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观念

时间:2024-08-31

郭秀丽

摘要:***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内涵丰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自然观,继承和发展了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矫正了美丽与富裕相对立的思想误区,指导人民如何实现美丽与富裕双赢;“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肉容”的生态人文观,强调环境就是民生,明确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是美好生活的源泉,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的生态未来观,源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强调实践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和全民性;“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的生态全球观,既彰显中国的责任和担当,也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价值;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9)01-0039-06

一、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1]50

(一)继承和发展了优秀传统文化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50这一论断是***生态自然观的集中体现,旨在引导人类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意味着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生,自然對于人来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活的依靠;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本源上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是贯穿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精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论断,是道家关于天人关系的核心理念。《中庸》也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3]。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人们的生产、生活最要紧的是讲求“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4]。农耕文明最灿烂的文化,就是二十四节气。人们在二十四节气的轮回中,顺应自然规律进行生产、生活,始终追求的是我顺天时、天时助我的境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在继承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又有着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发展,那就是不仅强调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更要保护自然。“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迸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5]17两个生动的比喻,是在倡导,也是在警示:人类的发展和成长,必然是建立在自然良性发展的基础之上,否则,“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1]50。把保护生态放在优先的高度,这是***生态自然观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创新。

(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论述,提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6]的重要论断;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进一步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7],强调要利用人与自然的合理关系促进发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指出,“人对自然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就是一个例子,这是一个产生了关于‘实体和‘自我意识的一切神秘莫测的‘崇高功业的问题。然而,如果懂得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慢或快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就像人与自然的‘斗争促进其生产力在相应基础上的发展一样,那么上述问题也就自行消失了。”[8]21***在马克思生态观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自然观,对近代人类经历了工业文明之后扭曲的生态自然观作了矫正。更有意义的是,从文化的维度定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知更加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这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拓展:“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9]“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自然观,就是因着新时代中国特色杜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因着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需要,因着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提升人对自然的认识水平而形成的创新性理论成果。

二、生态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0]559

(一)矫正了美丽与富裕相对立的思想误区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1]163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倡导的是美丽与富裕相辅相成的科学理念,是***生态发展观的集中体现。这一思想是在充分认识我国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基础上的科学论断。“科学的胜利一个接着一个,其结果纵然缓慢却是所向无敌。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的扩展似乎没有止境。”[12]在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中,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多,在自然中攫取的物质财富也越来越多,对自然资源的攫取和破坏随着利丧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增无减,大自然被人们看作是取之不尽的宝藏而被肆意利用,人对自然的态度扭曲异化,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意识被消解侵蚀,富裕生活与美丽自然变成了对立的关系。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不可避免地选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生存、求发展,导致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在我国相当普遍的地区,在不同程度上对农业自然资源实行了掠夺式的经营方式,破坏生态平衡,致使资源枯竭,形成了农业的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开始出现,此后愈演愈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13];“资源约朿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11]40。

生态发展观异化的直接后果是,“宁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宁要呛死,不要饿死”,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处于非此即彼的对立状态。这种扭曲的生态发展观使发展和生态保护进入恶性循环,发展受到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制约难以为继,生态恶化愈来愈严重,生态保护和发展互相制约,逐步演变成双输的关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从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把握出发,针对美丽与富裕相X才立的思想误区,给人们提出正确的价值观指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在思路。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5]23这一阐释进一步明确,美丽和富裕绝不是矛盾和对立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人与自然只有重新回到和谐共生的轨道中,人们美好生活的物质需求和生态需求才能得到可持续满足。

(二)体现了发展的实践要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是在充分考量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富有鲜明的实践要求。首先,它体现了绿色发展的要求。“现在,我们已到了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的时候了,也到了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的时候了。一方面,多年快速发展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老百姓意见大、怨言多,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不仅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已给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另一方面,我们也具备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条件和能力了。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为了多产粮食不得不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填湖造地,现在温饱问题稳定解决了,保护生态环境就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10]392其次,它体现了创新发展的要求。“现在,许多地区一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沟深偏远。其实,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些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5]3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够引领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实践。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就是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1]50 52。“推进绿色发展”,就是要从完善法律制度和确立正确政策导向为突破口,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的建立健全,用完善的制度引领和规范人们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習惯,强化绿色消费、简约适度的生活意识,形成绿色发展的文化氛围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就是从问题出发,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共建共享的文化引领作用,构建起有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就是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自然观的引导下,以时不我待的迫切感和使命感,进行重要生态体系的保护和修复,提高生态系统的质量;“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就是严守底线,突出以管促建的指导思想,以科学的顶层设计实现科学管理,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可见,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观不同维度的实践指引下,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使绿水青山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了实践路径。可以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现实问题基础上的理念创新,从实践中来,而后又指导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运用和创新。

三、人文生态观——“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11]163

(一)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5]8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是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延伸和运用。把环境与民生、与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考量,是***人文生态观的最大亮点。生态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让人民有生态需求的满足感,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关系到每个人,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5]90对每个人来讲,不管占有了多少物质财富,生活环境的优美和谐永远是金钱替代不了的。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吃饱穿暖是幸福,吃饱穿暖后,吃上放心的食物,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看到美丽的景色才是幸福。

***人文生态观在实践层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全国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污染天气”[5]7“一些地区饿水安全和土壤重金属含量过高”[5]4等严重污染问题已进入高强度频发阶段,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已经成为严重的民生问题。要从改善民生的高度进行环境治理,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要坚持标本兼治、常抓不懈,从影响群众生活最突出的事情做起,既下大力气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探索建立长久管用、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体制机制,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民健康,让城乡环境更宜居、人民生活更美好。”[5]83

