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马正谊
(湖南省卫生厅当代护士杂志社,湖南 长沙 410016)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的写作时间探析
马正谊
(湖南省卫生厅当代护士杂志社,湖南 长沙 410016)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老学士闲征姽婳词》有包含隐性信息的四个重要词语。结合康熙年间林四娘题材群体创作现象的产生与传播情况,对其进行时间特征分析可知,在有意隐去真实时间信息的情况下,《老学士闲征姽婳词》不仅揭示了作者的政治态度,还反映出明确的时间特征,其写作年代可以定位于康熙早期。
红楼梦;林四娘;姽婳词;顺治;康熙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是全书的一个重要章回,从情节上看,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以贾政为轴心铺叙林四娘故事和贾宝玉夜祭芙蓉女儿。这两个部分之间,情节的关联性不大,因而可以独立分析。阅读《老学士闲征姽婳词》(以下简称《姽婳词》),会发现文本中存在许多隐性的信息,涉及顺治年间和康熙初年的史实,因此,本文试对《姽婳词》进行写作时间的定位分析。
(一)犬羊之恶
《姽婳词》中有这样一段话:谁知次年便有黄巾、赤眉一干流贼余党复又乌合抢掠山左一带,恒王意为犬羊之恶,不足大举,因轻骑前剿。不意贼众颇有诡谲智术,两战不胜,恒王遂为众贼所戮。作者在此处设置了一个阅读错觉,如果不深究“犬羊”的典故,此句便会囫囵理解为恒王被农民军杀害。在修辞上,“犬羊”一词指代农民军是不贴切的。在古代,“犬羊”一词是游牧民族的代称,试举三例。
东汉末年,袁绍征伐曹操,让文学家陈琳写了一篇著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1],其中写道:尔乃大军过荡西山,屠各左校皆束手奉质,争为前登,犬羊残丑,消沦山谷。于是曹师震慑,晨夜逋遁。文中“屠各”指东汉时期的一个匈奴部落。《晋书·北狄匈奴传》[2]记载:“匈奴之类, 总谓之北狄”,“北狄以部落为类, 其入居塞者有屠各种、鲜支种、寇头种……凡十九种, 皆有部落, 不相杂错。屠各最豪贵, 故得为单于, 统领诸种。”由此可知,屠各是游牧民族的一个部落,归顺东汉,长期居住在长城以内,统领其他的游牧部落。“左校”是东汉农民起义军之一。据《后汉书》记载[3],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失败之后,涌现黑山、黄龙、白波、左校等几十支农民军,“并起山谷间, 不可胜数”。陈琳在此处用“左校”泛指当时纷纷而起的农民军。在陈琳的檄文中,用词是前后照应的,“屠各”、“左校”分别与 “犬羊”、“残丑”对应,即屠各→犬羊,左校→残丑。
“犬羊”语意形成了典故,为历代文人沿用。南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六的《涉白马渡慨然有怀》[4]亦采用其意,其中有诗句道:太行之下吹虏尘,燕南赵北空无人。袁曹百战相持处,犬羊堂堂自来去。陆游用“犬羊堂堂自来去”表明南宋时游牧民族金人占领了太行山一带。直至清朝初年,“犬羊”一词仍然被沿用,汉族知识分子常用来詈骂入侵的清军。最著名的是张煌言为郑成功北伐所写的《海师恢复镇江一路檄》[5]中的一句:“建酋本我属夷,屡生反侧,遂乘多难,窃据中原,衣冠变为犬羊,江山沦于戎狄。”顺治十六年(1659)五月郑成功大举北上反攻,入于长江,六月破镇江,七月至南京城下。张煌言亦由芜湖进攻,配合郑成功,连下二十九城。《海师恢复镇江一路檄》即写于此次军事行动。“衣冠变为犬羊”一句表达了张煌言对清廷强制推行满族发式和服饰的愤怒。檄文中,“犬羊”显然指代已经入主北京的满清,《姽婳词》所指与之相同。
总之,无论从修辞的角度还是历史典故的沿用,在《姽婳词》中的“犬羊之恶”与农民军是不相关的,所指应为满清。
(二)献城之举
