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本科院校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教师教学行为视角

时间:2024-08-31

詹琳

(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本科院校来说,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但长期以来,本科院校的做法基本是“重科研、轻教学”[1],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常常受到社会的批评或指责。近年来,为扭转这一局面,高校管理部门从人力资源、建立教师激励与评价制度、强化教学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这些措施更多的是从宏观层面去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忽视了高校教师教学行为这一最直接、最微观的,对教学效果具重要影响的因素。文章试图通过实证研究,从高校教师教学行为视角来探讨影响本科院校教学效果的因素,为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完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提出建议。

1 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

1.1 文献综述

近年来,研究教师行为方面的文献较多。管春英等基于博弈论视角分析了高校教师行为后发现,中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现象,要减轻或消除教师行为偏差对教学的危害,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来矫正高校教师的行为偏差[1]。康翠萍研究了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多方因素,主张从理念的引导、体制介入、有效的机制与方法、教师自身的行动反思与教学行为协同等方面改善教师教学行为[2]。李辰颖等从人事制度视角研究了高校教师行为选择问题后发现,合理的制度有助于引导高校教师做出有利于高等教育的行为选择[3]。贺莉等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研究了教师教学组织行为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后发现,理论课教师教学组织策略对教学效果影响显著[4]。邱莉用实验方法研究了教师课堂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后发现,不同的课堂情绪对教师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教师消极的课堂情绪状态会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5]。元帅等以网络教学为切入点,基于教学行为分析来对高校教师的网络教学投入进行评价[6]。

关于教学效果方面的研究则更多。赵尔杨等通过建立一套教学评价体系测度“互动式”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7]。陈富等在建立五维测评指标基础上,从性别、职称等角度实证研究了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8]。李海东等以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为例,研究基于全过程的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9]。夏庆利等研究了大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问题[10]。项聪等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教师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深入分析,对高校推进混合式教学提出了建议[11]。吴建平实证研究了高校社会生态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高等学校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校的社会生态,即学校的整体环境、制度安排和风气氛围[12]。邓诗元等对大数据时代的高校设计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了预测[13]。刘旭等实证研究了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后发现,课堂教学因职称、年龄、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差异[14]。黄建欢等研究了小班讨论这一组织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生动趣味、联系实践和自主创新等需求最受学生重视,案例分析和模拟等组织模式的教学效果相对更好[15]。

总的来说,关于高校教师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行为现状、教师行为的影响因素与规范或引导教师行为的重要意义等方面。这些研究主要针对教师的宏观行为展开,较少涉及教师课堂教学的微观行为,即使有,也只是结合某一门具体课程或具体课堂组织形式进行研究。关于教学效果的研究则集中在评价体系、现状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总之,无论是高校教师教学行为研究,还是教学效果研究,都较少从高校教师教学行为视角全面微观地研究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而结合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的则更少。

1.2 教师教学行为内涵的界定

根据高等学校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需要,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从事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应有的各种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行为,从结构上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内涵。一是指那些在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直接可以感知到的很直观的显性行为,如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板书、演示操作和表情姿势等。这些行为具有直观可感性,既有教师本身的外貌和某些行为习惯的参与,也有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机智行为。从心理学上讲,这种显性行为通过潜意识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对教师的认可度,进而影响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二是指那些在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需要通过理性才能分辨出来的深层次教学行为,涉及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能力、责任心、情感意志和道德价值观等。根据这一内涵,标准的或规范的教学行为可通过对教学内容有逻辑、有冲击力、有创造性的处理和设计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强化知识迁移、培养学生逻辑思辨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1.3 研究方法

首先,根据文章所界定的教师教学行为具体内容和结构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抽样调查获得的数据,找出影响本科院校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其次,运用二值响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以期得到这些主要因素的影响程度,从而为完善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提供依据。其模型基本形式如下:

其中,Pj为自变量在Fk(k=1,2,…,m)条件下Yj=1的概率,“β0,β1,…,βm”为待估参数。ε是不能被前m个公共因子包含的随机变量。

1.4 数据来源、变量定义及赋值设计

文章数据来源于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针对全国本科院校专业教师教学行为向本科生展开的问卷调查。本次调研采取随机走访和网络问卷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30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39份,占问卷总数的91.3%。

