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陈鲁梅
(中州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郑州450044)
纵观全球会展业发展现状,可以看出,一个地区会展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是与该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一致的。近年来,河南经济稳步增长,会展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河南会展业的整体水平与东部各省差距明显,如何提升河南会展业的竞争力,使河南会展业朝着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河南会展业急迫解决的课题。
竞争力,往往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他行为主体竞争某种相同资源的能力,这种行为主体可以是国家、地区、组织甚至个人等。无论是何种行为主体,竞争力最终都体现在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即市场占有率。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会展业竞争力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即区域会展竞争力和会展企业竞争力。由于自然禀赋、主题目标及运行机制不一样,区域会展竞争力和会展企业竞争力的内外部环境也就存在明显的区别。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了竞争力理论,其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他的“钻石理论”。波特认为:国家和产业的竞争力主要由四个主要因素组成,它们分别是生产要素、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市场需求、企业及同业竞争。另外,政府行为和机遇两个辅助因素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综合决定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高低。据此,我们推出会展业竞争力大体有六个因素构成,即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条件、相关支持条件(地理环境、交通运输行业、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会展基础设施规模等)、会展市场需求条件、会展企业(会展企业的办展能力、规模与数量)、政府(政府的支持力度)、机会(会展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河南省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经济总量连年增加,人均收入水平不断增长,经济发展中开始注意质量效益。据资料统计,2013年河南省生产总值为3.22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9%;财政总收入3686.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2.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13.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8.3%;粮食总产量达到571.37亿千克,2013年降水少,天气干旱的情况下,仍比上年增加7.5亿千克,实现了十年连续增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利润总额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比2012年增长2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8%,国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
河南地处我国中部,北面与河北、山西接壤,西面与陕西相连,南面与湖北相依,东面与安徽、山东相邻。全省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74%。其中,山地、丘陵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4.3%;平原和盆地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5.7%。全省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农作物的生长期长,温暖的气候和土地类型的多样性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河南成为全国铁路、公路、航空、信息兼具的重要综合性交通通讯枢纽之一。铁路运输除了原有的京广、陇海两条铁路十字“大动脉”以外,郑西高铁、石武高铁的穿过,河南再次成为京广、兰徐两条客运主干线的十字交叉口,省会郑州则处于十字交叉口的枢纽位置。公路运输有107、310国道通过以及连霍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的穿过;省内的高速公路路网也在不断完善。
航空运输除新郑机场之外,洛阳、南阳等开辟了32条国内航线和不定期国际旅游线路。在运输方面,郑州市不仅是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也是全国最大的零售货物转运站;河南拥有一类铁路口岸、航空口岸和二类公路口岸各1个,货物可以实现联检封关直通国外。
近年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实现了有效衔接,优势互补,使过境货物无缝对接。在全国的商品流通中,河南肩负着承东启西、连贯南北的作用,会展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2.具有各种优势产业
河南的产业优势明显,省内各地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且产业集群优势明显。郑州的支柱产业有汽车、煤炭、电力、制铝业等;洛阳是机械工业和旅游业;许昌是电力和制造业;漯河是食品和机械制造业;焦作是能源工业、化工和汽车零部件等;平顶山是煤炭、电力等;新乡是纺织、电子等;济源是电力和铝工业;开封的重点产业是旅游业。优势互补的集群产业不仅有利于经济的特色发展,而且为河南会展业依托各类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生产企业可以借展会的平台展示、宣传、销售自己的产品,而会展企业则利用各具特色的产品举办门类不同的展会。
3.文化和旅游资源
会展与文化旅游结合密切。借文化旅游可以挖掘会展发展的内涵,同时会展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河南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而且拥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河南拥有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三处世界文化遗产;拥有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四大古都。河南兼有温带和亚热带气候,自然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兼具北雄南秀之美。嵩山、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是著名的四大地质公园;以云台山为代表的南太行山,成为我国重要的5A级景区;以尧山、白云山、老君山、老界岭景区为代表的伏牛山,以鸡公山景区为代表的大别山,风景秀丽,深受游客青睐。这些旅游资源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借旅游带动会展,借会展促进旅游,达到双赢的目的。
4.会展基础设施规模
