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邓丽敏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北京 10008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从十八大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也体味出高等教育发展的着力点。
孔子被公认为我国开私学的第一位教师,他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终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个,使教育得以普及、文化得以延续。为什么从平民到高官、从农夫到巨富皆追随孔子,一个基本的条件那就是孔子一方面开创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理论体系,并身体力行,品德之高洁令时人仰慕,另一方面他博学多才、熟悉礼乐制度,编《诗经》、作《春秋》,博古通今为世人钦佩。可以说是德高业精,这正是学生追随他的根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人们对教师行业的要求与希望。德业双修是教育能够成为教育的根本,是学校存在的根本保障。可见,师德建设对于教育的意义,做好师德建设既是中国文化的内在需求,也关乎能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能否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后续人才的保证,关乎国家能否振兴、民族能否兴旺的根本大计。
师德为先首先是由高校教育的目的所决定。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不只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而且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才。品德是人才的灵魂,而学生品德的形成,固然受家庭、社会的影响而养成,但在高校则依赖于高校的环境与教育,其中作为高校教师起着重要影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蔡元培先生所说“教员者,学生之模范也。故教员宜实行道德,以其身为学生之律度,如卫生宜谨,束身宜严,执事宜敏,断曲直宜公,接人宜和,惩忿而窒欲,去鄙倍而远暴慢,学生日熏其德,其收效胜于口舌倍蓰也”[1]。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专业素质更为重要。是否具有高尚的师德,是能否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
其次,师德建设决定着高校能否继续生存。高校的生存发展直接依赖于自身的师资队伍状况,而是否具有高尚的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一个家庭将孩子送到高校,倾注着父母一生的希望,高校只传授了专业知识这不是家庭与社会的全部愿望。如果高校师德缺乏,学生常受侵害、骚扰,或养成其他顽劣之气,这样的学校是他们决不能接受的。特别是在对外开放形势下,高校不仅面临国内生源的竞争,同样面临境外高校的生源竞争。校园文化、师资素质是学生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唯有那些师资素质优良、校园文化优雅的高校才能在竞争中获得长远发展。
第三,师德建设的好坏决定着人民能否满意。培养品学谦优的人才是全社会共同的期待。人民希望高校既要完成业务培养,又要完成品德培养。如果学无所成,学生、家庭不满意,如果学业长进了而品德滑落了,不管学生态度如何,家庭肯定不满意、社会肯定不满意。人民期盼的社会和谐、文明、健康的局面也就后续无望,这是令教育最痛心,令人民最失望的事情,是与教育的根本任务相背离。不把师德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就不会让人民放心、让人民满意,这样的高校人民也决不答应让其存在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经过十余年的飞速发展,多数高校的校区、校舍等硬件条件均得到较大的改善,教师的待遇明显提高,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而在高校发展中,随着对师资队伍的需求,高校普遍引入大量人才。这些新师资的引入,增强了高校的综合实力,给高校发展带来了生机。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教师队伍的素质下滑,师德的缺失成为突出的问题,它已成为制约许多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
从高校首要的任务看,师德现状影响了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毕业生的状况是评价高校教育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从近几年的情况看,首先,新毕业学生素质的下滑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虽然这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的普及有关,这给高校的教育的确带来了问题和困难,如学习风气的整体淡化、超大班授课的进行,使学校和教师无暇顾及每一个体,原有的那种精耕细作式的高等教育模式难以延续,这些问题在没有妥善解决之前教学质量下滑在所难免;其次,当高校被人为地区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时,高校为了自身的利益、声誉和发展,千篇一律地向研究型迈进,是乎只有研究型大学才是好大学。这一导向使得众多高校重科研轻教学,一个高校教师品德再好教学再棒学生再喜欢,没有所谓科研成果在高校的生存都十分困难,其职称等众多问题都很难解决。这就使一些教师只重视科研而应付完成教学任务,只图上完课上好课,而不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育人与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的不良态度与习惯得不到及时纠正,这也就消弱了高校这个大课堂育人的环节与力量;第三,师德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发达的网络不时曝出一些学校的丑闻,高校已是重灾区。婚外恋等社会现象在高校同样存在,甚至涉及到学生,严重污染了高校的风气与文化氛围,同时起着消极的示范与引导作用。个别教师还利用机会猥亵学生,令人发指和担忧。一些女生家长表示,对自己孩子在高校阶段的学术与成绩要求已降为次要,而教会孩子如何自尊自爱并维护自身安全上升为首要关心的问题了。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这些乱象如果不加以整治,何以纯洁校园环境,何以谈教书育人?它必然会影响到教师群体的整体风气,从而影响教师的整体形象和高校的社会声誉,影响育人的质量与效果。如果高校育人功能失效,那将是高校教育的败笔,师德问题已成为高校发展中不得不解决的突出问题。
