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杨桂银,周 慧,许春晓
(1.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杨桂银1,周 慧2,许春晓1
(1.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关键点。以中国知网数据库1999—2016年文献为素材,利用CiteSpace科学计量工具绘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总结出当前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集中在融合基础、动因、路径、模式、水平及效应等方面,并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形成的业态形式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成果零散、研究层次参差不齐,研究尚未形成体系等问题亟待解决。未来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应重视理论体系构建、创新并改进研究方法、不断拓宽研究范畴并加强融合动因、效应及水平态势的定量研究。
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产业融合;研究进展;研究启示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扩散使得原本一些分工明确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产业之间相互渗透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的同时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学领域用“产业融合”来解释这一现象。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我国旅游业已产生跨界融合迹象,进入产业融合新时代。作为综合性产业,旅游产业在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与相关行业融合,催生出一批旅游新业态。同时,为了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的到来,国家从战略层面指出我国需从现在的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发挥“全域旅游+”功能,充分满足旅游者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将旅游产业融合置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位置。由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天然的耦合性和共同的需求基础,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深化旅游产品内涵成为必然选择。文化与旅游相伴而生,从早期影视旅游、主题公园旅游到对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产业的探索表明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现象伴随着旅游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但理论研究滞后于两者融合发展的现实实践,研究起步较晚。其中不乏一些学者对现阶段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力图全面呈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1,2],但难以概述两者融合发展进程及全貌。
基于此,以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为研究内容, 1999—2016年的188篇文献为研究数据,运用 CiteSpace 科学计量工具绘制知识图谱以展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的发展状况。
本研究选取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来源,以“产业融合”并含“文化”与“旅游”和融合框架下“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形成的产品及业态”为主题,以影响因子较大的SCI、EI、核心期刊、CSSCI为期刊文献来源,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进行高级检索。在逐一审核中,将与主题研究无关的文章剔除,截止至2016年底,得到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相关文献成果共 188篇。按照发表的时间对文献进行初步整理(见图1),从中可以看出2007年以前相关研究较少,2007年后发文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且在2011年增速加快。究其原因在于国家从政策层面明确提出要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等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随后学界展开了对于两者融合的综合分析。
图1 1999—2006年“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相关文献分布情况
关键词是对一篇论文核心观点的提炼及研究主题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文献关键词的挖掘有助于分析该领域的研究内容。本文使用CiteSpace这一工具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可以对当前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主体进行探索。使用CiteSpace将文献数据导入,设置时间跨度为1999—2016年,单个时间分区长度为1 a;以关键词为节点提取每个时区中被引频次最高的50个关键词,生成关键词图谱(见图2)。图中共有301个节点,560条连接,网络密度为0.0124,出现次数较多的关键词在图谱上显示为较大的节点。从中可以看出针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业态方面的研究较多,主要分布在文化创意产业、影视旅游、旅游演艺、主题公园方面,其次集中在两者融合的互动机制、路径、模式、效应等方面。以引用频次为指标对关键词进行筛选并聚类(见表1),对当前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主题进行归纳可以划分为如下三类:一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现象的机理研究(即对于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基础、动力机制、路径、模式、业态等的研究);二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及效应研究(即对于两者融合发展所能带来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层面的效应评价及融合水平的测量);三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业态研究(即对于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形成的新业态、新产业的研究)。
图2 1999—2016年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关键词图谱
