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石 丽
(黄河交通学院 公共体育部,河南 焦作 454950)
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强调“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实现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1]新形势和新机遇下,我省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纷纷通过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构建与完善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和支持体系,在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践性,以及科技优势转化等方面初见成效。但就体育产业专业来讲,目前省内只有极少数高校开设了这一专业,我省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极度缺乏。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我省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在培养模式和教学目标实施方面,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师资的影响,依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尤其是体育专业实训实践平台基本上形同虚设,人才培养不能胜任职业岗位需求,社会人才供需错位等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由此可见,高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与落实,既能够促进高校积极整合各级各类资源,发挥高校科技与人才优势,拓展高校人才培养的途径,又能够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基地的示范效应,为学生搭建专业实践平台,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实践与职业胜任能力。
民办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在办学实力和社会认可度方面处于劣势,但在办学模式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方面却有自身的竞争优势,完全可以充分整合与利用企业行业优势和自有教育教学资源,建立产教深度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育人、共谋创新发展新的合作机制下的校内创新创业基地,以此实现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无缝对接,寻求与践行具有较强竞争力与可持续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尽管目前我省职业体育联赛、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但是武术产业、体育培训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彩票市场发展趋于成熟。体育市场体系的逐步成熟,促进了体育产业质量、效益和增加值稳步提高,体育产业呈现占比提高、增速加快、效益提升的发展态势。
然而,我省体育产业与国内发达城市相比起步较晚,体育产业经营人才的缺乏,使得体育产业及体育相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极大的影响。从目前体育产业人才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体育产业管理者缺乏专业管理知识;体育经营人才单一,没有形成体育及体育相关产业联营体系;体育产品的研发和体育市场的开发人才匮乏等问题。根据调查得知,体育企业的HR认为:岗位与人才不匹配,体育专业毕业生工作阅历不丰富、个人承担业务的能力较弱,难以达到岗位要求等;同样拥有高学历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主要是由于个人业务承担能力和工作经历,而成为应聘时被刷掉和淘汰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民办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社会与职业认知水平有限,“高不成低不就”与较弱的抗挫和抗压力,因不公平待遇而频繁“跳槽”和辞职也成为其就业的羁绊。
研究团队对体育企业26位相关专家、学者的访问交流与问卷调查,普遍认为,民办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多方面实质性的创新与改革:提出需要加强实操性教学环节建议的占76%;提出对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提升职业认知度方面问题的占65%;认为应当加强企业与高校合作协同育人方面的占39%;认为必须不断更新专业教学体系并基本保持与体育产业同步发展的占37%。由此不难看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达到真正学以致用,既是实现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及体育企业最迫切的核心需求,也是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提升其职业认知与职业化水平,实现创就业的根本保证。
1.体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变化与体育专业人才不足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素质和国民健康素质与之不相匹配状况凸显,国民素质,尤其是国民健康素质的提高成为当时亟待解决问题。纵观新中国建立以来,体育在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所发挥了显著作用。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工作,促进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成为适应当时形势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建立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全民健身管理体制的需要,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国家[1995]14号)。《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作为一项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和全民素质提高的重要举措,以及在宏观战略性意义上的群众体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奋斗目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也被同时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教育部在1998年对体育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表演、经营与开发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的社会体育专业设置。在这个时期,国家颁布了一系列体育改革与发展战略计划,直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体育热潮迭起,社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的同时,高校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迅速升温,扩招院校和扩招人数也在呈倍数增长。现实中,扩招的升温在短期内缓解了体育行业专业人才供需矛盾,但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和体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变化与体育专业人才不足之间的矛盾的不断凸显。