《姽婳词》中有一段原文为:两战不胜,恒王遂为众贼所戮。于是青州城内文武官员各各皆谓:“王尚不胜,你我何为?”遂将有献城之举。林四娘得闻凶报,遂集聚女将,发令说道:“你我皆向蒙王恩,戴天履地不能报其万一。今王既舍身于国,我等亦当捐身以报王。你等有愿随者,即时同我前往,有不愿者亦听其自散。”众女将听她这样,都一齐说:“愿意。”于是林四娘带领众人连夜出城,直杀至贼营。
上述文字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作者将两种态度进行对比,一种是投降主义,主张献城,一种是慷慨迎战,以死报恩。作者的深层立意是鞭挞明清战争中的屈膝投降者。自从孟子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以来,用生命保卫道义一直是汉族知识分子的价值观、生死观,而“忠君报恩”被旧时士大夫视为至高道德准则。作者让林四娘在出征前作了一番义正辞严的讲话,旨在强化对负恩自全的文武官员的指责,其现实针对性很明确。
清军入关后,之所以凭少量兵力迅速稳定局势,与许多明朝官员的献城之举是相关的,试举有代表性的二例。
其一是青州衡王的降清献城。据《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记载,顺治元年(1644)六月,清廷派吏部右侍郎王鳌永招抚山东、河南。七月十二日,王鳌永上报抚定济南、东昌、青州的消息,十九日,转交了青州衡王朱由棷的降书[6]。
其二是南京的降清献城。清军入关占据北京后,明朝的政治力量迅速在南京集结,福王朱由崧建立弘光政权,南京重新成为明的国都。顺治二年(1645)五月初,清兵逼近南京,朱由崧出逃,留在南京城的勋戚伯侯及文武百官主动献城。据《小腆纪年附考》[7]所记,五月十四日,忻城伯赵之龙,魏国公徐允爵、大学士王铎、礼部尚书钱谦益等人,冒着雨,捧着地图典籍,跪迎清军;次日,清豫亲王多铎进入南京,跪迎的有明朝驸马齐赞元、17位勋戚伯侯、大批高官,而“翰詹科道部寺官不可胜记”。
这两次献城之举都有典型意义。青州衡王降清与《姽婳词》直接相关。南京是南明国都,把国都主动献给侵略者,投降者的官阶级别之高、言行之卑劣、人数之庞大,是当时无与伦比的。
当然,目前的证据还不能够说明《姽婳词》影射了某一具体的献城之举。但是,文学作品的情节虽然可以虚构,作者的内心情绪却是真实的,是现实生活刺激的折射,确认作者对清初投降行为十分憎恶,故而创作这样的情节是没有问题的。
本文讨论的核心问题还是献城之举所标示的时间特征。《姽婳词》涉及的献城之举只会发生在清初大规模的征伐时代,这是一个精准的判定原则。清军入关之后,组织的最大的战略进攻在顺治二年。清廷派二路兵马南下,一路赴南京扑灭弘光政权,一路到达湖广追击已经称帝的李自成。数月之后,他们认为毁灭性地打击了政治对手,消除了三帝对峙的局面,然后班师回到北京。之后,反清斗争呈现局部状态。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战争则完全结束。《姽婳词》所批判的献城之举不会超过这一时间范畴。
(三)千古未有之旷典隆恩
《姽婳词》中有一段对皇上的赞美词:早有人取了笔砚,按贾政口中之言稍加改易了几个字,便成了一篇短序。递予贾政看了,贾政道:“不过如此,他们那里已有原序,昨日因又奉恩旨,着察该前代以来应加褒奖而遗漏未经请奏各项人等,无论僧尼道与妇人等,有一事可嘉即行投送履历至礼部,备请恩奖。所以他这原序送往礼部去了。大家听见这新闻,所以都要作一首《姽婳词》以志其忠义。”众人听了,又都笑道:“这原该如此。只是更可羡者,本朝皆系千古未有之旷典隆恩,实历代所不及者。可谓‘圣朝无阙事’,唐朝人预先竟然说了,竟应在本朝。如今年代,方不虚此一句。”贾政点头道:“正是。”(下一词条分析的“圣朝无阙事”亦见此段引文,不再重复引用)
这段文字可以读出的信息包括:①“该前代”指明代;②实施“千古未有之旷典隆恩”的是一位清帝;③褒奖对象为类似林四娘的忠于明室者;④作者对清帝的政治举措持揶揄调侃态度等。
考察清史,清帝表彰明代忠义者是实有其事的。
先看顺治。据《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第七十卷记载[6],顺治九年(1652)十一月十七日,顺治曾给礼部下了一道谕旨:明末寇陷都城,君死社稷,当时文武诸臣中岂无一二殉君死难者?幽忠难泯,大节可风。尔部会同各部堂官,详访确察死节职名,并实迹具奏,勿遗勿滥。
