虎踞龙盘”是抓住南京历史上著名的“衡山第一战”、秦始皇南巡、汉武帝分封诸侯国等一些对南京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来展示的,在六朝部分,以东晋王、谢,颜、高、温等世家大族人物的介绍,表现东晋时期“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明代部分,则以南京城墙、明孝陵、明故宫等重要建筑的介绍来突出南京在大明王朝的地位,这样一来,重点突出,节奏分明,大大丰富了陈列的信息量,为观众勾勒了一幅更加丰富,完整的历史画卷。
同时“龙蟠虎踞”展览还运用了高科技手段。比如在“远古时期”部分,在“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陈列柜前面,制作了一部6分钟左右的动漫视频,通过电脑系统循环播放。这段视频设计了一男一女两个原始人的形象,描述了他们与野兽搏斗,与自然灾害(洪水)抗争的故事。人物的设计来源于对“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的研究成果,视频中的动物形象也来源于伴随“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出土的动物化石。这样一段视频,把冷冰冰的骨头化石变成了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把枯燥的考古发掘报告,变成了紧张、刺激的动作场面,将当今最为流行的动漫艺术手段恰如其分地引入展览中,大大提高了陈列的观赏性、趣味性,受到了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隋唐宋元”部分,展厅利用高科技虚拟现实技术,复原了“南唐二陵”的墓室内景,观众可以点击鼠标,在大屏幕上通过镜头,随心所欲地看到“南唐二陵”当时发掘的墓葬结构、壁画装饰以及出土文物。在“明代”部分,则是根据历史遗存的一部分建筑构件和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复原了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全景。观众可以通过一段视频,身临其境地看到大报恩寺琉璃塔的雄伟身姿和绚丽多彩的琉璃装饰,领略“中世纪七大建筑奇观”之一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的风采,使观众感受到一种视觉冲击。
随着中国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陈列展示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现今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内涵的重点在于表达受众拥有陈列主题所获得的社会文化和心理价值,即文物展品历史价值之外的文化象征价值,因此观众能否获得主题陈诉的思想理念显得更加重要。这一点上“龙蟠虎踞”做出了可贵的尝试。此次展览是贯彻以人为本,为观众服务的宗旨,实实在在的打造了一个让观众看得懂的展览。在“龙蟠虎踞”展览筹备中,布展方十分注重观众的意见。在陈列大纲讨论时,布展方不仅开了专家座谈会,还专门召开了观众座谈会,来自教育,旅游,街道等方面的观众对展览提出了各种要求,布展方在修改大纲时也尽量吸纳他们的意见。在陈列正式开放之前,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预展,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共收到各类意见和建议200多条。在综合多方的意见之后,布展方对展览进行了全面调整和修改,大规模地根据观众意见对基本陈列修改后,使得其一步步走向群众。开放后,很快成为观众喜爱的展览,的的确确成为了观众看得懂的展览。
与此同时,南京市博物馆在更新展品方面,具有其他许多城市所没有的优势。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负责南京市地下文物的发掘,保护工作,几十年来已为市博物馆提供了数万件精美的藏品。近10年来,随着南京城市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考古工作日益繁忙,平均每年为博物馆新增藏品一千余件,成为博物馆增加藏品的源头活水。得益于馆,所合一的体制保证,“龙蟠虎踞”展确定了“大框架固定,展品经常更新”的方针,让展览不断呈现新的面貌。在此指引下,2010年9月新出土的宋吉州窑黑釉“满天星”梅瓶走进了展厅;2010年6月出土的反映郑和下西洋重要内容的“洪保寿藏铭”走进了展厅;2011年1月出土的明代著名道教领袖刘渊然的墓志和“五供”器物也于第一时间在“龙蟠虎踞”展中与观众见面。很多著名学者表示:“南京市博物馆以展览的方式及时公布新材料,为学术服务,这样的展览办得太有意义了。”
“虎踞龙蟠”为了方便观众参观,还设计了多种导览方式,如:讲解员全程解说、重点文物设置语音导览设备和90分钟内容的map3式导览设备等,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参观方式。特男惺展览前言,改变以往多采用的以格式严谨,高度概括为特点的论述文体,采用抒发胸臆,感情色彩浓郁的散文文体,让观众随着散文思路的起伏跌宕细细品味并且产生“我爱南京”的共鸣。作为南京市城市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龙蟠虎踞——南京城市史》还获得第九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最佳制作奖。
历史是无声的,而历史又是语言最为丰富的,它们掩映的是一个帝国,一个古都,一个朝代最盛大而华丽的过往。好的展览能将历史背后的故事以最具像的形式呈现出来,“龙蟠虎踞”正是如此,它揽集南京城上千年过往于一室之中,道出一篇篇或者古朴,或者旖丽、或者宏伟的故事。龙蟠虎踞,江流山回,这座昔日古都的绝代风华,浩大声势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见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