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刘艳芳,张德欣
关于高职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
刘艳芳,张德欣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生化工程学院,安徽阜阳236031)
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是培养现代食品工业高端技能人才的主要力量,为适应食品产业的不断升级,需要不断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对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对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
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是民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适应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食品类相关专业,为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成为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壮大,经济迅速发展,食品行业也随之飞速发展,食品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企业对食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需要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而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正是培养这些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尚不明确,人才培养的质量尚不能满足现代食品工业的要求.鉴于此,本文对高职食品类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对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1.1人才培养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1]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这对高职人才的适应性提出了明确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得到进一步规范.院校在强调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工学结合”的本质要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竞争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多面的需求.高职食品类学生在多门课程的学习后,必须能承担起食品检验员、品控员、保健品推销员、卫生防疫员、内审员、营养调查员等多个岗位的工作.
1.2专业设置情况
作为示范高职院校的支撑专业,同时也是某些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食品类专业的发展迅速,现在已发展为19个分专业,成为高职专业目录中轻纺食品大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录包含的子专业有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农畜特产品加工和粮食工程、食品机械与管理、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储运与营销,目录外包含的子项目有食品加工及管理、食品检测及管理、食品卫生检验、发酵技术、食品工艺技术、食品分析与检测、酿酒技术、乳品工艺、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营养与食品卫生、食品工艺与检测、畜产品加工与检测[2].这些专业培养出来的绝大部分人才都进入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工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3课程设置情况
目前,我国高职食品类专业多数采用传统式教学模式,即“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三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方式易于学生循序渐进接受知识,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培养目标不明确;公共课、基础课的课时过多,部分专业课程只能列为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备,专业技能培养缺乏针对性等,特别是课程间交叉、重复现象严重.譬如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检验工培训、食品产品分类检测三门课程之间部分检测项目存在重复现象;食品卫生学与食品微生物关于微生物检测的部分教学内容重复;软饮料工艺学、焙烤技工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多门课程与食品工艺学基础也存在重复现象……这些课程的交叉,使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率大为降低,大量毕业生反馈建议增加校内学习的实用性.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如何更好的接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显然,传统的课程设置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
2.1课程设置改革
社会需求是推进学校发展的根本力量,只有紧密跟踪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将高职食品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变为开放、动态化教育体系,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走向、行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3].首先,要根据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及毕业生信息反馈情况,确定人才所应具有的关键职业技能及职业素质[4],从而确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再根据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所要求的学生素质出发,设立专业基础课和公共课程,教师始终在岗位要求的指引下进行专业课教学.如此逆向归纳,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既可迎合社会的需求,增强人才的应用性,又能与时俱进,通过岗位要求不断更新专业设置,使课程改革得到可持续发展.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则在师资.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应遵循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要求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在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具备与专业相关的业务技能[5].教师是教学的关键,教师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而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新进了一批青年教师,这些教师的学历高,但实践经验相对缺乏,不能迎合高职教育的特色.提高青年教师实践操作能力,采取“引进”和“培训”的措施,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德才兼备、理实一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可进一步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实践技能,优化教师结构,增加教学过程的实用性,实现知识型教师向技能型的转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3完善教学媒体的使用
教学媒体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介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携带并传递教学信息,影响师生信息相互交流与传递的工具[6].常用的教学媒体分为人工媒体和电子媒体两种,人工媒体包括传统教学使用的教材、模型、图表、标本、黑板等,而电子教学媒体指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电视、计算机等[7].相较于传统教学手段,电子媒体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使教学内容转化得更加有趣、生动、直观、形象、具体.但一味地使用电子教学,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电子教学无法区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对于基础差、接受慢的学生,一旦对知识形成吸收障碍,极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电子教学形象、直观,展示给学生的是鲜活的画面,学生容易产生依赖心理,机械地接受知识容易阻碍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很难与老师形成“共鸣”.因此,只有将人工媒体和电子媒体有机结合,完善教学媒体的使用,才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提高对电子媒体的科学认识,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及“电子媒体”的辅助作用;电子课件的制作应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依据教学目标及学生差异制作电子课件;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创造性思维.
2.4加强实验室建设
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必须依赖学校硬件的支持,包括教学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馆资源等.高职教育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这就依赖于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是评价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实验条件的完善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高职食品类实验室建设要以实验室功能为中心,例如食品工程实验室主要承担机械制图、工程原理、机械装备多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基础化学实验室主要承担生物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微生物实验室主要承担食品微生物学、微生物检验、食用菌生产等课程的实验教学,食品工艺实验室主要承担焙烤食品加工、畜产品加工、果蔬贮运加工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根据各实验室所承担的任务、应具备的功能,对实验室的面积大小、投资规模进行整体设计.实验室建设还应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对于那些能够体现专业特色、专业培养方向的核心功能,需要进行求新、求全地重点规划,而其他部分则可作为实验室的辅助功能[8];其次,实验室的建设应突出实践性原则,实验室应具备模拟工作情境的功能,学生通过实验室操作,实践能力、实用技能明显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得以增强;再次,实验室仪器的采购应考虑到实用性及先进性,避免仪器采购后仅仅具备观摩功能,造成资源的浪费.
2.5优化考核制度
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意在全面评价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技术实践知识掌握情况、对真实工作环境的适应情况、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而传统考核制度脱离了高职教育能力培养的本质.高职食品类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课程性质不同,课程要求不同,课程考核方式亦不同.高职食品专业培养的是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考核制度的设立因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应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将知识要求及能力要求有机结合;其次,考试内容尽可能与现实相融合,与社会实际和热点问题衔接,既增强考核的时效性,又能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再次,要发掘学生间的差异性,挖掘学生的特长及优势,使考核评价更加公正、合理化.总之,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标准不同的多样化考核形式,既突出了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团体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考核,又能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考核.
食品行业是关系民生的朝阳产业,高职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只有明确培养目标,从课程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方面面入手,加大内涵建设,才能提升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适应食品企业的不断转型,真正把食品工业做大做强.
[1]孙芝杨,魏福华.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11):145-147.
[2]张建华,王传荣.论高职食品类专业的生态位定位[J].职教论坛,2013,(5):31-33.
[3]熊海燕,武莹浣,李莹,等.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建设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11):163-164.
[4]汪强,张君.高职高专“逆向递推法”构建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机电技术,2011,(3):190-193.
[5]陶书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80-81.
[6]樊明成.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概观[J].职业技术教育,2012,(13):44-48.
[7]赖昀.对现代教学媒体分类方法的质疑与改进[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155-157.
[8]姚长佳.关于高职院校物流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8):28-30.
Think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Food Specialty Tal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LIU Yanfang,ZHANG Dexin
(School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F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Fuyang Anhui236031,China)
Vocational Colleges’food specialty is themain force of cultivating high-level technical talents formodern food industry.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ontinuous upgrading of the food industry,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talents cultivation.The study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alents cultivation,set a clear goal of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design,teaching staff team,teachingmethods and means.
vocational college;food specialty;talents cultivation
G718.5
A
1008-4681(2014)02-0138-03
(责任编校:晴川)
2013-11-18
2012年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逆向归纳法构建高职食品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批准号:2012jyxm660).
刘艳芳(1980-),女,安徽阜阳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生化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食品营养与检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