课题组对我省五所院校招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100名大二、大三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走访中发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生源,62%是文化课分数不高,但是为了考上大学,转到体育专业来的。由于不是自己高考的原目标,或者说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因此对体育专业的热爱程度相当有限,加之社会体育指导员没有体制内计划和相应的岗位,基本属于公益性质的。所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选择到行政和企事业单位的学生占31%,选择自主创业的(体育和其他行业)占11%,选择教育部门的22%,占36%的毕业生就业意向迷茫。对已经毕业的大学生职业去向的调查发现,从事与体育对口职业的占29%,而71%的学生从事与所学体育专业无关的职业。从前述毕业生就业意向、择业标准和就业去向的数据即可看出,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最终选择与培养目标存在很大的差距。
2.体育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与传统的课程设置与单一的专业教学的矛盾。根据对体育行业专家访谈得知,当下,体育行业最需要的是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例如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时首选的是去健身俱乐部,而到健身俱乐部入职后,无论是巡场还是私教岗位,或者是行政人员,必须兼顾营销。这些学生因营销能力不能满足健身俱乐部要求,或者完不成营销任务,大多数在短时间内主动或被动离职。课题组在调查中还得知,毕业生跨专业的知识储备不足,尤其是与体育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互联网、金融、营销、法律课程没有机会接触,因此这些知识和能力比较欠缺,相关专业技能短板很快就显露出来。
民办高校培养社会体育专业教育教学相对比较传统单一,课程设置、课程调整和多元化提升滞后于体育行业的市场需求,缺乏紧跟市场变化的、宏观的、动态的课程体系管理。校内缺乏专业实践场所,重理论轻实践,加上师资队伍普遍对体育市场发展变化的预测、把控及其应变能力薄弱且不敏感。因此,既不可能让学生接触到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的新课程,更不可能在教学中很好地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深刻地熟悉了解与掌握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融合点。尽管个别学校以“校企合作”方式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但是种种原因制约,学生课上课下能够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践的机会非常少。一方面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非常抽象地叠加累积,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到的专业技能无法在具体实践中得到检验,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应用机会无从谈起。现实中学生永远是被动学习的角色,职业认知仅存于表面。
3.体育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压力与毕业生职业能力不强之间的矛盾。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所具有的包括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等劳动能力的总和。人力资源成本则是体育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人力资源取得、开发、使用、保险和离职等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体育企业为了提升自我竞争力,也会注重通过人力资源有效的管理和有目标的开发,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的增值。
随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数量的逐年上升,就业竞争和压力不断加大,但毕业生质量却不容乐观,集中表现在职业认知和职业能力不强。究其主要原因是高校普遍存在着在知识上做足了准备,而对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毕业生到体育企业还需要进行技能、人际交往、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等诸多方面二次开发,或者说是二次培训。虽然说这种对人力资源二次开发对体育企业来讲,能够使其升值和产生利润,为体育企业实现战略目标铺垫基础。但是从体育企业控制人力成本的角度来看,智能化、科技手段在体育企业的广泛应用,人员优化与配置的精简已经成常态,尤其是疫情后体育企业对人力成本的控制尤其凸显,甚至一些体育企业已经开启断尾式生存方式,体育企业生存压力与毕业生就业的矛盾日趋严峻。体育企业很难对毕业生到岗后进行专业技能应用和职业能力培训,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在岗时间非常短,主动和被动离职成为常态。人员的频繁流动不仅增大了体育企业人力成本耗损与企业难以维持稳定发展的矛盾,对毕业生来讲,频繁地变更就业单位,也极容易造成漫无目标的就业选择和失去就业信心。
1.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体育大众化发展供给侧需要,强化教育质量意识。高等体育院校应改革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课程体系,关注社会体育实践性和职业性特点,以夯实学生体育专业理论与体育专业实践基础,引导学生的体育职业兴趣和职业向往,促进学生体育专业基础能力的提高。
2.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体育大众化发展供给侧需要,强化社会需求本位意识。高等体育院校应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培育自有“双师型”教师,或者通过合作企业聘请校外专家担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等双管齐下策略,通过大量体育实景案例,增加体育专业实训课程和实践的情境体验性,促进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提高。[2]
3.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体育大众化发展供给侧需要,强化优质资源配置和平台建设帮扶意识。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素养的打造和提升是一个可持续的系统工程,因此要特别注重学生多元化的实践需要,为学生选配既具有较强的专业教学能力,又具有懂市场、知晓市场、善于凝聚团队的智慧,指导学生的人际交往,帮助学生完善职业结构,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个性品质,促进学生职业成长的全能型导师,
所谓体育产业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并获得在体育领域逐步积累的创业人才素质,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持续向体育产业领域纵深发展,具有善于和敢于创新性地使用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特质,并取得创新成果,为社会体育发展做出创新贡献的人。目前,我省体育产业已经基本构建起具有鲜明特色、主导产业明确、发展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努力将体育产业打造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做出贡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夙愿。但是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大批具有跨界融合能力的体育专业领军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必须从传统的教育教学和培养模式跳出来,围绕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校内校外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打造专业实训和创业活动实践平台,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全方位的保障。研究组在对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等五所民办高校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可行性的调查中得知,我省民办高校在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方面具有可挖掘、可拓展、可应用的三大资源优势。