第二,高校师德状况严重影响了科学研究。高校在育人之外的另一重要任务是研究。高等院校是国家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这既是高校的职责所在,也是进一步完成好教育,发展自身的需要。只有强大的研究力量才能展示国家的科研力量、完成社会的科研需求,教给学生最前沿的知识、使学生学会如何从事研究、增进知识。应该看到经过发展高校的研究力量空前增强,但师德的缺失又成为制约研究继续发展的瓶颈。在一些高校,项目、经费、论文成为硬指标,使得教师从事科研不是为了发展科学解决问题,而是完成三项指标。于是乎不顾大局、不择手段地拉项目;不顾身份地争荣誉、争奖项;甚至抄袭、造假凑论文等现象频出,造成科研的虚假繁荣。这种以项目、经费、论文为指标的繁荣,一方面并没有提高学校自身的学术水平、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一些高校科研存在许多低水平的重复研究,难以使高校上水平上层次。另一方面已经严重影响到高校这片净土,败坏了高校声誉、也败坏了社会风气。强行占有学生的成果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也无形中扭曲了育人的环境与氛围,使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受到直接的影响。
高校教师群体中存在的师德问题是整个社会上不良风气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的反映,虽然我们不能把责任全部归罪于学校或教师,但师德问题已成为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着当前和长远的教书育人的水平与质量,这不能不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密切关注。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不在一朝一夕,既要靠制度约束和道德的约束,又要靠教师的个人修养。制度约束是刚性的、相对容易衡量、把握和实施。因此,完善师德建设的制度内容与要求,加强监督、约束与惩治力度是行之有效的工作。而道德提升是师德建设的目标和核心,只有教师的个人修养都上层次、上台阶,良好的师德才能蔚然于校园。
首先,高校对师德建设的高度重视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前提。高校对师德建设重视的程度、宣传的力度、要求的高度等,是加强师德建设的政治要求与舆论导向,也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基础与前提。正如社会生活中一些地方只追求GDP一样,一些高校只追求科研教学硬性任务,对师德这样的道德问题并不关切,充其量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当师德已成为高校发展的瓶颈之时,我们再也不能听之任之,必须花大力气关注这一问题,把师德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整体布局之中,在校园形成人人讲师德、崇尚师德的氛围,如此师德建设才有可能得以提高。
第二,切实落实制度化规范是师德建设的根本。涉及师德的法规很多,如:《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对教师、学校的权利义务都做出了严格规定和要求,特别是2011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首次明确了将师德工作作为高校教师考核评优的首要标准。新规的颁布体现了国家对师德建设的重视。结合高校具体情况,认真落实相关规定,使师德问题制度化,把师德规范落到实处,才能从根本上给高校以方向,用制度去约束人、提升人,使师德建设走上新台阶。目前,虽然一些高校制定了一套师德评价标准与办法,但是对于那些目前大家担忧、痛恨并期望遏制、解决的现象与问题,如:极端自私、品德欠缺、素质欠佳、作风不良等,却没有好的衡量标准与约束手段,因此,需要细化制度,让这些现象在细化的制度规定中得到约束。同时,高校要有魄力、有力度加强监督与约束,做到有病必治、有病必除,才能真正防止和杜绝那些影响、败坏教师形象的行为与风气。目前对一些有违师德的现象和行为治理不够惩处不力,也是导致师德建设光打雷不下雨、只重视不见效的主要原因。久而久之,也使得大家对身边有违师德的这些不雅之人与不洁之事虽清楚虽不满,但也无奈和无言,甚至熟视无睹,这就失去了道德约束的力量,使缺乏师德的人不仅不感到羞耻、自责,反而引以为荣、洋洋得意。
第三,统一认识自我提升是师德建设的核心。教师自古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义务,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其引领社会风气之先关乎社会的未来,因而其职业道德要求高于社会其他群体,这正是古人将其与天地君亲相并论,给予极大尊敬的缘由,这本是普遍共识。然而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有学者认为,现代社会是强调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法制社会,强调教师专业道德的高尚性就违背了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超过了教师所能承受的范围,使教师不得不付出身体、精神等方面的代价,甚至牺牲个人幸福,如投身工作而淡漠亲情、友情等,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不合理的要求[2]。