从理论上讲,教师的教学行为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这些行为包括:(1)课前准备过程,如备课行为、对学生个体特征等基本情况的事先了解等;(2)课堂教学过程,如课堂气氛的营造、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语言的使用等;(3)课后教学行为,如作业批改、辅导答疑等;(4)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体特征也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如教师教学热情、外貌和仪表等;(5)作为本科院校的教师,其教学行为还应当把其科研行为融入进来,如对前沿问题把握的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的行为等。基于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行为的这些内涵,文章根据调查对象的个体特征、教师课前准备、教学方法、教师责任心、教师科研能力及其教学上的应用、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外貌和仪表等设计了24个有可能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教师教学行为元素,各元素对应变量的定义及其评价内容设计见表1。其中,教师的课前准备行为既包括专业教师对课前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所需要的备课行为,也包括为完成教学目标使用PPT这一辅助教学手段的制作行为;教学方法除传统的调动和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式等基本方法外,还包括探究式教学、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实践创新教学内容等;教师的责任心主要体现在教师遵守课堂纪律、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和对学生的要求等方面;教师的颜值、亲和力、语言、仪表、与学生关系等因素中,有些是教师先天拥有的,有些是教师主动实施的行为,但都会通过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或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表1 变量定义

对于高校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从三方面去衡量:一是专业课程考试成绩,二是教学管理部门的主观评价,三是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由于专业和学校的差异,要求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千差万别,试卷只能由各专业教师自己命题,最多也只能做到同一学校同一课程由专业教师集体命题,因此,用考试成绩衡量课堂教学效果不具有可比性。教学管理部门的评价也只是各高校基于对教师外在的感知判断和考试成绩做的一种主观经验评价,可比性也不强。相对来说,学生经历了教师教学的全部过程,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感知和判断比较准确。张光进等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大学生评教结果和教师同行评教结果具有等效的区分度,基本可替代对教师教学内容的评价[16]。可以说,大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是最能反映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因此,文章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大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满意度的指标,用以衡量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

为研究方便,对高校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了数据处理,使其满足Y是二元变量的条件。

2 本科生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的因子分析

根据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所调查的本科生有64.5%来自二本院校,35.5%来自一本院校;其中男生占33.7%,女生占66.3%;大学一年级学生占49.5%,二年级学生占17.5%,三、四年级学生占33%。调查样本基本代表了国内高校本科生的总体情况。

表2 调查对象个性特征描述性统计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要将原始数据标准化,以消除变量间在数量级和量纲上的不同,然后进行 KMO 检验,结果见表3。KMO值为 0.944,P值为0.000,检验结果是显著的,可以做因子分析。

表3 KMO 检验和 Bartlett 球形检验

从因子分析的处理结果来看(见表4),因子分析的变量共同度除x2性别、x5对每年入学学费的评价、x11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情况和x18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情况外,均较高(0.5以上),这表明变量中的大部分信息均被因子所提取,说明因子分析的结果是有效的。运用软件SPSS 17.0,采用主成分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5个,由于初始载荷矩阵结构不够清晰,不便对因子进行解释,因此,这里并没有给出因子载荷矩阵,而是运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得到因子旋转载荷矩阵(见表4),总方差解释率达到55.705%。

表4 因子旋转载荷矩阵

续表

表4显示了每个因子主要由哪些变量提供信息,从中可知:

(1)在主因子F1中,x6对教师课前准备的评价、x7对教师制作PPT的评价、x8对教师营造课堂教学气氛的评价、x9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情况、x10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情况、x11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情况、x12教师教材与实践教学结合情况、x15对教师遵守上课纪律的评价、x16对教师批改作业情况的评价、x17对教师课外辅导情况的评价、x19教师的亲和力、x24对教师的师德行为的评价这12个指标具有较高的因子载荷。

(2)在主因子F2中,x19教师的亲和力、x20教师的颜值、x21教师的语言和仪表仪态、x22教师对学生了解情况、x23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5个指标具有较高的因子载荷。

(3)在主因子F3中,x13教师教学与其发表论文结合情况、x14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水平这2个指标具有较高的因子载荷。

(4)在主因子F4中,x2性别、x3就读城市、x5对每年入学学费的评价这3个指标具有较高的因子载荷。

(5)在主因子F5中,x1就读学校、x3就读城市这2个指标具有较高的因子载荷。

本科生个性特征分散在F4、F5两个因子中,说明调查对象的个体特征总体上不会影响教学效果的评价。

表5为旋转因子得分,从表5中可看出哪些因素对高校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起了主要作用。从综合得分一栏中可看出,x3就读城市、x7对教师制作PPT的评价、x8对教师营造课堂教学气氛的评价、x16对教师批改作业情况的评价、x6对教师课前准备的评价、x17对教师课外辅导情况的评价、x5对每年入学学费的评价、x10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情况、x9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情况、x18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情况、x15对教师遵守上课纪律的评价、x11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情况、x12教师教材与实践教学结合情况等指标对教师教学行为满意度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大多数为实施课堂教学显性的实际行为因素;x22教师对学生了解情况、x2性别、x1就读学校、x19教师的亲和力、x24对教师的师德行为的评价、x23教师与学生的关系、x21教师的语言和仪表仪态、x14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水平、x13教师教学与其发表论文结合情况等因素对教师教学行为满意度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因素大多数为潜在的教学行为因素;x20教师的颜值、x4就读年级等因素影响较小。

