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科技信息时代黑白摄影的困境与出路*

时间:2024-08-31

崔 聪

(黄淮学院信息工程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科技信息时代黑白摄影的困境与出路*

崔 聪

(黄淮学院信息工程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黑白摄影作为一种古老的摄影技术,在彩色摄影的包围下,面临着很大的困境:社会大众审美特点对其不敏感、表现手法缺乏明显优势、营销力度不足等。因此,黑白摄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出路:强化其宣传和展示,推动技术突破和创新、强化营销力度、树立其高贵优雅形象。

网络数码;黑白摄影;困境;出路

摄影技术发明160多年以来,经历了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两个阶段。虽然黑白摄影技术出现早并存在时间段长于彩色摄影,但是彩色摄影比黑白摄影技术更先进,色彩更绚丽,最真实地还原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特别是全球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彩色摄影似乎更能适合时代的要求,更能准确地传达信息,更为大众所喜闻乐见。黑白摄影作品不能像彩色照片那样通过绚丽的色彩去吸引人的注意力,以至于让人们发出疑问:黑白摄影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黑白摄影要消失了吗?

一 黑白摄影面临的困境

黑白摄影作为一种古老的摄影技术,在彩色摄影的包围和攻击下,一度出现过危机,即便是现在也始终没有走出徘徊的困境,依然在苦苦地进行挣扎,方向依然还未明确。黑白摄影所遭遇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大众审美特点对黑白摄影的不敏感

我们经常引用这样一句话: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理论通常晦涩难懂、语句冗长、令人费解,把这样的理论比喻为灰色,可见灰色是不为大众所喜欢的。社会大众对于摄影作品的审美观基本上还停留在色彩的丰富程度上,以所谓的色彩绚丽与否来对摄影作品作出比较近乎粗暴的评价,这也是为什么现代黑白摄影艺术难以走进社会大众的原因。我们眼中的大自然多姿多彩,当我们拿照相机拍摄彩色照片时,物象的“多姿”状态步入镜头那一刻,形神是那么丰富多彩,引人注目。而黑白摄影就是在色彩缤纷的自然界采用黑白全色感光胶片使其融合于黑白色调之中,一切可视物象都以黑白色调在照片中体现出来。黑白摄影转变诸色为黑白色调,冷暖色感不起决定变化因素,只不过是深重的色彩偏于黑亮,淡的颜色偏于灰白,这是基础色调的变化规律,显然没有彩色摄影吸引人们的眼球。黑白摄影艺术家所宣称的表现方法和艺术高度以及对生活的感悟理解,有时在面对社会大众的这种审美状况下总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和无奈。尤其在科技信息时代,信息的海量增长,更容易使社会大众产生一种审美上的疲劳和认知上的盲目,进而使黑白摄影的发展失去了丰厚的群众基础[1]。

(二)黑白摄影在表现手法上缺乏明显优势

科技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艺术创作软件和平台不断涌现,甚至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如:绘画、素描等,都对黑白摄影进行着正面的冲击。单调、空洞、无彩的黑白摄影,虽然体现一种静态再现与描写,但与科技信息时代绚丽多姿的彩色摄影相比,就显得呆板和木讷。各种各样跟随潮流的彩色摄影充斥着我们的眼睛,正所谓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而一向以高雅超凡脱俗自居的黑白摄影作品,可谓是三月不知肉味,这样久而久之,造成感情和心灵上的隔阂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而作为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绘画,在表现方式上更充斥着黑白摄影,而且绘画的各个分支发展形势都具有色彩优势,对黑白摄影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无疑是一种充斥[2]。数码摄影在拍摄彩色或者黑白照片时,都是感光元件感光且数码去色,但胶片的区别在于亮、暗部层次,因为黑白胶片和彩色胶片的组成不同。彩色摄影要比黑白摄影更具真实的色彩优势,照片效果要求的就是真实、清晰,影调要丰富,层次要分明。

(三)黑白摄影的营销力度不足

科技讯息时代其实是一个展示和表现的时代,是一个自我营销的时代,黑白摄影相对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来说,其营销力度显然不够,当然这和上面的原因有关,比如缺乏深厚的社会大众基础,但也有其自身意识和认识方面的不足。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皇帝的女儿也愁嫁。黑白摄影拿起来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古老,而不是经典和高雅,所联想起来的实物无非就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或是女人、篱笆和狗。大众的这种心理现象说明了黑白摄影的形象几十年来处在一种原地踏步的状态,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性的改变,形象的固有和僵化是其目前困境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彩色摄影和黑白摄影中,前者是体现景物真实颜色为核心的,后者只以黑白色调来体现物象。彩色摄影相对于黑白摄影无疑是一种技术上的进步,更真实地还原和再现了这个世界。伴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表现物象真实颜色的彩色摄影迅速地发展起来,为摄影开拓了色彩缤纷的创作领域,更加丰富了摄影艺术的创作手段。彩色摄影已经占据了摄影市场的百分之八十甚至九十,在新闻和商业摄影中占据的筹码更大。