河南会展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省会郑州现有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和中原国际博览中心两大专业会展场馆,全市室内可供展览总面积8.9万平方米,市外可供展览总面积7.4万平方米,硬件设施水平居全国前十名。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河南家畜交易会、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郑州)汽车市场博览会、郑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中原医疗器械博览会等展会,已经成为中部地区同行业规模影响较大的展会。
除郑州外,其他城市基础设施也逐步得到提高。洛阳、驻马店、漯河等城市建立了会展中心,一批有影响力的展会应运而生,洛阳的牡丹文化节、登封的嵩山少林武术节、信阳的茶叶节、开封的菊花节、新郑的拜祖大典、驻马店的中国东西合作贸易洽谈会、漯河的中国食品博览会、安阳的殷商文化旅游节、焦作温县太极文化经贸洽谈会、新乡卫辉的中药材订货会、南阳的玉雕节等,各地都加大了会展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近年来,政府开始主办通过展会进行招商引资,以促进区域合作为目的的各类综合性展会;行业协会举办了各类专业性展览;一些私营会展公司也承办了一些中小型的各种展会。目前,河南省会展业已初步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全省多点发展的格局。
经验证明以产业为依托的会展业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河南具备了多种产业优势,且市场规模大,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为河南省会展规模的不断壮大提供了前提条件。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小麦、棉花、油料、肉类、烟叶等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还有一些特色产品,比如香菇、大蒜、山药、木耳、红枣等,与农业及农业产业链有关的展会可以依托产业发展壮大。
河南又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还是全国最大的客车生产、速冻食品工业、肉食品工业、发制品、拖拉机、调味品等生产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化工业、煤工业、纺织工业、家电工业、建筑工业、石油工业、机械工业等大省之一。产品的输出除了传统的营销方式之外,更需要通过展会为生产商和经营商搭建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而产业的优势为河南会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需求和产业支撑。近年来农副产品、烟酒、钢材、医疗器械、建材、机械、汽车、纺织服装、国际投资贸易洽谈等交易会举办频繁,使河南一度成为全国会展活跃省份,从而奠定了河南省会展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近年来,河南省政府重视会展业的发展与扶持,2005年河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会展业,为会展业在河南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同年,郑州市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大力发展会展业的意见》。2009年郑州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郑州市会展业发展的意见》,以及《关于对重点支持展会实行认证的意见》、《郑州市会展业统计管理实施办法》、《郑州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郑州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主要用于大型展会的引进、自主品牌展会的培养等方面。2010年,郑州市政府委托商务部对郑州市会展经济未来10年的发展进行规划,通过了《郑州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10—2020)》,为郑州市会展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原经济区的建立为河南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加快了河南会展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原城市群整合驱动、内外结合、共创未来、加速崛起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加快中原崛起的重要条件。据统计,2013年在中部六大城市群中,中原城市群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均居第一位;总人口、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位居第二位。可以推断,随着中原经济区战略进一步实施,中原经济区将成为全国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2013年国家批准在郑州设立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使河南省的交通更加便利,空运能力大大提高,也吸引了不少中外知名企业落户河南,不仅加快了河南物流业的发展,也为河南会展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为会展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产业的依托,而且会展物流是会展业发展的基础。
河南会展业可以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抓住国家给予的政策优势,依托经济腾飞的契机,加快会展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会展空间布局,以“展览、会议、节庆”为轴线,培育特色会展“产业集群”,全面提高会展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河南会展业的整体发展。
1.展会规模一般
随着我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区域间会展业发展规模与水平的差距逐步拉开。尽管近些年河南会展业的实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河南的会展发展水平与其区位优势和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是不相符的。在《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统计中,近几年,省会郑州市会展经济实力指标排名在15位前后。据实地调查,我国对外开放度大的地区,不仅经济发展速度快,而且会展业的发展步伐也是超前的。我国一些重要的国际大都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办展水平较高,展会的规模和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国外的会展公司也纷纷落户这些城市。一些二线城市如杭州、南京、成都、厦门、昆明等,其展会的规模和数量以及在全国的影响力也是排在郑州前面,河南其他城市展会的规模与数量更有待提高。
2.展会专业化程度低
展会不仅仅是展示产品、销售产品的地方,而是通过展会搭建了各种信息交流的平台,参展商通过展会传递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获取更新产品的信息和理念,采购商、经销商和消费者通过展会获得所需产品,并与参展商进行双向交流。可以说展会既构建了生产、销售和信息的平台,也是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同时还能通过展会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对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河南会展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一些固定性展会,有一定的影响力,如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河南家禽交易会、中国(郑州)汽车市场博览会等大型专业展会,但会展业整体的专业化水平急需进一步提升。据统计显示,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区域会展发展中,食品、建筑、汽车、能源、机械机床、纺织服装、医疗保健品、电子电器、家具家居占展会数量中比重较大;与此相比较,河南展会数量与展会专业种类都显现出较弱的水平,行业结构分布不合理,专业化程度偏低。