表5 旋转因子得分

因子得分的综合评价模型为:

3 教学效果评价的二值响应模型分析

为了进一步确定五个主因子与教学效果评价的关系,还需要建立二值响应模型进行分析。变量及其常数的相关系数矩阵表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30,可以构建二值响应模型:

运用软件SPSS 17.0,对该模型进行检验。表6、7、8、9是对整个模型的检验结果,它表明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优度,而且非常显著。另外,通过对五个主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发现其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可以进行二值响应模型分析。

表6 模型系数的综合检验

表7 关联强度检验

表8 Hosmer 和 Lemeshow 检验

由表9可以得到该模型的最终形式:

表9 模型估计结果

从表9可知,通过Wald值的比较,各主因子对教学效果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是:F1>F2>F3>F5>F4。综合表4、表5和表9的结果可以看出:

(1)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本科生对教师课前准备、制作PPT、营造课堂教学气氛、运用启发式教学、运用探究式教学、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材与实践教学结合情况、遵守上课纪律情况、批改作业情况、课外辅导情况、对学生的要求、师德行为等方面的评价。

(2)教师的亲和力、颜值、语言和仪表仪态、对学生了解情况、与学生的关系等间接与教学活动相关的行为因素对教学效果也有重要影响。

(3)教师是否结合其发表的论文教学、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水平这两个涉及教师科研方面的因素对教学效果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

(4)性别、就读年级、每年入学学费这三个因素无显著影响。

(5)就读学校、就读城市这两个因素影响小。

第一主因子主要综合反映了与高校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直接相关的教学行为信息。第一主因子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因子回归系数为负,在所有因子中具有最高的统计显著性,说明教师课前准备、教师教学方法、教师工作责任心、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教师的师德行为等因素是影响本科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最重要的因素,其表现程度越好,学生对其教学效果的评价就越高。这些都是高校教师最基本的直接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学行为,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主因子主要综合反映了高校教师的外貌仪表、对学生的了解与深入沟通及与学生关系等方面的信息,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系数为负,这说明教师的亲和力、教师的颜值、教师的语言和仪表仪态、教师对学生了解情况、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间接因素对教学效果评价也有重要影响,而且其表现程度越好,学生对其教学效果的评价越高。因此,高校教师不仅仅要做好课前准备、讲求教学方法、有责任心,而且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仪态,表现出强烈的亲和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真正做学生的朋友,才会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或情绪,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

第三主因子主要反映了教师科研能力及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方面的信息,也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有一定的影响:科研能力强,并能将科研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会得到提高。高校教师的一个基本能力是要具备科研能力,教师科研能力强,并能把其科研成果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对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第四主因子主要综合反映了本科生的性别、年级和家庭收入状况方面的信息,其对教师的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这与实际也是相符的,因为本科生的这些个体特征因素与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并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这表明这些因素并不影响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第五主因子反映了学生就读地区方面的信息,即就读学校、就读城市这两方面的信息。虽然其影响最小,但还是在10%水平上显著。这说明不同学校和不同城市的本科生对高校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还是有一定差别的,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教学效果产生的影响主要来自教师课堂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师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等因素,而且教师的这些基础性、专业性和职业性的教学行为表现得越好,教学效果就越好;外貌、仪表及与学生关系特征因素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一般来说,教师注重仪表、仪态,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并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可提升学生对任课教师所教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科研能力强,并将科研成果应用在教学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当然,教学效果评价基本上不受学生个体特征等变量的影响。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因素对教学效果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教师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通过敬畏感能提升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因此,要更好地提高本科院校课堂教学效果,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应从实际出发,在综合考虑课前准备、教学方法、责任心、职业道德、仪态仪表等基础上,完善教师教学行为管理的措施。

(1)结合当代高等教育、教育科学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发展的特征,开展高校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性标准的研讨,建立高校教师教学行为分类标准或规范体系,用规范性标准去要求高校教师履行好自己的教学行为。

(2)加强高校教师教学行为的培训和普及性教育:一方面把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作为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和职称评定的重要条件之一,另一方面对已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实施普及性的继续教育制度,全面提升高校教师在教学行为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3)建立强化和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制度,从物质和精神层面对教学行为表现优秀和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同时,定期举办各级各类教师教学行为竞赛,从机制层面提高教师完善其教学行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