顺治十年(1653) 六月十七日,礼部上报了16位殉崇祯者名单,包括大学士范景文等14位大臣、驸马巩永固、太监王承恩等人。礼部为他们拟定了谥号,得到顺治的批准。十月二十六日,顺治派了礼部右侍郎高珩谕祭十六人[6]。
再看乾隆。据《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第九百九十六卷记载[8],乾隆四十年(1775)十一月初十日,乾隆下了一道谕旨,首先对曾祖父顺治的赐谥行为给予高度的评价,并认为应当扩大表彰范围,列举了史可法、刘宗周、黄道周等等例子,划定的表彰范围为《明史》和《通鉴辑览》中所录入的人物。乾隆四十一年(1776) 十一月初八日,礼部进呈名单,多达3600余人,各予谥号,按时间先后编辑成册,乾隆亲自题写书名为《胜朝殉节诸臣录》,指定由武英殿刊刻颁行[9]。
上述两位清帝,《姽婳词》中影射的是谁呢?乾隆应当排除。其理由有三。
其一,乾隆表彰明臣时间晚于目前红学主流对《红楼梦》判定的成书时间,因此《姽婳词》作者不可能影射未发生的事情。按照红学现有的结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定稿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甲戌本、己卯本均无第七十八回)据此推算,在小说定稿并传抄至少15年之后才发生乾隆的表彰明臣之事。
其二,《姽婳词》描述的奉旨查访忠义者这一情节不可能发生在乾隆朝。顺治曾下旨“详访确察死节职名,并实迹具奏”,与《姽婳词》的描述基本吻合。而乾隆的表彰名单直接从《明史》和《通鉴辑览》中产生,况且,满清已经入主中原一百多年,乾隆即使让大臣去访察明末忠烈者,也已经失去了访察基础。
其三,乾隆之举称不上“千古未有”。顺治表彰明代忠义者在顺治十年(1653),120余年之后才有乾隆之嘉奖,不符合《姽婳词》作者所指之“千古未有”的说法。而且乾隆本人亦多次谈及顺治之为是创举:“然自昔累朝嬗代,于胜国死事之臣,罕有录予赐名者,唯我章皇帝定鼎之初,于崇祯末殉难大学士范景文等二十人,特恩赐谥”、“仰见圣度如天,轸恤遗忠,实为亘古旷典。”等等[9]。
可见,《姽婳词》中影射的是清帝顺治表彰明臣的史实。这是《红楼梦》涉及时政最重要的证据。
(四)圣朝无阙事
“圣朝无阙事”一句出自唐代诗人岑参《寄左省右拾遗》一诗。“左省右拾遗”即杜甫。原诗为: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唐至德二年(757),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与岑参同在唐肃宗政府中任谏官。他们都怀着政治热情,大上谏书,却不受欢迎。杜甫在中央政府只任职一年便被排挤出来,岑参亦然。杜确《岑嘉州集序》[10]中记述岑参的这一段经历说:“入为右补阙,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改为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岑参写给杜甫的这首诗中充满着对唐肃宗的不满。“圣朝无阙事”是讥讽之语,前人是有定论的,明文学家钟惺在《唐诗归》[11]中点评此句说:“勿认作颂圣谀语。”明确了它的批判性和直接指向皇帝的针对性,这是不会产生任何歧义的。
由于“圣朝无阙事”本身携带的意义是讽刺皇帝,因此,《姽婳词》作者的锋芒所在是讥讽顺治就很清楚了。至于作者为什么要讥讽这位少年天子的创举,应当另作探讨。
证明这段文字的嘲讽性还有一个注意点,即各抄本之间的文字差异。比较一下庚辰本和蒙府本文字即可了然。
庚辰本:
贾政道:“不过如此。他们那里已有原序,昨日因又奉恩旨,着察前代以来应加褒奖而遗漏未经请奏各项人等,无论僧尼道与女妇人等,有一事可嘉,即行投送履历至礼部,备请恩奖。所以他们这原序送往礼部去了。大家听见这新闻,所以都要做一首《姽婳词》,以志其忠义。”众人听了都又笑道::“这原该如此。只是更可羡者,本朝皆系千古未有之旷典隆恩”,实历代所不及者。可谓‘圣朝无阙事’,唐朝人预先竟然说了,竟应在本朝。如今年代,方不虚此一句。”贾政点头道:“正是。”说话间,贾环叔侄亦来了。
蒙府本:
贾政看道:“不过如此。他们那里原是有序,因送往礼部去了,未曾抄得来。大家听了这新闻,都要做一首《姽婳词》。”说话间,贾环叔侄亦来了。