认为教师只是一个常人,其职业要求不应高于常人,“教师职业道德只是一种底线道德”[3],这些模糊的认识在高校有一定的影响力。成为师德建设的最大阻力。如果这一错误观点不能得到纠正,纵然有再好的规范也无抵于事。要提升高校师德水平,就必须统一认识、倡导德为人先的理念,只有每位教师从心灵深处明确自身的任务与责任,师德的要求才能化为自觉的义务。道德约束属于更高层次的约束。因此,一方面需要在高校中大力倡导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品德修养,宣传树立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正德才兼备的师德模范,引导和鼓励教师向他们学习;另一方面多途径提高广大教师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要求自觉警示和约束自己的品德、行为作风与生活作风,成为德才兼修具有人格魅力之人,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要使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真正有突破、见成效也是件长期、持久的工作与任务,在落实规范的同时,目前至少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师德建设一定要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不能“唯才是举”。做学问首先要做人,德在智前,有德才有才。目前高校中普遍比较重视教师的业务水平,且有较细的评价标准与体系,这是非常正确的;而对师德的评价与要求非常模糊和淡化,基本要求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评优、评奖乃至升职、评名师,几乎没有师德方面高的标准和细化的考核,因此,慢慢形成教师们只关心自己的工作量与考核,不太关心集体或他人,也导致“唯才是举”的风气越来越重。有的高校为引进人才明知一些被引进的品行不端,但为了学科、项目、成果等依然引进,而且待遇高于普通教师,这也使得某些有师德缺陷的教师,不仅不自悟自省,而且抵御诱惑的能力越来越小,行为越来越出格,乃至违背师德师风。
第二,重视学生在评教中的作用。学生是高校的最大受益者或最大受害者,应该相信他们大多数具有正义感,对教师品行的评价最客观。目前多数高校都有教学评价系统,但其中教材、讲授等权重多一些,而教师为人师表方面权重普遍较少,且学生的评价在事实上发挥不了作用。这既放松了教师在教书育人上的自我约束,又打击了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因而在高校存在学生对品行不端教师的评价不是通过正常渠道反映而是流传于学校与网络,谩骂、贬低、人身攻击皆有,也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的认同与评价。如何提高学生的话语权,让学生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参与者、评价者,成为教师的帮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三,加大扬善抑恶的力度,确保师德的不断提高。目前各高校都在大力宣传师德的典范,这是重视和加强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也发挥了极好的社会效果,给高校树立了典范。但在评选中重科研轻品德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学生的话语权得不到充分的尊重,致使一些师德缺失的教师也进入“名师”之列,这使名师的典范作用大打折扣,也给德才兼备的名师带来了阴影。另一方面,对违反师德的惩治要有决心,不能视而不见或得过且过。师德的衡量标准的确不如业务能力的衡量那么容易把握,如一名教师极端自私或者生活作风不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也非常反感,这些可能都是鸡毛蒜皮的琐事有时难以形成有效的证据,甚至有的领导觉得这不是什么问题,照样重用升职。制裁不到位,也是不良师德现象得不到遏制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痛不痒的处理,起不到震慑作用,也使存在问题的人无所顾忌,容易继续放纵自己,这自然就会影响到师德建设的良好环境和风气。
第四,弘扬正气,鼓励保护广大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良好师德的树立与维护,不仅靠领导的重视、制度的完善、环境的优化、自身的提高,更要靠广大教师、学生的监督。高校应“建立师德建设督导员队伍,由学校领导、在职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学生等方面联合选举督导员,主要了解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将教师的师德建设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4]对于那些维护正气敢于监督的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应该鼓励肯定,对于师生勇于提供的问题或线索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重视,做到积极主动地调查查处,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忽视有师德问题的教师和干部,才能将加强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1]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2]杜时忠.教师道德越高越好吗[J].中国德育,2010,(2).
[3]甘剑梅.教师应该是道德家吗——关于教师道德的哲学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3).
[4]李晓晴.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N].光明日报,2013-01-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