(二)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是美好生活的源泉

“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1]50,让人们在共同的美好家园中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人文生态观的梭心追求。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8]119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但人只有在与外部世界的自然进行交互时才能体现他的社会属性,人在运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进行认识和改造的过程中,才能够产生人类得以延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人才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人文生态观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基础上,又挖掘出人对待自然界的一种本真的精神追求,凸显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维度,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注入了文化的元素。

一度泛滥的“人类中心主义”打破了自然的宁静、和谐、美丽,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人们失去生存的安全感,在大自然的惩罚中诚惶诚恐,空气污染、土地污染、资源短缺等这些让人类的生活变得不再美好。人类受到大自然从身体到精神的双重惩罚。面对惩罚,人类必须“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实现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相辅相成,人类过上物质和精神同样富足的美好生活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自然永远是人类的老师,人类永远要从自然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创造力,促进人和自然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植物世界的探索从未停步,对植物的利用和保護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5]145“大自然充满乐趣、无比美丽,热爱自然是一种好习惯”[5]116。可见,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人在自然中成长,就是要师法自然,在与自然的交互中磨练智慧、充实精神。要始终坚信,人类的充分发展要靠自然得到充分发展,自然得到充分发展也要靠人类的充分发展。唯有如此,人才能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进而保护自然,方能过上物质和精神同样富足的美好生活。

四、生态未来观——“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5]123

(一)源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芒的生态未来观。因为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共产主义就是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冲突的真正解决。共产主义者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未来观,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子孙后代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是远大理想的接班人。从未间断、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在未来如何传承得更好、发展得更好,基础在当代。中华民族的倖大复兴要靠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从远大理想层面看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的生态未来观,为远大理想的实现注入了精神动力;从国家层面看,它为生态的保护和建设提供了科学长远的指导思想;从社会层面看,它为形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意识提供了向导;从个人层面看,它为每个中国人养成绿色生活方式从而福荫子孙提供了基本价值观。

“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的生态未来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践行共产主义理想提供了良好路径。“共产主义是用实践手段来追求实践目标的最具有实践性的运动。”[8]115“最重要的是,共产主义理想又决不仅仅只是一个美好的未来,而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趋势。恩格斯说,共产主义不是从理念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14]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但它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是涉及每一个人奋斗历史的无数个实践过程的集合,是一代又一代秉承共产主义目标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个缓慢过程,是共享理念的深入实践。“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是当代人为后代留下丰厚的环境遗产,让子孙后代在良好的环境中更好地生活,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更重要的是,这一价值观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共生共荣共享的共产主义精神,在这种精神的不断传递和实践中,共产主义的实践才有了现实的依托。

(二)强调实践的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践行远大理想,就是“资源开发利用既要支撑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10]396“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

优美环境”[10]397。

强调一代接着一代干,强调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强调和谐发展新格局,就是强调实践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和全民性。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多,涉及面宽,与每个人、每个企业息息相关,要以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指导实践,激发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强化民众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精神,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的自觉行为,通过锲而不舍的艰苦奋斗,换来山青水绿的美好生活,给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五、生态全球观——“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5]127

(一)积极倡导生态全球观

站在全球的视野看待保护生态环境,让生态文明成果惠及全人类,是***生态全球观的终极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5]132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秉持生态全球观,一方面在全球会议上发出声音,倡导全人类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他始终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10]209。人类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国内也进行生态全球观的强化:“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我们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还要通过4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互助合作开展造林绿化,共同努力改善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5]138

(二)彰显中国的责任和担当

“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5]127,“中国一直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5]130,“中国坚持正确的义利观,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5]136。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话和合作,为《巴黎协定》达成发挥了关键作用。另外,中国在援助发展中国家时也注重强化绿色发展理念,“中方将支持非洲增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能力……中非合作绝不以牺牲非洲生态环境和长远利益为代价”[5]137。所有这些理念和实践,都彰显着中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责任和担当。

(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造成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不同,发展需求和能力也存在差异。就像一场赛车一样,有的车已经跑了很远,有的车刚刚出发,这个时候用统一尺度来限制车速是不适当的,也是不公平的。”[5]132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一方面能敦促发达国家承担历史性责任,另一方面能保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性。既实事求是,又公平合理;既能让各个国家尽力而为,也能让各个国家量力而行。这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才能各负其责,共同承担起环境保护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责,国际社会才能实现携手同行,才能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杜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67.

[3]金良年.大学译注·中庸译注·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45.

[4]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9.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企版社,2018:52.

[7]杨春贵,马克思主义经典导读:第1卷[M],北京:中共中夬党校出版杜,2017:5.

[8]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9]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原著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1.

[10]***.***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夬文献出版社,2016.

[12]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85.

[13]***,知之深爱之切[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139—140.

[14]王向明.教给学生的,一定是我真心相信的[N],光明曰报,2014—01—27(11).

The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New Era

Guo Xiuli

Abstract;Xi jinpings thoughts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are rich in connotation. “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 is an ecological view of nature, the ecological view of natur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is an eco—humanistic view, it not only corrected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beauty and prosperity, but also guided the people to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of beauty and prosperity. The eco—humanistic view of ,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peopled happy life” , it emphasized that the environment is peoples livelihood, it believed that tranquility, harmony and beautiful nature are the source of a better life. The ecological future view of " Leave a beautiful environment with bluer skies, greener mountains and clearer water for future generations" , which has came from the great ideals of communism ,it emphasized the long — term, complex, systematic and universal nature of the practical process. The ecological global view of “working together to build a good ecological earth home” not only demonstrates China's responsibility and commitment, but also adheres to the principle of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and the principle of respective capabilities.

Key words ;Xi Jinping;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oretical valu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