在首尾相同的情况下,蒙府本少了300多字,涉及对皇帝的嘲讽性语句被全部删去,正是说明已经有人发现这是对皇帝不敬的语句。
上面对4个语句的隐性信息进行了探析,这些信息显示的时间互相印证,因此,笔者认为,《姽婳词》与顺治朝的政治军事的相关性十分明显,体现了鲜明的“时世”性,而非家史描述。
任何文学创作与它依托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不可分割的。林四娘这一人物不仅出现在《红楼梦》中,还是清初的一个流行题材。笔者目前收集到的以林四娘为素材的作品约10来种。兹将作者和篇名抄录如下:李澄中《艮斋笔记·林四娘》;王士祯《池北偶谈·林四娘》;安致远《青社遗闻·林四娘》;李五鹿《野叟闲谭·林四娘》;蒲松龄《聊斋志异·林四娘》;陈维崧《妇人集·林四娘》;王太史《林四娘歌序》(见《妇人集》);陈玉璂《学文堂集·青州行有引》;陈奕禧《虞州集·林四娘小传》;林云铭《吴山鷇音·林四娘记》。
这是一个文学上少见的同题材群体创作现象。这群作者不乏文学大家或朝廷高官。蒲松龄以《聊斋志异》享誉文坛,王士祯是清初康熙间的文坛领袖,官至刑部尚书,李五鹿任过户部侍郎,李澄中、陈维崧是明史编撰官,陈奕禧为一代书法大家,林云铭所著《庄子因》出现在《红楼梦》的情节之中。
上述10部作品与《姽婳词》存在显著的区别,林四娘不是慷慨出征战死的女将,而是一个哀伤悱恻怀念故国的女鬼,这些作品还以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陈宝钥为男主人公。因此,陈宝钥的存在是锁定林四娘故事产生时间的关键所在。
白亚仁先生对陈宝钥生平有详细论述,陈宝钥约生存于明末清初,曾在郑成功麾下抗清,顺治十三年(1656)降清[12]。他先后被清廷派到山东、江苏、贵州等地为官,现存《贵州通志》中有其政绩记载[13]。三藩之乱中任过吴三桂的按察使,不久再降清,不复出仕,活了74岁。陈宝钥的诗集在乾隆时被列为禁书,尽毁。魏宪《诗持》尚保存其早期诗作60余首。清初文坛领袖吴梅村对其诗歌评价甚高,认为诗风奇竣,可以与汉代诗赋大家司马相如、杨雄相比。顺治十七年(1660)四月十三日,顺治有一道诏书涉及陈宝钥:“分巡永平兵备道投诚伪侍郎陈宝钥为山东按察使司佥事,分巡青州兵备道。”
陈宝钥为什么会被写进一个女鬼的故事呢?这与陈宝钥本人的讲述是有直接关系的。莅任之后,大约在顺治十八年春天,陈宝钥接上司之令发掘荒废了十八年的明藩衡王的宫殿。故国亡去,让他产生离黍之伤是不可避免的,他与朋友的聊天话题,变成了林四娘故事的雏形。可以从两部作品中找到他讲述的痕迹或者文字记载。
其一是李澄中的《艮斋笔记·林四娘》。李澄中生活在山东青州府下辖的诸城县,与陈宝钥有过直接接触,听他讲过鬼神故事。袁世硕先生对此有详细论述[14],笔者认为可以采信。《艮斋笔记·林四娘》属于纪实而不是编故事,没有首尾贯通的情节,描述了陈宝钥进入荒废的衡王宫时的场景,记录了三首怀念故国的诗歌,记载了陈宝钥上任离任时间等等,都是具有史实考据价值的,即使李澄中记了一些荒诞鬼魅之事,也是忠于讲述者的口述的。
其二是林云铭的《林四娘记》[15]。文中说:“晋江陈公宝钥,号绿厓。康熙二年,任山东青州道佥事。夜辄闻传桶有敲击声”,“康熙六年,陈补任江南驿传道,为余述其事,属记之。”林云铭的文字可以还原的史实是:陈宝钥亲自向他口述了林四娘的故事,故事发生时间是陈宝钥在青州任职期内。
综合李澄中和林云铭的描述,基本可以肯定林四娘题材是陈宝钥在山东青州任海防道期间产生的。陈宝钥在青州任官的时间很短,大约从顺治十七年夏秋之际至康熙元年秋,仅二年左右,因母亲去世而离开。康熙元年(1662)十月,继任者周亮工即接到朝廷之任命。
林四娘题材产生之后,迅速进入传播阶段,传播高潮亦在康熙初年。可以从两个方面判定。其一,前述10部作品或作品集多成书于康熙早期。其二,作者群是同时代人,生存年代相仿,约在明末崇祯年间至清初康熙年间。
作者群存在复杂的文友关系。比如,所有作者均与王士祯相识有交往,陈维崧和陈玉璂都明确记载自己从王士祯得到林四娘题材,王士祯为门生陈奕禧《虞州集》写了序言。而王士祯记载,自己从李化熙和程周量处得知林四娘的诗卷并抄录一首,林云铭与陈宝钥、王士祯是朋友。可见这个群体性创作是在互相影响下形成的。
《姽婳词》与这个群体创作现象存在怎样的关联性呢?