人力资源,通俗来说指的是人员配置与资源利用。我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状况在近几年陆续接受教育部评估后有了极大的改善,在师生比方面满足了办学与人才培养需要,由于引进了大量优质师资资源,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例如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近30多年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既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同时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素质及能力培养、教育教学质量等逐年稳步提升,获得了学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同。“以评促建”激发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热潮,学校上下形成一股“凝心聚力谋发展、担当使命抓落实、不负韶华启新程”的良好风气。体育学院借评估之际广纳贤才,专任教师队伍中就有五位在原执教院校卓有成效的知名专家教授,而且人脉资源特别丰富,涉及不同行业领域。体育学院近年在体育领域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也是享有盛名,尤其可喜的是在校大学生都能够正视自己的“民办学生身份”,比公办院校大学生很明显地普遍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不甘落后的精神状态和极高的社会实践热情,期望通过创新创业基地实践获得真才实学,旨在为将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打下坚实基础。为此相对较低的人力资源成本,又为创新创业基地的运营树立良好的品牌口碑,由此积累下来的大量管理经验,夯实了创新创业基地教育培训业务对外拓展战略和建设发展基础。
开拓性和原创性是创新的核心内涵,而创业则是通过个体的实际行动进而获取利益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在创新创业这对相辅相成的概念中,创新是创业的基础与动力,而作为载体的创业,创业者只有通过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对资源进行整合与再创造实践,并不断寻求新模式与新思路,最终将创新理念推陈出新获得创业成功。
调查显示,我省开设体育专业的民办高校在努力创造条件为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均表现出极大的积极主动性投入整合学校和社会各方资源,寻找途径、搭建平台。例如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自2015—2020年五年间,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各方共同努力下,为了满足大学生对社会体育产业及其实践的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其职业认知与职业素养。学校设立了“双创学院”,专门负责“产学研”指导与管理工作,同时在各学院专门设立“产学研专员”一职,实现了人员落实到位、岗位职责明确、目标任务清晰的规范化管理模式。体育学院由资深教授担纲“产学研专员”,并在院内独立设置了“升达心动体育双创工作室”,选拔、组建和重点培养了不同专业的学生学科带头人和团队,期间成功立了一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学生各专业团队也分别组织参与了不同类型的赛事和专业实践,学生专业能力得到历练的同时,组织、协同与管理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专业及其相关知识体系进一步完善,得到相关领导的高度认可与好评。体育学院由“升达心动体育双创工作室”牵头,与十一家体育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协议,建立了以“郑州博飞大健康俱乐部”为代表的“示范性双创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也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支持,用以改善硬件条件和双创人才培养环境。
新时代,随着全球新技术革命、产业变革以及新商业模式的建立,体育产业发展方式和体育企业存在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极具专业化、小而强的体育企业不断涌现。如智能化自助式健身房的出现,就对毕业生的专业技术创新应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果毕业生不知道或者不了解这些体育企业智能化下的发展变化,至少失去了在智能化健身行业就业和生存的机会。
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具有创新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体育市场需求的大学生。例如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提出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初始就给予准确的目标定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首要标准就是以“学校内涵式发展”为契机,瞄准体育市场发展规律,探索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学校发展规划提出的“育人质量提升工程”,保证大学生的学习和专业实践变成持续的强化过程,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搭建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成果研发和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实践平台。
在民办高校校内建设创新创业基地拥有诸多优势。体育由于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体育专业有着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其创新创业实践也具有专业独特性与实操性要求。所以在校内建设创新创业基地优势体现在:第一,目标设计能够很好地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市场化目标相融合,满足学生随时随地了解体育市场发展变化特点而有针对性进行专业实践和教学的需要,使学生能将自身掌握的体育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及时得到检验;第二,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专业导师引领下参与体育经营管理工作全过程,通过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和校企合作单位的专业实训实践,进行双岗交替、双向培养等手段,达到既锻炼学生自主经营能力,为其毕业后自主创业和就业积累专业实践经验,又能够有效地减少大学生未来的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提高项目落地转化率;第三,可以有效地利用民办高校师资与研究条件和研发资源,及时调整和把控基地建设发展方向始终与市场化方向相一致,实现与体育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高契合度;第四,通过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中的导师团队建设,以此形成相互间互为基础的互动良性循环发展,以此带动教学和基地创新创业实践水平的不断提升;第五,极大便利地引进具备相应体育专业知识背景的企业家、创业校友作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专业导师,充分发挥其在相关体育领域丰富的从业经验与职业发展审视优势,达到不断充实完善专业理论知识,又及时掌握行业领域前沿科技信息及精湛的专业技术技能,促进校内外师资资源共享和共赢发展,是实现高校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延伸与具体体现的最优选路径。[3]