表1 关键词主题聚类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早已出现了少量文化旅游方面的相关研究,比如对深圳华侨城现象的探讨,认为其经营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文化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3],紧接着又有相关学者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4],前期的相关探讨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研究基础。到21世纪初,基于产业融合理论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得以兴起。鲍洪杰、王生鹏(2010)首次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构建耦合发展指标体系及评价体系,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度与系统协同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5],这是目前对两者融合进行定量研究较为普遍的方法,同时标志着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并且不断深入。
目前,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界定尚未有定论,前期研究多从其融合基础及互动机制[6]展开,较少对其内涵进行探索。近两年定量研究的兴起引起了学者对于两者融合内涵的探讨,多借用国内学者马健[7]、厉无畏[8]对产业融合概念的阐述来侧面反映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内涵。基于马健(2002)对于产业融合的界定在构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时考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特殊性,认为两者融合是以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为前提,通过渗透、交叉或重组的方式最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9]。厉无畏(2003)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产品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于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内涵的认知:通过两产业间的互补和延伸,实现两者的融合,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和产品形态——文化旅游[10]。这也是目前国内对于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内涵较为完整的阐述。对于融合内涵的界定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两大产业边界是否清晰,但目前对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边界是否明确仍然存在着争议。就产业边界而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各自相应的技术边界、市场边界、产品边界和企业边界,但是不同于界限清晰的一般传统产业,其边界延伸空间广阔,反而更易发生融合[11]。而对于两大产业边界的界定标准,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概念界定说。根据两大产业各自的概念界定具体到不同分类标准中。此种界定方式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容易造成边界模糊化;二是四大边界说(技术、市场、产品、企业)。也有学者认为两者边界是由技术边界、市场边界、运作边界、业务边界构成[12]。这种界定方式相对明确,但存在着把产业边界直接植入文化与旅游产业边界的问题,对于产业外延的广泛性是否适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
文化与旅游产业均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因此现有研究多基于系统动力学来剖析两者融合的动力因素,具体概括为“两大动力说”:内生性动力和外生性动力[13];“三大动力说”:推动力、拉动力、支持力[14]或是内生动力、外在驱力和支持力三个方面;“四大动力说”:推力、拉力、支持力和阻力[15]。三种说法虽然表述不同,但推动力(外在驱力)主要是市场供给,也有一些学者把政策支持及技术进步等外部环境的支持力放进来。拉动力(内生动力)主要是由市场需求变化所导致的,这两者产生融合的根本性因素。支持力主要是外部环境的支持,包括政府政策、经济进步、技术进步与创新等。阻力是指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机制,主要包括制度障碍、科技创新障碍、能力障碍等[16]。目前,对于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主要有上述说法,但是均不够系统全面,各种动力下到底是哪些因素在发挥作用,没有全面论述。总体上,文化与旅游产业在这几种力的相互作用下逐步实现融合,但是各动力要素对两者融合的影响程度定量研究较少,目前仅有鲁皓、张玉蓉(2015)对影响我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各因子的影响程度进行说明[17]。但不同地区、不同业态形式下的融合动因会有所差异,今后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动因的实证研究需不断拓宽研究范畴。
(二)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
目前对于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主要从内容上分为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功能融合四条路径[18]。但是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在实际中会选择适合自身产业发展的路径进行融合,在以资源为融合路径的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方面,把农业文化遗产地融合进一步划分为内部系统融合、外部系统延伸以及空间系统拓展三条路径[19]。在以技术为融合路径的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方面,把旅游演艺《印象·刘三姐》的融合路径进一步划分为资源融合、市场融合、机制融合[20]。在融合过程中因地制宜,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或产业特性的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将是必然选择。但是目前尚未有基于不同融合层次、不同动力因素主导下的路径选取都值得学界探讨。
(三)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
虽然目前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略显不足,但在两者互动融合发展的实践中已经形成“印象·刘三姐”、“横店影视基地”、“方特主题公园”等经典业态模式,以及基于价值链环节两大产业互动发展形成的产业融合的旅游新产品模式、产业联动的新型旅游营销模式和产业链延伸的文化产业景点化模式[21]。根据产业融合理论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各自的产业特性,归纳出产业融合的三模式:渗透型融合模式、延伸型融合模式、重组型融合模式[22]。随着实践的深入,又进一步形成了一体化模式,文化产业园区便是其典型代表[23]。从文献分析来看,学者们尝试从不同角度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进行构建,但缺少更加系统的模式总结,不同模式下的业态形式也需加以凝炼。
(一)融合水平