(四)黑白摄影的成功表现需要摄影者较高的素质

黑白摄影高度抽象力的表达和审美观的体现以及生活体验升华的捕捉所需要的技术并不是每个普通大众所能理解和掌握的,要想成功取得黑白摄影的表现效果,首先需要作者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沉积和人生历程的感悟,不能说要达到曾经沧海的程度,最起码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社会视野。其次,还要善于创造灵感和发现生活的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黑白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就是要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再次,还要具有一定的摄影技巧和技术,比如:视角选取以引起结构上的变形,滤镜的使用来改变颜色等相关摄影技巧与技术。

总之,黑白摄影在彩色摄影的层层包围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难道黑白摄影真的不再有自己发展的空间,真的不再有突破重围的出路吗?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黑白摄影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出路。

二 黑白摄影的出路

(一)强化黑白摄影宣传和展示

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懂得欣赏黑白摄影艺术,从而争取更多的民众基础。黑白摄影是最早的摄影技术,应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身为形象信息工具的黑白摄影,在人与人、人与组织等各种传播中体现了黑白摄影的价值。在现代生活中,影响信息的大众传播功能尤为突出。人们放弃了传统影像的审美水准,而是把填满各类文化讯号的图像传递给观众。黑白摄影的大众信息就是符号、信号等所包括的内容来消散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准确性。曾有人说过,收集照片就是收集整个世界。摄影具有强大的传播功能,而且这样的大众传播也具有了记录所发生一切事物的能力,一张张经典的黑白摄影照片,正为人类建立一部现代版本的“史记”。可以说,黑白摄影的大众传播功能丰富了人类的视野和生活,有视觉的地方就有黑白摄影发挥的空间,甚至是一些失去视觉效果的场合,黑白摄影都会发挥出它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出现的数字影像艺术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使影像传播发挥它更大的空间,无论是黑白摄影还是彩色摄影,都表现了科技文化与审美文化的交互和融合,也是黑白摄影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的具体体现[3]。

(二)积极推动黑白摄影技术突破和创新

创作出更多更美的艺术作品,从而增强黑白摄影艺术的魅力和价值,向黑白摄影的受众传达更多更美的情感。用黑白去概括世界是一件有趣的事,也是一项富于挑战性的工作。黑白摄影作品靠黑白灰过渡和细腻层次来表现事物。在黑白画面中,摄体的层次和质感被极为细致的记录和再现的,同时从作品中渗透出摄影家的内在精神也令人叹服和感动。黑白摄影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和持久的生命力,深深地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一方面是因为它不存在褪色问题,能够长久地保存;另一方面,从体现摄影家思想内涵和创作理念来看,黑白摄影更具象征性,更显单纯化,更富有想象空间,也许这正是黑白摄影最大魅力所在[4]。

(三)强化黑白摄影营销活动力度

积极借助网络数码的平台,营造黑白摄影的经典美感,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传播,提升影响力。黑白摄影更具让摄影家发挥想象力的余地和空间。很多摄影师做夸张艺术摄影和后现代摄影都是采用黑白摄影。只要是体验过暗房制作的人就应该更能感悟到黑白摄影中“手工制作”的乐趣和魅力。所以,在市场价值上纯手工黑白摄影价值要比其他摄影作品价值高出好多。在摄影作品的收藏和拍卖市场上,作者亲自制作作品要比委托他人制作作品价位要高数倍。“底片是乐谱,印放是演奏”的名言,更形象地道出摄影的精髓。黑白之妙在于,与迷彩相比,它高雅而朴素;与缤纷相比,它纯粹而简约;与绮丽相比,它凝重而深刻。

(四)树立黑白摄影高贵优雅形象,勾起人们怀旧情节

人们都有怀旧的情节,如果能充分挖掘人们的这一心理特征,将会给黑白摄影开辟出更大的市场空间。我们就从鉴赏水墨画的文化传统来讲,中国画论中也有墨分五色,墨分六彩之说。水墨画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以学识和思想内涵为主。而我们的黑白摄影是把一个五颜六色的彩色世界从现实中抽离出来,置换为黑、灰、白单色影像,这个原理与水墨画的表现原则相一致。人的眼睛对自然界色彩的感知本来是最自然的感觉。中国自古以墨写色,注重神似而不是形似的美学思维方式,更能充分体现创作者的精神和艺术。

在科技讯息时代,彩色摄影成为了主旋律,占据了摄影领域的主要位置,虽然黑白摄影一度低迷,但还是经受住了彩色摄影的冲击,并以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存活了下来,而且获得了巨大的新发展。这主要取决于自身拥有的优势、民众对黑白摄影的认可以及大量黑白摄影者富有创造和价值的劳动。因此,黑白摄影依然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存在价值。

[1]李默.黑白摄影的艺术[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

[2]阿瑟罗斯坦.纪实摄影[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美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4]张澜.摄影艺术审美观[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

J40

A

1008-4681(2011)03-0117-02

2011-02-19

崔聪(1986-),女,河南泌阳人,黄淮学院信息工程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动画摄影。

(责任编校:陈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