突发而来的新冠疫情使全国上下、各行各业进入了暂时停摆。疫情带来的全民禁足,一方面使体育产业及市场主体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又为其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体验、观察与思考的机会。此次疫情中,最优异的贡献是体育产业资源协同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的新作用,最大的人物亮点就是钟南山先生以及他的体育健身经历,最从众的事件就是线上赛事和健身指导活动的快速普及。可以说,疫情暴发和持续的这段时间为“互联网+体育”背景下探索新的体育服务模式营造了空间,由此必然促动体育市场主体多维度的运营创新。其中最突出的当属智慧体育在体育产业方方面面的应用迎来新机遇,畅通线上线下项目资源和内容的交融管道、疏通体育产业细分门类的兼容渠道、融通体育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发展的步法节奏等,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体育产业发展的航向标。暂停的“会面”,热闹的“云端”,不得不说此次疫情更像是一次外力倒逼,对全社会进行了一次数字经济的全方位的启蒙和行为习惯的促成。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必然会摆放在重要的地位,体育产业未来线上线下的全产业链融合亦是唯一的选择。
新形势下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成功与否,既与学校的高层设计相关,又与决裂传统的办学和教学理念的信心与胆识相关,更与学校一代人的职业信念与职业责任相关。以创新为动力的新兴经济发展方式革新的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建造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和新引擎,创新创业是永恒的主题。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不仅为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载体,更能为民办高校与产业融合,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人才与服务贡献力量。后疫情下,面对数字经济催生的体育全产业链的诞生与发展需求,民办高校只有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现实要求,高度重视智慧校园建设,满足社会经济改革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深化教学改革,拓宽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素质和专业实践等综合能力。进而提升民办高校社会知名度与生存竞争力,才能够顺利应对严峻的社会“筛选”和“人才”挑战,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创业基地作为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实践场所,既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与突破口,也是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4]沿与革、传统与创新、适应与超越多元矛盾纠缠在一起,在形势逼迫必须进行抉择时,民办高校只有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及自身办学基础与特点,解决好在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过程中顶层设计服从和服务于学校实际、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顶层设计原本是系统工程学的概念,具体到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即是指从基地建设全局的角度:一是建设任务的全方位,包括政策制定与机制搭建,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硬件建设;二是不同层次以及各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并赋予相应的职责权限,包括教务、学管、科研、双创学院等相关机构;三是凝聚整合校内外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建设目标。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还可以先行校办企业,并依托校办企业的辐射功能与助推力,将校内的优质资源先行挖掘出来进行有效的尝试和利用,明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性要求,结合体育企业的职业经验与能力,对市场变化发展规律的把控,尤其是运营推广专业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与资源,形成多元参与的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实践课程设置关系到学生的专业实践成长与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要以创新推进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关注实践课程内在的整体性与关联性,扭转传统的课程设置形式化和实践碎片化现状,避免实践课程内容衔接之间的断层。重视实践课程中主题单元与教育意蕴的凝练,着眼于社会发展与学生创就业需要,结合市场与体育企业发展变化需求,丰富、整合、生成新的螺旋式网状实践课程框架,形成主题单元突出、多学科融合、集多重功能为一体的实践课程轴,满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的职业化需求。
实践教学就是以真实的工作场景为活动主题,引导学生运用专业学科知识解决特定情境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既突出了体验性,又启发了研究性,更关键的是融入了多元相应跨学科知识的应用,共同构成完整的突出问题解决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基于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本质特点,凡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更好地帮助学生组织知识和增加经验等最优质的教学资源,都应当成为优质教学资源融合的目标。比如资深教授多年积累下来对课程的教学元素独到的处理和对学生学习兴趣、需求的把控,年轻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使用上的创新意识等,这些优质教学资源融入实践课程中,就能够获得实现教学资源最优化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创新创业导师是由校外优秀专家、企业家和知名校友以及校内优秀专业教师组成的专兼职队伍。但是在选拔培养方面,对校内创新创业导师的培养,应当围绕导师队伍的专业化和专家化提升,保证导师团队能够对学生因材精准施教。培训与提高导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能够使用已有的知识解释新知的能力;培训与提高导师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新知,活化现有知识,实现知识迁移和创造的能力;培训与提高导师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