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专业规划在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时间:2024-08-31

罗文华,罗 平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务处,广州510665)

一、引言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决定于人才的竞争。为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精神,各高校都在调研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学科专业规划是高校发展规划的核心。专业是高校中最基本的细胞单元,通过它可以折射出一所高校的全貌,也可以反映出当今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仅对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会对学校的专业总体布局、建设发展打下基础。但过去的专业规划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规划落实不到位。本文旨在分析论述高校专业规划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对“十二五”专业规划的制定有所裨益。

二、存在的问题

1.规划缺乏特色。大部分高校的专业规划与同类学校大同小异,主要由现状与基础、存在的问题、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具体目标与主要措施等几部分组成,内容上也是同类院校的专业规划相似性极强,缺乏特色。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些学校在制定学科专业发展规划时,眼睛里只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目标和政策,只有上级主管领导的喜好,没有学校自身的特点,制定的发展规划只为取悦领导。二是有些学校在制定专业规划时只有职能部门和学校领导及中层干部参与,没有全校教职员工的参与。三是有些学校专业规划没有实质性内容,不是根据学校自身的综合情况进行理性分析,而是简单模仿其他学校现成的或成功的学校的专业发展规划。这样制定出来的专业发展规划往往没有学校自己的特色,也不能指导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2.规划的主体不清晰[1]。专业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学院的发展,直接关系专业教师的发展,专业建设不到位,意味着要减招甚至停招,专业停止招生,就意味着这个专业所配置的教学岗位取消,这对于这些专业的教师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专业规划直接牵涉到全校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制定专业规划的主体应是全校的教职员工。但目前高校学科专业规划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教务处、研究生处、学生处等部门根据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制定学科专业规划初稿,在学校中层干部会议上进行讨论,修改后由学校领导联席会定稿。这种由职能部门制定的专业规划,得到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认同,但教师很难完全认同。职能部门制定专业规划,体现了职能部门及校领导对学科专业发展的意愿,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职能部门以其管理经验,对学校的学科专业现状了解透彻,提出的规划也是比较切实可行的。但规划的本质特性是一种过程性,从规划的制定到规划的实施、反馈、评估整个过程都不仅仅是职能部门的事情,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参与,如果学科专业规划只由职能部门来制定,没有得到教师们的认同,必将难以实施,其落实的效果也会不理想。另一种是由职能部门会同企业、行业等部门的专家来制定学校的学科专业规划。这种规划相对来说,能把学校的学科专业发展跟行业企业紧密结合,提高了学校办学的市场适应度。但行业企业的专家,存在时间上的局限性,对学校的学科专业规划的整体过程参与程度比较低,他们参与过程主要集中在规划文本的制定阶段,对规划的中期评审及规划整体的评估和总结参与较少。就是在规划文本的制定过程中,行业企业专家也基本上是从行业企业的角度来谈学科专业规划,对学校的基本情况的了解和调查还是很不够的。这种规划还是没能得到全校教职员工的完全认同,执行起来效果不是很理想。

3.规划缺乏操作性。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一项长期的、根本的战略任务,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关系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整体竞争能力。专业规划既要对学校未来几年的专业发展远景有战略性的布局,又要能具体可行。但目前的专业规划基本上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具体措施、分阶段实施步骤等四块来写,但每一块都是浅尝辄止。要不就是规划的战略思想不突出,无法深入人心,无法起到统领整体的作用;要不就是任务书似的详细列举出了学校几项核心任务是什么,但是没有规划如何完成这些任务,也没有明确学校为完成这些任务提供了哪些保障,特别是学校为教职工个人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这样的专业发展规划缺乏号召力,激发不起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对策

1.充分分析研究学校的现状与环境[2]。制定学科专业规划必须对学校现状与环境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冷静思考学校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认清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扬长补短,提出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核心,必须置于学校发展规划之下考虑,全面分析学校的现状,与其他同类型学校进行比较,明确自身的优势、特色以及不足。同时还要对学校所处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形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估计。认清学校面临的社会形势,分析学校所处的背景和在全国或本地区同类高校中所处的位置,在学校现有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的目标,创造发展条件和措施,研制出较为科学的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确定特色、发展特色、强化特色,以特色取胜,通过特色专业带动学校整体上台阶,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2.明确人人都是规划主体。专业规划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学校内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调整和配置的过程,也是在利益平衡基础上,确定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目标的过程。所以,在专业规划制定的过程中,要使广大教职员工深刻认识到,规划的制定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要把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主动献言献策,把他们自己的工作及所在部门和单位的发展与学校的未来发展联系起来。但从目前各校制定专业规划的实际情况来看,都充分体现了校领导及职能部门的意愿,唯独教职员工参与不足,没有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专业规划的落实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制定专业规划时,一定要通过调研、召开座谈会、征集议案等多种形式,充分听取校内各方的意见,尤其要重视吸收基层学术人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把他们的意见渗透到规划的具体内容之中。通过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多次反复修改,让专业规划不断完善,深入人心。这不仅是规划制定的科学可行的需要,也是规划顺利实施的需要。因为规划的最终成果不是写在稿纸上的文字,而是学校中每一位教职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所以,专业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是全校教职员工群策群力、发挥智慧、统一意志、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形成共同目标、并为共同目标统一行动实现目标的过程。

3.规划要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3]。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的首要问题是确定专业发展目标。规划目标是指向未来的,要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事业发展状态,因此要有前瞻性,要有战略眼光。即规划目标要从实际出发,但要高于实际,在实际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的要求,创造发展的条件,制定发展的措施,同时规划要能够在现有的或可能的条件下付诸实施,切实可行,经得起事实的检验。如果规划目标过高,可望而不可及,就失去了规划的意义。专业发展规划是学校学科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众多发展规划中的一个,是学校发展规划的一部分。在制定“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时,务必首先考虑学校的发展规划,明确学校的发展现状、办学目标、培养目标、学校发展规模与速度、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办学条件和实施方略等。兼顾国家及所在地区、校方、教师、学生等各方的利益,立足于学校的现状,着眼于学校的短期中期长期发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4]。

制定专业规划是为了能更好地指导学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专业规划的落实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要使专业规划得到有效落实,就务必让广大教职员工认同和接受专业规划,同时必须有目标分解落实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责任明确,资源配套。在专业规划中应包含相应的指标体系,有可以获得和测量的可比性数据,有具体的、可以量化的行动对策、评估程序、有关规定等。除重视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外,还要全程监控和再评估专业规划的实施过程,借助再评估来检测专业目标的完成情况,以便及时有效地修正、调整工作目标。

[1]姚美琴.学校发展规划在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教育,2005(7):53-55.

[2]陈中永,米俊魁.高等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6(4):81-91.

[3]徐敦楷.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4):18-20.

[4]楚江亭.关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有关问题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24-2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