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顾业亮:手工活与产业梦

时间:2024-04-24

危 若 五 木

在2009年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当时46岁的顾业亮作为秦淮灯彩传承人之一,是南京所有国家级传承人中最年轻的一位。顾家是灯彩世家,顾业亮自幼受家庭熏陶,耳濡目染,8岁起就学扎灯,18岁时拜著名的灯彩大师李桂生为师,正式进入灯彩这个行业。

20几道工序,3个小时。一盏花灯,十多块钱

灯彩的种类繁多,到底什么是秦淮灯彩?顾业亮认为,秦淮灯彩就是传统的手扎纸灯,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的就是保护传统技艺,将这么多年师傅带徒弟保留下来的纯手工制作灯彩的技艺继续传承下去。后来的绸缎灯,大型灯,光电灯是在传统手扎灯的基础上通过新材料、新工艺实现的,但是根基仍然是纯手工纸灯。

顾业亮指着办公室里挂着的一盏小型荷花灯,介绍说,像这样一盏小灯,做起来很快,大概两三个小时。问及这样的荷花小灯能卖多少钱,顾业亮说十多块钱,在国外则可以卖到近20美元。

秦淮灯彩的扎制工序有塑形、扎制,裱糊、成型等多道。现在塑形多用铅丝塑成各种人物,花卉,动物外形,快捷多了。而传统花灯手工艺中灯彩的塑形全靠篾片扎制,费时费力。

以一盏荷花灯为例,从备料到完成,要经过20几道工序,光纸张就得用拷贝纸,本纸,腊光纸等近十种,假如算上不同颜色则还要多得多。主灯的花瓣有48朵,得用浆糊一瓣一瓣往上贴:8只花头上花瓣的皱褶,是用筷子一片一片压出来的。每片叶子上都要用0.16毫米的漆包线扎起来,像这样的叶片,一盏灯有40多片,用的漆包线也有两种。

如果一盏一盏地扎,一天也扎不了一盏,即使采用小批量生产,平均起来每盏灯也要耗费3个多小时。

秦淮灯彩西游记,欧洲人爱手工活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南京的灯彩艺人将秦淮灯彩带到日本,引起了轰动。近几年,顾业亮带着秦淮灯彩游历欧洲,上演了一回西游记。

英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作为省政府组织的非遗文化遗产小组代表之一,顾业亮带着秦淮灯彩在过去三年里跟随省文化厅的代表团几乎走遍了欧洲。跟他约采访时,恰巧他刚从台湾交流回来不久。借着“2010年海峡两岸灯会”的契机,顾业亮同台湾的灯彩艺人交流花灯技艺,学习台湾的灯彩产业发展,为自己心中的灯彩产业梦积累经验。

“去年在英国,我们在剑桥大学,甚至到幼儿园小朋友那边,我们都提秦淮灯彩。”外国友人对中国民间的手工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每次展示会,顾业亮带去的花灯都被抢购一空。“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秦淮灯彩在欧洲受到的追捧让顾业亮更加坚信秦淮灯彩这个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民间艺术有着坚韧的生命力,对秦淮灯彩的外销之路又增添了几分信心。作为秦淮区的政协委员,顾业亮希望能够带领花灯艺人们合力打造出“秦淮灯彩”的品牌,积极开拓外销市场,让秦淮灯彩作为一个整体走向市场,而不是各自为阵的顾家,陆家、殷家、陈家,曹家……采用统一的包装,标识,建立行业标准,让灯彩艺人们产品有专攻,使手工活从家庭式作坊走向产业化。

做灯彩先学古琴,年轻一辈注入活力

前几年,南京扎纸灯的艺人基本上居住在夫子庙门东和门西一带,有260余人。现在大概还有百十来人会扎,年龄大都在40岁左右。原来居住在剪子巷的老艺人搬迁后由于受场地限制大多也不再做灯彩了,剪子巷现有的几个灯彩厂都是闲置的老屋,只剩下主要的框架结构了,工人们就在破落的老屋里面赶制新年的大型灯组。由于经济效益不高,灯彩世家的年轻一辈大多另谋出路,不再愿意继承祖辈的手艺。作为国家级传承人的顾业亮也一度为传承的事情紧蹙眉头,但如今谈到灯彩艺术的传承他却是谈笑风生了。顾业亮透露说自己在南京林业大学主修设计的儿子已经决定加入灯彩艺术的行列了。

“他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基础肯定要比从来没接触过的人要好,现在主要还是让他多看,不急于动手。他现在在大学里面学的是设计,将来他在灯彩产业发展中还是以造型设计,包装设计制作为主”。考虑到年轻人定性不强,顾业亮还学孔子因材施教让自己的儿子先学起了古韵十足的古琴。跟随金陵派古琴的国家级传承人学习了两年多,这位小顾同学已经能弹奏一些曲目了。

作为一种艺术的秦淮灯彩,它综合,吸收了多种传统艺术而为己用,如中国传统的纸扎、绘画、剪纸,书法、皮影、刺绣等艺术。现代灯组,还采用光电技术,注入许多科技因素和人文历史知识。没有一定的学识和文化修养,是做不出新意来的。“独木不成林”,顾业亮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到灯彩传承的行列当中来,但怎么才能吸引并留住这些年轻人,目前来看,这还是一个难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