3.节庆会展活动数量少,开发力度不够
人们普遍认为会展业就是会议和展览,其实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等也属于会展业的范畴。节庆活动往往以节日为契机,通过策划、实施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主办方既达到了宣传目的,挖掘了当地风俗和文化,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同时,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当地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国内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重视节庆活动的开拓与发展。近年来,我国不少省市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借节庆活动的举办,带动了会展产业链的发展。我国知名节庆展会有:山东的“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节”、“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浙江的“宁波国际服装节”、“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内蒙古的“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上海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广西的“南宁国际民族艺术节”;安徽淮南的“中国豆腐文化节”等。各地通过举办形式各异的节庆活动,不仅使地区文化得到了交流与发展,而且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尽管近几年,河南的节庆会展活动也有一定的发展,主要是以“少林武术节”、“新郑拜祖大典”、“洛阳的牡丹文化节”为代表的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节庆活动举办种类多、内容丰富的省市相比,我们开发的节庆活动仍显得寥寥可数,举办内容上也显得单一。从整体现状分析,凡是节庆会展活动举办时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明显的地区,其综合会展水平都是比较高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河南要实现会展业的跨越式发展,除了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外,应该深度挖掘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现代文明,开展多领域、不同规模的节庆会展活动,做强独具特色的会展产业。
4.会展企业规模小,协作化程度不高
在区域会展业的发展过程中,会展企业的规模、专业化程度和彼此间的相互协作决定着一个地区会展业的竞争水平。迄今为至,河南已涌现出不少私人会展公司和展位的搭建与装饰公司,一些沿海的会展公司也纷纷落户河南,他们在展会的市场化运营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会展公司的总体现状是规模小、实力弱、专业化和协作化水平低,市场化运作能力有限,缺乏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会展公司,会展企业的整体经营标准低,特别是遇到大型的展会,运营过程中问题突显,这种低标准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水平很难提升河南会展在全国的竞争力。可以说,目前会展运营企业的规模、实力、专业化程度、协作化程度不高,是制约河南会展竞争力水平再上新台阶的因素之一。
1.会展业人力资源相对缺乏,会展的质量及经营水平不高
办展的专业化程度低,归根结底是人才资源的相对缺乏。近几年,河南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和会展设计专业等,但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一些会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强的学生,往往选择去沿海省市就业,而留在当地的毕业生,在一些小会展公司干上一段时间,就会因待遇问题纷纷跳槽或改行,致使会展行业人才缺乏,尤其是缺乏具有展会策划、展会运作、展会现场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人才。而规模不大的会展公司为了运营,也为了降低自身成本,往往临时从社会招聘会展现场服务人员甚至管理人员,这些临时招聘的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匆忙上岗,很难保证展会的管理与服务质量。河南要发展国际性的展会,更是缺乏精通外语、熟知国际展会的专业化人才。展会低层次的管理和运作是制约河南会展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河南会展业与东部各省相比,差距明显,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市场调研。展会的承办方在开展前,对于市场调研和会展的立项工作准备不足,导致不少展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欠佳。第二,缺乏展会总结。不少展会的组织方,撤展完毕就意味着展会结束。实际上展后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要进行数据统计,了解参展商和观展商的数量、地区分布及对展会的需求;展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类;重要参展商的联络与回访;总结本次展会的经验与不足等,如果这些展后工作不进行,就不利于承办方有针对性地改善展会的经营水平。第三,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除了缺乏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先进的管理理念有待加强之外,参展商的管理不仅局限于开展期间,更在于展后的客户关系管理。国外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如德国把客户关系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即使是展后,他们也定期联络参展商,了解参展商的参展诉求,提供展后信息,不少参展商都成为会展公司的忠诚客户。
2.缺乏会展特色和会展品牌
近几年,河南的会展业发展很快,展会的数量年年增长,但与其他省市相比,仍缺乏品牌展会和特色展会。展会也需要培育,创品牌,争名牌,因为品牌展会是质量和效益的保证,它会让参展商和观展商趋之若鹜。河南只有依据自身优势,培育名牌展会,才能同其他省市展开有效的竞争。虽然近几年河南会展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地方性品牌展会培育上,做得还远远不够。其他省市的品牌展会值得借鉴。比如大连国际服装节、青岛国际啤酒节、广州交易会、杭州西湖博览会、上海国际电影艺术节、宁波服装节及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深圳的高交会、厦门台交会等都成为知名度很高的展会,而河南响誉四海的品牌展会较少。
3.会展市场秩序有待整顿,会展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也需进一步改善