第一,《姽婳词》应归为林四娘题材系列,同一性表现在“青州”、“衡王”(谐音为恒王)、“林四娘”等关键的叙述要素方面,将时间、地点、主要人物锁定。
第二,《姽婳词》的作者应为在传播中获得题材。前文所列10部作品与陈宝钥的经历存在不可分割性,故呈现原生特征,《姽婳词》则彻底删除陈宝钥这一形象,并根据自己批判“时世”的需要重新确立主题,重造故事情节,重塑林四娘形象。主题不是怀念故国,而是批判当朝皇帝,其思想深度超出群体创作作品。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造显现出后继性。可以说,没有群体性创作题材在文友中的流传,《姽婳词》作者不会凭空想象出一个在山东青州产生的林四娘故事,作者应与群体创作者存在文友关系。
第三,联系本文前述的文本中的顺治朝隐性信息,可以推断,《姽婳词》作者的生存时域应与群体性创作作者群相仿,即明末至清早期顺康之间。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在《红楼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即在作者有意隐去时间真实信息的情况下,林四娘的故事却暴露了它。文本中的“犬羊之恶”、“献城之举”、“千古未有之旷典隆恩”等语句,充分体现了顺治朝的时间特点,“圣朝无阙事”反映了作者对顺治的基本态度是嘲讽。林四娘题材产生于清初汉族知识分子的集体怀念故国的情结,出现一个文学史上罕见的同题材群体创作现象,《姽婳词》应撰写于康熙初年林四娘题材的传播高潮之中。它借题发挥,是一个大谈“时世”的章回,不当理解为家史描述。总之,笔者认为《姽婳词》的写作年代可以定位于康熙早期。
[1]吴云.建安七子集校注[M]. 张连科,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2]房玄龄.二十五史·晋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3]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张苍水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徐鼒.小腆纪年附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9]胜朝殉节诸臣录[EB/OL].http://yuedu.baidu.com/ebook/6fd9004c1711cc7930b71601.
[10]岑嘉州集[M].陈铁民,侯忠义,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1]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唐诗归[M].济南:齐鲁书社,1997.
[12]白亚仁.《林四娘》故事源流补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13]贵州省文史研究馆.贵州通志·宦迹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14]袁世硕.林四娘故事的生成、流变(上)[J].古典文学知识,2010,(5).
[15]张潮.虞初新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责任编校:余中华)
Study on the Writing Time of A Poem Honoring A Female General - Lady Lin Requested by the Old Maester
MA Zhengyi
(Periodical Office of Today Nurse, Changsha Hunan 410016, China)
APoemHonoringaFemaleGeneral-LadyLin,RequestedbytheOldMaesteris the first part of Chapter Seventy Eight in theRedChamber.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writing time characteristics by studying 4 phrases within the section, which contains implicit temporal inform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henomenon of cohort writing regarding Lady Lin during the Reign of Kangxi. Considering that the writer of theRedChamberintentionally covered up the real background of the masterpiece,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poem not only reveals the writer’s political attitudes, but also discloses the time of story background, which should be within the earlier period of the Reign of Kangxi.
theRedChamber; LIN Siniang;APoemHonoringAFemaleGeneral;Shunzhi;Kangxi
2016-06-14
马正谊(1950— ),女,湖南津市人,湖南省卫生厅《当代护士》杂志社编辑。研究方向:《红楼梦》文本。
I207.411
A
1008-4681(2016)06-0098-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