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的研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发展实践的对于融合状况的简单描述[24]。二是采用灰色关联系数法[25]、投入产出法[26]、贡献度测量法[27]等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度进行简单排序,虽能大致反映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状况,但难以去判断融合过程中各个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今后融合的重点应该置于何处。近几年国内对于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定量研究方法上主要引入物理学中耦合度概念,构建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进行测量,但在指标选取上存在很大差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包含要素众多,如何选取符合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指标未有统一标准,目前主要有3类选取方式:一是以产业核算指标为标准[28],二是以产业规模与效益为标准[29,30],三是基于融合的四个层面:资源融合、市场融合、人才融合、机构融合为标准[31]。指标体系的构建力求完善,但难以去评判哪一种方式更为合适,指标体系能否真实反映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及协调性仍需学界进一步解决。
(二)融合效应
从现阶段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来看,两者的融合满足了人们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及新业态的发展,为旅游经营单位及目的地社区带来了综合效益的提升。概括来说,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一是微观效应。主要是指两者融合发展所带来的组织层面的变化(包括资源、产品、市场、企业等方面),具体来说提升旅游产品内涵、增强产品吸引力、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增强企业竞争力等[32]。二是中观效应。主要是指两者融合所带来的产业层面的作用(包括产业、业态、区域、品牌等方面),具体来说是指融合带来的产业间的增长效应、联动效应、创新效应、溢出效应与升级效应等[33]。三是宏观效应。主要是两者融合所带来的社会层面的作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34]。目前国内对于微观效应及中观效应研究较多,但是融合带来的宏观效应研究不足。定量研究方面,尹华光等人(2016)以武陵山片区为案例地,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所带来的宏观效应进行定量评估[35],这对于融合效应的定量评估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最终形成的是新的产品形式或业态形式,当前国内对于两者融合业态的研究集中在文化创意旅游、影视旅游、主题公园、旅游演艺等业态形式上。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一直存在于上述业态形式中,并且国内在影视旅游、主题公园研究方面已形成大量研究成果,但是真正置于产业融合理论框架下的相关研究近些年才兴起。张玉蓉、张玉玲(2012)对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形成的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索[36]。吴金梅、宋子千(2011)在产业融合视角下对影视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及机制进行探讨[37]。在主题公园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保继刚自20世纪90年代展开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2000年后其他学者相继展开了主题公园与媒体融合[38]、主题文化表演与旅游融合[39]、动漫产业与旅游融合[40]研究,产业融合视角下对主题公园产品形态的探讨不断深入。近年来,作为文化与旅游融合形成的新业态,旅游演艺相关研究逐步发展起来,除了针对《印象·刘三姐》的相关研究外,白凯(2009)对于张艺谋的“印象·系列”进行了质性研究并明确了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41]。上述业态研究多从微观层面展开,从企业及产业链视角对融合形成的新产业、新业态进行深入研究,但缺少宏观层面的理论指导。
通过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主题提炼及评述的基础上,认识到目前对于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已逐步从融合问题及对策、内涵、机理、效应等定性研究过渡到对融合动力、效应及融合水平、协调度的定量测量方面,研究不断深入。同时,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理论层面的研究也存在落后于应用层面研究,现有研究成果尚未形成系统理论体系,研究基础薄弱、内容零散等问题急待解决。通过对当前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的综述,认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应加快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方法的改进及研究范畴的深化。
(一)构建理论框架
目前对于文化与产业融合大多是单一方面的研究,且研究成果较为零散,尚未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研究体系。因此,接下来的研究需从理论层面、应用层面及实证层面构建一个覆盖面广、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理论层面的内容应涉及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形成机理及融合效应等;应用研究主要涉及文化与旅游产业当前融合的状况及问题对策等;实证研究涉及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效应、融合水平及协调度的测量,以更加科学化的研究体系来指导两者更好的融合[42]。
(二)改进研究方法
当前学界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方法多是直接或间接源于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拿来主义”缺少针对性,方法是否适用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产业特性、能否有效反映两者融合本质有待进一步说明。今后研究应针对研究方法的适用性进行说明,把文献分析、数理分析、案例分析、模型分析等方法综合,以期更好地指导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
(三)拓宽研究范畴
现阶段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研究多从宏观层面展开,研究范畴较为局限。虽然以产业融合理论为基础,但是却没有深入探索一些问题的本质。应用研究多从微观层面展开,研究内容较为深入,但缺少理论体系的指导[43]。融合路径、模式的层次性尚未有针对性研究,不同程度的融合在融合路径、模式的选取上是否有差异等仍需学界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1]詹诗,金颖若.国内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11).
