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高晓峰, 常学洲
(1.石家庄铁道大学学生处,河北石家庄 050043;2.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由此可见,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北的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环渤海地区加速崛起,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有望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经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才培养是国家赋予高等教育的三项主要职能之一,高等学校担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而地方院校占全国高等院校的90%以上,因此,地方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承担着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大批各类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服务于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建设,是对河北省地方院校的时代要求,作为河北省地方院校, 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更应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为前提,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
高校的人才培养活动是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来实现的。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 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 号)中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这样描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理想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运行方式和标准样式,它由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内容、培养制度、培养手段和方法等多种要素复合组成,这些要素既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贯穿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教育过程。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具有示范性的人才培养标准形式。它包含以下几层涵义: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相应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做指导,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的培养规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既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制度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手段。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和示范性的特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集中反映了高校的教育观念、办学特色,也体现了其培养的人才特征。作为地方院校,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区域社会所需的高质量创新应用性人才的重要保证。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承担着转化应用、实际生产的任务。他们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如生产、工程、管理、服务等,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概括说来,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研究型人才而言的,他们具有适应力强、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等特征。他们在知识层面上注重成熟和适用的知识的掌握,在能力层面上注重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也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变化,各产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在宏观政策调控层面加强了高等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的重视。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单一的追求高、精、尖等学术型人才,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地方院校应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先决性质的核心概念,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不但是一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决定地方院校发展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强调: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强化人力资源,坚持服务发展、以用为本。地方院校具有建于地方,服务地方的特点,它们不仅与地方的经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与区域内产业集团联系紧密。因此,地方院校要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准确把握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灵活地对企业的用人需求做出调整,将培养区域经济所需的一线应用型人才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
在2011年6月河北“沿海高级人才洽谈会”上,可以发现唐山、秦皇岛和沧州三市在装备制造、管理工程、钢铁冶金、现代服务等专业的人才急需,其次化工、建筑、电子、电气等需求也很突出。据统计,河北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31所,高职技术院校近20所,在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建设过程中,各地方院校不断优化教育资源,把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各地方院校在各级教育中,不但应该培养研究生高级研发人才、创新型人才,为沿海经济隆起带提供高端的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也应该在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技术院校中加大高级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大量生产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这既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地方院校毕业生的高比例就业,也有利于充分而及时地满足河北省沿海经济带的人才需求。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校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高校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最基本的文件。对于地方院校而言,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其目的在于使得学科教育和人才能力培养相结合,培养出适合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是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应针对产业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人才培养途径等进行系统的优化和改革。
根据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发展要求,地方院校应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指导原则,应重视基础课设置,体现出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采取系列措施,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的毕业生;各专业办出特色,并注重学科交融,要构建“平台+模块”式的课程培养模式。该模式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与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结合, 用于实现满足社会需要的不同专业方向的分流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块的设置, 可以灵活地根据市场需求做出适时的调整,充分地体现了课程设置与组合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优化的课程模块,使得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既满足了个人发展的需求,又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和专业素质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些都是理论教学无法比拟的。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各地方高校应扩展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探索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新模式,开展实践教学。
产学研合作是指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不同优势,将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指出: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要给予政策扶持。地方院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地方产业和地方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更容易实现产学研的合作。产学研合作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了高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能够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增强科技直接应用于地方经济、提高社会发展服务能力的作用。
在河北省地方院校中,石家庄铁道大学积极主动地为我省沿海经济建设服务,与中冶秦皇岛工程技术公司、大广高速指挥部、曹妃甸基础建设投资公司等单位合作,承担了一批省内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和新产品研制等任务。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在推动科技自主创新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它是燕山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之一,也是燕山大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在校生实训的重要基地。2010年,河北科技大学制定并实施了 “河北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推进年行动方案”,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逐步形成了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兼有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格局。河北联合大学更是借助地理优势,与河北省基金委、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谋划和启动设立了“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钢铁联合研究基金”;启动了“唐山钢铁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工作。积极实施产学研合作。通过联合共建,可使企业得到更直接、更有效、可持续的科技支撑,使科技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
河北省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因此,地方院校应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企联合,才能培养出快速适应地方产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