第一,政府充当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双重角色。政府主办了不少大型的会议和展览,包括招展、招商和展会运作的全过程,政府过多涉足各种展会的全过程,导致展会的市场化程度低。且有关部门固化的工作模式和非专业化的管理方式,影响了会展的管理运作效率。第二,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部门。由于无权威性的行业协会,会展的行业自律机制、宏观规划和整体协调功能都不够完善,管理体制处在条块分割状态。在展会市场化运作中,行业协会还应起到协调各类展会,促进行业间的交流与联系,为政府献计献策,协助政府制定行业的法律法规。第三,会展行业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由于会展业起步晚,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入行门槛低,市场秩序混乱,会展市场秩序急需整顿。目前,河南的展会既有政府主办的,也有会展公司和行业协会主办的,一些缺乏资质的企业和个人也介入会展行业,因此重复办展、低层次办展的现象不断出现,河南每年规模大小不一的汽车展足以说明办展的不规范,这都会影响河南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1.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职能
政府对全省的会展发展应有统一的规划,根据会展业的发展特点,制定出符合河南会展业的发展规划。政府应明确自己的职能,做好宏观调控工作,从政策方面保证会展业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政府的宏观管理应包括规章制度和行业法规的制定,会展市场的管理,全省场馆建设的控制,会展整体形象的对外宣传与促销。在会展业快速发展方面,政府还应提供优惠的政策,奖励有贡献的会展企业,培育品牌展会,优化社区环境,开展会展人才培养与培训等。在会展市场的准入机制方面,严格把关,做好展览公司的资格认证,规范办展市场;同时对展会效果进行动态评估和检测,政府真正做到指导和监督的作用,而会展市场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资金投入方面,政府应加大会展发展专项资金的投资力度,积极扶持具有地方特色的展会,奖励新引进和新创办、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会展项目,每年都应奖励会展先进企业,为办展企业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利于会展企业做强做大。
2.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会展行业协会应发挥其作用,通过调研协助政府制定并实施有关《河南省会展业法律法规》,监督并促进会展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的提高;在展会的标准化、专业化和规范化上与国际接轨。具体做法包括:第一,建立会展统计和评估体系。行业协会应进行调研,建立展会的统计指标和会展评估体系,对全省的展会现状进行统计和分析,时时评估,科学判断,为政府制定会展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促进会展业的快速发展。第二,加强会展相关产业的研究。会展业的发展需要物流、搭建、装饰、广告、餐饮、交通、旅游、购物等相关产业的支持,同时会展业的发展也带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会展产业链研究,不仅有利于展会的全面发展,而且能推动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第三,加强会展信息化建设。会展的发展离不开物流和信息流,因此,行业应注重信息的传递,加强会展信息化建设,使参展商和观展商能及时得到所需的行业信息,这能推进并提高展会的服务水平。
3.强化会展企业的规模与实力
会展企业是会展市场化运作的核心,企业的规模大小和专业化程度影响着会展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从河南会展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会展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实力。尽管承办展会的企业众多,但往往由规模不大的会展公司,甚至由各类报社、旅行社、旅游服务机构办展,鱼龙混杂,形成了多层次的会展市场格局。由于办展机构众多,规模小,难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展会。政府应借鉴国外的做法,引导企业联合组建会展企业集团。可以通过组建集团公司,收购、合并小的会展企业,或者通过入股的方式,壮大会展企业集团,增强会展集团的办展实力。努力打造类似德国慕尼黑和杜塞尔多夫这样的国际会展公司,才能提高河南会展的核心竞争力,使河南会展业朝着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会展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还需培育品牌展会。这就要求注重品牌文化,加强展会的诚信管理。品牌展会的培育应从项目策划、场馆租用、招展招商宣传、现场活动组织以及客户关系管理上入手,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参展商的需求,实行定制服务,提高展会的现场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发挥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按市场实际需求确定展览项目,突出展会的品牌特色。此外,可以借助原有的品牌展会,采取合并题材和拓展题材的方式,扩大展会规模,使原有的品牌展会做强做大。比如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河南家禽交易会、郑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等要加强国内外的会展市场联合,把这些展会引向全国,走大联合、大品牌、大主题的路子,开创更多的、在全国乃至国际有影响力的品牌展会。
1.加强企业间的合作
企业间合作主要有展会之间的合作和展馆之间的合作等主要形式。合作内容包括展馆的宣传、招展、推介和广告合作等方面,以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这是加强区域合作、有效合作、配套会展市场资源的有益探索。另外,展馆与展馆之间的合作还可体现在展馆的高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展馆运营方法的开展以及业务培训等方面。在展馆的经营方式问题上,可以借鉴成功的经验,结合当地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会展发展状况,探索适合当地展览场馆运营的模式;在人才培养上,也可以拓展展馆员工的业务技能培训的渠道,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高水平的员工队伍。
2.加强中部地区重要会展城市的合作
中部六省,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重要区位优势;自然、文化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科教基础较好;工业基础比较雄厚,产业门类齐全;生态环境条件较好,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础。从中部地区会展业发展现状来看,各大城市之间举办展会主题雷同、重复办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是导致中部地区整体会展实力不强的原因之一。因此,中部地区建立会展业联盟,在信息交流、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人才培养与品牌培养方面资源共享、合理定位,从而避免恶性竞争、资源浪费,共同提高会展业竞争实力。
[1]胡五岳,贾志鹏.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013.
[2]史国祥,贺学良.会展经济[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刘松萍.会展、经济与城市[M].北京:中国央编译版社,2008.
[4]王丽娜.河南省会展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王颖.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