[2]金海龙,章辉.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综述[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5,(2).
[3]何建伟.深圳华侨城旅游文化特色分析[J].旅游学刊,1999,(5).
[4]王明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互动效应[J].学术研究,2003,(12).
[5]鲍洪杰,王生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分析[J].工业经济,2010,(8).
[6]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
[7]马健.产业融合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2,(5).
[8]厉无畏,王振.中国产业发展前沿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侯兵,周晓倩.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态势测度与评价[J].经济地理,2015,(11).
[10][34]翁钢民,李凌雁.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J].经济地理,2016,(1).
[11]桑彬彬.从产业边界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J].思想战线,2012,(6).
[12]但红燕,徐武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动因及其效应分析[J].生态经济,2015,(7).
[13]陈瑾.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机理及政策选择——以江西省为例[J].企业经济,2014,(5).
[14]兰苑,陈艳珍.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机制与路径——以山西省文化旅游业发展为例[J].经济问题,2014,(9).
[15]赵蕾,余汝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力系统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16]陈太政,陈准,王吉祥,等.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
[17]鲁皓,张玉蓉.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动因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13).
[18]麻学峰,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0,(4).
[19]李伯华,刘沛林,窦银娣.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湖南省新化县紫鹊界梯田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20]刘艳兰.实景演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业态创新——以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为例[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8).
[21]袁俊,刘建徽.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5).
[22]程晓丽,祝亚雯.安徽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2,(9).
[23]尹华光,王换茹,姚云贵. 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
[24]刘吉发,张聪.网络文化与西安旅游业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5]张二妮,王长寿.陕西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关联分析[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4,(1).
[26]王琪延,徐玲.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11).
[27]梁君,陈显军,杨霞.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度实证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3).
[28]鲍红杰,王生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8).
[29]张琰飞,朱海英.西南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2).
[30]曲景慧.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时空变动分析[J].生态经济,2016,(9).
[31]李凌雁,翁钢民.我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差异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11).
[32]李文秀,李美云,黄斌.文化艺术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过程、模式和效应[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4).
[33]梁学成,齐花.新常态下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分析[A].2015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5.
[35]尹华光,邱久杰,姚云贵,等.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效益评价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
[36]张玉蓉,张玉玲.创意经济背景下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的发展路径研究——以重庆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2,(9).
[37]吴金梅,宋子千.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影视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11,(6).
[38]毛利君.主题公园与媒体融合的趋势——迪斯尼发展的启示[J].企业经济,2001,(7).
[39]李蕾蕾,张晗,卢嘉杰,等.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个案研究[J].旅游科学,2005,(6).
[40]李美云.论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的产业融合与互动发展[J].旅游学刊,2008,(1).
[41]白凯,原勃.扎根理论下的印象系列分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1).
[42]王兆峰,鹿梦思.湘西州旅游市场空间结构、游客行为与感知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6,(1).
[43]陈向红.旅游经济强省战略下的旅游创新发展研究——以四川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2).
(责任编校:陈婷)
Research Progress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in China
YANG Guiyin1, ZHOU Hui2, XU Chunxiao1
(1.College of Tourism,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angsha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22, China)
At present, culture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region-based tourism.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of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Database (1999-2016), the study uses CiteSpace scientific metrology tool to draw key words coexistence knowledge, summarizes that the research concentrated in the aspects of integration foundation, motivation, path, mode, level and effect, and then conducts an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industrial status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re fragmented, the research level is not uniform, and the research has not yet formed the system. These issues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futur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etical system, innovate and improve the research methods, broaden the scope of research and strengthen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the cause, effect and level of the integration.
culture industry; tourism industry; industrial integration; research progress; enlightenment
2017-02-12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价值评价与产品化路径研究”,编号:13YBA034;省级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湖湘文化与区域旅游产业开发”,编号:湘教通[2014]07号。
杨桂银(1992— ),女,河南驻马店人,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旅游地理。周慧(1980— ),女,湖南常德人,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者行为与旅游地开发。许春晓(1962— ),男,湖南新化人,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
F590
A
1008-4681(2017)03-0033-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